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环境污染犯罪中证据问题的实证分析 |
彭峰
侯婉颖
闫立东
|
《环境保护》
CAS
CSSCI
|
2015 |
6
|
|
2
|
侦查辨认人的主观心理研究 |
陈志锋
|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 |
1
|
|
3
|
“扁平化”架构下的主任检察官--兼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案组织结构的变革 |
张伟国
段继涛
|
《犯罪研究》
|
2016 |
2
|
|
4
|
从未成年人保护看国家监护制度的构建 |
李超
毕荣博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04 |
24
|
|
5
|
法律监督的内涵 |
万毅
|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6
|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事保护路径 |
刘杨东
侯婉颖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7
|
论渎职主体的界定 |
宋长春
|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8
|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 |
陆静
|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9
|
恐怖主义的实质与中国反恐怖主义的实践 |
李影影
|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1 |
7
|
|
10
|
论侦查程序处分权与侦查监督体制转型 |
万毅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1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疑难问题探析 |
王欣元
康相鹏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2
|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若干疑难问题辨析 |
刘根娣
|
《犯罪研究》
|
2010 |
7
|
|
13
|
调整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反思及对策 |
张勇
王丽珂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20 |
7
|
|
14
|
论自诉与公诉的关系 |
王志强
|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5
|
双层社会视阈下数据犯罪的法益规制思路 |
李琪
姜俊鹏
|
《犯罪研究》
|
2021 |
6
|
|
16
|
不起诉公开审查路径探索——以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 |
储国
师青正
|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7
|
刍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目的考量——以S市X区人民检察院案例探索的功效为视角 |
侯婉颖
张颖
|
《中国检察官》
|
2017 |
6
|
|
18
|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标准化若干问题研究 |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标准化研究课题组
周蕴露
俞铭珊
卢雪华
李小波
刘申
江晓宇
刘红艳
李翠昉
|
《人民检察》
|
2019 |
1
|
|
19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严对象研究 |
童君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2007 |
3
|
|
20
|
网游外挂行为刑事证据指控难点与审查体系的建构 |
宋珊珊
杜一澄
|
《证据科学》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