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方法 被引量:250
1
作者 项永兵 张薇 +4 位作者 高立峰 刘振伟 徐望红 刘恩菊 季步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介绍恶性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1991~1999年的登记资料为例,分析了上海市区常见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首先是计算粗率、标化率和变化百分比(PC);并通过配合标化率的线性回归模... 目的 介绍恶性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1991~1999年的登记资料为例,分析了上海市区常见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首先是计算粗率、标化率和变化百分比(PC);并通过配合标化率的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同时分析各部位肿瘤发病率变化在全部上升或下降的肿瘤趋势改变中的贡献,即年度变化贡献率,及其统计学检验方法。结果 9年间上海市区男性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结肠癌、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白血病发病率上升;女性肿瘤中也是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下降,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胆囊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膀胱癌、肾癌发病率上升;男女性这些变化都达到了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他部位有较小的趋势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癌症中,以胃癌和食管癌下降显著,APC和贡献率分别为-2.99%(加权估计值,下同)和-65.72%、-2.90%和-17.07%;上升显著的是前列腺癌(2.30%和21.46%)、结肠癌(2.94%和18.62%)和直肠癌(3.11%和15.09%)。女性肿瘤中,同样以胃癌和食管癌下降显著,APC和贡献率分别为-6.05%和-39.55%、-1.08%和-35.19%;上升显著的是乳腺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时间 线性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1972~1999年) 被引量:134
2
作者 刘恩菊 项永兵 +6 位作者 金凡 周淑贞 孙璐 方茹蓉 阮志贤 高立峰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 ,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计 ,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  1972~ 1999年间 ,男性所有部位肿瘤标化率从 2 5 0 .0 /10万降至 2 14 .8/10万 ,女性从 175 .3/10万降至 16 3.4 /10万。男女性结肠癌、胆道癌、肾癌 ,男性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女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上升幅度均达到 10 0 %及以上。男女性胰腺癌、直肠癌、非何杰金淋巴瘤、男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女性乳腺癌、宫体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女性食管癌和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一半以上 ,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肺癌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中均变化不大。结论 上述发病率变化趋势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需要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明确危险因素 ,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发病率 流行病学7
下载PDF
上海市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徐望红 项永兵 +5 位作者 金凡 周淑贞 方茹蓉 阮志贤 孙璐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对 1972~ 1999年上海市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统计 ,分析其发病趋势及变化原因 ,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 1972~ 1999年的上海市区卵巢癌、宫颈癌、宫体癌和不明部... 目的 对 1972~ 1999年上海市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统计 ,分析其发病趋势及变化原因 ,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 1972~ 1999年的上海市区卵巢癌、宫颈癌、宫体癌和不明部位子宫癌的病例资料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 ,分别计算各年龄组的年龄别发病率。并采用直接法计算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 ,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标化率的年变化率 (Annualpercentagechange ,APC) ,并对病例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  1972~ 1999年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卵巢癌 6 10 6例、宫颈癌 80 6 3例 ,宫体癌 3933例和不明部位子宫癌 1312例。 2 8年来 ,宫体癌和卵巢癌的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分别从 1972~ 1974年的 2 .4 9/10万和 4 .77/10万上升至 1996~ 1999年的 4 .75 /10万和6 .88/10万 ,年增长率分别为 3.0 %和 2 .0 %。同期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从 2 6 .6 6 /10万快速下降至 2 .18/10万 ,年下降率达 10 .5 %。不明部位子宫癌的标化发病率亦呈下降趋势 (P <0 .0 1)。宫体癌以 5 5~ 6 4和 6 5~ 74岁组发病率上升最快 ,年增长率分别为 2 .5 %和 3.3%。卵巢癌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 ,年变化率都在 1.0 %以上。宫颈癌发病率下降最快的年龄组是 4 5~ 5 4和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上海 发病率 病因流行病学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危险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许丽 吴一迁 +2 位作者 金晏 于永梅 钱耕荪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了江苏启东地区 72例HCC患者以及 137例正常对照 ,以年龄 (± 3岁 )和性别为配对因素进行了配对 ,对XP...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了江苏启东地区 72例HCC患者以及 137例正常对照 ,以年龄 (± 3岁 )和性别为配对因素进行了配对 ,对XPD 75 1位点基因多态性作PCR RFLP分析。结果 XPD 75 1位点的Gln/Lys或Gln/Gln基因型的发生频率在病例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 (OR =3.13,95 %CI =1.16~ 8.4 7) ,在调整了HBV感染因素后 ,差别的显著性虽然消失 ,但可信限下限位于临界处 (OR =2 .70 ,95 %CI =0 .98~ 7.4 2 )。对HBV感染患者并同时伴有XPD 75 1位点为Gln/Lys或Gln/Gln基因型的个体 ,其HCC发生的危险性是HBV阴性及XPD 75 1位点为Lys/Lys野生型基因型个体的 6 .6 8倍 ,差别有显著性 (OR=6 .6 8,95 %CI=3.4 3~ 13.0 1)。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首次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发现XPD 75 1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CC的发生 ,同时指出XPD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流行病学 肝细胞 病例-对照研究 DNA修复 XPD基因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项永兵 高玉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和评价非吸烟女性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504例及人群对照601例,拟合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各因素的比数比。结果影响女性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厨房小环... 目的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和评价非吸烟女性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504例及人群对照601例,拟合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各因素的比数比。结果影响女性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厨房小环境污染、经常食用菜油、BMI较低、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而保护因素是活产次数较多和胡罗卜素。女性鳞癌的危险因素则是厨房小环境污染和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保护因素是饮茶。女性其他类型肺癌危险因素主要是油炸烹饪次数较多等,而类型不明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类似于腺癌。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非吸烟女性肺癌病因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吸烟女性 肺癌 危险因素 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大规模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编码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泓澜 李琦 +2 位作者 刘大可 高玉堂 项永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 以目前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随访调查为例 ,对现场调查和编码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评价 ,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在 1996~ 2 0 0 2年完成了“上海市女性健康队列”调查及第 1次随访... 目的 以目前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随访调查为例 ,对现场调查和编码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评价 ,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在 1996~ 2 0 0 2年完成了“上海市女性健康队列”调查及第 1次随访。从现场准备工作、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几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质量。以差错率为指标 ,对调查员和编码员每月的工作进行考核 ,并采用线性回归评价总体质量变化趋势。结果 调查初期及新调查员的差错率较高 ,质量相对较差。当去除新调查员第 1个月差错率时 ,平均差错率随着调查的进行呈下降趋势。新调查员经过 6个月的实践 ,差错率明显下降 ,基本达到成熟调查员的水平。通过随机抽查和计算机输入检查编码质量 ,两者反映出的编码差错均随着编码工作的进行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影响调查和编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 ,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法 ,其中全面的培训、合理的质控方法及定期考核制度对提高调查和编码质量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质量控制 研究人员 调查员 编码员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2-2010年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流行状况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蓓 杨黎明 +4 位作者 杨琛 吴铮 李小攀 高玉堂 孙乔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利用2002-2010年浦东新区女性居民原发性乳腺癌的登记资料,分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变化...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利用2002-2010年浦东新区女性居民原发性乳腺癌的登记资料,分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应用Life-Tables计算患者1~5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TNM分期和是否知晓病情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002-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新发患者5 990例,中位发病年龄53.92岁,粗发病率为51.69/10万,标化发病率为30.49/10万;因乳腺癌死亡病例1 686例,粗死亡率为14.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8.13/10万。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高峰出现在45~49岁,高年龄段(〉60岁)发病率呈逐渐下降型。乳腺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3%、91.61%、87.77%、84.32%和81.85%,不同TNM期别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患者(0~Ⅰ期)1~5年生存率高于中晚期患者(u(0~Ⅰ)期、Ⅱ期=25.63,u(0~Ⅰ)期、Ⅲ期=213.18,u(0~Ⅰ)期、Ⅳ期=697.57,P均〈0.001)。对较早期患者进行疾病告知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率(u(0~Ⅰ)期=19.65,uⅡ期=7.67,P〈0.01)。结论乳腺癌是威胁浦东新区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其发病高峰出现在45~49岁,肿瘤早发现及对于早期患者进行疾病的告知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2至2010年胰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闫蓓 孙乔 +4 位作者 杨黎明 杨琛 李小攀 吴铮 高玉堂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98-302,共5页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 利用2002年至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胰腺癌的登记资料,分性别组和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 利用2002年至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胰腺癌的登记资料,分性别组和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患者1~5年生存率,分析不同TNM分期和是否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002年至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新发患者3089例,其中男性1707例,女性1382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12)岁和(73±12)岁;合计粗发病率为13.32/10万,其中男性粗发病率为14.71/10万,高于女性的11.93/10万,男女性标化发病率之比为1.57:1.胰腺癌患者死亡2963例,其中男性1627例,女性1336例,合计粗死亡率为12.78/10万,其中男性为14.02/10万,高于女性的11.53/10万,男女性标化死亡率之比为1.55:1.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男性80岁以上、女性85岁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胰腺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16.59%、7.31%、5.23%、4.33%和3.87%.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NM分期为0~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0.00±33.37)、(224.00±15.82)、(86.00±4.52)d.Ⅳ期患者与0~Ⅱ期及Ⅲ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1、104.40,P值均<0.001).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确诊时的TNM分期及是否手术切除肿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收集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原文传递
组织因子T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杨莉 侯意风 +3 位作者 胡晶莹 张磊 丰美芳 赵新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T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评价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4 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TF的表达特点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T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评价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4 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TF的表达特点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4 5例乳腺癌组织及对照正常组织中 ,分别有 31例和 4例TF表达阳性 ,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 4例TF表达阳性 (P <0 .0 0 1)。 (2 )TF的表达与年龄、是否绝经无关 (P >0 .0 5 ) ,与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P<0 .0 5 )。 (3)TF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指标C erbB 2 ,p5 3,PCNA的表达正相关 ,与雌激素受体 (ER)表达负相关 (P <0 .0 5 ) ,与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无关 (P >0 .0 5 )。结论 TF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 ,参与乳腺癌组织的发生发展过程 ,可能作为乳腺癌的一个预后因子或与其他预后指标结合共同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2-2010年宫颈癌流行状况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蓓 杨黎明 +4 位作者 杨琛 吴铮 李小攀 高玉堂 孙乔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4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宫颈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宫颈癌的登记资料,分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宫颈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宫颈癌的登记资料,分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应用Life-Tables计算患者1~5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TNM分期和是否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002-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宫颈癌新发患者824例,平均发病年龄50.3岁,粗发病率为7.1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59/10万。宫颈癌患者死亡264例,粗死亡率为2.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10万。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在绝经期前、后呈现双峰现象,发病高峰出现在35~39岁及75~79岁。2002-2010年,浦东新区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无明显变化。宫颈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8%、80.56%、76.30%、73.45%和71.74%。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7.177,P〈0.01)。不同TNM期别患者生存时间不同,早期患者(0~Ⅰ期)1~5年生存率高于中期(Ⅱ期)及中晚期(Ⅲ期和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早、中=33.09,U早、晚=125.00,U中、晚=34.87,P〈0.01)。结论 2002-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宫颈癌发病率呈升高趋势,35~39岁女性发病率上升明显,肿瘤早发现及手术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人肺腺癌干细胞源自肺脏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必强 周瑾 +1 位作者 耿沁 董强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59-76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提示肺腺癌源自肺脏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的恶性转化,但该假说在人体中尚未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对人肺腺癌干细胞的BASC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人肺腺癌干细胞经流式细胞纯化或无血清悬浮培养获得,所得细胞采用免...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提示肺腺癌源自肺脏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的恶性转化,但该假说在人体中尚未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对人肺腺癌干细胞的BASC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人肺腺癌干细胞经流式细胞纯化或无血清悬浮培养获得,所得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ASC特征性标志并经尾静脉注射至免疫缺陷小鼠观察肿瘤转移。结果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SPC-A1均表达Ⅱ型肺泡细胞标志SP-C,但少数细胞表达支气管非纤毛柱状细胞标志CCSP和胚胎干细胞基因OCT4,提示此类细胞属于BASC样癌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纯化其中的CD24+CD22+肺腺癌干细胞后,发现此类细胞属于CCSP+SP-C+OCT4+细胞,其表型与BASC相同。此外,肺腺癌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经EGF/IGF-1/FGF-10刺激能够形成悬浮生长的球体,这类肺球体细胞的特征也与BASC相同。肺球体细胞在含血清条件下培养2周即发生分化,表现为CCSP和OCT4表达丢失。动物实验揭示肺球体细胞具有高转移能力。结论人肺腺癌干细胞具有BASC特征并表达胚胎干细胞基因OCT4,此类肺癌细胞可能与小鼠肺腺癌一样,源自肺脏BASC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干细胞 支气管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SPC-A1与人胚肺细胞WI-38对纳米颗粒吞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勇杰 李红 +1 位作者 许凯黎 古宏晨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肺癌细胞及胚肺细胞对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吞噬行为的生物学特性及二者之间吞噬特性的差异。方法 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 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 目的 探讨人肺癌细胞及胚肺细胞对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吞噬行为的生物学特性及二者之间吞噬特性的差异。方法 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 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6h,分别取所培养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另取培养6h的部分SPC A1细胞传代培养,并对每一代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培养1hr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即已能进入癌细胞SPC A1的细胞质,培养至6h已见有大量颗粒成簇进入细胞质内。然而,在同一的条件下, 培养6h后仍未观察到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进入WI-38细胞。经吞噬了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SPC A1肺癌细胞传至10代后仍生长良好,且在第7代仍然能观察到细胞内存在纳米颗粒并且未出现团聚现象。结论 在同一细胞培养的条件下,肺癌细胞SPC A1明显地比胚肺细胞WI 38更易吞噬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且前6h内未观察到纳米颗粒进入WI 38细胞。凡进入癌细胞内的纳米Fe3O4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细胞中停留数代之久且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根据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示采用Fe3O4纳米颗粒将开拓一条颇有潜在性价值的纳米颗粒对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内摄作用 铁化合物 氨基硅烷 纳米颗粒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出生队列妇女月经生育等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琦 高玉堂 +1 位作者 刘大可 李泓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 通过不同出生队列妇女月经生育等因素变化趋势的分析 ,为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作出可能的解释。方法 利用出生队列的方法对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 192 7年~ 196 1年出生的 74 94 3名中老年妇女的月经生育状况、... 目的 通过不同出生队列妇女月经生育等因素变化趋势的分析 ,为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作出可能的解释。方法 利用出生队列的方法对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 192 7年~ 196 1年出生的 74 94 3名中老年妇女的月经生育状况、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和绝经后体重增长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随着出生年代的推进 ,上海市区妇女月经初潮年龄提早 ,绝经年龄推迟 ,行经年数延长 ,婚育年龄推迟 ,哺乳时间缩短 ,5 0岁较 2 0岁时体重增加更多。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解释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流行病学 月经 生育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焕玲 杨万水 +3 位作者 高姗 张薇 高静 项永兵 《中国肿瘤》 CAS 2011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探讨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79年1月~2010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利用R软件及... [目的]探讨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79年1月~2010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利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83篇。经Meta分析综合后,与不饮绿茶或饮绿茶较少者相比,饮绿茶较多者的相对危险度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0.88(95%CI:0.81~0.95)。其中绿茶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合并RR为0.73(95%CI:0.57~0.93),有统计学意义;绿茶对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的保护作用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合并RR分别为0.89(95%CI:0.71~1.13),0.96(95%CI:0.84~1.10),0.73(95%CI:0.45~1.19);而肝癌的结果0.77(95%CI:0.57~1.03)处于临界统计学意义的水平。此外,亚组分析提示绿茶对女性食管癌有保护作用,合并RR为0.32(95%CI:0.17~0.59)。绿茶与直肠癌合并的RR为1.10(95%CI:0.97~1.24),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绿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可能是胃癌、肝癌、食管癌(女性)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保护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消化系统肿瘤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绿茶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5 位作者 徐望红 邵常霞 阮志贤 程家蓉 SHU Xiao-ou 高玉堂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饮茶特别是绿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已确诊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087)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 目的探讨饮茶特别是绿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已确诊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087)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活习惯、激素相关因素、疾病及家族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与从未饮茶者相比,有饮茶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略降低(OR=0.82,P=0.0466)。饮茶主要对绝经前女性有保护作用(OR=0.74,95%CI:0.54~1.01);以从不饮茶者为参比组,饮淡茶、浓淡适中及浓茶者的OR值分别为0.72、0.88和0.44,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31)。在不吸烟不饮酒者中,饮绿茶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OR=0.77,P=0.0199);每周饮绿茶频率越高,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越低;以从未饮茶者为参比组,每周饮绿茶<7次及≥7次者OR值分别为0.90(95%CI:0.53~1.54)和0.76(95%CI:0.60~0.95),趋势检验P=0.0163;饮绿茶量越大危险性越低,每月饮绿茶≤100g、~200g及>200g者的OR值分别为0.76、0.87和0.74,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茶特别是绿茶对子宫内膜癌可能有弱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局限于绝经前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病例对照研究 绿茶 非条件logistic 2002年12月 个人生活习惯 回归模型分析 保护作用 趋势检验 1997年 饮茶者 OR值 绝经前 统计学 癌患者 上海市 生育史 营养素 家族史 CI 饮酒者 不吸烟 人群 女性 每周
原文传递
肺腺癌组织中OCT4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雪艳 王慧敏 +3 位作者 金波 董强刚 黄进肃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7-2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OCT4是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基因,在癌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目的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OCT4表达,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转移、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OCT4是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基因,在癌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目的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OCT4表达,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转移、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肺腺癌组织OCT4表达。卡方检验OCT4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分析评估各指标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肺腺癌组织中,91例可观察到OCT4阳性细胞。OCT4表达与肺腺癌患者转移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且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和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OCT4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转移及化疗耐药相关,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OCT4 预后
下载PDF
EPHX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和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一迁 陆培新 +5 位作者 王加生 王金兵 万曙光 T.Kensler J.Groopman 钱耕荪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 (EPH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基因型及血清黄曲霉素B1(AFB1)加成物含量和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 3对肝癌高发家族 (6 2例 )和相对应的非癌对照家族成员 (5 8例 )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 ,... 目的 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 (EPH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基因型及血清黄曲霉素B1(AFB1)加成物含量和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 3对肝癌高发家族 (6 2例 )和相对应的非癌对照家族成员 (5 8例 )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 ,PCR法测定所有成员血清中AFB1 白蛋白加成物量、HBsAg及血细胞的EPHX ,GSTT1,GSTM1的基因型。结果  1.高发家族成员有 4 1.9% (2 6 / 6 2 )血清AFB1 白蛋白加成物含量高于所有被测成员的中位值 ,而对照家族仅有 15 .5 % (9/ 5 8)高于中位值 ,二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2 .在对照家族和高发家族AFB1 白蛋白含量低于中位值的人群中GSTM 1,GSTT1,EPHX基因型的分布未见明显的差异 ;而AFB1 白蛋白含量高于中位值的高发家族人群 ,其EPHX 113编码位突变型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家族 (P <0 .0 0 1) ,但GSTT1,GSTM 1的基因型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PHX基因 113编密子的突变与机体AFB1暴露后形成的加成物的含量增加有关 ,从而可以推断与个体对黄曲霉素的敏感性和肝癌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物水解酶 谷胱甘肽转硫酶 肝癌 易感性 黄曲霉素B1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身体质量指数和上海市男性肺癌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恩菊 王学励 +1 位作者 袁剑敏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研究身体质量指数 (BMI)和男性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1986~ 1989年在上海市区建立了 1个包括 180 0 0人的男性队列 ,以后每年随访 1次 ,至 2 0 0 0年 7月共收集到肺癌新发病例 374人。结果 身体质量... 目的 研究身体质量指数 (BMI)和男性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1986~ 1989年在上海市区建立了 1个包括 180 0 0人的男性队列 ,以后每年随访 1次 ,至 2 0 0 0年 7月共收集到肺癌新发病例 374人。结果 身体质量指数越高 ,患肺癌的危险性越低。以身体质量指数五分位的最低组作参比 ,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和吸烟情况等混杂因素后 ,其它 4组的相对危险度依次为 0 .8、0 .8、0 .6和 0 .7,趋势检验P值 =0 .0 0 2。按吸烟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在当前吸烟者中 ,身体质量指数和患肺癌危险性的负相关关系依然存在 ,但是在从不吸烟组中 ,由于肺癌发病例数太少 ,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按肺癌的不同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 ,发现身体质量指数和肺腺癌的关系较明显。结论 身体质量指数可能与上海男性肺癌危险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质量指数 上海市 男性 肺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中国恶性肿瘤高发现场点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项永兵 《中国肿瘤》 CAS 2005年第9期562-569,共8页
经过20世纪两次大规模回顾性调查,我国的死因统计工作尤其是肿瘤死因统计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家肿瘤登记处资料被国际收录。登记资料评价的重要性引起关注。全文对近十余年来国内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率资料分析和利用方面的文献进行... 经过20世纪两次大规模回顾性调查,我国的死因统计工作尤其是肿瘤死因统计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家肿瘤登记处资料被国际收录。登记资料评价的重要性引起关注。全文对近十余年来国内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率资料分析和利用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登记资料 中国
下载PDF
中青年与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项永兵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2-457,共6页
目的 分析比较中青年和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 1992年 2月~ 1993年 12月 ,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一项大规模全人群女性肺癌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 5 0 4例及人群对照 6 0 1例。根据年龄把研究对象分... 目的 分析比较中青年和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 1992年 2月~ 1993年 12月 ,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一项大规模全人群女性肺癌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 5 0 4例及人群对照 6 0 1例。根据年龄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35~ 5 4岁和 5 5~ 6 9岁组 ,并分析比较两组的结果。单因素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法 ,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 ,中青年组危险因素是做饭时眼和喉烟雾刺激感 ,最高一组比数比为3.4 0 ;其次是肺癌家族史 ,比数为 5 .80。而保护因素是饮茶 (OR :0 .4 0 )和活产次数 (5次及以上组OR :0 .39)。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主要是 :高身体指数 (最高一组OR :1.6 9)、工作场所被动吸烟史 (OR :1.5 5 )、厨房在卧室内 (OR :1.5 0 )、做饭时厨房内烟雾较多 (OR :2 .4 3)、菜油为主要食用油 (OR :1.94 )等。此外 ,肺结核病史和肺癌家族史可能增加老年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保护因素是维生素C(最高一组OR :0 .4 5 ) ,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肺癌的结果比较表明 ,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 ,两者都有不同。结论 中青年和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的病因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人 非吸烟女性 肺癌 危险因素 比较研究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