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唐孝达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快速盐析法提取DNA在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谭建明 谢桐 +3 位作者 徐琴君 徐达 王祥慧 丁言德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快速盐析方法提取人类有核细胞DNA,并在临床肾移植的HLA基因配型中应用。通过对210份不同组织来源的样本与标准酚氯仿法同步对比研究显示:快速盐析法提取模板DNA,无污染和有害作用;操作简单、快速,总耗时110分钟;方法稳定可靠... 采用快速盐析方法提取人类有核细胞DNA,并在临床肾移植的HLA基因配型中应用。通过对210份不同组织来源的样本与标准酚氯仿法同步对比研究显示:快速盐析法提取模板DNA,无污染和有害作用;操作简单、快速,总耗时110分钟;方法稳定可靠,无一例失败;所获DNA质量好,纯度高,达到酚氯仿法所获DNA的水平;用于临床肾移植基因配型均获成功,与酚氯仿法结果完全相同。证实该法提取的DNA适用于临床器官移植基因水平的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提取法 基因分型 移植
原文传递
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膀胱癌尿液标记物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登龙 张元芳 +6 位作者 关明 刘薇薇 徐月敏 金三宝 金重睿 张炯 吕元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3-455,共3页
目的 寻找膀胱癌尿液中新的肿瘤标记物。 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 /离子化 飞行时间质谱 (SELDI TOF MS)技术 ,选用IMAC Cu 3蛋白质芯片对 6 1例膀胱癌及 95例对照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以筛选膀胱癌患者尿液中差异表达蛋白质。 ... 目的 寻找膀胱癌尿液中新的肿瘤标记物。 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 /离子化 飞行时间质谱 (SELDI TOF MS)技术 ,选用IMAC Cu 3蛋白质芯片对 6 1例膀胱癌及 95例对照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以筛选膀胱癌患者尿液中差异表达蛋白质。 结果 两组尿液标本结果比较发现 ,膀胱癌差异表达明显的潜在标记物 4个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44 5、370 3、3896、5 932。其中 344 5蛋白质被鉴定为α defensin ,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 80 % ,特异性为 75 % ;370 3蛋白质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32 % ,特异性为 94 % ,阳性者中 97%为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 ;3896、5 932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8%、5 5 % ,特异性分别为 4 0 %、35 %。 结论 SELDI TOF MS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易行、用量少和高通量分析方法 ,能直接筛选出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相对特异的潜在标记物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技术 膀胱癌 尿液标记物 肿瘤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HLA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谭建明 谢桐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5年第1期23-28,共6页
环孢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常规血清学HLA配型的高误差率一度引发了一场关于HLA配型临床价值的争论。九十年代DNA水平HLA配型的发展,近10万例肾移植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再次肯定了HLA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重要意义。理想的... 环孢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常规血清学HLA配型的高误差率一度引发了一场关于HLA配型临床价值的争论。九十年代DNA水平HLA配型的发展,近10万例肾移植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再次肯定了HLA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重要意义。理想的配型可以提高移植存活率10~20%,半寿期提高一倍以上,并呵显著减少急性排斥和激素冲击的次数;对于再次移植和高危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基因配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同种肾移植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孝达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同种肾移植 肾移植 供肾 活体供肾
原文传递
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免疫疗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海峰 凌桂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97-700,共4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外科手术 术后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上海浦东潍坊地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梁国庆 王波 +8 位作者 张时君 姚文亮 王辉清 刘智勇 孙凯 李凤华 袁伟 李铮 孙颖浩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of Hypogonadism,LOH)患病率状况.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选取434例40-70岁的中老年男性进行中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ADAM)、老年男子症...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of Hypogonadism,LOH)患病率状况.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选取434例40-70岁的中老年男性进行中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ADAM)、老年男子症状(AMS)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水平和超声检测前列腺、睾丸体积.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8.2±7.4)岁,ADAM和AMS筛查LOH的阳性率分别为83.18%和62.21%;ED阳性率为76.50%,睾酮(TT)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各年龄组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浦东新区潍坊社区中老年男性LOH筛查阳性率较国内其他报道高,ED发生率与其他报道的结果 相近.上海地区男性生殖健康形势严峻,应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男性 性腺功能减退症
原文传递
供者抗原经门静脉输注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佳 卢一平 +1 位作者 杨宇如 唐孝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供者特异性抗原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采用大鼠异位(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通过门静脉途径输注不同类型供者特异性抗原。结果:发现供者特异性输血(DST)、供者特异性脾细胞(DSSL)和供者特异性骨髓... 目的:探讨供者特异性抗原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采用大鼠异位(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通过门静脉途径输注不同类型供者特异性抗原。结果:发现供者特异性输血(DST)、供者特异性脾细胞(DSSL)和供者特异性骨髓细胞(DSBM)能诱导受体对供体移植物产生免疫耐受。结论:这类免疫耐受的产生可能与肝脏特殊免疫功能有关;Kupfer细胞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但门静脉耐受对外周血CD8+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脾细胞 骨髓细胞 免疫耐受 移植免疫学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在急性附睾炎发病中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来坤 王珂 +10 位作者 卢国军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叶青 羊继平 骆德兴 屈维龙 吴凤金 郑伯营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AE)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发病的关联度。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以来222例慢性前列腺炎与18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附睾炎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比较AE伴有CP发病率...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AE)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发病的关联度。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以来222例慢性前列腺炎与18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附睾炎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比较AE伴有CP发病率与CP伴发AE的发病率,分析两者发病率差异性及关联度。结果急性附睾炎组同时伴发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为96.68%(175/181例),未伴发CP者6例.慢性前列腺炎组急性附睾炎发病率为13.96%(31/222例),未伴发CP者191例。附睾炎组CP发病率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采用t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睾炎组CP发病率明显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CP的存在是急性附睾炎发病的重要基础性因素,但不能排除急性附睾炎引起前列腺炎的可能,两者有重要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炎 前列腺炎
原文传递
肾移植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邱建新 谢桐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4年第4期151-155,共5页
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PTE)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文介绍了其分类,易发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综述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并重点阐述了目前治疗的现状。
关键词 肾移植 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
下载PDF
等离子电切与TURP手术优缺点之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国军 唐来坤 +5 位作者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骆德兴 沙健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主要优缺点。方法分别对近3年来76例PKRP、98例TURP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80.60±22.00)min,平均出血(50.00±15.00)ml,输血占1.78%(1/56)... 目的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主要优缺点。方法分别对近3年来76例PKRP、98例TURP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80.60±22.00)min,平均出血(50.00±15.00)ml,输血占1.78%(1/56)。Qmax由术前(7.48±4.60)ml/s升至(12.375±5.25)ml/s,IPSS由术前(21.75±4.98)分降至术后(13.05±5.50)分,RUV(残余尿)由术前(88.25±52.00)ml降至(12.38±15.00)ml;TURP组:手术时间(48.10±23.40)min,平均出血(134.2±90.6)ml,输血占3.8%(3/78)。Qmax由术前(9.30±3.10)ml/s升至(21.40±4.50)ml/s,IPSS由术前(24.00±6.60)分降至术后(9.30±5.60)分,RUV由术前(82.40±29.30)ml降至(32.10±9.70)ml。结论PKRP与TURP手术效果相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原文传递
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血清PSA的特异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泳 程宗超 黄安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 :了解急性尿潴留 (AUR)对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影响。方法 :对 10 5例入院手术的BPH患者进行术前血清PSA测定。结果 :5 6例并发AUR的BPH患者的PSA平均 (13 8± 16 5 )ng/ml,PSA >10ng/ml者占 41 1... 目的 :了解急性尿潴留 (AUR)对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影响。方法 :对 10 5例入院手术的BPH患者进行术前血清PSA测定。结果 :5 6例并发AUR的BPH患者的PSA平均 (13 8± 16 5 )ng/ml,PSA >10ng/ml者占 41 1%。 49例未并发AUR的BPH患者PSA平均 (3 2 1± 3 2 7)ng/ml,PSA >10ng/ml者占4 1%。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AUR与BPH患者PSA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并发症
下载PDF
输尿管腔内微型探头导管超声切面显像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兵 应涛 +6 位作者 朱家安 陈磊 周永昌 金三宝 张炯 张心如 陈曾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7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输尿管腔内超声切面显像特点。方法 使用探头频率 10MHz、外径 8F导管超声扫查 2 4例输尿管。应用利尿法充盈输尿管 ,采用扫查推进法和撤退法系列切面观察输尿管及其周围结构。结果 正常输尿管管壁具有一定的回声强度、厚... 目的 探讨输尿管腔内超声切面显像特点。方法 使用探头频率 10MHz、外径 8F导管超声扫查 2 4例输尿管。应用利尿法充盈输尿管 ,采用扫查推进法和撤退法系列切面观察输尿管及其周围结构。结果 正常输尿管管壁具有一定的回声强度、厚度、层次等特点。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性腺血管、髂血管、腰大肌、肠袢等管外结构清晰可见 ,这些结构可作为输尿管方位定位和分段的依据。结论 正常输尿管腔内导管超声切面显像将为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输尿管 解剖学 组织学 诊断
原文传递
皮质类固醇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志英 徐红冰 徐达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药物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在膀胱肿瘤防治中的应用(26年小结) 被引量:4
15
作者 凌桂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2-73,共2页
羟基喜树碱在膀胱肿瘤防治中的应用(26年小结)凌桂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上海市200085)我院于1971年开始用喜树碱作膀胱内灌注防治膀胱肿瘤,有部分表浅肿瘤患者采用肿瘤根部直接注射治疗非浸润性肿瘤,从80年... 羟基喜树碱在膀胱肿瘤防治中的应用(26年小结)凌桂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上海市200085)我院于1971年开始用喜树碱作膀胱内灌注防治膀胱肿瘤,有部分表浅肿瘤患者采用肿瘤根部直接注射治疗非浸润性肿瘤,从80年代起用羟基喜树碱作膀胱灌洗,用以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羟基喜树碱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闭合性肾外伤48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包尔敦 凌桂明 谢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20-422,共3页
闭合性肾外伤48例临床治疗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包尔敦,凌桂明,谢桐肾外伤是泌尿系统损伤中很常见的一种,仅次于尿道损伤而居第二位[1]。对轻度损伤采取非手术治疗,对有肾蒂损伤或肾脏碎裂者进行手术治疗,这已有共识... 闭合性肾外伤48例临床治疗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包尔敦,凌桂明,谢桐肾外伤是泌尿系统损伤中很常见的一种,仅次于尿道损伤而居第二位[1]。对轻度损伤采取非手术治疗,对有肾蒂损伤或肾脏碎裂者进行手术治疗,这已有共识。但对临床生命体征稳定而肾脏严重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外伤 闭合性损伤 外科手术 保守疗法
下载PDF
肾移植供受者HLA-DR基因配型结果分析(附276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建明 谢桐 +4 位作者 徐琴君 张先有 凌桂明 徐达 王祥慧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07-709,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肾移植的水平,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用于276例肾移植供受者HLA-DR基因配型,以探讨其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276例供受者308份样本,PCR-SSP分型均获成功... 为了进一步提高肾移植的水平,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用于276例肾移植供受者HLA-DR基因配型,以探讨其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276例供受者308份样本,PCR-SSP分型均获成功,检测时间5小时内。供受者D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已行移植的135例受者分为配型选择组51例和随机选择组84例。配型组0~1个位点错配率54.9%,明显高于随机组的28.6%,而2个位点错配率为45.1%,明显低于随机组的71.4%,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PCR-SSP快速HLA-DR基因分型技术选择供受者适合于临床应用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白细胞抗原 基因 配型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佳 卢一平 +1 位作者 杨宇如 唐孝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为移植免疫、病理和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Ono和Chen设计模型为基础,采用供心活体灌注及颈部异位移植(供心无名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右颈总动脉和右颈... 为移植免疫、病理和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Ono和Chen设计模型为基础,采用供心活体灌注及颈部异位移植(供心无名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外静脉作端端吻合)。结果10例移植手术,8例移植心存活超过1月,1月存活率80%。结论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脏移植 异位移植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中汉族与藏族精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子珏 刘士玮 +2 位作者 顾本宏 刘锋 欧珠罗布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0年第4期33-46,共14页
目的:研究藏族精子蛋白表达水平与汉族的差异及其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的意义。方法:收集移居汉族、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可育男性精液标本。纯化精子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组别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筛选高原环境中藏、汉精子差异表... 目的:研究藏族精子蛋白表达水平与汉族的差异及其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的意义。方法:收集移居汉族、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可育男性精液标本。纯化精子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组别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筛选高原环境中藏、汉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其参与的通路与生物学过程,揭示其对高原环境适应的意义。结果:移居汉族和世居藏族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凋亡相关的分子通路,而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的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在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中富集。蛋白质组分析显示移居汉族精子中膜联蛋白表达上调,但免疫印迹未能验证其在移居汉族与世居藏族精子中的差异。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精子DNA损伤。移居汉族与世居藏族精子膜联蛋白差异表达提示汉族和藏族精子通过不同机制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维持基因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 高原缺氧 精子 藏族
下载PDF
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来坤 王珂 +9 位作者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屈维龙 吴凤金 叶青 骆德兴 卢国军 郑伯营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2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阴囊有无红肿热痛、发烧、检查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D评分作为诊断急... 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阴囊有无红肿热痛、发烧、检查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D评分作为诊断急性附睾炎和慢性前列腺炎的标准。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比较CP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皆被诊断为急性附睾炎。其中159例(97.55%)被诊断为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者,前列腺液检查显示:WBC10-满视野/高倍镜视野(He)(其中WBC满视野/HP116例,占71.6%),WBC正常者4例(2.45%),卵磷脂小体(+~++)/HP148例(90.79%),卵磷脂小体正常者15例(9.20%)。25例有冶游史患者发现衣原体感染者6例(3.78%)。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经治疗后162例痊愈,1例治疗无效后行附睾切除术。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9998,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NIH—CPSI评分明显下降[(47±14)分下降至(28±17)分]。结论附睾炎的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的相关性,亦即慢性前列腺炎是急性附睾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慢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