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1
作者 牟凡 黄志伟 +3 位作者 程渝 赵雪 李华芳 禹顺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4-1421,共8页
目的·以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为例,通过构建针对中国群体的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并对氯氮平进行剂量优化。方法·... 目的·以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为例,通过构建针对中国群体的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并对氯氮平进行剂量优化。方法·通过文献及药理学相关数据库获取氯氮平及氟伏沙明的基本理化性质参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 and excretion,ADME)相关参数及中国群体的生理解剖相关参数,利用PK-Sim®软件构建2种药物的PBPK模型。以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percentage error,MP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或者预测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或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与实测AUC或Cmax的比值为判断指标,并通过真实世界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氟伏沙明对氯氮平的抑制作用参数构建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的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以药时曲线下面积比值(area under the curve ratio,AUCR)或峰浓度比值(peak concentration ratio,CmaxR)的90%置信区间为评价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临床显著的DDI(无效应边界为80%~125%)。根据PBPK模型量化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后氯氮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并制定氯氮平的剂量优化方案。结果·构建的氯氮平、氟伏沙明模型验证的MPE绝对值≤10%且MAPE<25%,说明预测的药时曲线是准确的。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的PBPK模型的AUC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25以内,可准确地预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氯氮平-氟伏沙明联用模型的预测结果提示,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的AUCR和CmaxR的90%置信区间均不完全位于无效应边界内,说明两药合用会发生临床显著性的DDI。此外,PBPK模型的剂量优化结果提示:受试者联合服用氯氮平及氟伏沙明时,氯氮平的剂量减少至原本剂量的50%,可使氯氮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的表型转化与精神药物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牟凡 赵雪 +1 位作者 李华芳 禹顺英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药物代谢酶的表型转化是指药物代谢酶的表型在特定的非遗传因素影响下发生暂时性变化的现象。药物与疾病是引起表型转化的主要因素,若忽略其影响,易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由于相当一部分精神药物,尤其是抗抑... 药物代谢酶的表型转化是指药物代谢酶的表型在特定的非遗传因素影响下发生暂时性变化的现象。药物与疾病是引起表型转化的主要因素,若忽略其影响,易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由于相当一部分精神药物,尤其是抗抑郁药对代谢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易引起表型转化,所以在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表型转化。本文对药物代谢酶表型转化在精神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治疗药物 药物代谢酶 表型转化
原文传递
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樊梅 禹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beta2 subunit,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53名,采用Mass ARRY Epi TYPER ...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beta2 subunit,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53名,采用Mass ARRY Epi 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患者组中12例在药物治疗8周后再次检测该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和各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患者组男性Cp G_2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男性降低[(0.215±0.084)vs.(0.264±0.103),P<0.05]。治疗后患者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DNA甲基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0.088±0.037)vs.(0.121±0.063),P<0.01],治疗前后各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提示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精神分裂症 GABRB2基因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梅 高可润 禹顺英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63,共3页
近年来,生物标记物在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与一定疾病的状态有关的可以被客观测量的标记物,包括有临床诊断标记物、治疗反应和治疗结局预测标记物等分类,可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继而改善临床结局。在精神病学领... 近年来,生物标记物在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与一定疾病的状态有关的可以被客观测量的标记物,包括有临床诊断标记物、治疗反应和治疗结局预测标记物等分类,可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继而改善临床结局。在精神病学领域,已有不少研究从分子水平、脑影像学、脑电生理学、认知功能等方面对多种精神疾病进行了生物标记物研究,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及其药物治疗中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精神分裂症 分子水平 治疗反应 早期诊断 临床结局 精神疾病 诊断标记物
原文传递
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梅力 张靖 +4 位作者 亢清 连成 彭素芳 禹顺英 陈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治疗的AN患者,其中限制型(restricting type)患者(AN-R组)76例、暴食清除型(binge/purging type)患者(AN-BP组)81例。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 6.0,EDE-Q 6.0)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冲动特质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患者的5-HTTLPR多态性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AN-R组相比,AN-BP组患者的EDE-Q 6.0总分及其4个分量表得分、BIS-11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均有所增加(均P<0.05),但2组患者的5-HTTLP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携带3种5-HTTLPR基因型(S/S、S/L和L/L)的AN患者的BIS-11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BP患者较AN-R患者具有更明显的冲动特征,但未发现2种疾病亚型或冲动特质与5-HTTLPR多态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 多态性 冲动特质
下载PDF
5-HTTLPR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及其情感气质类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苑成梅 禹顺英 +4 位作者 李则挚 黄佳 洪武 钱伊萍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其与双相障碍患者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30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272名正常对照。用情感气质评定量表(TEMPS-A)评估情...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其与双相障碍患者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30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272名正常对照。用情感气质评定量表(TEMPS-A)评估情感气质类型,运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评估5-HTTLPR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及其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在女性中,5-HTTLPR L/S多态与双相障碍相关(基因型χ2=6.769,P=0.034;等位基因χ2=6.028,P=0.014);5-HTTLPR L/S多态S等位基因与双相障碍患者的焦虑气质相关(t=8.248,P=0.005);5-HTTLPRrs25531 A/G多态LA等位基因与双相障碍患者的情感旺盛气质相关(Z=-2.205,P=0.027)。结论 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双相障碍的患病情况相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某些情感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 基因多态 情感气质 情感气质评定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