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ddon模型原理及其发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姜若 励晓红 +5 位作者 吕军 袁红 张一英 王惠萍 汤伟琴 毛淋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Haddon模型是用来分析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研究干预策略的经典概念模型。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深化对Haddon模型的认识,并了解其最新发展。Haddon模型在国外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应用较少。"望远镜-棱镜理论"是Haddon模型的最... Haddon模型是用来分析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研究干预策略的经典概念模型。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深化对Haddon模型的认识,并了解其最新发展。Haddon模型在国外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应用较少。"望远镜-棱镜理论"是Haddon模型的最新发展,该模型融合了生命历程理论,强调伤害形成及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广泛的社会生态性,可为意外伤害干预策略研究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don模型 原理 发展
原文传递
家庭医生团队下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武全 范晓晔 +1 位作者 翟佳燚 陆菊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146-3153,共8页
背景在加速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进程中,为家庭医生配置类似助手的角色,可有效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该助手角色通常被称为家庭医生助理。上海、北京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构建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和责任主体的、护士作为主要助理... 背景在加速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进程中,为家庭医生配置类似助手的角色,可有效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该助手角色通常被称为家庭医生助理。上海、北京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构建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和责任主体的、护士作为主要助理人员的服务模式。但对于家庭医生团队的核心人员结构、家庭医生助理的人员特征、工作范围和薪酬体制等还缺少统一的标准。目的了解国内外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运行现况,为我国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建设提供借鉴。方法于2019年11月5-20日,选择Pub 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文献搜索引擎,在数据库中检索与家庭医生助理模式(包括家庭医生助理的人员配置及人员特征、主要职责及服务内容、绩效考核方式及分配方式等)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9-2019年,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为"family physician assistant"OR"general practitioner assistant"OR"全科医生助理"OR"家庭医生助理"OR"家庭医生"AND"助理"OR"全科医生"AND"助理"。通过评阅文献内容,总结国内外家庭医生助理模式开展现状。结果阅读全文后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47篇,其中英文文献31篇,中文文献16篇。家庭医生助理主要由专职医生助理、护士、公共卫生医生、乡村医生、"3+2"助理全科医生担任;人员特征方面,国外的医生助理通常为接受过"医生助理"项目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或学历的专业人员;中国承担家庭医生助理的专职医生助理主要由非医学专业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后担任,担任家庭医生助理的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和乡村医生都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卫生专业人员兼任。家庭医生助理的职责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主要包括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健康管理、健康宣教、患者分诊、健康初步评估、慢性病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助理 服务模式 文献计量学 人员配置 服务内容 绩效分配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家长对0-3岁儿童意外伤害的认知与预防行为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巧宇 吴擢春 +6 位作者 吕军 姜若 袁红 王惠萍 张一英 汤伟琴 励晓红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0-3岁儿童家长意外伤害知识与安全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意外伤害家长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嘉定区0-3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从儿童年龄、父母亲年龄、父母亲文化程度等维度进... 目的:了解0-3岁儿童家长意外伤害知识与安全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意外伤害家长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嘉定区0-3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从儿童年龄、父母亲年龄、父母亲文化程度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对道路交通伤害类知识平均应答正确率最高,为87.8%;烧烫伤类知识平均应答正确率最低,为51.9%。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儿童家长预防伤害安全行为仍存在问题,窒息类行为得分均分最低,为3.5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住房面积、家长知识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0-3岁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行为存在较大问题。需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促使家长形成良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知识 行为 儿童 家长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某近郊城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武全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59-63,68,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近郊城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探讨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MC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7~12月抽取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705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般健康状况的问卷...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近郊城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探讨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MC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7~12月抽取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705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般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测试。结果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03份,社区老年人MoCA-B得分为24(21,26)分,患病率为19.1%。单因素分析,与MCI组比较,非MCI组的年龄较低(P<0.05);不同文化程度、生育子女数量、居住情况、经济情况满意度、活动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MCI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47,95%CI:1.010~1.084)、生育子女数3个及以上(OR=1.876,95%CI:1.004~3.503)、糖尿病(OR=2.003,95%CI:1.338~2.997)是MCI患病的危险因素;与子女居住在一起(OR=0.305,95%CI:0.095~0.980)、中度以上运动(OR=0.260,95%CI:0.089~0.761)是MCI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MoCA-B量表平均得分下降明显。应对高龄、活动少、非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尽早开展MCI干预工作,以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剂量PPI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顾海莺 陆敏 叶玲珠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996-299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4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40例,常规剂量组予以常规剂量的PPI序贯疗法治疗,大剂量组予以大剂量PPI序贯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后,通过消化性溃疡疗效评判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疗程结束4周后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评定Hp清除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临床症状积分,记录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大剂量组的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4周,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患者的Hp清除率分别为95.00%,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复发率分别为6.98%、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常规剂量与大剂量PPI序贯疗法相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阳性 质子泵抑制剂 序贯疗法 不同剂量 效果
下载PDF
2016—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同 陈珊珊 邓森淼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2016—2021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策略。方法通过收集2016—2021年水痘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发病的地区、时间、年龄和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2016—2021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策略。方法通过收集2016—2021年水痘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发病的地区、时间、年龄和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21年嘉定全区共报告水痘7261例,男性3993例,女性3268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5∶1,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亭镇年均发病例数最高,为227例;马陆镇年均发病率最高,为92.29/10万。嘉定区每年各个月份均有水痘发病,其中6~8月份和11月至次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水痘发病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发病曲线呈现“双峰”。按照发病年龄分组发病数前三位的为0~5岁、6~10岁和26~30岁。按照职业分组发病数前三位的为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水痘疫情的主动监测,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其暴发流行,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描述流行病学 三间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社区的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龚柳 王宇 +10 位作者 姚迎叶 俞建锋 汤伟 吉宏彬 孙青 诸杰 张晓钢 刘宪锋 马洁 忻伟 张云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4-1439,共6页
目的观察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11个社区中发病2周~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05例,以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躯体残障[日常活动的依赖程度评分(... 目的观察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11个社区中发病2周~2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05例,以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躯体残障[日常活动的依赖程度评分(MRS)和残障表现]、认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情志[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观察指标,比较恢复期(57例)和后遗症期(248例)患者健康状态和中医特征。结果305例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性189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67.0±7.9)岁,最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78.0%(238/305)],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42.0%(128/305)]为主,中医体质以气虚质[32.8%(100/305)]为主。66.6%(203/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后遗症(MRS 1~5),以感觉障碍[18.0%(55/305)]最多见,38.7%(118/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认知障碍,20.3%(62/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12.5%(38/30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焦虑。恢复期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的伴发率[26.3%(15/57)]高于后遗症期患者[15.3%(38/248),P=0.048],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气虚血瘀证和气虚质最多见,部分患者存在躯体残障、认知障碍和情志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流行病学调查 健康状态 中医特征
原文传递
社区高血压患者行为现状与血压控制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陆菊萍 李程跃 +4 位作者 吕军 袁红 张一英 汤伟琴 于广军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管理现状及其与血压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定区某街道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新纳入管理的802名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管理现状及其与血压控制效果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定区某街道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新纳入管理的802名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χ^2检验对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相关行为的血压控制率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压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问卷789份,血压控制良好率71.7%;吸烟率21.4%,饮酒率20.0%;分别有51.0%、78.6%、46.3%的患者能坚持有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压、服药依从性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定期监测血压(OR=2.097,95%CI:1.449~3.035)、服药依从性是否差(OR=0.579,95%CI:0.416~0.808)、是否高盐饮食(OR=0.286,95%CI:0.187~0.435)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服药依从性状况是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行为决定因素,应利用多渠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差状况,进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控制 行为现状 社区居民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丁勇 王飞 胡善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59例首次诊断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DW中位数水平分为RDW低值组(n=80)和RDW高值组(n=7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死亡率...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59例首次诊断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DW中位数水平分为RDW低值组(n=80)和RDW高值组(n=7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死亡率的差异性。再根据临床转归分为两组,即存活组(n=144)和死亡组(n=15),比较其RDW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分析预后不良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建立RDW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约登指数法找到RDW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值。结果RDW高值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低值组(16.5%坩2.5%,P=0.003)。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RDW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12.86±1.25)%VS(11.59±1.25)%,P=0.000]。RDW水平与预后不良呈线性正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0.146,P=0.032)o用RDW预判死亡,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10.668-0.896),最佳截断值为12.35,准确度为78.6%。结论入院时的RDw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脑梗死 预后 死亡率
下载PDF
参枝苓口服液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久林 孙申维 +2 位作者 郁志华 盛飞 周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在中医"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下,研究以中医"调心"立方的参枝苓口服液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病人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美国NIA-AA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指南中AD所致MCI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 目的在中医"心主神明"理论指导下,研究以中医"调心"立方的参枝苓口服液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病人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美国NIA-AA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指南中AD所致MCI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阳性西药对照组平行对照、盲法评分的研究方法,从MCI病人中选择给予双益平治疗者34例、参枝苓口服液治疗者35例进行疗程24周的临床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从认知功能看,参枝苓口服液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阿尔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分值(P<0.01),与双益平组疗效相当,且参枝苓组ADAScog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双益平组有统计学意义[(-2.47±0.88)分vs(0.80±0.85)分,P<0.05]。参枝苓组还能改善双手协调能力。结论参枝苓口服液具有补心气、温心阳、化痰开窍的功效,是治疗MCI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调心法 参枝苓口服液 临床研究 双益平
下载PDF
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勇 王飞 +6 位作者 徐婷婷 王莉 沈丽娟 吴晓 刘跃 史萍 胡善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09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3... 目的探讨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09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3例)和非SAP组(136例)。以脑出血评分为评估依据,分析S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脑出血评分预判SAP的发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截值。结果 (1)脑出血患者SAP的发生率为34.9%(73/209),病死率为21.1%(44/209)。(2)SAP组和非SAP组的年龄分别为(73±12)和(63±14)岁,血肿体积为23.4(9.6,51.1)和6.2(3.1,16.0)ml,脑出血评分为2(1,3)和1(0,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P组比非SAP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降低[8(4,11)分和15(13,15)分,P<0.01]。以脑出血评分预判SAP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5(95%CI:0.709~0.842,P<0.01)。当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53时,对应的脑出血评分最佳截值为2分,其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71%,阳性预测值为0.58,阴性预测值为0.84。结论脑出血患者SAP的发生率较高,脑出血评分有一定预测SAP发生的临床价值,临床需重视脑出血评分≥2分的脑出血患者发生SA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出血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郁丽静 梅丽霞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与上海市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与上海市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8.45±4.06)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7.60±5.09)岁。对对照组患者提供社区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值的变动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个性化护理干预 服药依从性 血压控制
下载PDF
嘉定镇社区40岁以上居民冠心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芹 周俊 +2 位作者 汤伟 金雪娟 周京敏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嘉定镇社区40岁以上居民冠心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的方法,对嘉定镇社区4个居委会年龄40岁以上、居住满2年的常住户籍人口3667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表由中山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和失代偿期综合... 目的:了解嘉定镇社区40岁以上居民冠心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的方法,对嘉定镇社区4个居委会年龄40岁以上、居住满2年的常住户籍人口3667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表由中山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和失代偿期综合防治的研究"课题组统一制定,使用Epidata、SAS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嘉定镇社区40岁以上居民冠心病患病率为4.51%,标化患病率为3.5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58%,女性为4.44%。冠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本社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和年龄。结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减少高危人群,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流行状况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不同性别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生存状态和中医特征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柳 姚迎叶 +11 位作者 王宇 俞建锋 汤伟 吉宏彬 孙青 诸杰 张晓钢 刘宪锋 蔡浙毅 马洁 忻伟 张云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2404-2409,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生存状态和中医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11个社区中发病在1个月至2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研究不同性别间病人的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日常活动依...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生存状态和中医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和闵行区的11个社区中发病在1个月至2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研究不同性别间病人的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日常活动依赖程度(mRS)、认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和情志(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等指标。结果305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男189例,女116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周围动脉疾病(3.70%与0)、吸烟(41.80%与1.72%)、酗酒(15.87%与0)比例男性均高于女性,而男性心肌梗死伴发率(0.53%)低于女性(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病人均以气虚血瘀证型(42.86%与40.52%)、气虚质(38.10%与24.14%)为最常见,两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残障内容,感觉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最为多见,但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性别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危险因素有所不同,但中医证型、中医体质、躯体残障、认知功能、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流行病学调查 生存状态 中医特征 性别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秋霞 陈希 +2 位作者 吴晓 胡善友 王莉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1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其30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住的AECOPD患者455例,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n=411)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其30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住的AECOPD患者455例,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n=411)和死亡组(n=4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的NT-proBNP水平分为正常值组与异常值组,再根据NT-proBNP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30天病死率;对NT-proBNP水平与预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同时,死亡组的心力衰竭合并率及降钙素原(PCT)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白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NT-ProBNP异常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30天病死率随着NT-ProBNP水平的增高而增高(P<0.05);NT-proBNP水平与30天病死率呈正相关(r=0.246,P<0.01),与PCT呈正相关(r=0.406,P<0.01),与ALB呈负相关(r=-0.345,P<0.01);NT-proBNP水平预判死亡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742,约登指数最大为0.418,最佳截断值0.826,敏感度为0.744,特异度为0.674。结论在AECOPD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与患者的30天预后密切相关,对AECOPD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利钠肽 死亡率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家庭医生助理工作模式开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秋霞 陈萍 +1 位作者 翟佳燚 陶琼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3055-3061,共7页
背景上海市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配套文件中提出将家庭医生助理纳入家庭医生团队,但对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具体内涵和岗位职责未做详细阐述。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家庭医生助理的发展现状和职业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明确家庭医生助理的工... 背景上海市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配套文件中提出将家庭医生助理纳入家庭医生团队,但对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具体内涵和岗位职责未做详细阐述。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家庭医生助理的发展现状和职业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明确家庭医生助理的工作模式提出建议。方法于2018年1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城区1家、郊区1家、城郊结合地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分别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家庭医生团队长、家庭医生助理代表开展小组座谈会,访谈内容包括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架构,以及家庭医生助理的聘用机制、岗位职责、绩效分配、发展路径。结果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家庭医生医疗助理,均由团队内部人员兼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非编全职家庭医生行政助理。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职责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拟定,在岗位名称、所属部门、工作内容、与其他团队成员工作关系方面存在差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二级考核、二级分配机制,团队长对医生助理有考核分配权;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团队长对医生助理没有考核分配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为护士是最合适的医疗助理,其他3家认为"3+2"助理全科医生是最合适的医疗助理。结论目前上海市嘉定区家庭医生助理的聘用机制、岗位职责及绩效分配根据各社区特点存在差异,未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建议根据辖区城乡比例、居民需求,因地制宜构建家庭医生助理的工作模式,由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职责、任务分工进行分配、考核与监管,真正发挥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的作用,以实现家庭医生与家庭医生助理的工作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助理 家庭医生团队 工作模式 岗位职责 绩效 职业发展 现状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英姿 黄武全 +2 位作者 翟佳燚 陆菊萍 陆秋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3569-3575,共7页
背景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卫生人才招聘环节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家庭医生助理构建岗位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借助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区域内开展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准入指... 背景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卫生人才招聘环节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家庭医生助理构建岗位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借助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区域内开展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准入指标体系,为科学、高效地招聘选拔合适人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8—10月,成立岗位胜任力建模小组,通过小组会议划分家庭医生助理岗位类别,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分析家庭医生助理工作内容。于2018年10—11月,邀请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层、人事科负责人和家庭医生团队长代表,共计15人参与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助理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权重。结果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包括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基于这6个岗位胜任力特征形成了17个一级指标和59个二级指标的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其中权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能力(0.385 6)、职业素养(0.281 1)和专业实践能力(0.126 5)。结论在招聘和选拔家庭医生助理时,应该重点关注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3个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引入胜任力评价体系,可以对家庭医生助理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帮助家庭医生团队选拔具有最佳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助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家庭医生助理 岗位准入 评估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影响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晓峰 《海峡药学》 202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用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2月在我社区医院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均实施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100例均在此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用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2月在我社区医院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均实施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100例均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利用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94.0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用药效果,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化药学服务 社区慢性病 用药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特殊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顾秋英 张勤 +2 位作者 沈鸣霞 陈萍 梅利霞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特殊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特殊人群(残障、失独、独居)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中各有独居患者2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特殊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特殊人群(残障、失独、独居)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中各有独居患者23例,残障患者22例,失独患者5例。干预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8.34±8.84)岁,平均患病年限(10.78±6.26)年,平均服药种类(6.20±3.28)种。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69.04±8.69)岁,平均患病年限(10.26±6.58)年,平均服药种类(6.66±3.25)种。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得分以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Morisky用药依从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升特殊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地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有助于减小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特殊人群 个体化护理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的社区0~3岁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惠萍 姜若 +7 位作者 吕军 汤伟琴 袁红 张一英 向芳 毛淋淇 郑继翠 励晓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意外伤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评估具体伤害类型等级,为针对性制定预防儿童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因素,对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专家论证。Kendall协调系数(KCC...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意外伤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评估具体伤害类型等级,为针对性制定预防儿童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因素,对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专家论证。Kendall协调系数(KCC)评估专家内部一致性,计算Borda序值明确关键风险。结果共22名专家做出有效回答(有效应答率95.65%),在36类具体伤害中,对于1岁以内的儿童,风险等级"极高"有2类,均属于窒息伤害;2~3岁儿童风险等级"极高"也有2类,分别属于道路交通伤害和跌落伤害。按照Borda序值排列,结果不变。1岁以下儿童风险子类别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性计算的KCC分别为0.439和0.361(均P<0.001),2~3岁儿童的KCC分别为0.351和0.434(均P<0.001),专家意见具有一致性。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风险等级不同,将风险矩阵法应用到预防儿童意外伤害领域,可为社区诊断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类型等级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针对性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矩阵 儿童意外伤害 跌落伤 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