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莱特注射液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岩 潘沛 +2 位作者 王彧杰 王蓉 原永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对Lewis肺癌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制成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KLT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模第2天起,KLT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KLT25、12.5、6.25mL/...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对Lewis肺癌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制成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KLT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模第2天起,KLT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KLT25、12.5、6.25mL/kg,连续14d;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第16天,处死小鼠,称取体质量、肿瘤和脾脏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脾脏指数;MTT法检测脾脏中T细胞增殖活力;ELISA检测脾细胞中IL-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KLT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逐渐降低;KLT高、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KLT高、中、低剂量组脾脏中T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KLT高、中剂量组脾细胞中IL-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KLT高、中、低剂量组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胞质中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随给药剂量增加而下降。结论KLT在抗肿瘤的同时能通过提高T细胞增殖活力,调节IL-2、NF-κB、IκBα等因子的表达,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LEWIS肺癌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伤害分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盛红彬 黄登笑 +2 位作者 陆逸雁 蒋国华 黄淇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设计药品不良反应(ADR)伤害的量化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为构建ADR补偿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借鉴我国其他伤害事故分级的基础上,选取上海市范围内的27位医药卫生专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不同器官和不同层级的ADR伤害进行独立评... 目的设计药品不良反应(ADR)伤害的量化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为构建ADR补偿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借鉴我国其他伤害事故分级的基础上,选取上海市范围内的27位医药卫生专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不同器官和不同层级的ADR伤害进行独立评分和序化分级。结果ADR伤害由重到轻初步分为1~10级,1级为死亡,10级为最轻微伤害。结论以ADR伤害的特点为基础的量化分级方法基本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可以作为ADR补偿救济制度鉴定标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伤害 分级
下载PDF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彧杰 王超 +1 位作者 何敏 原永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处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7月—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处方28406张,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处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7月—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处方28406张,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4184张,占总抽查处方数14.7%。抗菌药物单用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9.1%,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24%。根据药物使用频度分析,前三位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医院2007年下半年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主。结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注重对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药物使用频度
下载PDF
丙泊酚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43
4
作者 杨婉花 陈冰 +1 位作者 李娟 原永芳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0期1243-1246,共4页
丙泊酚(propofol)即2,6-二异丙基苯酚,又名异丙酚,是一速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由于其具有起效快、苏醒恢复迅速、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优点,迅速成为诱导、维持麻醉的首选药,广泛地用于神经外科麻醉、儿科麻醉、监测麻醉和ICU病房的... 丙泊酚(propofol)即2,6-二异丙基苯酚,又名异丙酚,是一速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由于其具有起效快、苏醒恢复迅速、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优点,迅速成为诱导、维持麻醉的首选药,广泛地用于神经外科麻醉、儿科麻醉、监测麻醉和ICU病房的镇静。靶控输注系统(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以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药物输注,以达到按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的目的,不但方便而且提高了静脉麻醉的控制水平。近年来,TCI在国内外已成为丙泊酚给药的主要方式,而丙泊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是TCI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外丙泊酚药物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以使临床更为精确、安全应用T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药物代谢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肝纤维化大鼠NF-κB和IκB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蓉 潘沛 +2 位作者 王彧杰 吴岩 原永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50%CCl_4花生油溶液(1 m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给药组同时每日一次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20 mg·kg^(-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50%CCl_4花生油溶液(1 m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给药组同时每日一次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20 mg·kg^(-1)。6 wk后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肝重-体重比;运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CIV)、层黏蛋白(LN)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结构改善,血清中ALT、AST、CIV、LN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胞质中NF-κB和lκBα蛋白的表达上调,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丹酚酸B 肝硬化 大鼠 NF-ΚB IΚBΑ
原文传递
康莱特注射液在Lewis肺癌中对肿瘤生长及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潘沛 吴岩 +2 位作者 王蓉 王彧杰 原永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KLT低剂量组(6.25mL/kg)、KLT中剂量组(12.5mL/...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KLT低剂量组(6.25mL/kg)、KLT中剂量组(12.5mL/kg)、KLT高剂量组(25mL/kg),每组10只。小鼠连续腹腔注射KLT注射液14d,于接种后第16天处死小鼠,测量瘤重及体重,计算肿瘤抑制率,提取肿瘤组织总蛋白,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KLT注射液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影响肿瘤组织的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并能降低肿瘤组织中EGFR的蛋白表达量。结论:KLT注射液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登笑 周华敏 +2 位作者 孙姬 盛红彬 黄淇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来源、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收集以床旁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并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来源、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收集以床旁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并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0.3%,其中用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3%;药物使用例次处于前3位的依次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科室分布中,二联用药最高的是神经内科,比例高达66.7%;在感染患者病原菌送检率达到67.2%,但在用药前送检率仅有53.1%。结论住院患者感染的来源、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真实情况;强化医院感染科管理职能,加强用药前标本送检率;同时注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潘沛 王丽丽 +1 位作者 何敏 原永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7年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7年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一直占据前3名,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排序
下载PDF
2008年我院3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潘沛 陈佳佳 +1 位作者 刘振康 原永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规律,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59例ADR中,女性患者发生概...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规律,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59例ADR中,女性患者发生概率较大(191例,占53.20%);0~10a(66例,占18.38%)婴幼儿及51~60a(65例,占18.11%)中老年人发生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179例,占40.50%)和口服给药(173例,占39.14%)为主;用药方式多为单一用药(336例,93.60%);抗感染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多,占50.45%;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引起ADR例数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磷酸克林霉素;ADR严重程度分级多为一般,结果多为治愈或好转。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观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眼用凝胶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翔 高申 原永芳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11期1637-1640,共4页
眼部给药剂型常采用滴眼液和眼膏,结膜囊内给药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据统计,眼用制剂中溶液型滴眼剂占有60%以上的比例,因其使用方便,非侵入性,容易配方,顺应性好和价格低廉而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随着生物药... 眼部给药剂型常采用滴眼液和眼膏,结膜囊内给药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据统计,眼用制剂中溶液型滴眼剂占有60%以上的比例,因其使用方便,非侵入性,容易配方,顺应性好和价格低廉而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随着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常规滴眼液和眼膏存在眼部药物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1%-10%)等问题,仅有少于5%的药物通过角膜到达眼内发挥治疗作用。这是由于眼睛具有流泪和眨眼反射等非常有效的保护机制,使滴入到眼内的药液迅速从角膜前区域消除。这大大影响了眼部给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用制剂 凝胶 给药系统 综述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药师的临床思维 被引量:12
11
作者 盛红彬 李安华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10期947-948,共2页
临床思维是人们认识疾病、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等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过去教科书中很少提及,人们只是在多年实践后逐步领悟。药品不良反应(ADR)实际上是一种药源性疾病,ADR临床思维的基础同样在于我们对病人、... 临床思维是人们认识疾病、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等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过去教科书中很少提及,人们只是在多年实践后逐步领悟。药品不良反应(ADR)实际上是一种药源性疾病,ADR临床思维的基础同样在于我们对病人、病情和药物三方面的了解。由于这三方面的复杂性,ADR难以避免,特别是某些严重的ADR,虽然少见,但危害很大。目前临床对ADR时有误诊,处理也多是对症处理,因此迫切需要药师主动参与其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临床思维
下载PDF
鱼腥草素钠对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沛 王彧杰 原永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鱼腥草素钠(SH,清热解毒中药)对肾小球肾炎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SH低、高剂量(60,120mg·kg-1)。建立肾小球肾炎模型,检测蛋白尿变化、肾脏组织学改变及肾脏组织中单核细胞趋... 目的鱼腥草素钠(SH,清热解毒中药)对肾小球肾炎疗效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SH低、高剂量(60,120mg·kg-1)。建立肾小球肾炎模型,检测蛋白尿变化、肾脏组织学改变及肾脏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情况。结果小鼠给予SH后,蛋白尿较模型组显著减少;SH能改善肾脏组织的组织学情况,并能显著降低肾脏组织中MCP-1的表达(P<0.01)。结论SH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尿蛋白表达、肾脏组织学结构及MCP-1的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素钠 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下载PDF
丙泊酚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小儿靶控输注系统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婉花 陈冰 +2 位作者 李娟 原永芳 顾洪斌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47-1550,共4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方法,评价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Pediatric模型)的性能。方法:将14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根据手术情况,在TCI-Ⅲ型丙泊酚靶控输注中预...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方法,评价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Pediatric模型)的性能。方法:将14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根据手术情况,在TCI-Ⅲ型丙泊酚靶控输注中预设不同血浆靶浓度,抽取静脉血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比较靶控输注时预设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和实测血药浓度(Cm)的差异,采用执行误差(PE)的中位数(MDPE)、PE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和摆动度(Wobble)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19.26~963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测限为0.38n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1.58%~94.4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45%~102.68%,日内与日间RSD均〈3.75%。丙泊酚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的MDPE、MDAPE和Wobble分别为1.05%、9.12%和17.55%。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测定。丙泊酚TCI-Ⅲ型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可满足临床小儿麻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血药浓度 监测 小儿 靶控输注系统 评价
原文传递
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岩 韩璐 原永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8期11-13,18,共4页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1日。通过Meta分析法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疗效。结果共5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比例、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应答率分别为74.2%、63.7%、36.6%、29.7%、68.6%,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3.7%、42.9%、28.6%、23.8%、52.1%,替比夫定组各指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比夫定比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拉米夫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META分析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蓉 王媛媛 +2 位作者 王彧杰 吴岩 原永芳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肝纤维化组(模型组)和丹酚酸A给药组(给药组)。通过50%CCl4花生油溶液(1 m L·kg-1)灌胃诱...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肝纤维化组(模型组)和丹酚酸A给药组(给药组)。通过50%CCl4花生油溶液(1 m 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给药组同时每日1次腹腔注射丹酚酸A 10 mg·kg-1。建模与给药期间观察大鼠基本生活状况,6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用HE染色法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水平,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并改善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结构(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给药组能够促进肝脏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肝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来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丹参 肝纤维化 BCL-2 BAX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对药动学与药效学影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曼 原永芳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4期4212-4215,共4页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药物,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常与西药联合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中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增强或减弱。现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动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学...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药物,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常与西药联合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中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增强或减弱。现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动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学(包括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物、掌握配伍禁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西药 联合用药 药动学 药效学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欢 李正伟 原永芳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580-584,共5页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ADR资料,将所有数据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涉及药品种类、报告人以及不良反应名称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2012年全年...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ADR资料,将所有数据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涉及药品种类、报告人以及不良反应名称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2012年全年共上报不良反应187例,“一般”121例(64.7%),“新的一般”63例(33.7%),“严重”1例(0.5%),“新的严重”2例(1.1%).≤6岁者36例(19.2%),7~17岁11例(5.9%),18 ~ 30岁28例(15.0%),31 ~40岁25例(13.4%),41 ~ 50岁23例(12.3%),51 ~60岁28例(15.0%),61 ~ 70岁25例(13.4%),>70岁11例(5.9%).学龄前(≤6岁)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学龄期(7 ~ 17岁)的学生和71岁及以上的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均为5.9%.呼吸系统感染82例(43.8%),消化系统感染14例(7.5%),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4例(7.5%),循环系统感染26例(13.9%),其他51例(27.3%),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用药后导致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130例次(53.1%)].抗菌药物注射剂ADR 86例次(40.2%),口服抗菌药物ADR28例次(13.1%),中成药类注射剂ADR16例次(7.5%),口服中成药ADR 28例次(13.1%),外用中成药ADR5例次(2.3%),其他类注射剂ADR 18例次(8.4%),其他类口服药ADR 31例次(14.5%),其他类外用药ADR2例次(0.9%).2012年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种类以抗菌药物的注射剂构成比最大,中成药中的痰热清上报5例次,5例均为≤6岁的患儿.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原患疾病、溶媒、药物本身、联合用药、用药途径等有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和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丹参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媛媛 原永芳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6期2989-2992,共4页
丹参是研究比较全面的一种中草药,由于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而又复杂,临床上常将其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药物联合应用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丹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丹参与其他药... 丹参是研究比较全面的一种中草药,由于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而又复杂,临床上常将其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药物联合应用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丹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丹参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丹参可与多种药物联用,并且能起到增强药物治疗效果的作用,这使对丹参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丹参的临床价值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物联合 药理学
下载PDF
2011年我院32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科蕊 原永芳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8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2011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部ADR报告中,筛选出抗菌类药物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ADR多发于年龄低于14岁的人群,AD...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2011年上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部ADR报告中,筛选出抗菌类药物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ADR多发于年龄低于14岁的人群,ADR高发于原患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患。ADR报告的主要损害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道损伤,全身性损害位居第三。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和维生素B_1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俞晓艳 原永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观察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维生素B1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 目的观察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维生素B1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次,2次/d,维生素B1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元胡止痛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VAS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时的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1周、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的各时间点,其中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97.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胡止痛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维生素B1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止痛片 布洛芬缓释胶囊 维生素B1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