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69
1
作者 马丽娟 +12 位作者 张泓 孙红妹 葛梦蕾 贾伟 江咏梅 蒋玉红 李贵霞 林书祥 莫丽亚 渠巍 尚世强 杨铭华 张乐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7-513,共7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平时散在性发病,每隔3~7年出现一次地区流行,每次流行持续1~2年。自2012年全球多地区发生Mp暴发...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平时散在性发病,每隔3~7年出现一次地区流行,每次流行持续1~2年。自2012年全球多地区发生Mp暴发流行,除2015年中国外,日本、英国报道的感染病例也出现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儿童肺炎 实验室诊断 MYCOPLASMA 专家 中国 MP感染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9年) 被引量:119
2
作者 陆权 +10 位作者 张泓 陈志敏 刘恩梅 刘瀚旻 殷勇 赵顺英 赵德育 张晓波 马丽娟 陈运生 徐锦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6-373,共8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征,要做到恰当诊断、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迫切需要规范其检测方法并指导临床应用。遵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专项通知要求,儿科临床和检验学科专家基于实验室规范和临床实践这两个要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征,要做到恰当诊断、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迫切需要规范其检测方法并指导临床应用。遵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专项通知要求,儿科临床和检验学科专家基于实验室规范和临床实践这两个要素,博采各方观点、集思广益并参考相关文献编写成本共识,依据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济实用性和可及性,共识还分层推荐了不同场景下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敏感性和特异性 儿科临床 临床实践 经济实用性 实验室诊断方法 专家共识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51
3
作者 赵德育 陈慧中 +7 位作者 郑跃杰 张海邻 农光民 陈德晖 李昌崇 陈强 王垒 张泓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以累及肺外系统。MP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变度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而部分...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感染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及肺脏,也可以累及肺外系统。MP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变度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而部分患者可以自我缓解。临床医生需要对本病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诊断 临床表现 下呼吸道 临床症状 MP感染 临床医生 特征性
原文传递
CRP和SAA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剑敏 叶辉 张泓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679-680,共2页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6例细菌感染患儿、52例病毒感染患儿、12例混合感染患儿及56例非感染儿童SAA和末梢血CRP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细菌...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6例细菌感染患儿、52例病毒感染患儿、12例混合感染患儿及56例非感染儿童SAA和末梢血CRP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SAA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组(P<0.05),而病毒感染组CRP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和SAA可用于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及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2005—2014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2
5
作者 祝俊英 王春 +35 位作者 张泓 王传清 王爱敏 孙自镛 陈中举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魏莲花 吴玲 单斌 杜艳 徐元宏 沈继录 卓超 苏丹虹 倪语星 孙景勇 朱德妹 胡付品 胡志东 李金 谢轶 康梅 韩艳秋 郭素芳 褚云卓 田素飞 贾蓓 黄文祥 杨青 胡云建 艾效曼 俞云松 林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目的了解2005-2014年中国主要地区儿童患者中革兰阴性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中国主要地区19所教学医院(17所综合医院和2所儿童医院)分离自儿童患者的革兰阴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 目的了解2005-2014年中国主要地区儿童患者中革兰阴性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中国主要地区19所教学医院(17所综合医院和2所儿童医院)分离自儿童患者的革兰阴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4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5-2014年收集各医院儿童患者革兰阴性菌63294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43109株,占68.1%,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3994株,占22.1%。儿童患者分离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006年为14.4%,2014年为12.1%。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平均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平均耐药率均〈10%。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平均产ESBL率分别为68.4%和62.2%。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两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明显上升。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有下降趋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伯克霍尔德菌属检出率不断增多但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大。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及产β内酰胺酶率均在30%~45%。2014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15.9%。2005-2014年均有广泛耐药(XDR)菌检出,XDR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在0.2%~2.0%;XDR鲍曼不动杆菌和XDR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在0.9%-24.6%和0~4.2%。结论分离于儿童患者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XDR的检出率不断增多是抗感染治疗的一大挑战,应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 广泛耐药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上海市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春 赵百慧 +1 位作者 张泓 张曦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9-592,共4页
目的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的常见病毒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符合率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540例,分别用DFA和多重RT-PCR进行检测... 目的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的常见病毒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符合率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540例,分别用DFA和多重RT-PCR进行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 DFA检测阳性率为43.9%(237/540),多重RT-PCR检测阳性率为55.7%(301/540),多重RT-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DFA的阳性检出率(χ2=29.093,P<0.01)。DFA和多重RT-PCR同时阳性163例,DFA阳性而多重RT-PCR阴性74例,多重RT-PCR阳性而DFA阴性138例,DFA和多重RT-PCR同时阴性165例。DFA和多重RT-PCR同时为阳性的163例标本中,有15例标本两者检测结果不一致,符合率为91.0%。结论 DFA快速、简便、特异性及敏感性高,适用于临床检测。多重RT-PCR的敏感性高,检测病毒谱广,且可以做亚型鉴定,适用于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直接免疫荧光法 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24
7
作者 秦惠宏 王春 +3 位作者 潘芬 刘昌颀 赵克温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该菌ftsI基因分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儿鼻咽吸出物中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141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细菌的β...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该菌ftsI基因分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儿鼻咽吸出物中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141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细菌的β内酰胺酶;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ftsI基因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41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40.4%(57/141)、氨苄西林耐药率为53.2%(75/141)。检出ftsI基因突变率为72.3%(102/141),以Ⅲ型为主(72/102,70.6%)。β内酰胺酶基因阴性氨苄西林耐药型菌株(g BLNAR)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β内酰胺酶基因阴性氨苄西林敏感型菌株(g BLNAS)(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ftsI基因突变率高,以Ⅲ型为主。ftsI基因突变增加了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ftsI基因
下载PDF
儿童血培养规范化标本采集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文琪 +8 位作者 董方 李启亮 王艳 张泓 向贇 李贵霞 赵锐 莫丽亚 潘秋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7-552,共6页
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儿科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来自全国40家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检验专家共同编制。前期专委会在来自全国的240家医院(三级医院占86%)发放调查问卷384份,收集到被调研... 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儿科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组织来自全国40家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检验专家共同编制。前期专委会在来自全国的240家医院(三级医院占86%)发放调查问卷384份,收集到被调研医院的日均血培养量、采集血培养前操作流程、儿科血培养采集的时机以及采集的血培养瓶/套数等信息。在汇总问卷信息、了解目前我国儿童血培养采集现状的基础上,专委会查阅国内外相关指南、标准和文献,充分咨询微生物检验专家、儿科感染相关专业临床及护理专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现状,先后4次组织专家讨论与修订,完善儿童血培养采集的临床指征、明确儿童血培养采集规范,最终形成了共识文本。本共识为儿科临床血培养规范化采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儿科血流感染诊治能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血样采集 参考标准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 被引量:20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儿科疾病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 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 +8 位作者 张曼 宋文琪 江咏梅 杨红玲 张泓 徐锦 李启亮 王艳 胡立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52-1760,共9页
静脉血和末梢血为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标本。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现代化、微量化、便捷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末梢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儿童自主配合依从性差、血管纤细,在静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相比成人采血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 静脉血和末梢血为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标本。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现代化、微量化、便捷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末梢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儿童自主配合依从性差、血管纤细,在静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相比成人采血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因此末梢血采集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影响因素较多,如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易导致检测结果变异或不准确,因此规范末梢采血操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操作 儿科临床工作 血标本采集 中国 并发症发生率 采血成功率 末梢血 静脉血
原文传递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儿童分离株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万华 秦惠宏 +2 位作者 张泓 孔菁 王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3月临床分离的9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酶抑制剂增强法表型确证,应用PCR... 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3月临床分离的9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酶抑制剂增强法表型确证,应用PCR、产物测序,确定ESBLs基因型。结果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0.6%和57.3%;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2%、14.7%、5.9%和29.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为75.6%、35.6%、28.9%和5.2%。92株产ESBLs菌株中,共检出7种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型酶的检出率为70.7%,均为TEM-1广谱酶,CTX型、SHV型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6.3%和44.6%,其中CTX-M-14阳性率为48.1%;SHV基因型都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结论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其耐药表型也不尽相同。CTX-M型是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型
下载PDF
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潘芬 刘昌颀 +2 位作者 王春 秦惠宏 张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700-570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情况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2013年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375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分析其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情况,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情况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2013年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375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分析其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耐氨苄西林菌株的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0.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均>70.0%;375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中,检出119株产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31.7%,且氨苄西林耐药株中均检出TEM-1型基因,未发现ROB-1型基因。结论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研究,为控制其感染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TEM-1基因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患儿胃窦部炎症程度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沈鸣 苗芸 +8 位作者 乔蓉 胡志红 王锐萍 贾福妹 田国力 董庆元 刘家应 罗冰清 庞芸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92-893,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 ,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 ,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8)、过氧化物酶 (MPO)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对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根据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炎症均重于Hp阴性者。Hp感染能够增加胃液内IL 8、MPO含量。胃液内IL 8、MPO含量随着胃窦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IL 8与MPO之间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中 ,IL 8表达能较确切地反映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炎症因子在Hp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间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儿童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泓 李万华 +3 位作者 孔菁 王春 陆敏 陆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疫苗免疫预防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5月该院就诊患儿咽喉部分泌物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株。采...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疫苗免疫预防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5月该院就诊患儿咽喉部分泌物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株。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型分析,E试验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共分离到338株肺炎链球菌,主要血清型依次为19F 138株(41.0%)、19A 67株(19.8%)、14型30株(8.9%)、23F 14株(4.1%)、6B 13株(3.8%)、6A 12株(3.6%)和15B 10株(3.0%)。在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和红霉素耐药株(ERSP)中多价疫苗(PCV7)的覆盖率分别为41.9%(26/62)和59.6%(198/332),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72.6%(45/62)和84.9%(282/33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血清型主要集中在19F、19A和未能分型株。除未能分型株之外,血清型的分布在2岁以下婴幼儿和2~5岁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38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占81.7%(267/338),青霉素中介株(PISP)占10.9%(37/338),青霉素耐药株(PRSP)占7.4%(25/338)。19F和19A型的PNSP(PISP+PRSP)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显著高于PSSP(P<0.01)。未能分型株的PNSP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显著高于PSSP(P<0.01)。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最常见血清型为19F、19A、14、23F、6B和6A,PCV13能覆盖多数PNSP和ERSP,应用该疫苗应能有效地预防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和控制耐药菌株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血清分型 抗菌药物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2005-2008年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杨 张泓 +4 位作者 叶信予 徐晓刚 李万华 朱德妹 王明贵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明确对红霉素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2株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对肺炎支原体核糖体23SrRNA全序列进行扩增及测序。采...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明确对红霉素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2株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对肺炎支原体核糖体23SrRNA全序列进行扩增及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分型。结果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良好活性。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敏感性低,MIC50和MIC90均〉128μg/ml。81.4%(83/102)临床株对红霉素耐药(MIC均〉128mg/L)。红霉素耐药肺炎支原体均存在A2063G的核苷酸位点突变。85.3%(87/102)临床分离株属于RFLP1型。结论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高,核糖体23SrRNA的A2063G核苷酸点突变是导致耐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微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杨 张泓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对支原体的研究始于人类探索家畜传染性疾病的病原,1898年法国Nocard及Roux用含动物血清的人工培养基从患牛肺疫的病灶中首次分离,当时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opneumonia organism,PPO)。随后在各地区不同类型动物标本中分离出... 对支原体的研究始于人类探索家畜传染性疾病的病原,1898年法国Nocard及Roux用含动物血清的人工培养基从患牛肺疫的病灶中首次分离,当时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opneumonia organism,PPO)。随后在各地区不同类型动物标本中分离出同类微生物,因形态及培养特性与PPO相似,逐又统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opneumonia like organism,PP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 临床 胸膜肺炎 传染性疾病 人工培养基 首次分离 动物血清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天栋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2-476,共5页
肺炎链球菌(SP)是临床常见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以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据WHO估计,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死于SP感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43.8%~62.5%,且大多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SP性疾病(PD)成为5... 肺炎链球菌(SP)是临床常见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以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据WHO估计,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死于SP感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43.8%~62.5%,且大多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SP性疾病(PD)成为5岁以下、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首位致死因素。近些年来,SP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多重耐药SP(MR—SP)在世界范围内播散,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就SP的耐药变化趋势、主要耐药及耐药传播机制、血清群/型分布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疫苗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儿童铁缺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葛青玮 刘家应 +2 位作者 高原 蒋巍 董小燕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的检测在儿童铁缺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 (5 0名 )和患儿组 (10 8例 )血红蛋白、sTfR以及有关铁参数。结果 sTfR静脉血、手指血检测结果经统计呈高度相关 (P <0 .0 0 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的检测在儿童铁缺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 (5 0名 )和患儿组 (10 8例 )血红蛋白、sTfR以及有关铁参数。结果 sTfR静脉血、手指血检测结果经统计呈高度相关 (P <0 .0 0 1)。正常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和非缺铁性贫血组的sTfR测定结果分别为 (1.31± 0 .33)mg/L、(9.6 7± 6 .97)mg/L和 (1.79± 1.14 )mg/L ;缺铁性贫血组的sTfR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以 3.2mg/L为临界值 ,sTfR在未确定病因的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34.6 %和15 .9%。随访的 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前后sTf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sTfR检测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 ,反映儿童铁缺乏的状况 ,作为疗效监测的指标。sTfR可用手指血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 儿童 铁缺乏 生理性贫血
下载PDF
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幼儿重症伪膜性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咏梅 王佳怡 +5 位作者 车艳然 刘海峰 张泓 杨永臣 胡志红 张婷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患儿的诊断与治疗并介绍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方法总结1例重症伪膜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粪便微生物移植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①患儿,男,13月龄,以肠道感染,继发肠梗阻起病,间断腹泻2个...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患儿的诊断与治疗并介绍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方法总结1例重症伪膜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粪便微生物移植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①患儿,男,13月龄,以肠道感染,继发肠梗阻起病,间断腹泻2个月,全身水肿1个月入院。病程中外院曾实施剖腹探查+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入我院后诊断为蛋白丢失性肠病,重症伪膜性肠炎,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等,予以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并甲硝唑及万古霉素联合用药,并最终给予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好转出院。②文献复习国外报道的成人伪膜性肠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共217例,首次治疗完全缓解为191例(88.0%);复发9例,行第2次粪便微生物移植完全缓解为8例(88.9%)。回顾儿童粪便微生物移植1例,并结合本文病例了解粪便微生物移植流程及儿科应用。结论及时诊断及加强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管理,在未取得充分儿童粪便微生物移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证据之前,在经验治疗失败或无效的伪膜性肠炎患儿中应用该方法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感染 粪便微生物移植 儿童
下载PDF
应用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比对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原 郑岚 +2 位作者 杨剑敏 倪桂英 张泓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应用正常人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使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方法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作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对正常人新鲜全血进行定值,分别对2台SysmexKX-21和1台KX-21N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3台... 目的应用正常人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使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方法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作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对正常人新鲜全血进行定值,分别对2台SysmexKX-21和1台KX-21N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3台血液分析仪比对前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53.3%(8/15),比对后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13.3%(2/15)。结论比对后各参数之间可比性增加,同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全血 血液分析仪 比对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葛青玮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通过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从中找出能比较直接反映新生儿营养状况的判断依据和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新生... 目的通过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意义,从中找出能比较直接反映新生儿营养状况的判断依据和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8例新生儿血清中RBP、PA的含量;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中Alb的含量;检测18例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静脉营养1周后血清中RBP、PA、Alb等指标,并与静脉营养前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出生体重儿组、低出生体重儿组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组、早产儿组RBP、PA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血清中RBP水平尤其低。18例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在静脉营养5~7d后的血清RBP、PA水平与营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中RBP、PA水平,可评价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对及早发现新生儿营养不良,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新生儿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