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 被引量:448
1
作者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8-513,共6页
2013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了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文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共同讨论拟定了我国《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年,深圳)》。近3年来,随着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领域有了不少新... 2013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了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文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共同讨论拟定了我国《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年,深圳)》。近3年来,随着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领域有了不少新进展,为使“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与时俱进,特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病 治疗规范 诊断 西安 中华消化杂志 循证医学证据 与时俱进 国内外
原文传递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 被引量:231
2
作者 王兴鹏 李兆申 +2 位作者 袁耀宗 杜奕奇 曾悦 《胃肠病学》 2013年第7期428-433,共6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于2003年制定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对提高我国AP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随着对AP诊断和分类标准...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于2003年制定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对提高我国AP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随着对AP诊断和分类标准的更新,以及国内外对该病临床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修订新的AP指南,以进一步规范该疾病在我国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诊治指南 中国 上海 临床诊治 中华医学会 救治水平 分类标准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Montreal)定义和分类——基于循证医学的全球共识 被引量:109
3
作者 袁耀宗 邹多武 +1 位作者 汤玉茗 许国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于今年8月公布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和分类的全球共识,这是关于本病的重要文献,为了能使国内消化工作者及时了解“共识”内容,本刊组织有关医师翻译了全文。由于篇幅较长,我们将“共识”分为GERD定义,食管内、外症状,...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于今年8月公布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和分类的全球共识,这是关于本病的重要文献,为了能使国内消化工作者及时了解“共识”内容,本刊组织有关医师翻译了全文。由于篇幅较长,我们将“共识”分为GERD定义,食管内、外症状,食管并发症和Barrett食管四部分予以介绍,因而打乱了原文50条的排列。为能全面了解与会专家对“共识意见”的态度,本文除了介绍重点条文的结论外,还附上投票结果与循证等级,由于票数计算分为6类,我们将“完全同意”与“同意,但需作微小修改”二项作为同意论处,以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奈文背景与意义。由于篇幅限制,对解释不清楚之处,请读者参阅原文: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900-1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循证医学 分类 BARRETT食管 “共识意见” 胃肠病学 GERD 工作者
原文传递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 被引量:67
4
作者 孙菁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4-765,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据报道,每年有20%~30%的人群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而很多临床医师将许多不同的消化道症状均视为“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据报道,每年有20%~30%的人群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而很多临床医师将许多不同的消化道症状均视为“消化不良”,从而混淆了对消化不良概念的理解。尽管有罗马Ⅱ标准的推荐意见,但仍有许多大宗临床研究将烧心甚至反酸作为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基于上述情况及对FD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罗马Ⅲ工作小组对诊断FD的罗马Ⅱ标准作了较大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罗马Ⅱ标准 浅识 消化系统疾病 不良症状 临床医师 消化道症状 患者症状
原文传递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功能性肠病 被引量:44
5
作者 孙菁 袁耀宗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年第5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肠病 罗马Ⅲ标准 解读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标准与我国共识意见解读 被引量:44
6
作者 孙菁 袁耀宗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6期12-14,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03年我国制定的IBS的共识意见已不适用,因此2007年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共识意见进行了重新修订,称为长沙共识意见。长沙共识意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罗马Ⅲ标准,在IBS的诊断所需的时间,IBS的亚型分型等... 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03年我国制定的IBS的共识意见已不适用,因此2007年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共识意见进行了重新修订,称为长沙共识意见。长沙共识意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罗马Ⅲ标准,在IBS的诊断所需的时间,IBS的亚型分型等方面做了较大的修订。并强调了随诊在IBS诊断中的重要性。长沙共识意见同时指出罗马Ⅲ标准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制定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在IBS的诊断中应结合国人的发病特点进行诊断。长沙共识意见在IBS的治疗方面就我国现状提出了治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罗马III标准 长沙共识意见
下载PDF
小肠肿瘤诊断:双气囊小肠镜与其他检查手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钟捷 张晨莉 +5 位作者 曹韵 孙波 程时丹 张曙 唐永华 吴云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9-582,共4页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方法对59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有34例和17例患者分别同期行插管法小肠稀钡灌注或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分别由专职医师独... 目的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方法对59例临床怀疑小肠肿瘤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有34例和17例患者分别同期行插管法小肠稀钡灌注或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分别由专职医师独立操作并诊断,最后进行汇总比较。结果34例小肠稀钡灌注检查者中,19例诊断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55.9%,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3.2%(12/19例);在15例小肠稀钡灌注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肿瘤3例。17例胶囊内镜检查者中,8例检查结果为小肠肿瘤或怀疑小肠肿瘤,诊断率为47.1%,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确诊为4例,诊断准确率为4/8例;在9例胶囊内镜阴性者中,双气囊小肠镜发现小肠肿瘤2例。59例患者中,经一侧进镜检查后(经口或经肛)发现小肠肿瘤36例,完成双侧检查后发现肿瘤16例。7例患者在双侧检查后未发现任何病变。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88.1%,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确诊。上述三项检查中未见明显的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率及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双气囊小肠镜 胶囊内镜 小肠稀钡灌注 病因诊断
原文传递
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中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邹多武 柯美云 +5 位作者 袁耀宗 李延青 林琳 郝建宇 侯晓华 NiwatMontreewasuwat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47-851,共5页
目的评价普芦卡必利(2mg,每日1次)对中国慢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慢性便秘患者连续12周每日口服1次普芦卡必利(2mg)或安慰剂。主要疗效指标为12周治疗期间平均... 目的评价普芦卡必利(2mg,每日1次)对中国慢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慢性便秘患者连续12周每日口服1次普芦卡必利(2mg)或安慰剂。主要疗效指标为12周治疗期间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关键次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4周内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其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每周平均SCBM次数、首次服药后出现第1次SCBM所需的时间、平均每周使用比沙可啶成灌肠剂的天数,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PAC-SYM评分及PAC-QOL评分的变化评价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及心血管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共筛选受试者446例,其中313例患者接受治疗,295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12周时,普芦卡必利组平均每周SCBM≥3次者的比例为39.4%,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2.7%,x2=29.50,P〈0.01)。治疗4周时,普芦卡必利组平均每周SCBM≥3次者的比例为40.0%,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3.3%,x2=28.58,P〈0.01)。患者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普芦卡必利组优于安慰剂组。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腹痛及头痛,基本为轻至中度,持续数天后即缓解。结论普芦卡必利能显著且持续改善肠道功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用以治疗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慢性病 普芦卡必利 胃肠病用药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汪菁峰 袁耀宗 +1 位作者 许斌 孙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咽喉炎患者24 h食管pH变化,并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经内镜检查无食管糜烂等表现的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食管测压及双通道24 h食管pH检测后,随机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改变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变。结果76例患者中,38例食管pH异常(占50%),其中18例经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pH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亦有显著改善(P<0.01)。19例经替加色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但食管pH无显著改变。38例食管pH正常,其中18例予奥美拉唑治疗,17例予替加色罗治疗,经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pH异常或正常患者食管测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可表现为难治性慢性咽喉炎,予PPI(奥美拉唑)或选择性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咽喉炎 胃食管反流 奥美拉唑 替加色罗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2007年3月,南京) 被引量:29
10
作者 袁耀宗(整理) +1 位作者 汤玉茗 许国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6-408,共3页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是指常规的消化道内镜(包括检查食管至十二指肠降段的上消化道内镜与肛直肠至回盲瓣的结肠镜检查)和常规钡餐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1]。可分为不明...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是指常规的消化道内镜(包括检查食管至十二指肠降段的上消化道内镜与肛直肠至回盲瓣的结肠镜检查)和常规钡餐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1]。可分为不明原因的隐性出血和不明原因的显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常规钡餐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 诊治 南京 结肠镜检查 反复发作 十二指肠
原文传递
EMR和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黄玮 吴云林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2-414,共3页
考虑到外科手术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在日本已成为消化道早期粘膜癌的常规治疗方法,并逐渐被西方等国家认同。现就EMR、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分类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平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7-729,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作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的病因甚多,并在国内外及地区间存在差异。发病后AP严重程度不一,临床上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和对病情演变机制的认知,其分类标准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基于此,201...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作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的病因甚多,并在国内外及地区间存在差异。发病后AP严重程度不一,临床上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和对病情演变机制的认知,其分类标准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基于此,2013年国内专家对中国AP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现对此进行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分类标准 病因 病情轻重程度 病情演变 诊治指南 国内外 急腹症
原文传递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27
13
作者 孙菁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6-830,共5页
目的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为对照药物,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试验设计。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由全国20所医院收治的231例非食... 目的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为对照药物,评价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试验设计。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由全国20所医院收治的231例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以治疗后72 h的止血成功率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后120 h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输血量、疗程内需改用其他治疗的发生率为次要疗效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治疗后72 h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8.20%(109/111)和98.25%(112/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率差的95%CI为-3.50%~3.40%。非劣效性检验两组率差的95%CI下限为-2.95%(U=5.652,P〈0.01),雷贝拉唑钠组不劣于奥美拉唑钠组。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治疗后12 h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63.06%(70/111)和53.51%(61/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治疗后120 h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9.10%(110/111)和98.25%(112/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中位数均为24 h。治疗期间,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分别有2和7例输血患者;分别有0.90%(1/111)和2.63%(3/114)的患者改换其他治疗手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钠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61%(13/112)和5.26%(6/11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7/112)和4.39%(5/114),两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雷贝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被引量:26
14
作者 袁耀宗 +2 位作者 袁耀宗 袁耀宗 许国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1-364,共4页
2007年《中华消化杂志》组织了国内消化科、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的部分专家,在南京会议上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finalbleeding,OGIB)制定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推动了对OGIB的研究并提高... 2007年《中华消化杂志》组织了国内消化科、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等的部分专家,在南京会议上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finalbleeding,OGIB)制定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推动了对OGIB的研究并提高了诊断水平。时隔5年,OGIB诊治技术已不断进展,因此有必要对2007年制定的推荐流程进行补充与更新,使其能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治技术 中华消化杂志 核医学科 诊断水平 与时俱进 消化科 放射科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与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及Cajal间质细胞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建生 田怡 +3 位作者 冯丽 张晓红 刘进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炎性细胞因子增高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时结肠黏膜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NO),加重黏膜损伤。有研究发现,UC患者结肠Caja1间质细胞(ICC...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炎性细胞因子增高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时结肠黏膜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NO),加重黏膜损伤。有研究发现,UC患者结肠Caja1间质细胞(ICC)出现异常,并参与合成NO,且作为NO的靶细胞而起肠功能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UC患者血清、肠黏膜中N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变化,探讨ICC与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间质细胞 一氧化氮 氧自由基 炎性细胞因子 超氧化歧化酶 发病机制 结肠黏膜
原文传递
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几项关键点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云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艾普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7 位作者 杨云生 张澍田 袁耀宗 施瑞华 侯晓华 夏结来 胡海棠 秦湘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内pH的影响,初步评价其抑酸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设计。42例入选者随机分入艾普拉唑5mg组(5mg/a)、10mg组(10mg/d)、20mg组(20mg/d)和奥美拉唑20mg组(20mg/...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内pH的影响,初步评价其抑酸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设计。42例入选者随机分入艾普拉唑5mg组(5mg/a)、10mg组(10mg/d)、20mg组(20mg/d)和奥美拉唑20mg组(20mg/d)。于服药第5天进行胃内pH监测。比较各组间胃内pH≥3、≥4、≥5的时间百分比、24h的pH中位数、夜间12h的pH中位数及pH≥3、≥4、≥5至少维持18h的患者百分比。结果各组间pH≥3、≥4的时间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H≥5的时间百分比在艾普拉唑10mg组和20mg组分别为(87.96±12.29)%和(89.86±15.18)%,高于艾普拉唑5mg组的(67.17±30.16)%和奥美拉唑20mg组的(76.14±16.75)%,P〈0.05。各组间24h的pH中位数和夜间12h的pH中位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H≥3、I〉4、≥5至少维持18h的患者百分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的抑酸作用强,抑酸作用随剂量增加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艾普拉唑 胃pH
原文传递
微生态疗法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23
18
作者 诸琦 崔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74-976,共3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微生态疗法 DISEASE 5-氨基水杨酸 溃疡性结肠炎 非特异性炎症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前治疗
原文传递
重视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袁耀宗 汤玉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7-578,共2页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当肠功能紊乱,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及液体需求时,即为肠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 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食物及蠕动功能外,还有激素分泌、免疫调节和黏膜屏障功能。当肠功能紊乱,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及液体需求时,即为肠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等组成。其中,机械屏障由肠道黏液层、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构成;化学屏障也称“肠-肝轴”,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菌酶、粘多糖等化学物质构成;微生物屏障则由肠道常驻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构成;而免疫屏障主要由肠道免疫系统的细胞群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功能 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功能紊乱 肠道屏障 胞间紧密连接 肠道免疫系统 机械屏障 免疫屏障
原文传递
依卡倍特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试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梁洁 吴开春 +11 位作者 杨云生 李闻 张澍田 吴咏冬 袁耀宗 李兆申 杜奕奇 陈旻湖 陈白莉 姜泊 闻勤生 樊代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2-664,共3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含依卡倍特钠的四联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4个城市8家医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 目的评估和比较含依卡倍特钠的四联疗法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4个城市8家医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2次,每次口服奥美拉唑镁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依卡倍特钠1.0g,疗程10d。对照组每日2次,每次口服奥美拉唑镁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枸橼酸铋钾220mg,疗程10d。在治疗第38天时以^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判断Hp根除情况并计算根除率。记录和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共人组311例患者,试验组155例,对照组156例。按方案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75.71%(106/140)和77.37%(106/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6,P=0.745)。按意图治疗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68.39%(106/155)和67.95%(106/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93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155)和25.64%(4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280)。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含依卡倍特钠的四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卡倍特 药物疗法 联合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胃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