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右美托咪定不同目标镇静深度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龙 卢生芳 +3 位作者 李长风 许平 陆学智 汤严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不同镇静深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36例,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不同镇静深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36例,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及NIPPV治疗;镇静A组48例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微量泵静脉泵入,以Ramsay镇静评分2~3分为目标调整剂量;镇静B组48例盐酸右美托咪定以Ramsay镇静评分3~4分为目标调整剂量。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3组患者NIPPV开始后24 h内上机时间、痰液量、右美托咪定用量;比较3组患者插管、谵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RR、MAP、HR、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镇静A组、B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B组HR低于镇静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A组、B组上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B组右美托咪定用量高于镇静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痰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率、谵妄发生率均高于镇静A组、B组,镇静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镇静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无创通气时采用右美托咪镇静可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谵妄,以Ramsay镇静评分2~3为目标调整剂量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右美托咪定 镇静
下载PDF
炎症评分对预测疑似败血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汤严严 赵凯 +1 位作者 卢生芳 张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分析和讨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和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EMS)在预测急诊科疑似败血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 分析和讨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和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EMS)在预测急诊科疑似败血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诊医生根据临床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感染。根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n=2046)和死亡组(n=801)使用就诊时的初始值(包括生命体征、临床特点等)来回顾性计算SIRS、qSOFA、NEWS和REMS的风险评分值。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来评估不同评分对疑似败血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2847例,其中最终死亡的患者有801例(28.13%)例。死亡组和生存组的SIRS(2.48±0.98和2.35±0.97,P=0.001)、qSOFA(1.53±0.69和1.31±0.72,P<0.001)、NEWS(8.91±3.64和7.74±3.25,P<0.001)和REMS(10.21±3.51和8.71±3.21,P<0.001)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SIRS评分为0、1、2、3、4的死亡率分别为16.12%、23.61%、29.35%、31.61%、26.13%。结论 REMS是一种准确的早期预警评分,与SIRS、qSOFA和NEWS相比,REMS在预测疑似败血症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医学评分 败血症
下载PDF
急性心梗时该怎么做
3
作者 张龙 卢生芳 汤严严 《健康向导》 2023年第3期26-2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目前常见的、比较凶险的一种心脏疾病。近年来,急性心梗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工作压力增大有关。从发病机制来讲,急性心梗主要是因为给心肌供血的血管发生堵塞,使心肌不能...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目前常见的、比较凶险的一种心脏疾病。近年来,急性心梗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工作压力增大有关。从发病机制来讲,急性心梗主要是因为给心肌供血的血管发生堵塞,使心肌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供血、供氧,最终出现心肌坏死[1]。一旦出现了心肌梗死,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的危险,因此,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同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供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 心肌坏死 血管发生 心脏疾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和肽素和乳酸水平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汤严严 赵凯 +1 位作者 卢生芳 张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和肽素和乳酸水平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成人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将其分为ISS≤15分组(89例)和I... 目的分析和比较和肽素和乳酸水平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成人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将其分为ISS≤15分组(89例)和ISS>15分组(71例),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生命体征、临床结局以及乳酸、和肽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和肽素和乳酸对主要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ISS≤15分组相比,ISS>15分组的年龄更大、呼吸频率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收缩压降低、心率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以及葡萄糖、乳酸、和肽素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15分组的相关临床结局,如输血、大手术、住院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ISS≤15分组,住院天数长于ISS≤15分组(P<0.05)。和肽素水平与ISS呈正相关(r=0.596,P<0.05)。和肽素、乳酸单独和联合测定预测ISS>15分、入住ICU、大手术、输血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652、0.931,0.817、0.773、0.930,0.871、0.740、0.915,0.859、0.744、0.914,0.660、0.862、0.898。结论对于成人创伤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和肽素水平测定在识别严重创伤、预测入住ICU及进行大手术和输血方面优于乳酸,并且和肽素和乳酸的联合测定对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高于乳酸及和肽素单一指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乳酸 急诊 创伤患者 预后判断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