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污染犯罪中证据问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峰 侯婉颖 闫立东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15年第6期56-58,共3页
环境污染犯罪长久以来具有"低犯罪成本,高司法成本"的特点。2013年6月8日,"两高"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颁行虽然加大了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提... 环境污染犯罪长久以来具有"低犯罪成本,高司法成本"的特点。2013年6月8日,"两高"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颁行虽然加大了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了犯罪成本,但无法解决司法成本高、认定难度大的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环境污染犯罪认定中存在的取证问题、因果关系认定问题、证据鉴定问题,提出准确理解并适用现有的法律法规、适当适用推论并借鉴国外的理论等建议,以期为环境污染犯罪中的证据调取和认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犯罪 取证 司法鉴定 污染行为
下载PDF
侦查辨认人的主观心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锋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辨认人作为辨认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其记忆、动机、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影响辨认的因素,且易受暗示的影响。侦查人员应当在理解辨认人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掌握好辨认时机,加强对辨认人的心理引导;改变辨认前的询问方式,发掘辨认人的辨认潜力... 辨认人作为辨认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其记忆、动机、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影响辨认的因素,且易受暗示的影响。侦查人员应当在理解辨认人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掌握好辨认时机,加强对辨认人的心理引导;改变辨认前的询问方式,发掘辨认人的辨认潜力;规范辨认组织者的语言及行为,避免产生暗示问题,实现辨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辨认人 心理机制 心理引导 心理暗示
下载PDF
“扁平化”架构下的主任检察官--兼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案组织结构的变革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国 段继涛 《犯罪研究》 2016年第4期90-94,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在司法体制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如火如荼、孜孜不倦的探索,其中,主任检察官作为一剂良方被各地试点单位广为应用,取得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然而,主任检察官办案组织变革背后的文化理论却一直湮没于倍日并行的实践之中,虽有理论界及实务界学者不断提及,但少有对此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本文立足研究扁平化架构在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应用,探求如何有效的进行办案组织变革,从组织结构功能角度提炼出主任检察官办案组这一扁平化组织相比于传统科层制结构的优势,为下一步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和探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化组织 组织结构 侦查部门 职务犯罪 检察官 办案 主任 变革
下载PDF
从未成年人保护看国家监护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超 毕荣博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4期11-17,共7页
本文从未成年人保护的立场出发,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滞后、公力干预消极被动以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私力监护中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的现实状况,借鉴西方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实践经验,引入国家公力机制、加强国家公力干预和监督,... 本文从未成年人保护的立场出发,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滞后、公力干预消极被动以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私力监护中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的现实状况,借鉴西方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实践经验,引入国家公力机制、加强国家公力干预和监督,对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以弥补家庭个体监护的不足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国家监护制度 家庭主义 公权力 社会保障机制 《未成年人监护法》
下载PDF
法律监督的内涵 被引量:28
5
作者 万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40,共4页
检察机关的理论工作者认为,所谓的“法律监督”,特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运用法律赋予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追诉犯罪和纠正法律适用中的违法行为来保障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的专门工作。按照这一界定,法律... 检察机关的理论工作者认为,所谓的“法律监督”,特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运用法律赋予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追诉犯罪和纠正法律适用中的违法行为来保障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的专门工作。按照这一界定,法律监督权是由多种权力组合而成的,包括侦查权、公诉权,都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都具有法律监督的属性。诉讼监督权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自无疑义。问题在于,职务犯罪侦查权以及公诉权是如何被纳入法律监督权的范畴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权 诉讼监督权 职务犯罪 理论工作者 人民检察院 侦查权 公诉权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事保护路径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杨东 侯婉颖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160,共6页
在《著作权法》中,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下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与发行权控制下的发行行为,在性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在刑法中,侵犯著作权罪是法定犯,因此,在界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时,应当尊重《著作权法》的规定。刑法司法解释更不能越俎... 在《著作权法》中,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下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与发行权控制下的发行行为,在性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在刑法中,侵犯著作权罪是法定犯,因此,在界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时,应当尊重《著作权法》的规定。刑法司法解释更不能越俎代庖,将"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解释为"发行行为"。对侵犯著作权罪行为方式进行补充,修正三则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才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刑事保护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发行权 刑事保护
原文传递
论渎职主体的界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长春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渎职罪 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界定 滥用职权 滥用权力 职务犯罪 民主政治 失控现象 权力异化 运行过程 热点问题 司法运作 观点分歧 法律适用 刑法理论 刑法学 统一性 法实践 法制 认定
原文传递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 被引量:18
8
作者 陆静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42,共9页
全球范围的环境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给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碳金融的法律背景(包括碳交易产生的基础和碳交易过程的金融化特征),剖析碳金融市场要素,分析后京都时代碳金融的发展前... 全球范围的环境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给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碳金融的法律背景(包括碳交易产生的基础和碳交易过程的金融化特征),剖析碳金融市场要素,分析后京都时代碳金融的发展前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寻求我国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发展碳金融的法律对策与途径,为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京都时代 碳金融 可持续金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原文传递
恐怖主义的实质与中国反恐怖主义的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影影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国际恐怖活动是一种跨国刑事犯罪 ,国际社会已制定了多个双边、多边国际条约 ,但尚缺乏对恐怖主义的统一法律定义 ,也缺乏全球性的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公约。中国历来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 ,并为此作了多方面的不... 国际恐怖活动是一种跨国刑事犯罪 ,国际社会已制定了多个双边、多边国际条约 ,但尚缺乏对恐怖主义的统一法律定义 ,也缺乏全球性的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公约。中国历来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 ,并为此作了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2 0 0 1年 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就是一个以反恐怖主义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组织 ,并加快建立联合反恐怖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恐怖主义 反恐怖主义 统一法 法律定义 国际恐怖活动 国际条约 国际公约 中国 跨国 成立
下载PDF
论侦查程序处分权与侦查监督体制转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毅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侦查权具有广义、狭义之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的侦查权是狭义的,仅指侦查行为实施权,而忽略了侦查程序处分权。这一概念误区导致了侦查权配置的错位,即公安机关享有完整的侦查权包括侦查程序处分权,而检察机关由于缺乏这一重要的权力配... 侦查权具有广义、狭义之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的侦查权是狭义的,仅指侦查行为实施权,而忽略了侦查程序处分权。这一概念误区导致了侦查权配置的错位,即公安机关享有完整的侦查权包括侦查程序处分权,而检察机关由于缺乏这一重要的权力配置,在实践中无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基于此,应当在刑事诉讼法立法上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作为侦查程序主体的地位,并将侦查程序的启动权和终结权交由检察机关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权 侦查程序处分权 立案 撤案
原文传递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疑难问题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欣元 康相鹏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未公开信息"具有秘密性、价值性、职务性和差别性等四个特征,应以此为标准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成交额应累加计算,应运用"相减法"而非"评估法"。根据现行立法规定,对利用未公开信... "未公开信息"具有秘密性、价值性、职务性和差别性等四个特征,应以此为标准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成交额应累加计算,应运用"相减法"而非"评估法"。根据现行立法规定,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最高仅能判处5年有期徒刑,宜完善立法解决同类罪行不同处罚的问题。"跑仓"和"获利"不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构成要件,本罪不存在犯罪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 未公开信息 交易 疑难
原文传递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若干疑难问题辨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根娣 《犯罪研究》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物所有权的犯罪,主观方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两罪的区分一直以来是办案中争议的热点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每个案例都有自身的特殊之处,由于案件的主体、行为方式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职务侵占罪与...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物所有权的犯罪,主观方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两罪的区分一直以来是办案中争议的热点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每个案例都有自身的特殊之处,由于案件的主体、行为方式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之间定性模糊。本文从刑法基本原理、"利用职务之便"的理解、对涉案财物的处分权限、被侵犯财物的状况等视角出发,阐述了作者就两罪区分的一些观点,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辨析
下载PDF
调整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反思及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勇 王丽珂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年第2期55-63,共9页
低龄未成年人涉罪问题频发,引起了学界关于调整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争议,无论是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引入恶意补充年龄规则,还是建立弹性刑事责任年龄规则的观点,均存在不足之处。从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本质要求、未成年人刑事... 低龄未成年人涉罪问题频发,引起了学界关于调整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争议,无论是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引入恶意补充年龄规则,还是建立弹性刑事责任年龄规则的观点,均存在不足之处。从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本质要求、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实质表现及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角度,都应维持现有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针对低龄未成年人的涉罪问题,应当以教育、矫治和帮教为主,建立健全亲职教育制度、综合处遇措施和收容教养制度,构建低龄未成年人涉罪行为的综合治理对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低龄未成年人 恶意补足 综合处遇
下载PDF
论自诉与公诉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强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6-81,共6页
公诉和自诉虽然在追诉主体和客体、追诉性质与原则以及诉讼程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 ,但为了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这一共同目标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现代刑事起诉制度的完整体系。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创设的... 公诉和自诉虽然在追诉主体和客体、追诉性质与原则以及诉讼程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 ,但为了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这一共同目标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现代刑事起诉制度的完整体系。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创设的被害人制约公诉权制度 ,即公诉转自诉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 ,建立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诉 公诉 公诉转自诉 被害人法审查请制度 刑事诉讼 中国
下载PDF
双层社会视阈下数据犯罪的法益规制思路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琪 姜俊鹏 《犯罪研究》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从网络到现实,双层社会迅速形成,相关犯罪亦从现实社会迁移至网络社会。如何应对伴生的新型犯罪形态,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清晰认知双层社会的链接点——数据。数据犯罪随双层社会固化而持续扩张,立法、司法均提出各自的应对思路,但规制... 从网络到现实,双层社会迅速形成,相关犯罪亦从现实社会迁移至网络社会。如何应对伴生的新型犯罪形态,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清晰认知双层社会的链接点——数据。数据犯罪随双层社会固化而持续扩张,立法、司法均提出各自的应对思路,但规制现状并不乐观。以数据犯罪为核心,分析该犯罪形态在立法与司法领域的表征,并结合其技术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属性,针对受损法益展开分析,最终实现对相关罪名适用的逻辑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社会 数据犯罪 双重属性 规制路径
下载PDF
不起诉公开审查路径探索——以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 被引量:6
16
作者 储国 师青正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65-68,共4页
不起诉公开审查体现了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权力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是不起诉制度改革的方向,而对不起诉决定过程增设听证程序即为不起诉行为司法化的新路径。不起诉听证可以确保不起诉决定的正确性;有利于最终解决纠纷,节约司法资源;... 不起诉公开审查体现了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权力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是不起诉制度改革的方向,而对不起诉决定过程增设听证程序即为不起诉行为司法化的新路径。不起诉听证可以确保不起诉决定的正确性;有利于最终解决纠纷,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对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进行合理控制。不起诉听证的制度设计应明确具体的适用范围、场所及方式,并合理设置审批、公告、听证、公开宣告等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听证 公开审查 宣告
原文传递
刍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目的考量——以S市X区人民检察院案例探索的功效为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婉颖 张颖 《中国检察官》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崭新的制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现代社会刑法谦抑、刑罚轻缓及人道主义等处罚理念。S市X区人民检察院选取了两起案件,在律师的参与之下试行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显示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兼具效率和公...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崭新的制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现代社会刑法谦抑、刑罚轻缓及人道主义等处罚理念。S市X区人民检察院选取了两起案件,在律师的参与之下试行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显示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兼具效率和公平两方面价值,意义深远。探索与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兼顾程序正义和诉讼经济两方面目标,力争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两方面价值产生冲突时,应当确认效率优先的价值理念,多数案件站到诉讼经济或效率一边,在处理少数重罪案件时才选择对正义的无限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从宽 辩诉交易 效率 公平
原文传递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标准化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标准化研究课题组 周蕴露 +6 位作者 俞铭珊 卢雪华 李小波 刘申 江晓宇 刘红艳 李翠昉 《人民检察》 2019年第15期71-76,共6页
为深化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转型,提升刑事执行监督办案规范性,有必要对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标准化开展研究。通过探究司法规律,立足办案实践,明确案件构成要件,统一案件办理程序,规范办案证据运用,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以标准化办... 为深化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转型,提升刑事执行监督办案规范性,有必要对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标准化开展研究。通过探究司法规律,立足办案实践,明确案件构成要件,统一案件办理程序,规范办案证据运用,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以标准化办案体系有效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执行 法律监督 案件标准化
原文传递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严对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童君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0-52,共3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刑事政策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重要调整,必将带动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的重大变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公、检、法三机关的协力合作,但检察机关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刑事政策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重要调整,必将带动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的重大变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公、检、法三机关的协力合作,但检察机关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本期主题研讨以"检察官视野中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话题,约请了数位检察官就检察工作环节如何理解和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展开探讨,并就教于方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检察机关 社会形势 刑事立法 检察工作 检察官 司法
下载PDF
网游外挂行为刑事证据指控难点与审查体系的建构
20
作者 宋珊珊 杜一澄 《证据科学》 2024年第5期610-620,共11页
网络游戏外挂适用计算机罪名规制符合网络空间安全法益保护趋势,针对当前计算机犯罪罪名适用中鉴定意见前置性技术原理证据支撑不足、“侵入、非法控制”技术与法律判断分歧以及电子数据取证滞后、目的性限缩下“技术措施”条款适用障... 网络游戏外挂适用计算机罪名规制符合网络空间安全法益保护趋势,针对当前计算机犯罪罪名适用中鉴定意见前置性技术原理证据支撑不足、“侵入、非法控制”技术与法律判断分歧以及电子数据取证滞后、目的性限缩下“技术措施”条款适用障碍等难点,应建构体系化、层次化证据审查思维,注重从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技术性客观证据切入,厘清底层的技术原理逻辑,重点从技术措施“设置—规避”目的和有效性、规避技术例外规则情形等证据要件进行正反向审查,克服技术措施本身的随附困境,综合认定网络语境下具体犯罪行为的法律属性,从而形成从证据到事实到法律定性的完整认定进路,实现刑法规制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措施 电子数据 正反向审查 证据审查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