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25'的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荣 蒋美艳 +6 位作者 顾永平 顾春军 杨立勇 李延莉 周熙荣 张俊英 孙超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以高含油率的油菜品种‘沪油16'和双低油菜品系9804为亲本,采用品种间复交的方法,育成了高产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25',2015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芥酸含量0.97%,硫苷含量16.12μmol/g,种子含油量49.07%。两年... 以高含油率的油菜品种‘沪油16'和双低油菜品系9804为亲本,采用品种间复交的方法,育成了高产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25',2015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芥酸含量0.97%,硫苷含量16.12μmol/g,种子含油量49.07%。两年上海市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433.60 kg/hm^2,比对照品种‘沪油21'增3.07%,产油量1 257.80 kg/hm^2,比对照增11.00%。2013—2014年上海市油菜生试中,平均产量2 134.40 kg/hm^2,比对照品种‘沪油21'增6.09%,产油量1 064.90 kg/hm^2,比对照增9.49%。‘沪油25'抗病性强,品质优良,抗倒和抗裂角性好,适合机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油量 '沪油25’ 复合杂交 选育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辐照对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牛付安 程灿 +5 位作者 周继华 储黄伟 袁勤 顾永平 罗忠永 曹黎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了分析辐照对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质量的影响,分别利用350Gy以及5种不同剂量(250、300、350、400和6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了3种水稻恢复系和粳稻保持系秀水134的干种子。结果发现,水稻的辐照敏感性与水稻的籼性成分呈负相关,4种不同... 为了分析辐照对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质量的影响,分别利用350Gy以及5种不同剂量(250、300、350、400和6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了3种水稻恢复系和粳稻保持系秀水134的干种子。结果发现,水稻的辐照敏感性与水稻的籼性成分呈负相关,4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系)的辐照敏感性排序为:粳稻保持系秀水134>粳稻恢复系繁24>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繁31>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繁32;250Gy以上的辐照剂量对秀水134起抑制作用,随着辐照剂量的提高,秀水134种子活力和秧苗质量逐渐变弱,具体表现为发芽率、成苗率和苗高降低,假茎宽变弱,地上和地下干重减少;苗高对γ射线辐照最为敏感;秀水134的适宜辐照剂量为250~350Gy。所得结果为水稻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水稻 种子活力 秧苗质量 影响
下载PDF
利用表达谱芯片分析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牛付安 曹黎明 +6 位作者 储黄伟 程灿 周继华 罗小金 顾永平 袁勤 罗忠永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3-889,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了强优势水稻籼粳交组合‘申9A/繁31’与母本‘申9A’和父本‘繁31’在幼穗分化初期剑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于生物...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了强优势水稻籼粳交组合‘申9A/繁31’与母本‘申9A’和父本‘繁31’在幼穗分化初期剑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过程的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幼穗分化初期杂种与双亲的表型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共有2 258个基因在杂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差异倍数≥2或≤0.5),杂种与双亲均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7个,杂种与父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远多于母本。杂种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表达模式,具有正效应基因的增强表达和具有负效应基因的抑制表达对杂种优势均有贡献。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磷代谢、运输、防卫反应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并在碳固定、氨基酸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以及磷酸肌醇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富集。[结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存在复杂的分子基础,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杂种优势的形成,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运输分配效率的提高可能是杂种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表达谱芯片 杂种优势 分子基础
下载PDF
早熟杂交晚粳“申优8号”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黎明 顾永平 +2 位作者 倪林娟 程灿 袁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90,共2页
申优8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宄所自主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晚粳稻组合,以不育系申4A与恢复系R8号配组育成。2003~2005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质、粒重、大穗、高产,区试产量608.6kg/66... 申优8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宄所自主选育的三系早熟杂交晚粳稻组合,以不育系申4A与恢复系R8号配组育成。2003~2005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质、粒重、大穗、高产,区试产量608.6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5.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产量489.2kg/667m^2,比对照寒优湘睛增产11%,增产极显著。2006年1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型杂交稻 申优8号 选育 早熟 优质
下载PDF
2014年水稻品比试验(崇明试区)简报
5
作者 吴永平 宋卫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2-34,共3页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2014年上海市崇明试区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组中,"沪浙育1号"、"2808"、"晚11-12"等品种(系)产量比对照"秀水128"极显著增产;杂交组中,&...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2014年上海市崇明试区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组中,"沪浙育1号"、"2808"、"晚11-12"等品种(系)产量比对照"秀水128"极显著增产;杂交组中,"秋优336"、"浦优201"、"交源优1号"、"长粳优2号"等品种(系)产量比对照"花优14"极显著或显著增产。建议将上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进行生试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试区 品比试验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在崇明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永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0-51,共2页
"华麦5号"具有成熟早、抗性强、丰产性好、适合崇明地区运用和推广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种植推广,现对其在崇明地区的种植表现、生产试验和运用推广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华麦5号 产量水平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长江流域杂交晚粳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勤 曹黎明 +3 位作者 徐峰 顾永平 倪林娟 程灿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回顾了长江流域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历史,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重点介绍了长江流域广泛应用的R161、申恢1号、申恢254的选育与利用过程。
关键词 杂交晚粳 恢复系 杂种优势 适应性
下载PDF
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监管措施浅述 被引量:4
8
作者 顾永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为确保种子质量,对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种子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种子质量 原因 监管措施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崇明西部地区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卫峰 许建华 +2 位作者 陈祥 黄俭 施晓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通过对崇明西部跃进气象哨2001-2007年主要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主要气象因子(光照、降雨量、积温等)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崇明西部地区12月下半月是有效分蘖发生的决定期,此期的光照对成穗率和最终穗数影响较大;12月上半月的降雨量... 通过对崇明西部跃进气象哨2001-2007年主要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主要气象因子(光照、降雨量、积温等)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崇明西部地区12月下半月是有效分蘖发生的决定期,此期的光照对成穗率和最终穗数影响较大;12月上半月的降雨量对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有显著影响;11月下半月的积温高低对大分蘖的数量有较大影响,1月上半月是分蘖成穗与否的分界期,此期的积温高低决定分蘖的有用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小麦 成穗率 最终穗数
下载PDF
早熟杂交晚粳“申优17”在崇明地区试种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永平 周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申优17"为材料,开展了试种、示范,并对该品种的肥料用量及其运筹、机插密度和用氮量等栽培技术进行了定量调控研究。结果表明,"申优17"具有高产、熟期早等优势,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业...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申优17"为材料,开展了试种、示范,并对该品种的肥料用量及其运筹、机插密度和用氮量等栽培技术进行了定量调控研究。结果表明,"申优17"具有高产、熟期早等优势,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且能缓解秋收秋种矛盾,提升崇明县粮食综合生产水平。"申优17"在每667m^2施氮总量为24kg、前后期施氮比例为8∶2时,最易获得高产,也最有利于氮肥的综合利用;在机插株距为16cm、行距为30cm、每667m^2施氮量为24-26kg、前后期施氮比例为8∶2时,穗型、千粒重、有效穗数三因子能协调均衡发展,较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优17 产量 生育特性 肥料运筹 机插密度
下载PDF
崇明地区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永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紫云英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稻田冬绿肥之一,种植绿肥具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为促进紫云英在崇明地区的种植推广,现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做好种子处理、适时套作精播、加强田间... 紫云英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稻田冬绿肥之一,种植绿肥具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为促进紫云英在崇明地区的种植推广,现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做好种子处理、适时套作精播、加强田间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栽培技术 崇明地区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采用者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凯 夏孝勤 沈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86-287,共2页
在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中采用者的行为分类,影响采用者行为改变的因素和动力基础上,介绍上海市崇明县城桥地区农作物秸秆还田在推广中的实际表现,提出改变农业技术推广中采用者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行为特点 秸秆还田 策略
下载PDF
双低油菜“沪油15”在崇明地区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63-64,共2页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低油菜已作为崇明县冬作生产中重要农作物之一。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沪油15”,集优质高产、抗病、高出油率于一体。该品种分别于2...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低油菜已作为崇明县冬作生产中重要农作物之一。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沪油15”,集优质高产、抗病、高出油率于一体。该品种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通过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我国第一个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被农业部推荐为我国“十五”重点推广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沪油15 高产栽培技术 崇明县 产量表现 农作物品种审定 上海市农科院 植物新品种保护
下载PDF
对提高种子统供率的思考
14
作者 沈雄 夏孝勤 +1 位作者 龚凯 季建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93-293,300,共2页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具有区域性。实现种子统供,可以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加快优质品种的推广速度。崇明县通过建立健全统供管理体系,落实种子繁育基地,强化种子管理,加快...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具有区域性。实现种子统供,可以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加快优质品种的推广速度。崇明县通过建立健全统供管理体系,落实种子繁育基地,强化种子管理,加快优质种子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供种 繁育 种子质量 台账管理 上海崇明
下载PDF
软香晚粳新品种“嘉58”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15
作者 顾永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40-41,共2页
"嘉58"是浙江省首个低直链淀粉、食味软糯型晚粳稻新品种,于2014年引入崇明县,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为促进"嘉58"在崇明县的推广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嘉58 特征特性 关键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薛锦香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油菜田杂草 杂草发生规律 防除对策 禾本科杂草 阔叶杂草 生态环境条件 杂草种类 优势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