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低碳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经济》
2023年第8期80-8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编号:18ZDA026。
-
文摘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导致气候变暖等灾害,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低碳经济能够实现生产和生活绿色化,降低碳排放,化解全球生态危机。通过采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国低碳经济的内在机制,得出低碳经济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机理,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制度和能源技术创新、达到低碳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绿色节能经济、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
低碳技术
制度创新
-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2)。
-
文摘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促进了生态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国不断研发环保技术,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保障了生态经济发展;中国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绿色消费和供应链,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宣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加强科技与制度对生态经济的支撑,促进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
关键词
中国生态经济
生态实践
生态文化
科技和制度
三重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
Keywords
China's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practice
ecological culture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riple logic
Chinese modernization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24.1
-
-
题名数字经济赋能金融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实现模式
- 3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4期47-57,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26)。
-
文摘
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了整个金融行业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和风险可控的方向发展。而数字经济赋能金融科技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内部机制包括技术、人才和资源等,其外部机制包括政策、市场和竞争等,内外机制要协同发挥作用。数字经济赋能金融科技创新的模式包括商业模式、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等,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创新创业支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训,提升研发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实现科技与风险控制的平衡;构建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不断推动行业发展。建立国际化视野、强化监管、加速创新、拓展实践应用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的必要选择。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创新机制
创新模式
创新路径
-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model
innovation path
-
分类号
F830.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
- 4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经济》
2024年第10期63-71,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18ZDA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编号:18ZDA026。
-
文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制造业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内在动力机制。通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得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助于开展新技术研发、不断优化产品、降低环境风险等,并具体分析了企业生态治理、绿色投资、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机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制造业企业需要注重绿色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遵循市场规律,掌握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推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融合。
-
关键词
生态治理
企业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内在动力机制
-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具体策略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
文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让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解决生态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制度优势,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低碳经济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低碳产业不断升级,低碳技术不断研发和应用,但仍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既需要技术革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又需要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还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政策和法律,通过各种手段普及低碳意识。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
环境保护
产业结构
-
Keywords
low-carbon economy
low-carbon soci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三重路径
- 6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
-
文摘
中国生态治理面临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多重挑战,如何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已成为重要课题。数字经济生态治理现代化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治理、互联网+绿色生产与消费、电子化的协同治理是数字经济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三重路径。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治理方面,要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环境数据平台、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和环境预警机制等,提升数字生态治理的操作性和透明度;在互联网+绿色生产与消费方面,要制定良好的政策和法规,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电子化的协同治理方面,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数字化生态治理,推行社会共治原则,发挥群众的力量进行数字化生态治理。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信息技术
生态治理
现代化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新时代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则、路径和探索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发展研究》
2023年第9期54-5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6)。
-
文摘
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可以看出,中国顺应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潮流,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绿色经济体现着自然规律,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让生态机制和道德机制结合。绿色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倡导生态规律和绿色思维,开发节能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各种生态机制,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律,实现人民的生态利益。
-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生态规律
人本理念
循环经济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低碳经济的国外发展模式及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市场论坛》
2023年第7期20-2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
文摘
人类面临着气候变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在发达国家最先兴起,英国、日本、德国、丹麦等纷纷出台低碳政策和法律,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开发,降低了碳排放量。中国需要重视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政府、企业、民众的联合作用,促进人们进行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中国低碳经济要以先进的低碳技术做支撑,建立碳交易市场,推动能源转型,建立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实现低碳发展的全民参与,维护人民的生态利益。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产业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