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腮腺区神经鞘瘤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明华 尹雪莱 +5 位作者 胡永杰 盛美春 王忠华 郑重阳 张新宇 吴海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腮腺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0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52例腮腺区神经鞘瘤病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 目的 :探讨腮腺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0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52例腮腺区神经鞘瘤病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9例术前有面瘫、不适等神经症状,占17.31%。术前确诊率为21.15%,5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随访42~20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恶变。28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症状,占53.85%;10例患者损伤症状消失,8例患者不同程度改善,占64.29%。当肿瘤与面神经无明显关联时,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当肿瘤位于面神经上时,切除术总有效率为22.22%,囊内摘除术总有效率为85.71%,切除且同期重建总有效率为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腮腺区神经鞘瘤的术前确诊较难,确诊依赖病理诊断。该肿瘤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应注意保护面神经,首选囊内摘除术;但当面神经离断及切除时,应尽可能同期行神经重建术,以期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神经鞘瘤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缺损的分类和修复重建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坚 沈毅 +4 位作者 李军 吴逸群 张陈平 竺涵光 张志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回顾分析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一头颈部肿瘤88例,按颅颌面缺损冠状位上硬脑膜、颅底骨和面部组织缺损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修复方法。硬脑... 目的回顾分析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一头颈部肿瘤88例,按颅颌面缺损冠状位上硬脑膜、颅底骨和面部组织缺损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修复方法。硬脑膜无缺损者(37例)无需修复,对于可直接缝合的硬脑膜缺损(25例)直接缝合;对于无法直接缝合的硬脑膜缺损(26例)采用大腿阔筋膜(2例)、颞肌筋膜(2例)、颅骨骨膜(1例)或人工硬膜补片(21例)修复。58例颅底骨缺损分别采用钛网(57例)、游离髂骨(1例)、颅骨(2例)或Medpor(1例)进行修复。面部软、硬组织的局限性缺损选用邻近颞肌系统瓣(36例)、胸锁乳突肌瓣(6例)以及翼内肌瓣(2例)修复;面部软、硬组织的广泛缺损则选用背阔肌肌皮瓣(26例)、胸大肌肌皮瓣(12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5例)、股前内侧穿支皮瓣(1例)等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结果组织瓣转移的成功率为100%,术后4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发生局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于术后7~10d发生颅内感染,经积极对症处理无效而死亡。总并发症率为9.1%,死亡率为2.3%。结论硬脑膜的水密修复、颅底的骨性重建和血供良好的组织瓣覆盖能够成功地重建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后的缺损。应根据缺损的程度和解剖部位来选择合适的局部组织瓣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联合切除术 肿瘤 头颈部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创面止血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云 周晌辉 +2 位作者 王洋 刘胜文 杨雯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创面渗血的止血效果。方法:40例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结扎,电凝,纱布加压等常规止血方法对手术创面止血,实验组在上述常规外科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微孔多聚糖... 目的:研究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创面渗血的止血效果。方法:40例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结扎,电凝,纱布加压等常规止血方法对手术创面止血,实验组在上述常规外科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作为术中创面止血剂,记录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血常规等指标,比较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创面总出血量、输血量、第1 d、2 d、3 d和5 d的引流量和术后血常规等变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第4 d引流量及1周的总引流量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后创面的处理方法对术后引流量有直接影响,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可以加强常规外科止血方法的效果,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联合根治术 创面处理 止血 MPH 引流量
原文传递
Jadad量表与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151
4
作者 马捷 刘莹 +2 位作者 钟来平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索系统评价中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评价工具(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方法:以诱导化疗在头颈鳞癌中的作用为例,在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对检索结果分别采用Ja... 目的:探索系统评价中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评价工具(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方法:以诱导化疗在头颈鳞癌中的作用为例,在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对检索结果分别采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列表分析。结果:纳入的37个RCT中,以Jadad量表评价,应排除23个低质量RCT;以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应排除7个具有"High bias"的RCT。但产生差异被Jadad量表评价为低质量的16个RCT中,绝大多数是未描述盲法和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并不影响这些RCT的质量,可纳入到系统评价中。结论:为了提高系统评价的质量,尤其是开放式RCT,建议使用合理的RCT评价工具,推荐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Jadad量表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下载PDF
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刚 李晓光 +1 位作者 何悦 于德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 :总结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9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运用Kaplan-Me... 目的 :总结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9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9例患者中,女14例(35.89%),男25例(64.10%);年龄31~72岁(中位年龄45岁)。对其中26例(66.66%)采用腮腺全叶切除术治疗,11例(28.21%)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2例(5.13%)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6例患者因肿瘤黏连面神经,手术中予以部分切除。主要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29例,74.36%)及Frey综合征(9例,23.08%)。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其中3例再次复发。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浅叶或全叶切除术。神经往往与复发病灶关系密切,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必要时需要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多形性腺瘤 手术 面神经
下载PDF
PBL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代天国 何悦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83-985,989,共4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通...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介绍P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下载PDF
890例颌骨成釉细胞瘤发病构成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浏 张新宇 +1 位作者 胡永杰 张陈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了解颌骨成釉细胞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2014-6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890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分类进行分析。结果:890例成釉细胞瘤中平均年龄40.15岁,... 目的 :了解颌骨成釉细胞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2014-6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890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分类进行分析。结果:890例成釉细胞瘤中平均年龄40.15岁,男女比例1.62∶1。下颌骨受累724例(81.35%),上颌骨受累166例(18.65%),左右颌骨发病率基本相同,颌骨任一部位均可见成釉细胞瘤的发生,但下颌磨牙及下颌升支区为最易受累部位。病理亚型中实体型378例,单囊型427例,为成釉细胞瘤最为常见的病理亚型。结论:成釉细胞瘤好发于青年,多见于下颌骨,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实体型及单囊型为成釉细胞瘤最为常见的病理亚型,临床诊治中应注意其相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构成比 颌骨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钟来平 琚梧桐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10期621-626,共6页
生物标志物是用以标志某一正常或异常生物现象、健康或者疾病的存在于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某种特定生物学分子。它在肿瘤研究中可分为诊断性、预后性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其鉴定及应用对评价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抗药物的... 生物标志物是用以标志某一正常或异常生物现象、健康或者疾病的存在于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某种特定生物学分子。它在肿瘤研究中可分为诊断性、预后性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其鉴定及应用对评价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抗药物的生物学效应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现今肿瘤转化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生物标志物的转化研究主要涉及肿瘤的诊断与分子分型、靶向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预后预测等方面。本文旨在回顾生物标志物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转化研究进展,对已上市的针对生物标志物的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WEE1、Wnt/β-catenin通路、Sonic hedgehog通路、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等抑制剂的临床前试验以及对生物标志物在治疗方案优化的指导作用予以述评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生物标志物指导口腔鳞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生物标志物 个体化治疗 转化医学 临床试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2003-2012年上海地区口腔恶性肿瘤发病状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傅锦业 吴春晓 +4 位作者 张陈平 孙坚 郑家伟 张志愿 郑莹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 目的 :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发病状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Z检验和加权卡方检验,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3—2012年,上海全市共诊断口腔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935例,发病粗率为35.8/100万,发病标率为18.8/100万,性别比为1.36∶1;中位首诊年龄为63岁,女性略大于男性。发病危险度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10年间口腔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上海城市老龄化的发展,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发病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时间趋势 上海地区
下载PDF
早期口腔鳞癌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雪蕊 杨溪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点分析,可更准确预测颈部情况,为确定颈部合理的处理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本文对与早期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颈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神经侵犯 淋巴管血管侵犯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在原发及复发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渔 季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 :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颌骨原发及复发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特点尤其是侵袭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64例共96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分为复发组(第1组,32例患者6... 目的 :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颌骨原发及复发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特点尤其是侵袭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64例共96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分为复发组(第1组,32例患者64例组织)和原发组(第2组,32例患者32例组织),以10例正常牙囊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及10例牙囊组织中FGFR2蛋白的表达。应用SAS9.3软件包分析FGFR2与成釉细胞瘤的关系。结果:96例成釉细胞瘤中均检测到FGFR2的表达,复发成釉细胞瘤组织中FGFR2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成釉细胞瘤;第1组中原发成釉细胞瘤的平均直径为4.02 cm,第2组中成釉细胞瘤的平均直径为3.1 cm(P<0.05)且最大直径为3.9 cm。上颌骨复发成釉细胞瘤中FGFR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下颌骨复发成釉细胞瘤。结论:肿瘤复发与成釉细胞瘤的大小相关,直径大于3.9 cm的成釉细胞瘤较直径小于3.9 cm者更易复发,且复发成釉细胞瘤中FGFR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发成釉细胞瘤,表明FGFR2的表达与成釉细胞瘤的复发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复发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原发成釉细胞瘤 复发成釉细胞瘤 FGFR2
下载PDF
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黎琳 杨文艺 +1 位作者 马海龙 胡镜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 :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 目的 :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及16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IFNAR1的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NAR1在OSCC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黏膜组织高。IFNAR1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吸烟和饮酒无相关性(P>0.05)。IFNAR1表达对OSCC患者生存预后的HR=1.879(95%CI=0.967-3.651,P=0.063)。Log-rank检验显示,IFNAR1表达高低与OSCC患者预后相关(P=0.057)。结论 :IFNAR1在OSCC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对OSCC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与OSCC患者的预后有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AR1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建 李思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症(20.51...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症(20.51%),其中感染14例(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例(11.54%),形成瘘管6例(7.69%)。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的适应证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病人源性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永 石超吉 +5 位作者 周榕 陶文杰 洪多 李江 孙树洋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构建及鉴定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 of head and neck,HNMM)病人源性肿瘤细胞(patient derived tumor cell,PDC)模型。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原代培养、分离肿瘤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肿瘤细胞;以PDC皮... 目的:构建及鉴定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 of head and neck,HNMM)病人源性肿瘤细胞(patient derived tumor cell,PDC)模型。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原代培养、分离肿瘤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肿瘤细胞;以PDC皮下成瘤,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病人原发灶和PDC成瘤组织的细胞学形态。结果: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移植瘤组织块分离出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HMB-45和Melan-A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PDC可以在裸鼠皮下成瘤,成瘤组织与患者组织细胞形态一致。结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构建的PDC模型能够反映患者的组织学特征,PDC模型能够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PDC模型 免疫荧光染色 皮下成瘤
下载PDF
1612例老年唾液腺肿瘤构成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溪 张陈平 胡永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唾液腺肿瘤疾患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间(21c10s)老年人唾液腺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世纪90年代(20c90s)、80年代(20c80s)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 目的:了解老年人唾液腺肿瘤疾患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间(21c10s)老年人唾液腺肿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世纪90年代(20c90s)、80年代(20c80s)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伴随着老年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住院人数的迅速增加,老年唾液腺肿瘤患者总数亦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良性肿瘤患者数量快速上升。沃辛瘤首次成为最常见的老年唾液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继续位居首位,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上升为第3位,并位居腮腺恶性肿瘤之首。小唾液腺良、恶性肿瘤构成比接近1∶1;而腭腺良、恶性比例倒置为1.34∶1。腮腺区发病仍最多见,其次为腭腺和下颌下腺。女性患者构成比有下降趋势。结论:21c10s老年唾液腺肿瘤构成现状与20c90s及20c80s资料有所不同,临床诊治工作中应注意其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老年患者 构成比 30年变化
下载PDF
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静脉畸形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仲 马海龙 +2 位作者 张凌 郑家伟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建立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静脉畸形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通过合成TIE2-R849W突变基因表达体系,利用成熟的mRNA显微注射技术,基于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构建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记录... 目的 :建立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静脉畸形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通过合成TIE2-R849W突变基因表达体系,利用成熟的mRNA显微注射技术,基于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构建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记录斑马鱼尾静脉丛(caudal vein plexus,CVP)的早期发育改变并定量比较。提取斑马鱼RNA,针对目标基因行实时定量PCR(qRT-PCR),利用已有基因芯片进一步验证结论。采用GraphPad Prism 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对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的观察,TIE2-R849W显著影响斑马鱼早期尾静脉丛的发育,表现为尾静脉丛窦腔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qRT-PCR显示,TIE2-R894W可引发pik3r2、foxo1b的表达上调,而与尾静脉丛发育相关的基因,除显著高表达的egfl7外,nr2f2、nr2f1a和s1pr1均无显著异常表达。比较体外芯片结果,部分突变组内的tie2、pik3r2、foxo1b及egfl7同样存在一致的高表达。结论:TIE2-R849W引发斑马鱼尾静脉丛发育异常与egfl7的高表达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尾静脉丛 斑马鱼 EGFL7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式重建舌缺损术后吞咽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剑 孙坚 +3 位作者 沈毅 李军 吴志远 刘燕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测(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价舌体与舌根缺损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和吞咽功能恢复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采用VFSS对健康志愿者、舌体缺损与舌根缺损修复重建患者各10例的吞咽过程进行研...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测(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价舌体与舌根缺损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和吞咽功能恢复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采用VFSS对健康志愿者、舌体缺损与舌根缺损修复重建患者各10例的吞咽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吞咽困难的表现(呛咳或误吸)和发生率的变化、吞咽黏稠食物能力的改变、残余量的改变、咽腔清除时间的改变等数据采用SAS14.0软件包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明确3组吞咽功能改变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舌体缺损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而舌根缺损会明显增大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分别为0%、0%和60%);舌缺损部位的不同,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对黏稠食物的吞咽能力,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9.33±0.50)mL,(6.25±2.12)mL,(0.70±1.16)mL];吞咽效率比较,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结论:舌体组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舌根组,修复重建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缺损 重建 吞咽功能 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测
下载PDF
颊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劼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 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颊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部重建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mTOR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鞠侯雨 张黎明 任国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间接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间接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切片中TLR4的表达;使用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后,再用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通过MTT法检测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其对肿瘤细胞中NF-κB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差显著相关(P<0.05);雷帕霉素能够显著抑制TLR4激活后的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显著抑制TLR4下游的NF-κB及MAPK信号通路(P<0.01)。结论: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与转移,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TLR4 MTOR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p53、Ki-67、IL-1α与颌骨囊性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新宇 张陈平 +1 位作者 胡永杰 刘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颌骨囊性病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其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特殊性,肿瘤抑制蛋白p53、肿瘤增殖抗原Ki-67及白介素1α与颌骨囊性病变的发生、发展、生物学特性以及预后均有密切联系。本文对p53、Ki-67及IL-1α与颌骨囊性病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颌骨囊性病变 P53蛋白 KI-67 白介素1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