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HCG检测对宫外孕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6
1
作者 朱征涛 孙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对宫外孕(E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EP孕妇108例,检测孕妇血HCG水平,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断层超声成像(TUI)及容积对... 目的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对宫外孕(E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EP孕妇108例,检测孕妇血HCG水平,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断层超声成像(TUI)及容积对比成像-C(VCI-C)平面检查,同时检测孕妇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情况,子宫动脉和滋养动脉所呈现的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8例可疑患者经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102例、卵巢妊娠3例,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HCG检测准确率为97.22%。其中3例患者属于宫内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被误诊为EP,误诊率为2.78%。结论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HCG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定EP,是EP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HCG
下载PDF
超声与MRI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朱征涛 邱文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115-117,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80例,术前行超声、MRI检查,将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MR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二...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80例,术前行超声、MRI检查,将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MR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二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90.00%与良、恶性诊断准确率96.08%、93.55%均略高于超声诊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像显示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血管稀疏、分支简单、走行规则,血管光滑,数目无明显增多;恶性肿瘤边界模糊不清,瘤体内血管丰富,分支紊乱,走行不规则,呈繁星状、团簇状,数目明显增多,迂曲明显。MRI图像显示良性肿瘤多为单发,以囊性为主,囊壁薄,厚薄均匀,信号多均匀强化,仅部分邻近组织受侵,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多发于双侧卵巢,以囊实性和实性为主,囊壁厚,囊内分隔厚薄不均,盆壁、腹膜、腹水、盆腔淋巴结肿大,T1WI等低混杂信号,T2WI混杂稍高信号,环形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超声与MRI的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明显,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时可互为补充,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MRI 卵巢肿瘤 良恶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媚瑜 张一峰 +1 位作者 陈捷 郑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经乳腺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学确诊的63例患者的71个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及...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经乳腺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学确诊的63例患者的71个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获得病灶区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及两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29个。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中,良恶性病灶组间达峰时间(t=2.072,P=0.042)、峰值强度(t=-2.629,P=0.011)、上升支斜率(t=3.015,P=0.004)和曲线下面积(t=3.30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常规超声,31.03%、90.48%、66.20%、69.20%、65.50%、0.608;超声造影定量分析,75.86%、71.43%、73.24%、64.70%、81.10%、0.776;两者联合应用,86.21%、97.62%、92.96%、96.15%、91.11%、0.943。结论·常规超声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价值有限,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于鉴别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有重要意义。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病变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江鑫辉 陈捷 +3 位作者 王媚瑜 周大为 忻俊 郑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20-324,367,共6页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US)对单发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侵袭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 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侵袭性组(13例)和非侵袭性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结节...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US)对单发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侵袭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 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侵袭性组(13例)和非侵袭性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结节的US及CEUS征象的差异,分析US、CE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准确性,并探索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征象中,侵袭性组边界不清比例、甲状腺被膜回声中断比例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CEUS征象中,侵袭性组增强后边界不清比例、边缘高增强比例以及增强范围形态改变比例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46.15%、79.75%和75.00%,低于CEUS的84.62%、83.54%和83.70%。US联合CE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准确性最佳(AUC=0.929),其最佳诊断点为0.87,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7.74%,拟合方程为Logit(P)=-2.146+0.585×US边界不清+2.796×甲状腺被膜回声中断+0.659×增强后边界不清+3.521×增强后边缘高增强+5.541×增强范围形态改变。结论:US联合CEUS可更好地反映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浸润生长及被膜侵犯的生物学特征,对判断其侵袭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江鑫辉 郑丽 +4 位作者 杜联芳 吴蓉 李朝军 胡文洁 李凡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睾丸肿瘤组26例、肿瘤样病变组14例)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 目的分析成人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睾丸肿瘤组26例、肿瘤样病变组14例)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超声造影对其的诊断效能。结果睾丸肿瘤组、肿瘤样病变组的病变大小、形态及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增强模式及“假包膜”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88.5%、64.3%及80.0%;超声造影对睾丸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100%、92.9%及97.5%,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特征有助于不同类型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睾丸肿瘤 肿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霞 郑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取以上时段内我院收治的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取以上时段内我院收治的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者37例,诊断符合率92.5%(37/40);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验,通过超声影像学特征,可了解病变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在超声引导穿刺下,可为临床随访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治价值
下载PDF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
7
作者 陈文莉 倪志华 +4 位作者 陈红宇 畅立圣 范德生 刘立伟 丁青薇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09-512,共4页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一种罕见恶性肿瘤,本例恶性腹膜间皮瘤晚期患者,通过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后,CA125降至正常,病灶评估达到稳定,患者临床获益明显。该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稳定病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腹膜间皮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33期28-30,共3页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属于常见类型,随着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增高趋势。现阶段,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但因病理学检查标本取样时具有侵入性,难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因此除病理学检查外,超...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属于常见类型,随着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增高趋势。现阶段,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但因病理学检查标本取样时具有侵入性,难以进行大范围推广,因此除病理学检查外,超声被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时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的各种超声方法进行介绍,以探寻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筛查 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造影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捷 郑丽 +4 位作者 王媚瑜 周大为 杜晶 江鑫辉 忻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1期141-143,147,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造影下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拟进行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共62个结节,且所有病例均取得明确的病理结果。所有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甲状腺结节...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造影下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拟进行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共62个结节,且所有病例均取得明确的病理结果。所有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甲状腺结节及周围正常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记录峰值强度差(ΔPI)、斜率差(ΔSlope)、曲线下面积差(ΔAUC),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当ΔPI、ΔSlope、ΔAU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截断值分别为-3.25、-1.27、-89.65时,其敏感度分别为83%、75%、75%,特异度分别为72%、57%、77%。结论对超声造影中TIC曲线各参数的定量分析可能有助于对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基于IOTA简易原则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征涛 郑丽 +2 位作者 江鑫辉 黄少杰 蔡应娱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卵巢肿瘤分析(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组织简易原则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超声检查并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21个卵巢肿瘤,由2名对病理学检查结果不...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卵巢肿瘤分析(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组织简易原则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超声检查并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21个卵巢肿瘤,由2名对病理学检查结果不知情的超声科医师分析并记录超声形态学特征,应用logistic模型计算每个肿瘤的恶性概率,对照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诊断效能。结果:221个卵巢肿瘤包括168个良性肿瘤、37个恶性肿瘤以及16个交界性肿瘤。若将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归为非良性组,预测概率30%为阈值,则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3.6%、100%、100%、92.3%和93.7%。结论:基于IOTA简易原则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诊断卵巢肿瘤的可靠工具,但对交界性肿瘤的判断尚有不足,需结合医师的经验或其他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 简易原则 诊断
下载PDF
基层医院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媚瑜 郑丽 黄少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误诊原因,提高基础医院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乳腺导管内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34例共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误诊原因,提高基础医院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乳腺导管内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34例共36个病灶,对其超声检查结果(声像图特征及超声BI-RADS分类)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超声误诊原因。结果:36个乳腺导管内癌病灶,经高频超声检查确诊者28个,误诊8个,总诊断准确率为77.78%(28/36)。误诊病例在肿块的平均最大直径、边界模糊方面与确诊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导管内癌结节过小、恶性特征不显著是基层医院超声医师误诊的主要原因,而基层医院超声医师经验不足、对超声BI-RADS分类方法掌握不到位是另一重要原因,同时新技术应用开展较晚是另外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癌 超声 误诊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媚瑜 郑丽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1期50-53,共4页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检出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超声是诊断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评估DCIS时,超声主要作为乳腺X线摄影的辅助手段,在诊断有症状的D...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检出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超声是诊断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评估DCIS时,超声主要作为乳腺X线摄影的辅助手段,在诊断有症状的DCIS患者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更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出现,DCIS的超声检出率得以提高。多种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实现了DCIS的早期诊断,在DCIS的早发现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颈面部肿瘤及相应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明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43-46,共4页
胎儿面颈部的肿块一般在妊娠早期或中前期就伴有胎儿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异常改变,所以产前超声是早期诊断胎儿面颈部肿块的有效手段。目前报道的产前超声诊断的颈面部肿瘤种类较多,包括水囊瘤、畸胎瘤、龈瘤、血管瘤和甲状腺瘤等。产前超... 胎儿面颈部的肿块一般在妊娠早期或中前期就伴有胎儿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异常改变,所以产前超声是早期诊断胎儿面颈部肿块的有效手段。目前报道的产前超声诊断的颈面部肿瘤种类较多,包括水囊瘤、畸胎瘤、龈瘤、血管瘤和甲状腺瘤等。产前超声能够准确诊断颈面部肿瘤的类型、位置、大小和血流情况,因而能够为孕期治疗、分娩方式以及对围产期和新生儿的治疗方面提供巨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颈面部肿瘤 超声 分娩方式 子宫外产时处理
下载PDF
hsa_circ_0070260靶向miR-27a-3p/Fbxw7对乳腺癌增殖、侵袭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大为 朱征涛 +1 位作者 靳明明 陈捷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70260对乳腺癌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并揭示相关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技术检测hsa_circ_0070260在乳腺癌细胞系和对应的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情况。构建hsa_circ_0070260和Fbxw7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 目的探讨hsa_circ_0070260对乳腺癌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并揭示相关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技术检测hsa_circ_0070260在乳腺癌细胞系和对应的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情况。构建hsa_circ_0070260和Fbxw7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hsa_circ_0070260、miR-27a-3p和Fbxw7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hsa_circ_0070260干扰载体,miR-27a-3p干扰/过表达载体,Fbxw7过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利用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技术检测hsa_circ_0070260、miR-27a-3p和Fbxw7之间的靶向作用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作用。结果结果显示相对正常的MCF-10A细胞,hsa_circ_0070260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MDA-MB-231、BT-20细胞中表达上调,其中MDA-MB-231细胞中表达上调最为显著。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hsa_circ_0070260和miR-27a-3p、miR-27a-3p和Fbxw7之间存在靶向作用关系。利用MDA-MB-231细胞研究发现下调hsa_circ_0070260后抑制了细胞增殖和迁移;在hsa_circ_0070260敲低基础上干扰miR-27a-3p后恢复了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在hsa_circ_0070260敲低基础上过表达Fbxw7后同样恢复了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上述结果显示hsa_circ_0070260可能通过吸附miR-27a-3p来促进Fbxw7表达。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miR-27a-3p过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迁移,而miR-27a-3p过表达后上调Fbxw7恢复了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说明miR-27a-3p具有抗肿瘤作用,且Fbxw7是miR-27a-3p的下游靶点。结论hsa_circ_0070260通过吸附miR-27a-3p来促进Fbxw7表达是导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重要原因,靶向hsa_circ_007026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希望通过该研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sa_circ_0070260 miR-27a-3p Fbxw7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