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841
1
作者 刘文忠 +11 位作者 谢勇 成虹 吕农华 胡伏莲 张万岱 周丽雅 陈烨 曾志荣 王崇文 萧树东 潘国宗 胡品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江西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 井冈山
原文传递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456
2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7 位作者 陆红 成虹 曾志荣 周丽雅 陈烨 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 《胃肠病学》 2017年第6期346-360,共15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消化病学 消化性溃疡 中华医学会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64
3
作者 曾民德 茅益民 +10 位作者 姚光弼 周霞秋 王豪 徐道振 姚集鲁 侯金林 王宇明 任红 陈亚岗 牛俊奇 王耀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7-394,共8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片10 mg/d 治疗 HBeAg 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第一阶段480例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 ADV 组(360例)或安慰剂组(120例...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片10 mg/d 治疗 HBeAg 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第一阶段480例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 ADV 组(360例)或安慰剂组(120例)治疗12周;第二阶段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的 ADV 治疗28周;第三阶段则原接受 ADV 治疗的患者重新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 ADV 治疗(AAA 组)或安慰剂治疗(AAP 组);而第一阶段服用安慰剂的患者(PAA 组)将继续接受 ADV 治疗。根据不同的组别,患者分别口服 ADV 10 mg 或安慰剂1片,1日1次。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血清 HBV DNA 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复常率与HBeAg 转阴率、HBeAg 的血清转换率。结果 12周时,AAA 组和 AAP 组 HBV DNA 中位数水平较基线分别降低3.4 lg 拷贝/ml 和3.3 lg 拷贝/ml;40周时,三组血清 HBV DNA 中位数水平降低程度相似,较基线降低了4.0~4.6 lg 拷贝/ml;52周时,PAA 组和 AAA 组 HBV DNA 中位数水平较基线分别降低5.0 lg 拷贝/ml 和4.5 lg 拷贝/ml,而 AAP 组 HBV DNA 中位数水平则恢复到接近基线水平;PAA 组和 AAA 组患者分别有30.3%和28.4%的患者 HBV DNA 转阴,而 AAP 组 HBV DNA转阴率从40周的19.3%(23/119)降低到0.8%(1/119);PAA 组和 AAA 组 ALT 复常率分别为69.2%(74/107)和78.6%(176/224),而 AAP 组的 ALT 复常率由40周时的74.3%(81/109)下降为52周的21.1%(23/109);PAA 组和 AAA 组 HBeAg 转阴率分别为20%(24/119)和13%(30/237),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7%(20/116)和8%(19/232).而 AAP 组的 HBeAg 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从40周的14%(16/114)和11%(12/112)降低到52周时的9%(10/114)和4%(5/112)。45例血清 HBV DNA 水平较治疗最低水平增高≥1 lg 的患者中未发现与 ADV 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安全性方面,各组至少发生1个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11%,大多为轻、中度。研究期间各治疗组血清肌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中国
原文传递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161
4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10 位作者 成虹 吕农华 胡伏莲 张万岱 周丽雅 陈烨 曾志荣 王崇文 萧树东 潘国宗 胡品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5-661,共7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至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江西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 井冈山
原文传递
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53
5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胡洁 +5 位作者 林丽珠 骆肖群 茅益民 周建英 张燕群 陆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81,共2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在中国已成为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cancer,NSCL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在中国已成为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药物,奥希替尼也获批用于二线治疗EGFR-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EGFR-TKI的常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有皮疹、腹泻、甲沟炎、口腔粘膜炎、肝损伤、间质性肺疾病等。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根据中国国内不良反应诊疗现状,结合国际最新理论和经验,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TKI 肺肿瘤 不良反应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7
6
作者 陈尉华 陆伦根 +4 位作者 曾民德 徐中南 刘梅 茅益民 房静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对原代HSC和HSC株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通过检测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作用于以不同...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对原代HSC和HSC株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通过检测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作用于以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培养的HSC:24 h后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异甘草酸镁对HSC氧应激的影响。结果同对照组比较,一定浓度范围的异甘草酸镁对HSC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Fe-NTA诱导的氧应激中,一定浓度范围的异甘草酸镁可有效提高HSC的 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结论异甘草酸镁对HSC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Fe-NTA诱导的氧应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氧化性应激 异甘草酸镁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对培养肝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1
7
作者 陈尉华 徐中南 +6 位作者 陆伦根 曾民德 刘梅 茅益民 曹爱平 夏春光 房静远 《肝脏》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的培养基(0、0.001、0.01、0.1、1.0、10.0、100.0mg/ml)培养肝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的培养基(0、0.001、0.01、0.1、1.0、10.0、100.0mg/ml)培养肝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在所设加样量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0mg/ml)比较,培养基所含的异甘草酸镁浓度为1.0mg/ml时,对张氏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10.0mg/m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到最高峰,而100.0mg/ml时,则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肝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 被引量:80
8
作者 房静远 +3 位作者 时永全 陈萦晅 李景南 盛剑秋 《胃肠病学》 2016年第11期668-686,共19页
无论是遗传性(约占5%)还是散发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环境因素均是影响其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散发性结直肠癌(或称大肠癌)的发生途径大致分为腺瘤-腺癌途径(含锯齿状腺瘤引起的锯齿状途径)、炎-癌途径、de nov... 无论是遗传性(约占5%)还是散发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环境因素均是影响其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散发性结直肠癌(或称大肠癌)的发生途径大致分为腺瘤-腺癌途径(含锯齿状腺瘤引起的锯齿状途径)、炎-癌途径、de novo途径,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疾病为结直腺瘤(colorectal adenoma,占全部结直肠癌癌前疾病的85%~90%,甚至更高)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等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尽管结直肠可发生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但临床上通常将结直肠癌和腺瘤统称为结直肠肿瘤。多数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届中晚期,疗效不佳,故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早预防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应重视结直肠癌的预防。结直肠癌的预防包括对上述癌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一级预防即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结直肠腺瘤的二级预防即结直肠腺瘤摘除后预防再发(recurrence,或称复发,包括原处复发和他处再发)或恶变。上述两者应归属于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结直肠癌的二级预防包括早期结直肠癌的内镜下处理和内镜随访以防止复发。7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与生活习惯有关,且66%~78%的结直肠癌可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而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预防 共识意见 INFLAMMATORY 散发性结直肠癌 锯齿状腺瘤 结直肠腺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国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9
作者 茅益民 曾民德 +12 位作者 陈勇 陈成伟 傅青春 蔡雄 巫善明 陈亚岗 孙樱 李军 隋云华 赵伟 陆伦根 曹爱平 陈红专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0mg/d剂量组(B组,180例)和阳性药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C组,120例)。试验A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停药2周后随访。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症状、体征及ALT、AST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其他肝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内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组间疗效指标比较采用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法或CMH方法。结果412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其中A组152例,B组160例,C组100例。治疗2周和4周后,三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2周时的ALT下降幅度,B组明显大于C组(P〈0.01),治疗4周时ALT下降幅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组ALT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1.76%、8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A、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89.86%、86.46%和72.22%、73.53%、68.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反跳。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治疗 肝病 慢性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原文传递
关注结直肠腺瘤的诊治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房静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3-435,共3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984年-2004年上海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由16/10万增至23.61/10万,女性则由14.26/10万增至20.43/10万(均为标率,数据来自上海市...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984年-2004年上海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由16/10万增至23.61/10万,女性则由14.26/10万增至20.43/10万(均为标率,数据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约80%CRC由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病理学上的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诊治 结直肠癌 癌发病率 腺瘤样息肉 恶性肿瘤 上海地区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当代概念Maastricht Ⅲ共识报告 被引量:49
11
作者 朱琦 刘文忠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7-261,共5页
自1996年在荷兰Maastricht举行的共识会议后,发表了《欧洲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指南》,它对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处理有深远影响.2000年共识会议MaastrichtⅡ公布,提供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实用指南。事隔5年,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又... 自1996年在荷兰Maastricht举行的共识会议后,发表了《欧洲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指南》,它对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处理有深远影响.2000年共识会议MaastrichtⅡ公布,提供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实用指南。事隔5年,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2005年3月欧洲幽门螺杆菌研究小组召开了第3次Maastricht共识会议。本次会议上萧树东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会议,会议中对我国幽门螺杆菌指南作了积极的评价。MaastrichtⅢ共识报告充分反映了当今幽门螺杆菌研究的成就。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帮助,现特请刘文忠教授将其翻译成中文,因篇幅较长.本刊作了部分删节。(译自"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rection-The MaastrichtⅢConsensus Report".Gut published online 14,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tⅢ 感染处理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消化性溃疡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非侵入性试验 根除HP
原文传递
从常规指标中建立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 被引量:31
12
作者 周琨 郑瑞丹 +6 位作者 咸建春 徐洪涛 陈潇潇 沈贇玲 茅益民 陆伦根 曾民德 《肝脏》 2008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建立基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为传统的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38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建立基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为传统的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38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诊断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方法验证和比较该模型与Forns指数、APRI指数、Hepascore及SLFG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各指标组合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其中SLFG模型、S指数和Hepascore均具有较好的表现。由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指标组成的S指数(S指数=1000×GGT/(PLT×Alb2))判断有无明显肝纤维化和有无早期肝硬化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686和0.762。使用以下推荐界值,S指数<0.1预测无明显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90.4%,S指数≥0.5预测存在明显肝纤维化的特异度为86.2%;S指数<0.3预测无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4.8%,S指数≥1.5预测存在早期肝硬化的特异度为97.7%。结论由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简单组合S指数,能较准确而方便地区分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非创伤性诊断 模型
下载PDF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卫炜 戈之铮 +2 位作者 高云杰 胡运彪 萧树东 《中国消化内镜》 2007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15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OGIB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54.2±19.1(3~87)岁,共143例(67.1%)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197例,隐性出血者18例,组间平均年龄、病程和检查次数及阳性诊断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恶性肿瘤。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患者中阳性诊断率为67.1%,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组间阳性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下)(2006,上海) 被引量:31
14
作者 房静远(整理) +3 位作者 刘文忠(整理) 施尧(整理) 戈之铮(整理) 萧树东(整理)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五、慢性胃炎的转归、萎缩性胃炎的随访与癌变预防 29.慢性胃炎可持续存在。由于绝大多数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幽门螺杆菌自发清除少见,故慢性胃炎可持续存在。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共识意见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国 上海 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被引量:28
15
作者 房静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前,国际上通用针对大肠肿瘤的相关共识包括美国消化病学会和内镜学会(AGA/ASGE)共同制订的指南和亚太胃肠病学会的共识指南,而国内尚缺乏相应的、涵盖筛查与早期诊治和综合预防等内容的共识意见.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 目前,国际上通用针对大肠肿瘤的相关共识包括美国消化病学会和内镜学会(AGA/ASGE)共同制订的指南和亚太胃肠病学会的共识指南,而国内尚缺乏相应的、涵盖筛查与早期诊治和综合预防等内容的共识意见.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4 ~ 15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对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筛查 共识意见 综合预防 大肠肿瘤 中国 摘要 消化病学专家 中华医学会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的临床与病理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勤 房静远 +1 位作者 于成功 戴宁 《胃肠病学》 2013年第2期65-70,共6页
慢性胃炎在中国相当普遍,其中绝大多数源自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萎缩、异型增生和癌变。近来大量临床和病理学研究结果提示,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多灶性胃上皮萎缩具有较高致癌潜能。这些癌前病... 慢性胃炎在中国相当普遍,其中绝大多数源自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萎缩、异型增生和癌变。近来大量临床和病理学研究结果提示,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多灶性胃上皮萎缩具有较高致癌潜能。这些癌前病变多始于胃角和胃窦,沿胃小弯发展至全胃窦,然后扩展至胃体和贲门,伴功能性胃泌酸细胞萎缩、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下降、胃泌素-17水平上升。随着广泛胃上皮萎缩的发生,胃上皮细胞发生异型增生,直至癌变。及时阻断这些癌前病变环节,能从源头遏制、防止胃癌的发生。因此,应对所有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作系统性活检和详尽的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和分期,这是成功治疗慢性胃炎,防止胃癌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肿瘤 化生 螺杆菌 幽门 中国
下载PDF
饮食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辰 房静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2069-2072,共4页
结直肠癌( CR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统计,每年世界范围内有约600000人死于CRC,使其成为全球致死率第四的肿瘤。尽管既往我国该病的发生率远低于西方发达... 结直肠癌( CR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统计,每年世界范围内有约600000人死于CRC,使其成为全球致死率第四的肿瘤。尽管既往我国该病的发生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近40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CRC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给社会经济及医疗事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结直肠癌多为散发,其中70%~90%的结直肠癌与饮食因素相关。大量移民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认为,东西方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差异主要是源于饮食营养因素。因此,饮食最优化将有利于防治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饮食因素 癌发生 移民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 统计数据 西方发达国家 癌发病率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琦 俞文 +1 位作者 薛莱提.艾孜木 艾尼.阿布都热依木 《胃肠病学》 2016年第6期348-352,共5页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血清PG、G-17与Hp感染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G-17水平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血清PG、G-17与Hp感染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G-17水平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98例维吾尔族胃癌和50例汉族胃癌患者,分别以同民族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应用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Hp抗原行Hp检测。结果: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血清PGⅡ和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明显低于汉族胃癌组,血清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汉族胃癌组Hp阳性者血清PGⅠ和PGR明显低于同组Hp阴性者,血清PGⅡ、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胃癌组Hp阳性者血清PGⅠ、PGⅡ、G-17明显高于Hp阴性者,PGR明显降低(P<0.05)。维吾尔族胃窦癌血清PGⅠ、PGⅡ和PGR均明显高于胃体癌和近端胃癌(P<0.05)。结论:血清PGⅠ、PGR降低和血清G-17升高可作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维吾尔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改变与Hp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类 胃泌素-17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评估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三联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婉珺 郑青 +2 位作者 陆红 孙钦娟 萧树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比较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d标准三联疗法与泮托拉唑+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10d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者随机人选三联、四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实行PAC方案:泮托拉唑40mg(2次/d)+... 目的比较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d标准三联疗法与泮托拉唑+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10d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者随机人选三联、四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实行PAC方案:泮托拉唑4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口服7d。四联治疗组实行PBMT方案:泮托拉唑40mg(2次/d)+胶体次枸橼酸铋220mg(2次/a)+四环素750mg(2次/d)+甲硝唑400mg(2次/d),口服10d。治疗结束后至少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4‰为Hp阴性,表示根除成功。同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66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三联治疗组按意图治疗分析(ITT)根除率为63.53%(54/85),较四联治疗组低E89.41%(76/85),x^2=17.168,P—0.000]。三联治疗组按实验方案分析(PP)根除率为65.06%(54/83),亦较四联治疗组低[91.57%(76/83),x^2=13.588,P—0.0001。从年龄段分析,年龄〉30岁者三联治疗组根除失败率为22.22%(4/18),较四联治疗组高[3.84%(1/26),(x^2=19.884,P—0.000]。三联和四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0%(51/85)和42.35%(36/85)。结论在7d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疗效降低的情况下,含泮托拉唑、铋剂、四环素和甲硝唑的10d四联方案可考虑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苯咪唑类 药物疗法 联合 四环素 甲硝唑
原文传递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菁 袁耀宗 房静远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阿嗪米特组60例和安慰剂组60例,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或匹... 目的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阿嗪米特组60例和安慰剂组60例,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或匹配的安慰剂100mg/次,3次/d,连续服用28d。治疗前和治疗第7、14、21、28天评估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早饱、嗳气、恶心、腹痛或腹部不适)积分和总积分。治疗第28天比较两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有效率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和治疗第28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嗪米特组在治疗第7天的腹胀、嗳气、恶心和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积分和总积分(5.7±3.1、3.5±2.1、0.3±0.1、3.3±1.7、17.9±9.6)较治疗前(8.9士5.3、5.3±2.5、0.9±0.4、4.5±3.7、24.3±14.5)明显降低(t=3.758、3.976、10.494、2。125、2.654,P均d0.05),在治疗第14、21、28天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安慰剂组在治疗第7、14、21、28天腹胀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在治疗第28天早饱症状积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阿嗪米特组总有效率为66.7%(40/60),高于安慰剂组的38.3%(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53,P〈O.01)。治疗第28天,阿嗪米特组简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SF-NDI)量表总评分为4.4士3.4,低于安慰剂组的9.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0,P〈O.01)。阿嗪米特组t例患者于治疗第7天发生皮疹,安慰剂组1例患者于治疗第14天发生头痛,停药处理7d后症状消失。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能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后的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消化不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