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患者化疗/热化疗前后CD4^+CD25^+T细胞和CTL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施怡 李晓斌 +2 位作者 章岳山 李勇 房定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6-62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内科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热化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结肠癌患者化疗/热化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结肠癌Ⅲ期...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内科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热化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结肠癌患者化疗/热化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结肠癌Ⅲ期术后患者60例,其中热化疗组30例,以单纯化疗组3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并检测患者CTL细胞杀伤功能。结果:⑴结肠癌患者单纯化疗组化疗前CD4+CD25+Treg细胞表达为19±9,化疗后为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6,P>0.05);热化疗组化疗前CD4+CD25+Treg细胞表达为19±5,化疗后为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8,P<0.05);⑵结肠癌患者单纯化疗组化疗前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为10±3,化疗后为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801,P<0.05);热化疗组化疗前CTL为12±3,化疗后CTL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097,P<0.05)。即化疗组治疗前后CD4+CD25+Treg细胞变化不明显,而化疗联合热疗组治疗后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两组结肠癌患者治疗后CTL细胞杀伤功能均明显增强,以热化疗组增强更明显。结论:热化疗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患者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功能。化疗联合热疗可提高患者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热化疗 化疗 CD4+CD25+TREG细胞 CTL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安贞兰 魏玮 +2 位作者 姚新明 赵玲 智慧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与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间上海市浦南医院东院收治的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与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间上海市浦南医院东院收治的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和VEGF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血清中Cyfra21-1和VEGF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阿帕替尼 紫杉醇 顺铂 CYFRA21-1 VEGF
原文传递
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小虎 陈峻崧 +2 位作者 江金华 章岳山 郭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0-307,361,共9页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对BALB/c小鼠乳腺原位移植瘤生长及鼠源乳腺癌4T1和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下注射4T1细胞,建立小鼠乳腺癌原位模型,再分别进行微波热...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对BALB/c小鼠乳腺原位移植瘤生长及鼠源乳腺癌4T1和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下注射4T1细胞,建立小鼠乳腺癌原位模型,再分别进行微波热疗、表柔比星和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观察小鼠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微波热疗、表柔比星和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处理4T1和MDA-MB-231细胞后,分别应用MTS法和FCM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组小鼠原位肿瘤的体积和质量均小于未治疗的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以减少乳腺癌的肺转移结节数(P<0.01)。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以抑制乳腺癌4T1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值均<0.05)。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抑制4T1和MDA-MB-231细胞中mTOR的活化(P值均<0.05),同时上调4T1和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结论:微波热疗联合表柔比星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这一作用可能与下调mTOR通路和上调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柔比星 微波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新明 章岳山 +1 位作者 安贞兰 张叶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深部热疗,对照组单用化疗,21d为1个周期,两组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与...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深部热疗,对照组单用化疗,21d为1个周期,两组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a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多可耐受,是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晚期NSCLC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热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原文传递
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付研辉 章岳山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肝癌标本40例为研究材料。根据复发情况将肝癌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20)和非早期复发组(n=2... 目的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肝癌标本40例为研究材料。根据复发情况将肝癌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20)和非早期复发组(n=20),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肝脏疾病的胆囊结石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DDR1的表达情况,对不同组别的DDR1表达情况及不同DDR1表达情况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DDR1基因阳性率高于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正常肝组织(P﹤0.05);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的DDR1基因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R1蛋白在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的表达量较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高(P﹤0.05);肝癌组织中DDR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Edmonson分级无关,与患者早期复发倾向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P﹤0.01);DD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的关系。结论 DDR1基因在早期复发的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及表达量明显增高,可以将其表达情况作为判断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1基因 不同复发倾向 肝癌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大功率微波温热化疗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岳山 王毅俊 +2 位作者 付研辉 张叶萍 张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759-2761,27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亚高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3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用WB-I型915 MHz大功率微波热疗机进行39.0℃~39.5℃持续40~60 min的亚高温治疗,加温的同时给予原发瘤相对敏感的化疗药进行化疗,与同期单... 目的探讨微波亚高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3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用WB-I型915 MHz大功率微波热疗机进行39.0℃~39.5℃持续40~60 min的亚高温治疗,加温的同时给予原发瘤相对敏感的化疗药进行化疗,与同期单独使用过化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8例(非随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温热化疗组治疗后的近期肿瘤改变率(-65.84%)和近期有效率(75.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近期肿瘤改变率(47.08%)和近期有效率(40.9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炎等,均反应轻微,治疗组治疗时有大汗和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温热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相对于单独化疗有更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热疗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Sunitinib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翠华 于学涛 姚新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构建胃肠道间质瘤耐药细胞模型GIST882-Rs。方法:通过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针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株GIST882进行体外诱导,使其对Sunitinib靶向药物耐药,研究构建耐药细胞模型GIST882-Rs。使用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构建胃肠道间质瘤耐药细胞模型GIST882-Rs。方法:通过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针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株GIST882进行体外诱导,使其对Sunitinib靶向药物耐药,研究构建耐药细胞模型GIST882-Rs。使用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仪针对细胞周期进行检测,CCK8法计算细胞半数致死浓度(IC50)及耐药指数。结果:耐药细胞在细胞形态方面具有上皮样特征,核浆比增加;在高倍镜之下能够发现多核细胞以及胞质内部的颗粒样物质有所提升。耐药细胞GIST882-Rs与GIST882相对比而言,针对Sunitinib的IC50有所提升,分别为(127.50±2.15)μmol和(23.98±1.85)μ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指数为5.30。耐药前后细胞周期变化,S期由52.51%下调至39.87%,G 0/G 1期由25.22%上升至32.21%。结论:获取到耐药细胞GIST882-Rs,GIST882-Rs针对Sunitinib靶向治疗所具备的敏感性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细胞株 SUNITINIB 耐药
原文传递
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价值的评价研究
8
作者 王伟 王翠华 关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2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单号为观察组(n=30),使用CT诊断,双号为对照组(n=30)... 目的:探究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单号为观察组(n=30),使用CT诊断,双号为对照组(n=30),使用超声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定性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73.33%(22/30),对照组中,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6.67%(26/30),对照组的定性准确率要高于观察组,但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6667;P>0.05)。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加高,但CT诊断的速度更快,对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两者结合使用的诊断效果较好。结论: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结合使用CT、超声技术来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高,并且能够快速成像,迅速对患者的病灶发展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CT 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伟 王翠华 王占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7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再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统计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临床病症诊...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再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统计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临床病症诊断准确率为78.0%,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0%(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价值 CT图像 符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