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凌 李志善 +2 位作者 戚文航 范维琥 王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15-717,共3页
目的 :验证硫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筛选具有血小板高聚集性的 2 40例患者随机分入氯吡格雷组 (CPG组 )与噻氯匹定组 (TCP组 ) ,分别服用CPG 5 0mg和TCP 2 5 0mg ,或TCP片2 5 0mg和CPG安慰片 5 0mg ,总疗程 4... 目的 :验证硫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筛选具有血小板高聚集性的 2 40例患者随机分入氯吡格雷组 (CPG组 )与噻氯匹定组 (TCP组 ) ,分别服用CPG 5 0mg和TCP 2 5 0mg ,或TCP片2 5 0mg和CPG安慰片 5 0mg ,总疗程 4周。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d8与 4周末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并分别于服药前与服药后 4周末检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血、小便常规。结果 :服药后CPG组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P <0 .0 1) ,出凝血时间均延长。服药后d8与 4周末 ,ADP 0 .5 μmol/L诱导率分别降低(2 8.7± 2 2 .5 )与 (2 8.8± 2 3.4) ;ADP 1.0 μmol/L诱导率分别下降 (35 .4± 2 3 .8)与 (34.3± 2 5 .6 )。TCP组于服药后的d8与 4周末 ,其ADP 0 .5 μmol/L诱导率分别降低 (2 8.3± 2 3 .8)与 (32 .8± 2 3 .1) ;ADP 1.0 μmol/L诱导率分别下降 (35 .3± 2 0 .8)与 (37.2± 2 5 .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CPG组与TC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8.85 %与12 .17%。结论 :CGP与TCP具有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但前者不良反应少 ,可广泛应用于具有血小板高聚集状态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NF-α和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冯六六 童步高 +1 位作者 周明成 许其倓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 ,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 ,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1 血清IL 6、TNF α、去甲肾上腺素 (NE)在CHF各组均升高 ,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心功能Ⅲ级 ,Ⅳ级组IL 6 ,TNF α ,NE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 (P均 <0 0 5)。IL 6、TNF α、NE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 0 6 3,P <0 0 1 ;r=- 0 54,P <0 0 5;r=- 0 58,P <0 0 1 )。 2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TNF α、IL 6和NE浓度越高。TNF α与NE ,IL 6与NE呈明显正相关 (r =0 57,P <0 0 1 ;r =0 51 ,P <0 0 5)。 3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IL 6与TNF α浓度越高 ,且二者呈正相关 (r =0 39,P <0 0 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IL 6浓度升高 ,尤其中重度CHF患者更加明显 ,并与LVEF呈负相关 ,提示血清IL 6、TNF α水平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判断与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军 周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65-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Ⅰ级明显增多,Ⅲ级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厄贝沙坦 慢性心功能不全 NT—proBNP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患者TNF-α和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六六 童步高 +1 位作者 周明成 许其倓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 5 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 5 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①血清IL 6、TNF α、去甲肾上腺素 (NE)在CHF各组均升高 ,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心功能Ⅲ级 ,Ⅳ级组IL 6、TNF α、NE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 (P <0 0 5 )。IL 6、TNF α、NE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 (r =- 0 6 3,P <0 0 1;r=- 0 5 4 ,P <0 0 5 ;r =- 0 5 8,P <0 0 1)。②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TNF α、IL 6和NE浓度越高。TNF α与NE ,IL 6与NE明显正相关 (r =0 5 7,P <0 0 1;r =0 5 1,P <0 0 5 )。③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IL 6与TNF α浓度越高 ,且二者呈正相关 (r =0 39,P <0 0 5 )。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IL 6浓度升高 ,尤其中重度CHF患者更加明显 ,并与LVEF呈负相关 ,提示血清IL 6、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液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六六 童步高 +1 位作者 周明成 许其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12-213,共2页
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及意义,为... 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及意义,为判定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方法:选择2000-01/2001-10上海市市东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患者58例(患者组),男33例,女25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其中Ⅱ级12例,Ⅲ级32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本院自愿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以此来观察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367.6±78.6),(569.7±117.3)ng/L],肿瘤坏死因子α[(395.3±82.4),(583.1±124.8)ng/L],NE[(396.5±85.3),(675.9±136.2)ng/L]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221.5±58.4),(170.2±42.7)ng/L;(205.4±59.2),(180.3±43.8)ng/L;(227.4±65.6),(163.8±41.5)ng/L,P均<0.05]。心功能Ⅱ级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去甲肾上腺素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负相关(r=-0.63,P<0.01;r=-0.54,P<0.05;r=-0.58,P<0.01)。心力竭衰程度越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越高。肿瘤坏死因子α与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与去甲肾上腺素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1;r=0.51,P<0.05)。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越重,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升高,尤其在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更加明显,并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分析 慢性病 白细胞介素6/血液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壁运动及厚度异常的关系
6
作者 王兴德 刘珂 +3 位作者 赵绮芳 徐荣珍 蒋兆华 何梅先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称QT离散度(QTd),在反映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AMI 后缺血段心肌可表现为室壁节段性的运动异常(RWMA)和收缩期室壁厚度的异常变化,它也是影响AMI临床过程及预后的...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称QT离散度(QTd),在反映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AMI 后缺血段心肌可表现为室壁节段性的运动异常(RWMA)和收缩期室壁厚度的异常变化,它也是影响AMI临床过程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肌室壁运动 心肌厚度异常 心电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QT离散度的影响
7
作者 冯六六 周明成 +1 位作者 许其倓 葛均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期46-47,75,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CI术前、术后 (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CI术前、术后 (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测量了 6 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2 4h、1周 )的QTd和QTcd。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组 :冠状动脉造影后 (2 4h、1周 )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②PCI术组 :PCI术后 (2 4h、1周 )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 <0 0 5 ) ,但术后 2 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成功PCI术不仅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 ,而且早期 (2 4h)即可改善冠心病患者QTd、QTcd ,并持续至少 1周 ,从而可能预防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心电图检查
下载PDF
人工机械瓣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分析
8
作者 吴永刚 苏辉煌 蔡乃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9年第B1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性 人工机械瓣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及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杨波 余宗法 +2 位作者 樊冰 杨莹 余亚梅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对照分析11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史与 11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对照分析11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史与 11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小 (P <0 0 1)、心肌酶峰值低 (P <0 0 5 )、复杂室性早博发生率低 (P <0 0 0 5 )、病死率低 (P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有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面积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年龄和未闭动脉导管大小对蘑菇伞封堵器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良龙 葛均波 +3 位作者 陈灏珠 林朝贵 郑行春 张飞龙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年龄及未闭动脉导管大小对蘑菇伞封堵器尺寸选择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 2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患者中 ,儿童 36例 ,年龄 (5 5± 2 7)岁 ;成人 2 6例 ,年龄 (19 7± 12 3)岁。应用X线降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的... 目的 探讨年龄及未闭动脉导管大小对蘑菇伞封堵器尺寸选择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 2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患者中 ,儿童 36例 ,年龄 (5 5± 2 7)岁 ;成人 2 6例 ,年龄 (19 7± 12 3)岁。应用X线降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的最小直径 (D1) ,并与最终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 (D2 )比较 ;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察残余分流情况。结果  (1)在 6 2例患者的 6 9次封堵尝试中 (更换封堵器 7例次 ) ,即刻CDFI观察到边缘性残余分流束宽度 >2mm者 8例、≤ 2mm者 2 4例 ;中央性残余分流束 15例。在 30min内 ,中央性残余分流束均可自行消失 ,≤ 2mm的边缘性残余分流束多数可自行消失 ,>2mm的边缘性残余分流束不能自行消失。 (2 )在PDA的最小直径相同时 ,儿童组所需封堵器的尺寸比成人组平均大 1 5mm。 (3)在达到满意的封堵效果时 ,儿童组D2 =1 5 7D1+0 5 7,成人组D2 =1 6 0D1- 1 0 1。结论 传统的封堵器尺寸选择标准具有局限性 ;在用蘑菇伞封堵器封堵PDA时 ,年龄和PDA的大小对封堵器尺寸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达到满意的封堵效果时 ,所选择封堵器的尺寸遵循一定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末闭动脉导管 蘑菇伞封堵器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尺寸选择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晓臣 洪斌 +2 位作者 汪自龙 罗溶 罗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250ml 5%的葡萄...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较单纯的西医治疗疗效更佳,无明副作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肺源性心脏病 丹参川芎嗪
下载PDF
以间歇性低热、右侧偏盲为首发表现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飞燕 洪斌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4期2930-2931,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确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月余于2010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开始出现持续低热,38℃左右,无咽痛、咳嗽、胸痛、无腹痛、四肢关节疼痛、头痛,大小便正常,在外院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确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月余于2010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开始出现持续低热,38℃左右,无咽痛、咳嗽、胸痛、无腹痛、四肢关节疼痛、头痛,大小便正常,在外院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体温可暂时退却,但易反复,发热原因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 偏盲 心内膜炎
下载PDF
40例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唐玲娣 胡丽霞 何梅先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0期451-452,共2页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SMVP)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非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其主要病变是二尖瓣在收缩期间左心房脱垂,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本文对1985~1992年收治的40例原发性SM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综合征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无胸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14
作者 盛文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第11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对无胸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01—2012-01收治的18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胸痛症状,分为胸痛性心肌梗死100例及无胸痛性心肌梗死8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对无胸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01—2012-01收治的18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胸痛症状,分为胸痛性心肌梗死100例及无胸痛性心肌梗死8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胸痛组相比,无胸痛组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胸痛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与胸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就诊时间、溶栓率、病死率、误诊率等与胸痛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痛组患者相比,无胸痛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容易造成误诊,病死率高,因此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 心肌梗死 临床 诊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三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之间存在差异
15
作者 魏盟 马士新 +7 位作者 王齐冰 严卫 钱菊英 潘翠珍 黄国倩 沈学东 蔡乃绳 陈灏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68-768,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心病 诊断
原文传递
对心血管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晓臣 洪斌 +2 位作者 罗勇 汪自龙 罗溶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1期192-192,共1页
目的对心血管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血管科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24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药物利用度指数和药物的应用频率值法对患者合理用药展开讨论。结果不... 目的对心血管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血管科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24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药物利用度指数和药物的应用频率值法对患者合理用药展开讨论。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用药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使用心血管药物之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要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医生要对患者个体特征、用药时机、药物配伍等全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临床药物 配伍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