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iR-29c靶向B7-H3作用机制
1
作者 阳洋 狄华 +2 位作者 张燕 陈芃螈 刘頔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387-2391,共5页
目的探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miR-29c-3p(miR-29c)靶向B7同源性3(B7-H3)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在医院体检100名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儿童miR-29c、B... 目的探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miR-29c-3p(miR-29c)靶向B7同源性3(B7-H3)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及在医院体检100名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儿童miR-29c、B7-H3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体外细胞实验确定miR-29c靶向B7-H3作用具体机制。结果研究组患儿miR-29c低于对照组,而B7-H3、IL-4、IL-17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R-29c沉默组IL-4水平上升,IL-17、干扰素(IFN)-γ、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B7-H3蛋白水平下降(P<0.05),miR-29c过表达组IL-4水平下降,IL-17、IFN-γ、STAT3蛋白、B7-H3蛋白水平上升(P<0.05);与“miR-29c+荧光素酶空载”组、“miR-29c+B7-H3-mut-3’-UTR”组比较,“miR-29c+B7-H3-3’-UTR”组荧光素酶表达量下降(P<0.05);与CD_(4)^(+)T细胞组比较,空白病毒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miR-29c沉默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视黄酸相关的孤儿受体(ROR-γt)、T-bet下降,GATA3上升(P<0.05);与空白病毒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比较,miR-29c沉默巨噬细胞+CD_(4)^(+)T细胞组ROR-γt、T-bet下降,GATA3上升(P<0.05)。结论miR-29c通过上调B7-H3水平影响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机体炎症反应,这一作用可能与miR-29c调节B7-H3水平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促进CD_(4)^(+)T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c B7同源性3 肺炎支原体感染 炎症反应 机制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160例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彩云 许红梅 +32 位作者 刘钢 刘静 俞蕙 陈必全 郑帼 舒敏 杜丽君 徐志伟 黄丽素 李海波 汪东 白松婷 单庆文 朱春晖 田健美 郝建华 林爱伟 林道炯 吴谨准 张新华 曹清 陶仲宾 陈源 朱国龙 薛萍 汤正珍 苏学文 曲政海 赵仕勇 庞琳 邓慧玲 舒赛男 陈英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患儿的临床信息、实验室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160例PM患儿中,男103例,女57例;年龄15 d至15岁,其中3月龄至<3岁109例(68.1%)。脑脊液培养分离SP菌株95例(59.4%),血培养分离SP菌株57例(35.6%)。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脑脊液SP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35/87)、27%(21/78)。55例(34.4%)患儿存在1个或多个化脓性脑膜炎高危因素;113例(70.6%)患儿有1个或多个颅外感染病灶;18例(11.3%)有明确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最常见(147例,91.9%),其次是精神萎靡(98例,61.3%)、呕吐(61例,38.1%)等。69例(43.1%)患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43例,26.9%)、脑积水(24例,15.0%)、脑脓肿(23例,14.4%)、脑出血(8例,5.0%)。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和脑积水主要发生在<1岁患儿,分别为91%(39/43)、83%(20/24)。SP菌株对万古霉素(100%,75/75)、利奈唑胺(100%,56/56)、厄他培南(100%,6/6)完全敏感;对左氧氟沙星(81%,22/27)、莫西沙星(82%,14/17)、利福平(96%,25/26)和氯霉素(91%,21/23)敏感率高;对青霉素(16%,11/68)、克林霉素(6%,1/17)敏感率低;对红霉素完全耐药(100%,31/31)。痊愈和好转出院率分别为22.5%(36/160)、66.2%(106/160);18例(11.3%)出现不良结局。结论儿童PM多见于3月龄至<3岁婴幼儿,颅内并发症多发生在<1岁患儿,发热是PM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积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非培养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病原菌检出率。超过10%PM患儿出现不良结局。SP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氯霉素敏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儿童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谵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邱瑾 袁啸晟 +3 位作者 许莉莉 阮正上 杨智清 戈晓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谵妄 缺氧 炎症因子 护理
下载PDF
PCT结合其他生化指标在ICU血流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其琪 是俊凤 +4 位作者 吕婕 刘瑛 潘曙明 刘鸣 于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7-9,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CT结合其他生化指标如CRP(C-反应蛋白)、WBC(白细胞计数)、LPS(内毒素水平)及乳酸水平等的联合检测在诊断ICU细菌性败血症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分析其对于细菌性败血症诊断的指导作用。方法在患者入院初期并使用抗...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CT结合其他生化指标如CRP(C-反应蛋白)、WBC(白细胞计数)、LPS(内毒素水平)及乳酸水平等的联合检测在诊断ICU细菌性败血症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分析其对于细菌性败血症诊断的指导作用。方法在患者入院初期并使用抗生素前,空腹采集静脉血,同时送检PCT、CRP及血常规。PCT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RP采用散射比浊法,血常规用VCS法,内毒素采用动态比浊法,乳酸采用干化学法。阳性标准:血清PCT≥0.05ng/mL;CRP≥10mg/L;WBC≥6×109/L;乳酸≥2.2mmol/L;内毒素≥5 EU/mL。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组问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灵敏性及特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所检测的包括PCT、CRP、WBC及乳酸和内毒素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且其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培养阳性组中PCT阳性51例,敏感性为73.19%;血培养阴性组中PCT阴性301例,特异性为83.84%。血培养阳性组中CRP阳性68例,敏感性为98.55%;血培养阴性组中CRP阴性208例,特异性为57.94%。血培养阳性组中WBC阳性57例,敏感性为82.60%;血培养阴性组中WBC阴性293例,特异性为81.62%。血培养阳性组中乳酸阳性30例,敏感性为56.52%;血培养阴性组中乳酸阴性281例,特异性为78.27%。血培养阳性组中内毒素阳性13例,敏感性为18.84%;血培养阴性组中内毒素阴性330例,特异性为91.92%。结论血培养阳性患者和血培养阴性患者间的5个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地差异,说明这5项生化指标可能与血培养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对于各项生化指标的分析可知,没有一种生化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能达到95%以上,依然无法替代血培养。临床医师可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生化指标的水平来预判菌血症,尤其针对于ICU等科室的危重患者,但最终还是需要以血培养结果作为诊断菌血症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生化指标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降钙素 白细胞 乳酸
下载PDF
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彩云 许红梅 +67 位作者 田姣 洪思琦 刘钢 王思璇 高峰 刘静 刘芙蓉 俞蕙 吴霞 陈必全 沈芳芳 郑帼 余婕 舒敏 刘露 杜丽君 李佩 徐志伟 朱蒙权 黄丽素 黄河玉 李海波 黄园园 汪东 吴芳 白松婷 唐京京 单庆文 兰连成 朱春晖 熊艳 田健美 吴佳慧 郝建华 赵惠娅 林爱伟 宋双双 林道炯 周琼花 郭钰萍 吴谨准 杨晓庆 张新华 郭颖 曹清 罗丽娟 陶仲宾 杨文凯 周永康 陈源 封丽洁 朱国龙 张艳虹 薛萍 李小琴 汤正珍 张德会 苏学文 曲政海 张颖 赵仕勇 祁正红 庞琳 王彩英 邓慧玲 刘兴楼 陈英虎 舒赛男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5-1053,共9页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ABM)的病原菌组成、临床特征、疾病转归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15岁的1 610例A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颅内影像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临...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ABM)的病原菌组成、临床特征、疾病转归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15岁的1 610例A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颅内影像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按年龄分为<28日龄、28日龄至<3月龄、3月龄至<1岁、1~<5岁、5~<15岁组;根据临床特征及脑脊液检查指标, 分为病原学确诊组及临床诊断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精确四格表法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 610例ABM患儿中男955例、女650例, 5例未提供性别信息;发病年龄1.5(0.5, 5.5)月龄。<28日龄588例, 28日龄至<3月龄462例, 3月龄至<1岁302例, 1~<5岁156例, 5~<15岁101例, 1例未提供年龄信息。<28日龄及28日龄组至<3月龄组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8.8%(95/245)、31.5%(70/222)]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8%(68/245)、35.1%(78/222)];3月龄至<1岁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 检出率依次为34.3%(61/178)、14.0%(25/178)及13.5%(24/178);1~<5岁组及5~<15岁组患儿首位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 检出率分别为67.9%(74/109)及44.4%(16/36)。9.7%(19/195)的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共收集脑脊液标本1 598例, 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率依次为32.2%(515/1 598)、25.0%(400/1 598),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分别是38.2%(126/330)和25.3%(21/83)。4.3%(32/737)病原学确诊组患儿首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1 610例ABM患儿中常见的颅脑影像学并发症是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349例(21.7%)、脑积水233例(14.5%)、脑脓肿178例(11.1%)和脑血管疾病(包含脑软化、脑梗死、脑萎缩)174例(10.8%)。不良结局166例(10.3%), 其中死亡32例(2.0%), 1岁内死亡24例;复发37例(2.3%), 3周内复发25例。病原学确诊组ABM患儿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脓肿和脑室管膜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膜炎 细菌性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峰 张建华 +8 位作者 干晗 张开创 蔡康 刘巍 雒胜男 蒋红丽 金彪 赵列宾 孙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4月3日至5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的225例患...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4月3日至5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的225例患儿的确诊年龄、性别、病毒载量、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及陪护人员信息等资料。根据患儿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轻型组和普通型组,按确诊年龄将患儿分为<3岁组和3~<18岁组,根据陪护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阳性陪护组和阴性陪护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225例患儿中男120例、女105例,感染年龄2.8(1.3,6.2)岁,<3岁119例、3~<18岁106例。普通型19例、轻型206例。阳性陪护组患儿141例、阴性陪护组84例。3~<18岁组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短于<3岁组[5(3,7)比7(4,9)d,Z=-4.17,P<0.001]。阴性陪护组患儿核酸转阴的时间短于阳性陪护组[5(3,7)比6(4,9)d,Z=-2.89,P=0.004]。临床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纳差与核酸转阴时间有相关性(OR=3.74,95%CI 1.69~8.31,P=0.001)。结论陪护人员同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延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核酸转阴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纳差影响核酸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株 因素分析 监护
原文传递
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脑肿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春香 毛春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0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脑肿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患儿160名,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康复护理组.常规护理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80...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脑肿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患儿160名,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康复护理组.常规护理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80例采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支持.护理6周后,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评价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采用神经预测量表(NPS)评价两组患儿的认知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采用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 QLTM 4.0)评价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的Wee FIM评分、NP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的Wee FIM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NP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各项FM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的FMA上肢、下肢及总分分别为(44.33±7.21)分、(28.69±5.27)分、(73.02±6.12)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各项Peds QLTM 4.0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的各项Peds QLTM 4.0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营养支持对于儿童脑肿瘤术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营养干预 儿童脑肿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苦参解毒护肝方联合脉冲电流穴位刺激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施莹 周灿 +3 位作者 李华君 黄河玉 姚璇 徐玉兰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苦参解毒护肝方结合脉冲电流穴位刺激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甘草酸二铵... 目的:探究苦参解毒护肝方结合脉冲电流穴位刺激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甘草酸二铵+苦参解毒护肝方结合脉冲电流穴位刺激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尿黄、身目发黄、舌苔黄腻等)变化、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不良反应。结果:与观察组(92.31%)相比,对照组有效率(78.43%)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尿黄、身目发黄、舌苔黄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尿黄、身目发黄、舌苔黄腻等)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胁肋胀痛、纳呆呕恶、尿黄、身目发黄、舌苔黄腻等)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85%)与对照组(15.69%)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苦参解毒护肝方结合脉冲电流穴位刺激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佳,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苦参解毒护肝方 脉冲电流穴位刺激 治疗效果 HBV-DNA转阴率 HBeAg转阴率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晓娴 李华君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V)合并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64例确诊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呼吸道腺病毒(ADV)合并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64例确诊呼吸道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儿发病集中在4—9月份,1~5岁儿童为好发年龄。96.3%(158例)患儿有发热,85.9%(141例)患儿有咳嗽,9.0%(15例)患儿有喘息或气促,76.8%(126例)患儿白细胞(WBC)表现为正常或下降(98例WBC正常,28例WBC下降),4.0%(7例)患儿表现为肺不张,43.9%(72例)患儿出现肺实变,9%(15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结论: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5岁年龄儿童,可能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气管黏膜受损更严重有关。腺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以春夏季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吃好得快
10
作者 李华君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3年第11期38-39,共2页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群体。手足口病患儿常因发热、口腔疱疹等而不愿进食,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免疫功能下降。本文将针对孩子患病期间如何饮食进行科普,指导家长调整孩子...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群体。手足口病患儿常因发热、口腔疱疹等而不愿进食,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免疫功能下降。本文将针对孩子患病期间如何饮食进行科普,指导家长调整孩子的饮食安排,既保证营养全面,又能减轻孩子的不适,这对加速免疫系统的恢复、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营养摄入 口腔疱疹 免疫系统 常见传染病 促进康复 婴幼儿
下载PDF
NLRP3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莉 于雪源 +1 位作者 闾佳佳 陈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NLRP3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炎症小体NLRP3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n=5)作为抗NMDAR组,选择非炎症性神... 目的NLRP3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炎症小体NLRP3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n=5)作为抗NMDAR组,选择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的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抗NMDAR组脑炎患者脑脊液中NLRP3和IL-1β变化以及趋化因子CCL2的变化。利用MOG35-55皮下给药诱导C57BL/6J雌性小鼠发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EAE),建立EAE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MOG组予MOG35-5550μg(溶于100μL完全弗氏佐剂),MOG+MCC950组予MOG35-5550μg(溶于100μL完全弗氏佐剂)及MCC95050 mg/kg(溶于100μL玉米油),CON组给予玉米油(100μL)。小鼠脑组织进行CD4及NLRP3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ELISA检测IL-1β和IL-17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7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NMDAR组脑脊液中IL-1β含量显著增高[(5.93±1.26)pg/mL vs(16.31±6.28)pg/mL,P<0.01],NLRP3含量显著上升[(0.16±0.06)ng/mL vs(0.43±0.24)ng/mL,P<0.05]。MOG组小鼠脑组织中NLRP3+细胞较CON组小鼠明显增多[(21.00±4.85)/HP vs(6.80±1.92)/HP,P<0.001];同时CD4+T细胞亦显著增多[(73.40±11.70)/HP vs(15.60±6.02)/HP,P<0.001]。与CON组比较,MOG组小鼠脑组织中IL-1β显著上升(P<0.001),MBP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利用MCC950抑制NLRP3后,MOG+MCC950组MBP表达显著增加(P<0.05),IL-1β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MOG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A含量显著增加(P<0.001),而MOG+MCC950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A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与CON组比较,MOG组小鼠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MOG+MCC950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较MOG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时,脑组织NLRP3表达增加,激活Th17免疫反应,介导神经系统脱髓鞘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生发展,而抑制NLRP3可抑制Th17免疫反应,抑制脱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 NLRP3 MCC950 CD4+T细胞 IL-1Β IL-17A CCL2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陈佩 是俊凤 +1 位作者 邹姮 顾巧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69-2271,共3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今后培训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4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度、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影响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的因...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今后培训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4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度、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影响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的因素4个部分。结果 142份有效问卷中37.3%被调查者不了解标准预防的概念,59.9%护士经常用手分离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在有血液、体液等物质泼溅情况下经常主动戴防护镜仅为3.5%,穿隔离衣占13.3%,在影响标准预防实施因素中主要是防护用具使用不方便,其次为没有时间和无防护用具。结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不理想,影响因素有主客观两部分,今后除加强有效培训外,还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改善工作环境,保证防护用具供应,提高急诊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标准预防
原文传递
我国儿科护士职业召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毛蕴桦 徐姗姗 +3 位作者 黄丽素 黄胜峰 俞群 杜惠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 :调查我国儿科护士职业召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职业召唤水平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4家医院的547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召唤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儿科护... 目的 :调查我国儿科护士职业召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职业召唤水平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4家医院的547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召唤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儿科护士职业召唤条目均分为(3.27±1.01)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年限6~10年、无管理职务、护师、夜班数目多为低职业召唤水平的影响因素;职业召唤高分组在总体满意度及各个分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分组。结论 :医院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增加职业召唤培训,以期能提高护士对职业神圣感和荣誉感的认知,提高工作满意度,减少儿科护理人员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职业召唤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丽君 徐姗姗 +3 位作者 李华君 林芊 鲍一笑(综述) 黄丽素(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79,共5页
40多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已广泛应用于儿童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与新兴病原检测技术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在肺部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反复肺炎等特殊感染及免... 40多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已广泛应用于儿童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与新兴病原检测技术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在肺部真菌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反复肺炎等特殊感染及免疫抑制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被列入多项指南。在治疗中,摘取异物、镜下手术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儿童感染相关的肺部息肉、肺不张等疾病的治疗有效性仍存在争议。重新认识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有利于儿童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规范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性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 诊断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1320名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青 吕婕 李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91-2593,共3页
目的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对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20名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31日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132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27名医... 目的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对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20名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31日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132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27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其中护士22人,占81.48%,为锐器伤发生的主要人群,锐器伤发生场地主要在普通病房,占45.71%,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医疗器械主要是一次性注射器,占54.29%,造成锐器伤的发生时机主要为补液配置,占51.43%;有68.86%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仅有8.57%的伤者报告了锐器伤。结论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部门锐器伤的防护培训;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上报率较低;发布与宣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指南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调查 锐器伤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剖宫产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艳君 陈倩 +2 位作者 黄丽素 刘含 张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3-778,共6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剖宫产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联。方法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2年建立的多中心母婴队列,于2017年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从前庭平衡、触觉防御... 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剖宫产与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联。方法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2年建立的多中心母婴队列,于2017年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从前庭平衡、触觉防御和本体觉3个维度评价392名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剖宫产出生为暴露因素,阴道分娩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剖宫产与感觉统合各维度失调的关联。结果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1.9%(86/392),前庭平衡、触觉防御和本体觉失调率分别为5.9%(23/392)、5.4%(21/392)和15.1%(59/392)。调整母亲分娩年龄、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儿童出生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剖宫产儿童发生本体觉失调的风险性显著增加(RR=4.16,95%CI:1.41~12.30,P<0.05)。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剖宫产男童本体觉失调的发生风险高于阴道分娩男童(RR=5.75,95%CI:1.26~26.40,P<0.05)。结论剖宫产能显著增加学龄前儿童本体觉失调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对男童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剖宫产 队列研究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特布他林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华君 施莹 +1 位作者 黄河玉 徐晶 《系统医学》 2019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115)和对照组(n=115)。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115)和对照组(n=115)。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7%vs60.87%)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7.06±0.98)mg/Lvs(12.36±1.52)mg/L,(9.72±3.64)ng/Lvs(16.33±4.85)ng/L,(20.01±4.67)ng/Lvs(28.81±5.07)ng/L](χ^2=11.141,t=31.427,11.689,13.691P<0.05)。结论特布他林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有利于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伴有面部皮疹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姗姗 李华君 +4 位作者 乔鹏 陈健 张熙 林晓燕 黄丽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分析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部分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有无面部皮疹,将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 43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伴有面部... 目的分析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部分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有无面部皮疹,将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 43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1 134例,占9.92%。伴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以<1岁及≥3岁儿童多见,临床症状较轻,发热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无面部皮疹组;病原以柯萨奇病毒A6为主,其比例明显高于无面部皮疹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面部皮疹的不典型手足口病以柯萨奇病毒A6感染为主,临床症状轻且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病原学 柯萨奇病毒A6
下载PDF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抗感染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华君 黎爽 黄丽素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4-496,共3页
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对病原谱和抗感染策略的掌握是诊治该类疾病的关键,难点在于经验性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针对可能菌种选择有效药物。本文将结合儿童呼吸系统感染部位及其常见病原体,参考相关指南,对规... 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对病原谱和抗感染策略的掌握是诊治该类疾病的关键,难点在于经验性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针对可能菌种选择有效药物。本文将结合儿童呼吸系统感染部位及其常见病原体,参考相关指南,对规范选用抗菌药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选择 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病原谱 常见病原体 抗菌药物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儿童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的临床表现与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言文 王群 +1 位作者 项琳娟 黄丽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不断变异,新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与此同时,儿童感染者显著增加,儿童患者的临床表型也发生变化,如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急性喉炎比例增多、肺炎表现减少等。这些临床特...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不断变异,新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与此同时,儿童感染者显著增加,儿童患者的临床表型也发生变化,如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急性喉炎比例增多、肺炎表现减少等。这些临床特点有其生物学基础,如病毒刺突蛋白高度变异、与宿主受体亲和力增加、入侵宿主细胞途径转变、合胞体形成能力减弱等,导致Omicron在传染性、传播特征、临床表型、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并由此带来了预防、治疗及预后的不同。文章就儿童Omicron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物学基础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病 奥密克戎株 刺突蛋白 突变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