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被引量:349
1
作者 周清华 范亚光 +8 位作者 王颖 乔友林 王贵齐 黄云超 王新允 吴宁 张国桢 郑向鹏 步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93-798,共6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无论是在城市或乡村、男性或女性,均居癌症死亡的首位。由于绝大多数临床诊断肺癌病例多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肺癌预后极差,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6.1%。
关键词 临床诊断 肺部结节 治疗指南 肺癌预后 分类 中国 手术治疗机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2
2
作者 滑炎卿 张国桢 +2 位作者 丁其勇 倪国兴 陆孝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 揭示CT肿瘤血管成像的病理机制 ,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12例有病理结果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CT图像 ,在现行评价SPN性质的原则基础上 ,以显示病灶肿瘤血管成像作为诊断肺癌的另 1... 目的 揭示CT肿瘤血管成像的病理机制 ,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12例有病理结果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CT图像 ,在现行评价SPN性质的原则基础上 ,以显示病灶肿瘤血管成像作为诊断肺癌的另 1条指标。全部病例均作了螺旋CT扫描 ,分别行病灶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 (少数早期病例增强仅做了二期扫描 ) ,薄层重建图像、局部放大及非线性窗观察等后处理。手术标本先做大切片 ,选择与CT肿瘤血管成像对应的部位取材 ,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和薄层切片 ,分别行HE染色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34) ,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分布 ,半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的贫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法 ,分别求得CT肿瘤血管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病灶直径在 1~ 3cm之间 ,手术病理报告各型支气管肺癌 89例 ,结核瘤 11例 ,类癌 5例 ,错构瘤 4例 ,炎性假瘤 3例。CT表现明确有肿瘤血管成像者 4 4例 ,占 39% (44 /112 ) ,其中病理诊断肺腺癌 2 7例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6例 ,大细胞癌 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4例 ,炎性假瘤 2例。统计显示在周围型肺癌中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 4 7 2 % (42 /89) ,特异性为 91 3% (2 1/2 3) ,阳性预测值为 95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肿瘤血管成像 周围型肺癌 诊断
原文传递
正常人腰椎椎体解剖结构的 QCT 研究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被引量:28
3
作者 谭军 王鸣鹏 +4 位作者 万卫平 张国桢 贾连顺 赵定麟 屠开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一系列CT技术对正常人第一腰椎体结构进行研究。根据皮骨的厚度和骨质特点可分为三个区,松质骨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三维重建提示皮质骨呈薄壳样结构,松质骨呈三维“工”的相对致密结构,支撑于终板间。作者认为:①皮质骨的薄... 采用一系列CT技术对正常人第一腰椎体结构进行研究。根据皮骨的厚度和骨质特点可分为三个区,松质骨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三维重建提示皮质骨呈薄壳样结构,松质骨呈三维“工”的相对致密结构,支撑于终板间。作者认为:①皮质骨的薄壳结构具有承重和分散应力的作用;②松质骨的三维“工”结构有利于均匀承载来自终板的压应力;③椎体中部位于向心性凹陷的皮质骨和轴心致密皮质骨间的横行骨小梁对椎体轴向承重具有动力性强化作用;④皮质骨形成的封闭腔室可加强多孔材料的硬化效应。尚分析了椎体结构的薄弱点,提出椎体破坏的结构根据。具有无创、三维和定量特点的CT是椎体结构研究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 CT 结构 生物力学 解剖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滑炎卿 冀敏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继1972年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进入临床应用和1991年单层螺旋CT(helical0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研制成功之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已经成为CT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1].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4 位作者 朱砚萍 单琳 毛定飚 丁其勇 滑炎卿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CT分级标准及可行性。方法147例受试者自愿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及常规肺功能(PFT)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20例,比较MSCT肺功能与PFT之间的相关性,并以PFT为金... 目的探索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CT分级标准及可行性。方法147例受试者自愿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及常规肺功能(PFT)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20例,比较MSCT肺功能与PFT之间的相关性,并以PFT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正常、轻、中、重度肺功能损害4组,用来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MSCT分级标准。B组27例,评估上述分级标准的准确性。测定CT肺功能的定量指标:容积比(Vex/in)、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LDin)、呼气相平均肺密度(MLDex)、平均肺密度比(MLDex/in)、吸气相-910HU的像素指数(Piin-910)、呼气相-910HU的像素指数(Piex-910)、-910HU的像素指数比(Piex/in-910)。结果MSCT肺定量指标与PFT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以Piex/in-910与FEV1%的相关性最佳(r=-0.905,P<0.01)。正常肺功能者60例,轻度下降者22例,中度下降者21,重度下降者17例,所建立的分级标准能较好地反映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其中以Piex/in-910诊断效能最高(x^2=0.267,P=0.966,准确性81.5%),其初步标准为:正常0~9.9,轻度10.0~34.9,中度35.0~74.9,重度≥75.0。结论MSCT肺定量指标评价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是可行的,其中以Piex/in-910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肺疾病 肺气肿
原文传递
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螺旋CT扫描时对比剂最优化使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敏杰 王培军 +4 位作者 田建明 左长京 王鸣鹏 薛宏 范月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肝脏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中最佳对比剂剂量、注射流率及各组织强化达到峰值的时间。方法 正常肝脏、肝硬化肝脏各 6 0例 ,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各分成 6组 ,分别以不同的注射剂量及流率在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 目的 研究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肝脏在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中最佳对比剂剂量、注射流率及各组织强化达到峰值的时间。方法 正常肝脏、肝硬化肝脏各 6 0例 ,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各分成 6组 ,分别以不同的注射剂量及流率在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并在同一层面作连续多层扫描。最后测量各组织CT值 ,建立统计表并相互比较。结果 正常肝脏当注射剂量为 1 5ml/kg时 ,3种不同的注射流率除主动脉强化峰值两两比较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外 (P <0 0 5 ) ,门静脉、肝实质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当注射流率为 2 5ml/s时 ,不同的剂量强化峰值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肝硬化组 :当注射剂量为 2 0ml/kg时 ,3种不同的注射流率时肝实质在 2 5ml/s与 3 0ml/s时强化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当注射流率为3 0ml/s时 ,不同的剂量肝实质强化峰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肝脏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最佳剂量、注射流率应分别为 1 5ml/kg、2 5ml/s和 2 0ml/kg、3 0ml/s。其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 :2 8s、5 2s、73s和 31s、6 8s、77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螺旋CT 对比剂 最优化使用谅研究
原文传递
螺旋CT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兴汉 滑炎卿 +5 位作者 丁建国 詹俊新 宋恬 殷于磊 钱伟庆 宋建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简称囊性肾癌)的螺旋CT(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6例偶有腰痛,2例有腹痛,2例发现过肉眼血尿。17例中,9例为体检时B超...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简称囊性肾癌)的螺旋CT(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6例偶有腰痛,2例有腹痛,2例发现过肉眼血尿。17例中,9例为体检时B超发现肾脏囊性占位病变,进一步做SCT检查而发现;8例为随访肾囊肿时发现。使用Siemens Somatom plus单层螺旋CT或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先行常规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对比剂80—100ml,经前臂静脉用压力注射器给药,注射流率为2—3ml/s。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40s时开始动脉(皮质)期扫描,60-70S时开始静脉(髓质、实质)期扫描,120—180s时再行排泄(肾盂)期扫描。原始扫描数据传送至Siemens 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各种图像重建及后处理。结果病灶位于右肾5例,位于左肾12例。病变通常为圆形、类圆形囊性密度肿块,边缘光整;直径2.1—10cm,平均5.7cm。其中病变直径〉5cm者15例,占88.2%。病灶属单房者10例,多房者7例。多房者囊内可见1—5条分隔,SCT显示囊壁和间隔多数厚薄均匀(1—2mm),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其中2例可见附壁小结节。平扫时,囊液CT值近于水或略高,其中1例为均匀血液密度(48HU);增强扫描时,囊液均不强化。本组病例少见侵袭性生长,3例可见局部浸润;未见有淋巴结转移者。仅1例于术后5年死于肺转移癌。结论囊性肾癌生物学行为较好,影像学表现相对有特征性,SCT可作为术前诊断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肾细胞癌 螺旋CT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8
作者 滑炎卿 郑向鹏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患者的CT图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59例,良性肿瘤8例,肉芽肿8例。所用CT为Siemens SomatomPlus,采... 目的 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患者的CT图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59例,良性肿瘤8例,肉芽肿8例。所用CT为Siemens SomatomPlus,采用病灶中心层面同床位动态扫描模式,测注射造影剂前后相同层面的CT值,以30Hu作为结节造影后有强化的下限。结果 本组中无强化9例,有强化66例。按强化程度分:轻度强化35例,中度强化27例,显著强化4例;按强化形态分:均匀强化38例,不均匀强化21例,周边强化7例;按病变性质分:恶性肿瘤多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肺腺瘤和炎性假瘤多呈中度均匀强化,肺错构瘤和结核瘤多元强化或仅是边缘强化,肺血管瘤(包括动静脉畸形)表现为显著均匀强化。结论 良恶性SPN因部位、大小、血供及细胞类型等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 结节 对比剂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兴汉 丁建国 +2 位作者 沈纲 毛定飚 钱伟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诊断 输尿管结石 图像重建 CT检查
下载PDF
腹壁疝的多层螺旋CT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兴汉 唐平 +4 位作者 王小仁 梁君瑶 唐健雄 陈革 滑炎卿 《上海医学影像》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评价腹壁疝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2例临床拟诊腹壁疝的患者,经MSCT扫描和多方位重建(MPR),观察和测量疝囊、疝颈及疝内容,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本组诊断腹壁切口疝143例,自发性白线疝2例,脐疝3例,腹股沟直疝和斜... 目的评价腹壁疝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2例临床拟诊腹壁疝的患者,经MSCT扫描和多方位重建(MPR),观察和测量疝囊、疝颈及疝内容,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本组诊断腹壁切口疝143例,自发性白线疝2例,脐疝3例,腹股沟直疝和斜疝12例,腹壁造瘘口疝8例,外伤性腹壁疝14例。疝囊直径小于5cm者86例,在6~10cm者74例,大于10cm者22例。疝内容依据疝颈的部位和大小可为大网膜、肠管甚至临近的器官。结论MSCT可敏感地探测到腹壁疝,并可精确测量疝颈大小,为外科手术修补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人体器官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显示 被引量:14
11
作者 左焕琛 谭德炎 +4 位作者 沈宗文 刘惠民 徐薇苑 庄天戈 张国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本研究应用国内计算机的设备条件,采用体素表示的表面显示法,对人体肾脏、颅及腰椎的CT图象进行了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显示。对新鲜离体肾脏标本先行包埋、低温冰冻,横断连续切割和撮影,然后再行轮廓描绘并将图象输入计算机;另外选择颅和... 本研究应用国内计算机的设备条件,采用体素表示的表面显示法,对人体肾脏、颅及腰椎的CT图象进行了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显示。对新鲜离体肾脏标本先行包埋、低温冰冻,横断连续切割和撮影,然后再行轮廓描绘并将图象输入计算机;另外选择颅和腰椎横断面的CT图象,同样输入机内。在Vax-11/730主机,S-600图象处理系统下,用FORTRAN 77编制成软件包,实现在彩色监视器的屏幕上,对上述器官进行了三维重建和显示。重建后的器官可按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剖割和透明处理。图象逼真,富有立体感。本研究为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为CT诊断等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有价值的显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器官 三维重建 显示 CT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错构瘤的CT征象 被引量:11
12
作者 滑炎卿 丁其勇 +2 位作者 唐平 吕帆真 殷于磊 《上海医学影像》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或2年以上随访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3岁,女性36例,男性17例。健康体检发现48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发现5例。分别使...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或2年以上随访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3岁,女性36例,男性17例。健康体检发现48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发现5例。分别使用单层螺旋CT、4层螺旋CT和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和层距2mm~10mm之间,其中平扫7例,平扫+增强46例。观测SPN形态和大小用肺窗(WW-1000~-1500HU),测定病灶密度和强化程度用纵隔窗(WC40~50HU)。手术、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17例,随访证实36例。结果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小于20mm者44例,大于20mm者9例;边缘光滑者11例,边缘分叶和(或)长毛刺者42例;密度均匀者15例,不均匀者38例,测得钙化或(和)脂肪密度者15例;注射对比剂后轻度强化者2例,无强化者51例。结论肺错构瘤以周围型孤立性结节居多,直径多在2cm以下,可见边缘分叶或(和)长毛刺,平扫密度高或呈岛状高密度,常见散在性钙化,典型者内见脂肪密度或(和)爆米花样钙化,增强扫描不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支气管源性肺癌 错构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探讨介入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恬 殷士蒙 +2 位作者 孙荣跃 沈岚 钱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4月起在本科做介入治疗的3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均接受1次或多次介入治疗。重复治疗者间隔时间为6周,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动脉和肠系膜...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4月起在本科做介入治疗的3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均接受1次或多次介入治疗。重复治疗者间隔时间为6周,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化疗灌注,给药比例为2∶1,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自觉疼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有效缓解率为91%(30/33)。所有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癌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缩小≥90%者占78.8%(26/33)。介入治疗后生存期平均为13个月,目前仍有26例存活,最长者已存活21个月。结论介入治疗可作为晚期胰腺癌不能手术者的首选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介入治疗 化疗灌注
下载PDF
纵隔解剖“三分区”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滑炎卿 郑向鹏 张国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纵隔解剖“三分区”在占位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观察 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占位患者的CT图像 ,按照纵隔“三分区” ,统计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在纵隔各区内分布的情况。结果 病变分布的情况如下 :... 目的 探讨纵隔解剖“三分区”在占位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观察 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占位患者的CT图像 ,按照纵隔“三分区” ,统计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在纵隔各区内分布的情况。结果 病变分布的情况如下 :前上纵隔病变依次为淋巴结肿大、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胸内甲状腺肿和其他少见肿瘤 ;前下纵隔病变依次为心脏心包肿瘤、畸胎类肿瘤、脂肪肿瘤及其他少见病变 ;后纵隔病变依次为淋巴结肿大、神经源性肿瘤、食管肿瘤、动脉瘤 (包括夹层动脉瘤 )、膈疝及其他少见病。结论 纵隔“三分区”不仅简便易记 ,可用于各种影像学手段 ,而且根据器官组织在不同纵隔内分布的规律 ,可对病变作出更精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疾病 诊断显像 解剖学 “三分区”
原文传递
肺大泡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2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勇 毛定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心层面 (2 4例 )进行定量分析 ,并以容积再现技术 (VRT)作三维重建 ,其阈值定为 -10 2 4~ 980Hu。结果 :(1)CT肺定量方法检出的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与HRCT检出的相仿 ,并能顺利地量化出病灶容积及占全肺的比重 (4~ 2 741.2ml,0 .2 4%~ 40 .5 % ) ;(2 )全肺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5例 ,类正态分布 13例。肺大泡中心层面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10例 ,类正态分布 12例 ,偏态分布 2例 ;(3 )三维重建图像中 ,较大肺大泡能清楚显示 4例 ;较小者显示不清 3例 ;多发肺大泡均能显示 ,但边界显示不清 11例。结论 :MSCT能很好地对肺大泡进行三维重建及量化分析 ,其定量指标对肺大泡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大泡 定量分析 三维重建 诊断
下载PDF
术前CT评估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巍 袁祖荣 +4 位作者 滑炎卿 唐健雄 涂彦渊 丁其勇 罗恩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 CT 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 CT 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目的评价术前 CT 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 CT 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24例胰头癌病人,术前15例判别可切除,实际14例得到了根治性切除,阳性准确率达93.3%,阴性准确率达100%。结论利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级,螺旋 CT 可以较准确的判别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术前诊断
原文传递
高分辨MR T2弛豫时间在骨质疏松跟骨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嵇鸣 叶春涛 +2 位作者 苗华栋 朱震方 臧雪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探讨T2弛豫时间在高分辨MR跟骨扫描中的价值。方法受检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29~75岁,平均60.4岁。经DAX测定,按骨密度修订标准分为4组:正常男性组10例、正常女性组12例、异常男性组10例、异常女性组18例。高分辨磁共振... 目的探讨T2弛豫时间在高分辨MR跟骨扫描中的价值。方法受检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29~75岁,平均60.4岁。经DAX测定,按骨密度修订标准分为4组:正常男性组10例、正常女性组12例、异常男性组10例、异常女性组18例。高分辨磁共振对50例左跟骨(非优势足)进行T2弛豫时间测定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层厚4mm,TR/TE-2000ms/16ms、98ms。选定跟骨5个感兴趣区对各组进行测定;对12名正常女性跟骨小梁密集部位(跟骨后部)与空虚部位(跟骨前部)的T2^*测定数据。所有结果采用非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常女性组-正常女性组、异常男性组-正常男性组的T2弛豫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在94.7~113.8ms之间,异常组在119.4~127.4ms之间(P〈0.05)。两组年龄与T2弛豫时间呈明显正相关,骨密度与T2弛豫时间呈明显负相关。12名正常女性跟骨小梁密集部位(跟骨后部)与空虚部位(跟骨前部)的T2^*测定,密集部位的T2^*值较空虚部位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7)。结论高分辨MRT2弛豫时间测定在骨质疏松研究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骨质疏松的信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弛豫时间 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症 跟骨
下载PDF
十二指肠肿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7
18
作者 隗志峰 滑炎卿 +1 位作者 张爱平 王万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SIEMENS SENSATION 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组和MPR、MI... 目的: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SIEMENS SENSATION 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组和MPR、MIP重组。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腺瘤和腺癌诊断的准确性69%;对良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80%;对脂肪瘤的诊断的准确性100%;对良恶性壶腹癌的诊断的准确性67%。结论:MSCT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定性准确率较高,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组
下载PDF
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滑炎卿 唐平 毛定飙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本组病例收集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83岁,平均51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本组病例收集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83岁,平均51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采用SIEMENSSENSATION4层或16层螺旋CT,3例仅平扫,4例平扫+增强。增强用非离子碘对比剂80~100ml,经肘静脉自动高压注射器给予,流率2~3ml/s。常规摄横断面片,肺窗:WW1500HU,WC-500HU;纵隔窗:WW400HU,WC40HU。4例加行多方位图像重建(MPR)。结果病灶位于右肺3例,左肺4例。3例表现为孤立性实质性结节,直径8mm~27mm,类圆形,边缘可见棘突及"晕影"。4例为空洞性结节,直径17mm~110mm,其中2例具有"新月"征,2例具有"滚珠"征。结论肺曲菌病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当病变局限形成曲菌球尤其具备"新月征"和"滚珠征"者是CT诊断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菌病 曲菌球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实验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的HRCT—病理对照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向鹏 滑炎卿 +2 位作者 张国桢 卢晨 陆孝禹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不同药物作用时间段的兔肺HRCT图像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IPF在兔中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内任选3只作为实验对象(处理组),将盐酸平阳霉素灌注于支气管内。在预设的时间点取一... 目的 通过对不同药物作用时间段的兔肺HRCT图像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IPF在兔中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内任选3只作为实验对象(处理组),将盐酸平阳霉素灌注于支气管内。在预设的时间点取一组动物进行HRCT扫描、肺Heitzman法固定及HE染色和胶原纤维Van Gieson染色。结果 对处理组动物的HRCT连续观察发现肺内病变呈明显的进行性发展,此与病理切片的表现相一致。在7天时,肺内主要以弥漫性的密度增高为主。14天后病灶明显局限化,出现特征性的磨玻璃样影和类纤维灶,后者病理证实主要为水肿、组织细胞浸润引起的小叶间隔增厚。21天纤维增生逐渐明显,28天时可见纤维增生所形成的杂乱线状影,小叶间隔、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增厚,CT图像中显示严重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直达胸膜面,VG染色示显著增生、分布散乱的纤维组织。小叶间隔定量测量四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平阳霉素处理后的2周内,兔肺内的渗出达到最明显的程度,故可以考虑从影像学角度将2周作为IPF病程的早期阶段。HRCT可以清楚地显示兔肺间质的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间质性肺炎 高分辨率CT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