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志 钱明理 +4 位作者 汪登斌 阮玫 王丽君 柴维敏 严福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4-79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edicated bre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BMRI)、超声(ultrasound,US)及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同时行DBMRI、MG及U...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edicated bre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BMRI)、超声(ultrasound,US)及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同时行DBMRI、MG及US 3种检查的患者共612例,剔除36例于检查时已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共5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数据分析与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BMR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为97.1%,高于MG(77.6%)(χ2=53.904,P=0.000)及US(91.0%)(χ2=10.370,P=0.001);MG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的特异性为88.8%,高于DB-MR(82.8%)(χ2=3.925,P=0.048)及US(82.5%)(χ2=4.383,P=0.036)。对于导管内癌,DBMRI检出的敏感性为97.9%,高于US(77.8%)(χ2=29.445,P=0.000)及MG(71.1%)(χ2=9.680,P=0.002)。在致密型乳腺中,DBMRI诊断灵敏度高为96.0%,高于MG(66.7%)(χ2=35.806,P=0.000);US诊断敏感性为92.1%,高于MG(66.7%)(χ2=24.812,P=0.000)。在非致密型乳腺中,DBMR诊断敏感性为97.9%,高于MG(85%)(χ2=19.684,P=0.000)及US(90.4%)(χ2=19.684,P=0.002)。DBMRI、MG、US对伴钙化的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8.3%、94.0%和94.8%。结论 DBMRI对乳腺癌的检出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对于导管内癌的诊断,DBMRI具有显著优势;在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检出中,DBMRI与US均具有高敏感性,优于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乳腺癌 致密型乳腺
原文传递
DWI及常规MRI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2
作者 安永玉 李文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及常规MRI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经病理证实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它们在肿瘤侧别、大小、形状、形态、信号特征...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及常规MRI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7年10月经病理证实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它们在肿瘤侧别、大小、形状、形态、信号特征、强化程度及DWI信号、ADC值等方面差异,并比较两者在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共有交界性肿瘤39例,41个病灶,上皮性卵巢癌47例,51个病灶。交界性肿瘤以未绝经期女性多见,上皮性卵巢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两者在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上无明显差异。交界性肿瘤常表现为形态规则、纯囊性,PA&IB结构仅见于交界性肿瘤,而上皮性卵巢癌以分叶状、实性多见,上皮性卵巢癌实性成分平均大小大于交界性肿瘤,腹膜转移更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DWI高信号更常见于上皮性卵巢癌,交界性肿瘤ADC平均值高于上皮性卵巢癌,ADC平均值取临界值1.06×10^(-3)mm^2/s,诊断BOT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7%、76%。结论常规MRI辅以扩散加权成像可较好地鉴别卵巢交界性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乳腺MRI应用现状和我国乳腺MRI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6
3
作者 汪登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2011年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统计数字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女性所患癌症的23%,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美国在乳腺癌筛查中开展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加之治疗手... 2011年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统计数字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女性所患癌症的23%,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美国在乳腺癌筛查中开展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加之治疗手段的改善,使乳腺癌的病死率较1990年已经下降了34%[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正以每年2% ~7%的速度递增,患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为55.92/10万,上海中心城区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已达70.13/10万[3].MRI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软组织分辨率高,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多灶及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检出、病变范围的评估等具有较大价值,但是我国乳腺MRI在临床应用中亦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临床应用 MRI 女性恶性肿瘤 乳腺X线摄影 上海中心城区 数字显示 统计资料
原文传递
多b值DWI在儿童脑肿瘤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玉华 陆建平 +1 位作者 段秀杰 张忠阳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多b值DWI在儿童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脑肿瘤患儿行EPI-DWI扫描,采用0~4000s/mm2之间的12个b值。按照单指数模型计算低b值ADC(ADClow)(b≤200s/mm2)、高b值ADC(ADChigh,200s/mm2<b≤4000s/mm2)和标准ADC(ADCstan... 目的:探讨多b值DWI在儿童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脑肿瘤患儿行EPI-DWI扫描,采用0~4000s/mm2之间的12个b值。按照单指数模型计算低b值ADC(ADClow)(b≤200s/mm2)、高b值ADC(ADChigh,200s/mm2<b≤4000s/mm2)和标准ADC(ADCstandard,0s/mm2<b≤4000s/mm2);按照双指数模型计算快ADC(ADCfast)、慢ADC(ADCslow)和ADCfast所占比例;用传统的单指数衰减模型计算b=800s/mm2时的ADC值。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低级别肿瘤组和高级别肿瘤组,比较这些参数在两组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ADClow、ADChigh、ADCstandard、传统的ADC、ADCfast和ADCslow在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ADCslow在高、低级别脑肿瘤间的差异最大。结论:当b值在较大范围取值时,双指数模型能反映更多儿童脑肿瘤的组织特征,代表细胞内水分子扩散的ADCslow值在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间差异最大,此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脑肿瘤 儿童 表现扩散系数
下载PDF
多b值DWI鉴别诊断交界性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海明 赵书会 +2 位作者 强金伟 冯峰 张国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观察多b值DWI鉴别诊断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的价值。方法对4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9例MEOT(MEOT组)和14例BEOT(BEOT组)]行多b值DWI扫描,分别计算常规DWI参数(ADC)、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 目的观察多b值DWI鉴别诊断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EOT)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的价值。方法对4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9例MEOT(MEOT组)和14例BEOT(BEOT组)]行多b值DWI扫描,分别计算常规DWI参数(ADC)、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参数(IVIM-D、IVIM-D~*及IVIM-f)及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DKI-D、DKI-K)值,并比较2组间各参数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BEOT与MEOT的效能,分析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 BEOT组ADC值、IVIM-D值、IVIM-f值及DKI-D值均高于MEOT组,而DKI-K值低于MEOT组(P均<0.05)。2组IVI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DKI-K值鉴别诊断BEOT与MEOT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86.21%。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测量DWI各参数的一致性均非常好(ICC均>0.8)。结论不同模型多b值DWI均有助于鉴别诊断BEOT与MEOT,DKI-K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体内双源双能量CT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凃备武 周洁 +1 位作者 李惠民 耿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体内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10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共113结石纳入研究,全部完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于工作站(syngo)上完成结石成分分析,全部结石取出后完成红外线光谱分析确定成分。结果:全...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体内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10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共113结石纳入研究,全部完成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于工作站(syngo)上完成结石成分分析,全部结石取出后完成红外线光谱分析确定成分。结果: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体内结石成分分析,以红外线光谱分析为参照标准,双源CT双能量分析显示尿酸、草酸钙和磷灰石成分分别得到准确性97.3%、92.9%、38.1%,灵敏度88.2%、100%、9.6%,特异度99.0%、66.7%、90.0%,阳性预测值93.8%、91.7%、63.6%,以及阴性预测值97.9%、100%、35.3%。胱氨酸盐均为假阳性。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分析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是可行的,对尿酸和草酸钙的定性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 结石 成分分析
下载PDF
CT在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7
作者 贺文广 任刚 +3 位作者 蔡嵘 唐文 倪婧 陈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CT表现特征及CT在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8例儿童腹部NB和31例GNB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NB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9.1个月,GNB...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CT表现特征及CT在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8例儿童腹部NB和31例GNB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NB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9.1个月,GNB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1.7个月。118例NB患者中,64例(54.2%)出现远处转移,80例(68.0%)肿瘤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肿块,60例(50.8%)肿瘤跨越中线生长,62例(52.6%)肿瘤边界不清晰,78例(66.0%)可见肿瘤内钙化,形态为粗大、不定型钙化,101例(86.0%)肿瘤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85例(72.0%)包绕周围血管生长,27例(22.9%)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器官。31例GNB患者中,4例(12.9%)出现远处转移,28例(90.0%)肿瘤边界清晰,25例(80.0%)表现为形态规则肿块,21例(68%)可见肿瘤内钙化,4例(12.9%)肿瘤包绕血管生长。结论:NB与GNB的CT表现有一定差异,NB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跨越中线生长,包埋邻近血管,粗大不定型钙化是其特征性CT表现,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常伴局部脏器浸润。GNB多呈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肿块,对周围大血管及组织器官以推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部 神经母细胞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部隐球菌病影像学 被引量:26
8
作者 于红 刘士远 +1 位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肺隐球菌病有逐年增多趋势,其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但至今为止尚无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得到大家认可。肺外周分布的肺结节-肿块是其主要影像学表现,并常常与肺癌鉴别有难度,其他表现包括各种表现形式的实变,需要与肺炎、肺结核等鉴别。
关键词 隐球菌病 影像学
下载PDF
MRI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4
9
作者 阮玫 汪登斌 +4 位作者 陈文辉 柴维敏 严福华 韩志江 杨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并绘制的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者24例(24/44,54.55%),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20/44,45.45%),两者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65、0.848、0.749。结论 MRI在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有重要价值,皮质厚度大于0.54cm高度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卵巢内膜样癌的MRI和MRS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文华 储彩婷 +3 位作者 张萍 张韶珍 姚小红 张玉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内膜样癌的病理结构特点与MRI和MRS表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癌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MRI的信号特征、增强后的强化方式和程度,MRS反映的肿瘤代谢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卵巢内膜样癌中,... 目的探讨卵巢内膜样癌的病理结构特点与MRI和MRS表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癌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MRI的信号特征、增强后的强化方式和程度,MRS反映的肿瘤代谢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卵巢内膜样癌中,发生于左侧卵巢6例,右侧卵巢3例,其中2例合并子宫内膜癌。9例肿瘤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MRS显示肿瘤的胆碱复合物(Cho)代谢浓度明显增高。结论卵巢内膜样癌多呈实质性肿块,与卵巢表面上皮来源性囊腺性肿瘤多呈囊实性不同,MRS显示肿瘤Cho浓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内膜样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磨玻璃结节表现的肺腺癌侵犯脏层胸膜的超高分辨率CT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鲁 舒锦尔 +6 位作者 陈真伟 潘江峰 王定君 陈晓荣 徐义斌 陈旭 李惠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目的:探讨与叶间胸膜接触的、磨玻璃结节(GGN)表现的肺腺癌超高分辨率CT(U-HRCT)表现及脏层胸膜侵犯(VPI)的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cm、与叶间胸膜接触的、GGN表现的肺腺癌126例(男44例,女82例,24~77岁,平均5... 目的:探讨与叶间胸膜接触的、磨玻璃结节(GGN)表现的肺腺癌超高分辨率CT(U-HRCT)表现及脏层胸膜侵犯(VPI)的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cm、与叶间胸膜接触的、GGN表现的肺腺癌126例(男44例,女82例,24~77岁,平均55士11岁)纳入研究,所有病例都行U-HRCT扫描及三维正交后处理。按结节是否有实性成分分为pGGN组(55例)和mGGN组(71例)。测量GGN的大小,密度、实性部分大小、实性比例、交界面长度、界面长度比例、实性成分界面长度以及胸膜增厚回缩。结果:病理显示15例(12%)有叶间胸膜侵犯,均见于mGGN组中,其病灶实性部分大小、实性比例、实性成分均显著大于无VPI组(P=0.009,<0.001,<0.001),在结节大小、交界面长度、界面长度比例、胸膜增厚及胸膜回缩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50,0.245,0.398,0.099)。结论:磨玻璃结节表现的肺腺癌中,mGGN接触胸膜尤其是其中的实性成分接触胸膜提示胸膜侵犯可能性,实性部分>10mm和实性比例>50%则提示脏层胸膜侵犯。pGGN表现者很少会侵犯胸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CT 肺腺癌 磨玻璃结节 脏层胸膜侵犯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健 任刚 +8 位作者 蔡嵘 郭辰 李华莉 贺文广 汪登斌 李文华 吴湘如 张文杰 赵建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98-490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104例早期胃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两...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104例早期胃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两组患者在pN分期上差异显著(P=0. 001 4),而在诸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切除淋巴结数量、大体分型、肿瘤分化、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上,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 05)。MSCT对早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84. 62%(88/104); N分期准确率为77. 89%(81/104),其中对pN 0、pN 1、pN 2和pN 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 46%(70/87)、63. 64%(7/11)、75%(3/4)和50%(1/2); 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3. 65%(87/104),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 15%(86/101)、100%(1/1)、100%(0/0)和0%(0/2)。结论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在pN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术前TNM分期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的多层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惠民 于红 +1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 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集。回顾性阅读CT横断面和后处理血管图像,分析癌灶内瘤血管和肺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36例(92.5%)患者的MDCTA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动脉(BA),其中62例(42.2%)显示BA进入肿瘤内形成瘤血管,表现为蚓状、斑点状、网状及血湖状染色,瘤前血管增粗、扭曲,但形态正常。68例(46.3%)显示肺动脉(PA)形态明显异常,表现为残根或截断征、侵蚀狭窄等。结论:原发性肺癌的瘤血管在MDCTA上表现为具有高特异性的异常结构血管,而瘤前血管仅表现为增粗、扭曲,没有特异性;PA受侵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金彪 祝明洁 +3 位作者 薛建平 朱礼华 李玉华 朱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34例(男26例,女8例)横纹肌肉瘤的B超、CT、MRI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起源于泌尿生殖道12例,腹腔和后腹膜8例,头面颈部6例,四肢6例,躯干2例。B超肿瘤表现为...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34例(男26例,女8例)横纹肌肉瘤的B超、CT、MRI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起源于泌尿生殖道12例,腹腔和后腹膜8例,头面颈部6例,四肢6例,躯干2例。B超肿瘤表现为实质性均匀或混杂回声团块影。CT肿块表现为强化的等低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有或无局部侵润。MRIT1加权像表现为和软组织等信号或接近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理学上,34例中胚胎型30例,腺泡型2例,多形型2例。结论: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反映其病理改变,但缺乏特异性,在诊断和鉴别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姚利华 金彪 +1 位作者 卞柳利 王永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55-57,118,共4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常规剂量组肺静脉血管强化CT值较低剂量组显著较高(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较常规剂量组43.75%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图像质量以及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与使用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低剂量对比剂 肺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惠民 虞崚崴 +2 位作者 丁茗 刘明 薛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种冠脉异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2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9)岁,中位59岁。双源CT扫描层厚0.75mm...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种冠脉异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2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9)岁,中位59岁。双源CT扫描层厚0.75mm,双筒注射器注射350I对比剂平均约70ml,生理盐水45ml冲刷,完成舒张期重建,分别观察横断面、正交MPR、MIP以及VR图像。结果:16例见右冠脉圆锥支供血,20例左冠脉供血,其中17例相当于左圆锥支位置;双侧性供血15例。病灶在肺动脉表面形成迂曲、显著强化的血管网,其中仅3例形成较为明显的小动脉瘤,20例可见明确的"射血征",全部位于肺动脉瓣上方。4例异常血管网可疑与支气管动脉交通。结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较小,没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该瘘有典型CTA表现,多起自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在肺动脉起始段表面形成血管网,有典型"射血征"。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位置和形式较为固定,可能有独立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肺动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7
作者 阮玫 赵亚娥 +4 位作者 汪登斌 李志 王丽君 柴维敏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其中36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3例为条状强化;1例仅见导管扩张(占2.5%),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5种:边缘光滑结节型(55%,22/40)、边缘不光滑结节型(25%,10/40)、囊内结节型(10%,4/40)、条状强化型(7.5%,3/40)和无强化型(2.5%,1/40)。结论: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诊断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雁西 韩锋锋 +3 位作者 杨天芸 李惠民 管雯斌 郭雪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8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肺活检的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OP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吸气末肺部爆裂音。肺活检...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肺活检的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OP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吸气末肺部爆裂音。肺活检病理检查显示肺泡管、肺泡腔内见肉芽组织栓。胸部CT表现为含支气管充气征的实变阴影,伴或不伴磨玻璃影。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点可提示COP临床诊断,肺活检是诊断COP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下载PDF
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探讨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鲁 李惠民 +3 位作者 舒锦尔 潘江峰 周绍斌 徐义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简称G-方案),提高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f GGO)的细节显示。方法:临床低剂量肺癌筛查中检出的连续20例f GGO患者(男9例,女11例,35~74岁,平均53±11岁)纳入研究,前10例对病... 目的:探讨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简称G-方案),提高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f GGO)的细节显示。方法:临床低剂量肺癌筛查中检出的连续20例f GGO患者(男9例,女11例,35~74岁,平均53±11岁)纳入研究,前10例对病灶范围进行常规超高分辨率靶扫描和G-方案扫描,后10例利用筛查原始数据对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1024矩阵靶重建和G-方案扫描。2位高年资医生共同评价所得图像,评价指标包括:图像细节显示清晰度主观评价、病灶和周围肺野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方案扫描图像上磨玻璃灶细节显示清晰度明显优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和回顾性重建,病灶所在区域背景肺野CT值明显低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P〈0.05)。病灶与背景之间的密度差(即相对密度值)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理通气辅助帮助背景肺过度充气,结合超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增加磨玻璃灶的细节显示能力,进而提高f GGO的诊断准确率。相对密度值可能更适合磨玻璃结节的密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通气 1024矩阵 CT 靶扫描
下载PDF
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腺癌的CT及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戈霞晖 管雯斌 +4 位作者 韩锋锋 刘松 孙晋渊 李惠民 郭雪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CT影像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GG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GGO患者,根据病理表现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分析总结患者GGO的影像学表现对GGO病... 目的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CT影像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GG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GGO患者,根据病理表现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分析总结患者GGO的影像学表现对GGO病灶的病理切片行Masson染色、Ⅳ型胶原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病理表现的差异以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30例GGO患者中,浸润前病变13例,微浸润性腺癌3例,浸润性腺癌14例。磨玻璃结节中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结节直径依次增大,实性成分依次增多,分叶、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等依次更多见;在血管集束征的肺结节与供血血管关系方面,浸润性腺癌多为Ⅲ型,浸润前病变多为Ⅱ型。Ⅳ型胶原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提示浸润性腺癌肿瘤组织中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呈不同程度的缺失,而Masson染色可见浸润性腺癌胶原纤维增生且肺浸润癌中央可见纤维瘢痕。进一步分析病理与影像特征,结果提示肿瘤组织中有明显纤维瘢痕的患者的肺结节与供血血管的关系多为Ⅲ型。结论对于持续存在的GGO,病灶直径越大、实性成分越多,其恶性疾病可能性越大。在肿瘤逐步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破坏肺泡壁周围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进一步浸润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分泌胶原纤维,形成肿瘤组织中的纤维瘢痕,这可能为血管集束征形成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磨玻璃结节 CT征象 病理 浸润前病变 浸润性腺癌 血管集束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