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和摄食管理对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彩萍 翟华 +3 位作者 潘彩华 魏朦 王凤霞 马艳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33期2561-2566,共6页
目的探讨吞咽和摄食管理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神经康复四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脑外伤常规治疗、康复及护理;选取2... 目的探讨吞咽和摄食管理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神经康复四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脑外伤常规治疗、康复及护理;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和摄食管理(吞咽和摄食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0d后进行吞咽功能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分别为I级0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V级8例,对照组分别为I级0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Ⅳ级18例、V级1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8,P=0.205);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分别为I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Ⅳ级2例、V级1例,对照组分别为I级8例、Ⅱ级19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V级3例,观察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22,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2,P=O.001);观察组在吞咽功能评级方面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5,P=0.001)。2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40/53)和90.4%(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9,P=0.001)。观察2组患者30d的进食情况,对照组有1502例次,观察组有808例次发生误吸,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67,P=0.047)。结论吞咽和摄食管理可以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减少误吸发生率,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