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详细介绍 被引量:32
1
作者 于乐成 张欣欣 +2 位作者 陈成伟 虞福亮 姚光弼 《肝脏》 2006年第6期418-432,436,共16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处理 美国 血清HBVDNA 分子生物学方法 抗病毒药物 治疗方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引流选择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柏用 彭承宏 程东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胰腺 十二指肠 切除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钱珠萍 薛敏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2014年12月~2015年6月254名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乙... 目的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2014年12月~2015年6月254名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乙肝及不同类型乙肝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处于较高水平;乙肝患者及不同类型乙肝患者均倾向于采用面对这一积极的应对方式;乙肝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其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乙肝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高,护理干预应该减少其不确定感,以促进患者采取面对这一积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岚 沈小珩 周东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观察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大肠癌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草酸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化疗间歇期给予扶中... 目的观察扶中升白方对大肠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大肠癌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草酸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化疗间歇期给予扶中升白方。6个疗程及全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记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量、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肠癌患者因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出现时间明显延长,白细胞减少程度降低,化疗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加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剂量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中医症候得以改善,并减轻了化疗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对机体的损伤,且安全低毒。结论扶中升白方是治疗大肠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有效、安全、低毒中药小复方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中升白方 大肠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发生膈神经损伤二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文瑛 吴立群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87-188,共2页
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1、59岁,在行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出现膈神经损伤。1例患者3个月左右膈肌活动开始逐渐恢复,症状基本消失,5个月左右膈肌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另1例患者术后72 h膈肌活动完全恢复正常。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膈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上海市复三社区高血压防治及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建骏 李华 +1 位作者 冯晓帆 朱鼎良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高血压防治 社区高血压 上海市卢湾区 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 社区服务中心 普遍流行 医药负担
下载PDF
血尿酸与代谢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腾飞 邹彩艳 +3 位作者 薛莹 杨曼青 宋怀东 梁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3-574,共2页
探讨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评估代谢危险因素与血尿酸交互作用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检测8 415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风险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1).血尿酸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探讨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评估代谢危险因素与血尿酸交互作用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检测8 415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压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风险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1).血尿酸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作用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12,0.001).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风险有关,年龄和HDL-C水平可能影响这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高血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合并腹壁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天 谢静远 +3 位作者 张春燕 黄晓敏 任红 陈楠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1期615-620,共6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腹壁疝人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6~2011年PD治疗的436例患者。收集基线情况、手术史、置管方式、实验室检查、透析...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腹壁疝人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6~2011年PD治疗的436例患者。收集基线情况、手术史、置管方式、实验室检查、透析剂量、透析充分性参数等。记录腹壁疝发生时间、部位、类型和治疗方案。根据有无腹壁疝分为A(对照组)、B(腹壁疝组)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合并疝的危险因素。结果 27例患者(6.2%)累计发生疝30例次,疝发生率0.054次/患者年,首次疝发生时间为开始PD治疗后(21.86±27.58)周。腹股沟疝22例(81.48%)(双侧4例、右侧12例、左侧6例);切口疝2例(7.4%);脐疝2例(7.4%);多重疝1例(3.7%)。A(n=409)、B(n=27),2组糖尿病(27.62%比22.22%)、多囊肾(1.5%比0)、腹腔镜置管比例(8.31%比18.51%)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平均年龄(59.33±17.73岁比65.07±13.27岁);男性比例(54.27%比85.16%)和既往盆腹腔手术率(19.32%比37.04%)均高于A组(P<0.05)。B组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则明显低于A组(22.53±3.52比20.96±2.38P<0.05)。2组基线时各项化验检查和初次透后评估结果,如血糖、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胆固醇、Kt/V、血肌酐、透析剂量、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使用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血肌酐(697.00±370.50μmol/L比545.50±338.75μmol/L,P<0.05)和三酰甘油水平(1.56±1.24mmol/L比0.98±0.92mmol/L,P<0.05)均明显低于A组。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血肌酐(OR=0.993,95%CI:0.987~0.99,P=0.040)和三酰甘油水平(OR=0.084,95%CI:0.008~0.893,P=0.041)与腹壁疝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B组患者接受补片修补术7例,复发2例;术后继续PD5例(APD2例),转HD2例。非手术治疗20例,疝加重1例;继续维持PD17例,肾移植2例,转HD1例。结论腹股沟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危险因素 疝修补术
下载PDF
美国专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详细介绍 被引量:2
9
作者 于乐成 张欣欣 +2 位作者 陈成伟 虞福亮 姚光弼 《肝脏》 2007年第S1期83-98,共16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耐药 ALT HBVDNA 阿德福韦酯 HBeAg 恩替卡韦 干扰素α 耐药变异 失代偿性肝硬化 CHB 处理流程 专家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下载PDF
对比不同内镜切除方法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梦妮 吕顺莉 +2 位作者 张敏敏 金震东 李兆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3期61-63,10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方法,即圈套式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snare papillectomy,ESP)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9年10月于海军...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方法,即圈套式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snare papillectomy,ESP)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9年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十二指肠摘除术的8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等相关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壶腹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P组36例、EMR组53例。术后并发症有出血(ESP组13.9%,EMR组11.3%)、胰腺炎(ESP组2.8%,EMR组1.9%)、术后感染(EMR组1.9%)和淀粉酶水平升高(ESP组38.9%,EMR组26.4%),无穿孔、胆管炎和乳头状狭窄。17例患者术后1年内腺瘤复发(ESP组13.9%,EMR组22.6%)。结论内镜下乳头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十二指肠良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ESP与EMR在手术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似乎ESP术与更低的复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圈套式乳头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健 周双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7期1955-1956,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手术室 管理思想 管理模式 个人能力 健康状况 组织 管理者
下载PDF
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 被引量:71
12
作者 王建骏 朱理敏 王丽芬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形式,探讨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社区正在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02例。入选后即行问卷调查和高血压分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8个月内分别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按原治疗...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形式,探讨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社区正在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02例。入选后即行问卷调查和高血压分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8个月内分别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按原治疗,不做健康教育。结束前再行一次血压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在入选基线水平相同的情况下,8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经过健康讲座的宣传,服药依从性有了显著的提高(P<0.001)。其中坚持长期服药者由原先的32.7%提高至67.7%,而偶尔服药者则从原来的15.8%降低至3.0%(P<0.001)。其中(140/90mmHg的患者的控制率升高了15.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给患者反复灌输简明易懂的防治常识。社区的高血压患者65%以上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记忆差,反应比较慢,因此反复强调重点,正确选择上课时间和采取趣味互动交流的灵活形式是普及患者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的重要环节。本文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的提高,已经说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而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管理,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等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真正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非药物性干预 健康讲座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邵建伟 周伟君 +2 位作者 盛慧球 倪童天 陆一鸣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SAP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血必净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血必净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7 d。两组...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SAP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血必净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血必净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7 d。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日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含量和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IL-6、IL-8)水平,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3 d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和CRP含量明显下降(P<0.05),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CRP含量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7 d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必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血必净组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其他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治疗可降低SAP血清内毒素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减轻SAP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内毒素类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血必净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制剂依从性调查 被引量:37
14
作者 林佳媛 何乐 +1 位作者 徐斌 程齐俭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658-661,共4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出院后使用吸入制剂的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询患者吸入剂处方信息结合电话随访问卷,对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慢阻肺且医嘱长期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出院后使用吸入制剂的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询患者吸入剂处方信息结合电话随访问卷,对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慢阻肺且医嘱长期使用吸入制剂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收治了49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患者39例,其中46.2%(n=18)依从性好,53.8%(n=21例)依从性差。病程长短和急性发作次数(次/年)是影响吸入制剂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病程长(>10年),急性加重次数多(≥2次/年)的患者依从性差(P<0.05)。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包括:缺乏对慢阻肺的认识,未及时复诊,遗忘配药,配药不便,觉得吸入制剂没效果,认为吸入制剂费用昂贵。结论尽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过用药宣教,但结果提示收效并不理想。临床医生和药师应该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长期规范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剂 依从性
下载PDF
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郑光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与敏感度、特异度等情况。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5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5)。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96.00%)、特异度(98.00%)、敏感度(96.00%)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54.00%)、特异度(58.00%)、敏感度(62.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23.31、17.42,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准确性、敏感度较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术 心律失常 12导联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上海市各级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知晓现状的抽查及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周莹霞 赵列宾 +13 位作者 陆骆 董斌 苏莉珍 田景琰 崔志琴 马爱萍 刘旻 黄慧群 杨架林 陈玲 盛宏光 卢逢娣 陈英耀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638,共3页
了解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和更好开展糖尿病相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点设计问卷,对上海市175名内分泌专业及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被调查者... 了解医护人员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和更好开展糖尿病相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知识点设计问卷,对上海市175名内分泌专业及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专业培训和对糖尿病防治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接受《指南》培训的医护人员占16.6%(社区、三级和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分别为46.67%、14.75%和7.14%,P〈0.01)。临床医生参加糖尿病专业培训的比例均高于护理人员(P〈0.01)。《指南》相关知识的总体正确知晓率37.36%,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低于三级和二级医院(P〈0.05),被调查医生的总体正确知晓率高于护士(P〈0.05),不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当前糖尿病专业培训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探讨。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尤其应统一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防治重要环节的认识、加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有效开展糖尿病专业培训、建立医院和社区糖尿病防治的专业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指南 评价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疑似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毛敏静 叶廷军 +2 位作者 施新明 彭奕冰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为判断淋巴结中是否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转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TC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B超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109例,以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洗脱液标本16... 目的通过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为判断淋巴结中是否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转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TC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B超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109例,以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洗脱液标本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检测标本的Tg值,结合组织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FNA-Tg方法判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符合度。比较FNA-Tg法与传统细胞学方法对转移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对穿刺涂片中的吞噬细胞及肿瘤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4组,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细胞成分对Tg值检测的影响。结果 109例淋巴结洗脱液中,84例FNA-Tg阳性的标本与最终组织病理结果一致,为转移性淋巴结。细胞学方法对单纯PTC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3.9%,对PTC转移伴囊性变淋巴结的检出率为88.6%;FNA-Tg法在单纯PTC转移及PTC转移伴囊性变淋巴结中的检出率均为100%。细胞分类结果表明肿瘤细胞数目与FNA-Tg值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而囊性变吞噬细胞可见组FNA-Tg检测值显著高于未见吞噬细胞组(U=367.00,P<0.01)。结论淋巴结FNA洗脱液中的Tg可作为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标志物。在转移灶伴有囊性变的淋巴结中,FNA-Tg法可提高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灵敏度。细胞学涂片中吞噬细胞的存在对肿瘤的转移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 穿刺液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血液净化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8
作者 缪鹏亮 朱唯一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血液净化作为目前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血液净化作为目前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推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作为血液净化治疗首选的血管通路[2]。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有绳梯穿刺法、钝针扣眼穿刺法。临床使用过程中,绳梯穿刺法可造成假性动脉瘤、血栓、感染、血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3]。钝针扣眼穿刺技术[4]是指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形成永久性隧道,即在皮肤表皮和血管壁间创建一个隧道,促使其形成一个皮瓣进入血管。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可有效防止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形成[5],目前被大量应用在血液透析血管护理中,尤其是疑难血管及中老年血管穿刺中。但钝针扣眼穿刺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内瘘 临床使用过程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堵塞 血管通路 进入血管 血液净化
下载PDF
MSCT肝脏体积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4 位作者 柴维敏 陈拥军 沈柏用 彭承宏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评价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肝移植受体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用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LV,与术后即刻水测法所得LV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land-Altman检测,并分别记录... 目的评价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各种方法的优劣及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肝移植受体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用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LV,与术后即刻水测法所得LV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land-Altman检测,并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量LV所需时间。结果手动法所测LV为(1369.8±186.7)cm3,半自动法所测体积为(1416.3±192.1)cm3,实际体积为(1383.1±196.1)cm3;术前CT手动法、半自动法测量体积与术后实际体积均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9、0.978,P<0.05);各方法所测体积与实际体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0.016<0.05,P=0.985>0.05);手动法所测LV数值更接近实际体积,但平均时间为(24.5±5.7)min,较半自动法(9.6±1.8)min长。结论MSCT半自动法LV测量减少了放射科医师的工作量,是一种较好的测量肝脏体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 体积测量法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小胰岛细胞瘤(直径≤2cm)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春锋 吴志远 +3 位作者 陆健 缪小芬 程斌 梁宏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三期螺旋CT扫描在小胰岛细胞瘤(直径≤2cm)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小胰岛细胞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螺旋CT检查表现。结果12例患者共发现13个胰岛细胞瘤,其中胃泌素瘤1个,胰岛素瘤11个,无功能... 目的探讨三期螺旋CT扫描在小胰岛细胞瘤(直径≤2cm)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小胰岛细胞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螺旋CT检查表现。结果12例患者共发现13个胰岛细胞瘤,其中胃泌素瘤1个,胰岛素瘤11个,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个。CT平扫仅发现少数病灶(1/13),三期螺旋CT检查发现绝大多数病灶(12/13)。7个病灶强化峰值出现在动脉期,6个病灶强化峰值出现在实质期。病灶CT值动脉期为(118.0±31.6)HU,实质期为(131.2±26.6)HU,门静脉期为(104.5±16.3)HU,实质期与门静脉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静脉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病灶在三期增强CT上均表现为中等度或明显强化。11个病灶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个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1个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螺旋CT表现与其余12个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无明显差别。结论小胰岛细胞瘤三期扫描均呈中等度或明显强化,大部分表现为均匀强化,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能够检出绝大部分小胰岛细胞瘤;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判断小胰岛细胞瘤是否具有功能性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腺瘤 胰岛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