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丁芸 刘晓新 戴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59例踝关节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采取疼痛管理模式护理...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59例踝关节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采取疼痛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踝关节评分。结果:手术当日、术后第1天研究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Kofoed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模式 踝关节骨折 术后疼痛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谭伟 张叶松 +1 位作者 刘进炼 陆黎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47-948,共2页
胫骨中下段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其中下段软组织条件差,如切开复位需要剥离较多软组织,会进一步破坏骨折端血供,致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风险增加[1]。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均是目前临床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其临床... 胫骨中下段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其中下段软组织条件差,如切开复位需要剥离较多软组织,会进一步破坏骨折端血供,致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风险增加[1]。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均是目前临床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各有优劣性[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锁定钢板 髓内钉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陆黎明 刘进炼 +2 位作者 张叶松 凡桂勇 孙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比较几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固定手术治... 目的比较几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固定手术治疗组(观察组1)以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组(观察组2),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固定内外踝,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组骨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和二次治疗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踝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效果较好,而且骨不连发生率和二次治疗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黎明 刘进炼 +2 位作者 张叶松 凡桂勇 孙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入住的1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对照组(膝前正中入路手术),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入住的1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对照组(膝前正中入路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获18~37个月随访,平均(24±6)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步态、膝关节稳定度、活动范围及Merchant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前后联合入路会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概率,但不能减轻患者疼痛。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式要优于膝前正中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开放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关雪 吴隆延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开放与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式对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闭合髓内钉... 目的开放与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式对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式,观察组给予小切口的开放髓内钉内固定术式,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指标,术中放射剂量,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胸部、腹部、甲状腺及性腺的放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Hb组内比较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6.16%,与对照组的13.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需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可考虑切口较小的开放复位,不但能够获得等同于闭合复位的疗效,而且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也明显更低,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开放复位 闭合复位 内固定器 髓内钉
下载PDF
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在后踝大块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陆黎明 刘进炼 +2 位作者 张叶松 谭伟 凡桂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在后踝大块骨折(后踝骨折块>25%踝关节面)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后踝大块骨折患者7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18~75岁,平均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空心钉在后踝大块骨折(后踝骨折块>25%踝关节面)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后踝大块骨折患者7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18~75岁,平均47.8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空心钉组和微型钢板组,各35例,空心钉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术,微型钢板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钢板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空心钉组[(7.23±1.49)d vs.(9.15±1.84)d、(12.47±2.26)d vs.(15.38±2.59)d、(8.15±0.73)周vs.(9.34±0.76)周,P<0.05]。术前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O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型钢板组显著高于空心钉组[(72.51±6.83)分vs.(63.92±6.59)分、(74.52±6.89)分vs.(65.83±6.94)分,P<0.05]。术前两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角度及跖屈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型钢板组活动角度显著大于空心钉组[(9.62±0.98)°vs.(8.15±0.93)°、(27.24±3.81)°vs.(22.85±3.46)°,P<0.05];微型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显著低于空心钉组17%(P<0.05)。结论微型钢板在后踝大块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内固定 钢板 空心钉
下载PDF
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在骨科病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晓新 董桂秋 丁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在骨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名骨科病区护士进行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按不同层次量化培训要求,在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护理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和满意度(病人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在骨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名骨科病区护士进行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按不同层次量化培训要求,在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护理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和满意度(病人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比较培训实施1年前后各指标得分及教学科研成果,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理工作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培训前(P<0.05),教学科研成果增加。病人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骨科病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分层次规范化培训 骨科
下载PDF
漂浮肩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周青 李坤 +4 位作者 陈波 周耀东 陈豪 王振 刘进炼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9期847-852,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固定锁骨、手术固定锁骨和肩胛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56例采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5.08... 目的 :探讨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固定锁骨、手术固定锁骨和肩胛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56例采用3种不同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5.08±13.47)岁,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法;B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28±10.43)岁,均采用手术治疗单独固定锁骨法;C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6.20±9.50)岁,均采用手术治疗固定锁骨和肩胛骨法。分别采用Herscovici标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对3种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对3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C组(P=0.000)。分别采用Herscovici标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比较3种方式治疗漂浮肩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与C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对漂浮肩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优势,且单独固定锁骨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锁骨 骨折 肩关节
下载PDF
早期院后精细化管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晓新 凌芳 +3 位作者 杨惠花 朱桂菊 刘进炼 李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2期3400-340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院后精细化管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定期医师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常规回访管理方式;选择2020年1—10月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出... 目的探讨早期院后精细化管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定期医师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常规回访管理方式;选择2020年1—10月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回访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院后精细化管理方案。干预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洗澡、如厕、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院后精细化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院后管理 康复 生活质量 影响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对血液流变学及Cor、IL-8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斌 刘进栋 谭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对血液流变学及Cor、IL-8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 目的研究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对血液流变学及Cor、IL-8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行髓内钉固定治疗,B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Cor、IL-8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及骨不连、畸形愈合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A组患者临床总优良率高于B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指标及血清Cor、IL-8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术后1年A组患者并发症及骨不连、不良愈合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轻对机体的损伤和对血运的破坏,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 髓内钉固定 血液流变学 皮质醇 白介素-8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正宇 刘进炼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成观察、对照组,37例/组。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交... 目的观察分析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成观察、对照组,37例/组。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6~12个月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3±2.6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72±3.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41%<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骨性愈合率高达86.49%,高于对照组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1,P<0.05)。结论对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骨折合并脑损伤对骨愈合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青 刘进炼 +2 位作者 刘超群 周耀东 陈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5911-5915,共5页
背景:骨折周围神经损伤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目的:观察了大鼠肢体骨折合并脑损伤对骨密度、骨微结构、骨生物力学特征和骨代谢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骨折组和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在术后3周、... 背景:骨折周围神经损伤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目的:观察了大鼠肢体骨折合并脑损伤对骨密度、骨微结构、骨生物力学特征和骨代谢影响。方法:63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骨折组和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在术后3周、6周和3个月分批麻醉处死动物保存骨骼和血清标本,检测骨密度、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以及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和骨钙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单纯骨折组相比,在造模3周和6周后,脑损伤合并骨折组胫骨近端的骨密度、松质骨微结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胫骨皮质骨截面总面积和骨髓腔面积、胫骨极限载荷和极限应力、血清原氨基末端肽和骨钙素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造模后3个月,3组间上述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脑损伤可增加骨折局部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提高生物力学性能,以此促进骨折局部的骨愈合和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脑损伤 骨密度 骨转换 皮质骨微结构 松质骨微结构 骨生物力学 骨代谢 骨钙素
下载PDF
探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伟 刘进炼 张叶松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划分成严重组(32例)与一般组(36例)。全部实施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 目的探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划分成严重组(32例)与一般组(36例)。全部实施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骨水泥注射量(3.21±1.23)m L低于一般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18.87±6.54)%、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21.34±9.36)%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一般骨折与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黎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手指钝性离断指应用伤断再植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取的5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为以上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断指再植术治疗后,46... 目的研究分析手指钝性离断指应用伤断再植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取的5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为以上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断指再植术治疗后,46例患者断指成活(92.00%),失败4例(8.00%);本次50例患者满意度高达(92.1±2.3)分,为优秀。结论手指钝性离断指应用伤断再植手术治疗后的成活率较高、美观度高,对尽快恢复手指关节功能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钝性离断 断指再植 手术 疗效 R658.1
下载PDF
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新 董桂秋 刘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9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选取苏州九龙医院骨科医护人员5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接受了为期10个月的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仅参与... 目的探讨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选取苏州九龙医院骨科医护人员5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接受了为期10个月的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仅参与调查研究。采用Maslas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调查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变化情况。结果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前,两组骨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后,观察组情感耗竭为(18.14±4.63)分,低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2.577,P=0.013;t=-2.273,P=0.027);去人性化为(7.16±3.41)分,低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3.071,P=0.003;t=-2.830,P=0.007);低职业效能为(39.27±8.84)分,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t=-2.943,P=0.005;t=2.975,P=0.004)。结论封闭式巴林特小组干预能改善骨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封闭式 巴林特小组 职业倦怠
下载PDF
两种韧带修复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黎明 刘进炼 +2 位作者 张叶松 谭伟 凡桂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韧带修复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 目的探讨两种韧带修复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同时修复浅层、深层韧带,对照组修复浅层韧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内踝间隙、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踝关节跖屈角度(17.45°±2.31°)、背伸角度(35.46°±3.48°)分别大于对照组的(12.37°±2.11°)和(27.61°±2.86°),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5.24%VS 8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0%VS 9.52%,P>0.05)。结论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同时修复浅层、深层韧带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修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断裂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椎体间脊柱融合术中不同植骨材料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伟 张叶松 +1 位作者 刘进炼 陆黎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BMP复合骨等植骨材料在退变性腰椎椎间体脊柱融合术中的疗效,分析对比三种材料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因退变性腰椎椎体行椎体间脊柱融合术的患者144例,根据术中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BMP复合骨等植骨材料在退变性腰椎椎间体脊柱融合术中的疗效,分析对比三种材料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因退变性腰椎椎体行椎体间脊柱融合术的患者144例,根据术中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自体骨植入)、B组(同种异体骨植入)、C组(BMP复合骨植入)三组,每组38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6、12和24个月时的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及JOA评分。结果 (1)椎间隙:三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3、6、12和24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6、12和24个月高度小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植骨融合率:A、C组在术后第24月的骨性融合率达100%,均高于B组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三组JOA评分A、C组优良率基本一致,且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和BMP复合骨在退变性腰椎椎间体脊柱融合术中疗效相近,且均优于同种异体骨,而BMP复合骨具有无创取材、植骨量充足、排斥反应小的优点,可在临床首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病 脊柱融合 植骨 BMP复合骨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抗慢性应激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佳佳 周军 杨惠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潜在抗慢性应激作用。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6只。对照组仅做T。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T。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潜在抗慢性应激作用。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6只。对照组仅做T。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T。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7d,对照组、治疗组于L4。5水平向蛛网膜下腔注射100μl含1.0×10。BMSCs的Hank缓冲液的混悬液,模型组注射等量Hank缓冲液。术前、术后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14,28d采集各组新鲜血液,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取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杏仁核区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蛋白谷氨酸受体1(GluR1)和谷氨酸受体2(GluR2)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治疗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BMSCs移植后,治疗组大鼠BBB评分较模型组持续增高,移植后21,28d治疗组[(9.85±0.82)分、(11.23±0.68)分]和模型组[(8.42±0.39)分、(8.84±0.25)分]均低于对照组[(21.00±0.00)分、(21.00±0.00)分](P〈0.05)。移植后14,28dACTH浓度模型组[(104.80±6.16)pg/ml、(101.40±2.33)pg/m1]和治疗组[(98.50±4.07)pg/ml、(96.50±2.28)pg/m1]均高于对照组[(90.40±11.36)pg/ml、(83.20±5.22)pg/ml](P〈0.05);移植后14dCORT浓度模型组、治疗组[(44.40±1.44)ng/ml、(43.30±1.17)ng/m1]均低于对照组(48.20±2.27)ng/ml(P〈0.05),28d时模型组、治疗组[(70.40±1.90)ng/ml、(61.40±1.83)ng/m1]均高于对照组(46.40±1.49)ns/ml(P〈0.05);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三组NE、E浓度的变化趋势与ACTH浓度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质干细胞移植 应激
原文传递
45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丽 刘晓新 董桂秋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8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超前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行断指再移植术患者45例,均采用超前镇痛处理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测量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程度。结果 经超前镇痛处理和护理干预,45例患者术...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超前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行断指再移植术患者45例,均采用超前镇痛处理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测量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程度。结果 经超前镇痛处理和护理干预,45例患者术后3 d疼痛评分,0~3分者40例(88.89%);4~6分者3例(6.67%);7~10分者2例(4.44%)。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应用超前镇痛,并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断指再植 疼痛护理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1
20
作者 凡桂勇 刘进炼 +1 位作者 周青 刘超群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50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下辅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50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下辅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踝足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分别为(82.16±4.11)mm、(31.44±2.95)mm、(44.19±3.71)mm、(121.24±4.2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50例患者中,在踝足部功能方面,AOFAS评分优良率为90.00%,以Ⅱ型概率最高,其次为Ⅳ型;50例患者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关节内跟骨骨折予以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跟骨骨折 关节镜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