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智玉 王雯 +1 位作者 王维宝 刁加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像学评分;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所做的心电图检查及既往病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严重程度评分,然后将患者的影像学评分与冠心病评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冠心病评分均无相关性(r=0.056,P=0.382;r=0.009,P=0.882;r=0.045,P=0.591)。在249例头颅MRI检查的患者中,确诊脑梗死153例(61.4%),无脑梗死96例(38.6%)。在260例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依据心电图检查及冠心病史,确诊冠心病164例(63.1%),无冠心病96例(36.9%)。脑梗死与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人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患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相关性,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体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治疗和预防方面也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冠心病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翔 董强 +2 位作者 范薇 苗玲 鲁佑瑜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12分的前循环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8)和纳洛酮组(n=32),观察其对GCS和神经缺失功能的改善及其安全性。结果纳洛... 目的评价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12分的前循环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8)和纳洛酮组(n=32),观察其对GCS和神经缺失功能的改善及其安全性。结果纳洛酮组GCS逐步上升,7d后显著高于常规组,21d的神经功能评分也比常规组佳,研究期间未见明显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对重症脑梗死有较好的促醒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8mg·d-1的用量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脑梗死 治疗 意识障碍
下载PDF
妊娠与产褥期中风的病因及预后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继宏 汪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妊娠期及产褥期脑卒中并非常见病,欧美国家报道的发生率在3.8/10万~62.5/10万孕产妇[1,2],我国尚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报道.
关键词 妊娠 产褥期 中风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延迟亚低温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锁成 吕佳宁 +1 位作者 郭景春 范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点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2h组(HT2h组)、亚低温治疗6h组(HT6h组)和缺血对照组(NT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点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2h组(HT2h组)、亚低温治疗6h组(HT6h组)和缺血对照组(NT组),每组10只。应用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持续监测核心温度。取脑制备冷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TUNEL染色确定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NT组比较,HT2h组和HT6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全脑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缺血半暗带区域内大脑皮质区、纹状体区和丘脑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与HT6h组比较,HT2h组脑梗死体积全脑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缺血半暗带区域内大脑皮质区和纹状体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结论延迟亚低温治疗通过抑制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梗塞 大脑中动脉 细胞凋亡 神经元 再灌注
下载PDF
糖脂抗体和银杏制剂对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董继宏 任惠民 秦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0-1892,共3页
目的研究抗糖脂抗体对离体培养的雪旺细胞(schwanncell,SC)的影响和银杏制剂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2月至1999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5例以及4名正常体检者。用饱和硫酸铵法提... 目的研究抗糖脂抗体对离体培养的雪旺细胞(schwanncell,SC)的影响和银杏制剂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2月至1999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5例以及4名正常体检者。用饱和硫酸铵法提取血清球蛋白,加入离体培养的SC中,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的方法分析细胞密度、周长和面积变化以及银杏制剂在其中是否具有保护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加入患者免疫球蛋白的SC形态发生显著改变,加入补体后细胞密度更显著下降。加入银杏制剂后细胞形态和密度无明显改变。结论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在补体的参与下对体外培养的SC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银杏制剂在这种情况下无显著的保护体外SC继续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抗体 银杏叶提取物 雪旺细胞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不必害怕帕金森病——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杜鹏副主任医师
6
作者 王玥华 杜鹏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46-47,共2页
如果患者出现手抖、走路慢、身体僵硬这些症状时,你也许第一时间会想到"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最初被描述为"震颤麻痹",而首次描述这一疾病的人叫做詹姆斯·帕金森。1817年,他发表了《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的文章... 如果患者出现手抖、走路慢、身体僵硬这些症状时,你也许第一时间会想到"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最初被描述为"震颤麻痹",而首次描述这一疾病的人叫做詹姆斯·帕金森。1817年,他发表了《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的文章,总结描述了静止性震颤及其逐渐进展的特点,伴有慌张步态,他称之为“震颤麻痹”。至此,一个困扰人们的新的常见疾病逐渐被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主任医师 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 静止性震颤 神经内科 慌张步态 常见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原文传递
性激素与癫痫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昱 汪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癫痫患者体内的性激素的水平与正常人不同,其癫痫发作与性激素水平有关。性激素、癫痫以及抗癫痫药物之间 相互影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克罗米酚以及天然或者合成的孕激素对一些癫痫患者的发作有效。
关键词 性激素 癫痫 孕激素 神经科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蚓激酶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崔志杰 金莉蓉 +3 位作者 汪昕 金惠铭 范薇 张国平 《中国微循环》 2001年第4期288-288,293,共2页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中风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 ,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 ,口服蚓激酶 (或安慰剂 )400mg,每日3次 ,分别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中风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 ,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 ,口服蚓激酶 (或安慰剂 )400mg,每日3次 ,分别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服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降低 ,以6个月时最为显著 ,对照组无变化。结论蚓激酶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血液流变学 中风
下载PDF
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海燕 金莉蓉 +2 位作者 丁晶 李鑫 范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非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黄屏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6期102-102,共1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将56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将56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度、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推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恼梗死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