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例子宫腺瘤样瘤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小强 杜光烨 +2 位作者 陆玲娟 董君波 陆增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001~2005年子宫手术切除标本共430例,对其中9例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的标本分别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并结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9例患者均为术前未诊断而经术后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001~2005年子宫手术切除标本共430例,对其中9例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的标本分别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并结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9例患者均为术前未诊断而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瘤样瘤,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其中单独发生和合并平滑肌瘤各3例,合并子宫肌腺病、妊娠和慢性输卵管炎各1例。肿瘤表现为单个结节,光镜下由大小、形态不一的腔隙构成;电镜观察细胞有明显的微绒毛、桥粒和张力丝;肿瘤细胞AB-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Vim、Ckpan、MC染色均呈阳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可发生于各种状态的子宫。仔细的大体检查、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样瘤 组织学 免疫组化 子宫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伍宏彪 张鹏 +3 位作者 李小强 吴巨钢 俞继卫 姜波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met、e2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c-met的高表达与Ki-67高表达、生存期较短、肿瘤位置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及TNM分期较晚有关(P<0.05);e2f-1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较晚、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c-met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和生存期是e2f-1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有c-met、e2f-1和Ki-67表达、累及淋巴站、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结论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晚期胃癌的进展可能与e2f-1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MET E2F-1 KI-67 预后
下载PDF
Cytokeratin 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杜光烨 李小强 +2 位作者 刘立伟 陆玲娟 董君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Cytokeratin 19(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9例甲状腺切除标本,包括144例经典型乳头状癌(CPC)、2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FVPC)、19例乳头状微小癌(PM)、46例... 目的探讨Cytokeratin 19(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9例甲状腺切除标本,包括144例经典型乳头状癌(CPC)、2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FVPC)、19例乳头状微小癌(PM)、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59例甲状腺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CK19、HBME-1和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CK19、HBME-1和Galectin-3在CP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1%和89.6%,在FVPC中为100%、76.2%和76.2%,在PM中为100%、73.7%和78.9%,在NGWPH中为5.1%、2.2%和4.3%,在FAWPH中为4.3%、1.7%和5.1%。CK19、HBME-1和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CK19的敏感性较高,HBME-1和Galectin-3特异性较强;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增生 CYTOKERATIN 19 HBME-1 GALECTIN-3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醌氧化还原酶过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洋 金铁峰 +5 位作者 刘双萍 陈丽艳 林黎娟 韩洪秀 李龙山 林贞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3-467,共5页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NQO1)过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临床预后评估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HNSCC、45例癌旁非瘤上皮和26例正常头颈部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过表达与HNSCC患者预... 目的 探讨醌氧化还原酶(NQO1)过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临床预后评估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HNSCC、45例癌旁非瘤上皮和26例正常头颈部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过表达与HNSC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HNSCC组织中NQO1蛋白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高达84.0%(136/162)和69.8% (113/162),均明显高于癌旁非瘤上皮和正常头颈部上皮组织(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HNSCC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pT分期均密切相关(均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的HNS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均明显低于NQO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Log-rank分别为6.625和6.234,P分别为0.010和0.013).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Wald=6.626,P=0.008).结论 NQO1表达水平与HNSCC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NQO1蛋白高表达可成为HNSCC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无病生存 预后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小强 张惠箴 +3 位作者 蒋智铭 杜光烨 陆玲娟 董君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1例髓样癌、8例甲状腺腺瘤)。结果 93例PTC中,BRAF蛋白阳性者69例,阳性率为74.2%(69/93),BRAF蛋白对照组中仅有1例滤泡癌阳性表达(20%),而8例甲状腺腺瘤和1例髓样癌中BRAF蛋白均阴性表达。在PTC中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3%(30/9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93例PTC的临床病理资料与BRAF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的对比分析显示,45岁以下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45岁以上者,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肿瘤直径<1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性别、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瘤栓和腺外浸润等无相关性。结论 BRAF基因突变仅发生在PTC中,其可能对PT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胃癌进展中转录因子e2f-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伍宏彪 吴巨钢 +6 位作者 张鹏 倪晓春 张彪 苏震东 李小强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73-580,共8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2f-1在胃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判断其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胃癌原发灶中e2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21例患者e2f-1的表达阳性...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2f-1在胃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判断其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胃癌原发灶中e2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21例患者e2f-1的表达阳性率为38.8%(47/121)。随着胃癌的进展,TNMⅠ~Ⅳ期e2f-1表达阳性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r=-0.320,P<0.05):Ⅰa期62.5%(10/16),Ⅰb期47.1%(8/17),Ⅱ期55.0%(11/20),Ⅲa期40.0%(8/20),Ⅲb期27.3%(6/22),Ⅳ期15.4%(4/26);同时e2f-1的表达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和累及淋巴站亦呈负相关(P<0.05)。多参数检验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及生存期是e2f-1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Log-Rank检验提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包括累及淋巴站、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及TNM分期(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累及淋巴站越远、e2f-1表达阳性率越高,则生存期越短(P<0.05)。TNM各期中:Ⅰ、Ⅱ期患者e2f-1的阳性高表达率与更短的生存期相关(r=-0.304,P<0.05),而且e2f-1呈阳性表达者其预后显著差于阴性表达者(χ2=13.437,P<0.05);而Ⅲ、Ⅳ期患者e2f-1的表达与生存期之间无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转录因子e2f-1是体现早期胃癌恶性行为的标记之一,表达阳性的早期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是有效的预后判断因子;而在晚期胃癌中e2f-1表达降低,提示可能与其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物 转录因子E2F-1 预后
原文传递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特点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丹 苏潇 +1 位作者 赵倩倩 赵江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4期4-7,26,共5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的表现,对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CT密度、强化模式及CT值量化指标等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双期增强CT的表现,对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CT密度、强化模式及CT值量化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病例均为单侧单发,16例位于腮腺浅叶,2例跨浅、深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肿瘤最大截面横径为0.5-5.5cm;大多呈椭圆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17例(17/22)肿块内见囊变区,其中1例(1/17)见钙化灶。所有病例在双期CT增强均有强化,动脉早期强化较明显、CT值为(104.7±15.3)Hu,最大强化率为152.3%,动脉晚期(近动静脉交界期)CT值为(118.7±13.8)Hu;基底细胞腺瘤至少有两种强化模式:一是动脉早期明显强化,动脉晚期持续强化;二是动脉早期显著强化,动脉晚期强化幅度有所减退,同时与其相关病理进行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腺瘤 CT表现 CT强化模式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小强 杜光烨 +2 位作者 范宜娟 董君波 陆玲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肠系膜淋巴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由旋涡状、束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瘤细胞和大量混杂的淋巴细胞组...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肠系膜淋巴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由旋涡状、束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瘤细胞和大量混杂的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5和CD23,弱阳性表达CD68、S-100和EMA;淋巴细胞表达CD45RO和CD3。结论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中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和(或)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肿瘤 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巨钢 俞继卫 +5 位作者 倪晓春 李小强 卞邦健 张彪 高友福 姜波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率(MLR)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MLR分组的截断点;应用CK20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进而研究MLR与预后、N分期、病理特征、微转移的关系。结果121例胃腺癌患者,MLR预测术... 目的探讨影响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率(MLR)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MLR分组的截断点;应用CK20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进而研究MLR与预后、N分期、病理特征、微转移的关系。结果121例胃腺癌患者,MLR预测术后3,5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053,0.896±0.046,截断点分别为MLR=30.95%,MLR=3.15%。据此分组:MLR1(MLR<3.15%),MLR2(3.15%≤MLR≤30.95%)及MLR3(MLR>30.95%)。生存分析显示:MLR值越高,预后越差(P=0.000);MLR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相同N分期(N1或N2)患者,MLR不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CK染色总MLR分别为34.7%(242/697)和43.5%(303/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微转移的检测能明显改变MLR值。无论是HE染色还是CK染色,MLR都与肿瘤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MLR预测术后3年或5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大,是一个可靠的指标,可用于确定其分组的截断点,进而指导临床判断预后。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能显著改变ML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淋巴结转移率 预后 微转移
原文传递
CNTN-1、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生华 俞继卫 +5 位作者 郑林海 吴巨钢 倪晓春 李晓强 杜光烨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测定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FVD)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4%(39/68)、60.3%(41/68)和55.9%(38/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0.6%(14/68)、23.5%(16/68)、16.2%(11/68)〕,P=0.000。在TNM分期较晚、发生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P<0.05)。CNTN-1蛋白表达与VEGF-C(r=0.372,P=0.002)及VEGFR-3蛋白(r=0.308,P=0.011)表达之间呈正相关。6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为(10.41±9.38)个/HP,明显低于其LVD〔(18.19±7.44)个/HP〕,P=0.000。在TNM分期较晚、有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与LVD均较高(P<0.05)。VEGF-C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者FVD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029和P=0.003);LVD与CNTN-1(P=0.727)、VEGF-C(P=0.173)和VEGFR-3蛋白(P=0.924)表达均无关。VEGF-C、VEGFR-3及CNTN-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分别较表达阴性患者低(P<0.05)。结论 CNT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VEGF-C可能通过CNTN-1通路介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淋巴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接触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D2-40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波健 吴巨钢 +4 位作者 俞继卫 李小强 卞邦健 张彪 倪晓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原发灶中D2-40的表达及其中51例胃癌的791枚淋巴结中CK20和CKpan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HE染色淋巴管浸润(LVI-...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原发灶中D2-40的表达及其中51例胃癌的791枚淋巴结中CK20和CKpan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HE染色淋巴管浸润(LVI-HE)和D2-40染色淋巴管浸润(LVI-IM)的阳性率分别为66.2%(45/68)和76.5%(5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LVI-IM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P=0.044)、TNM分期(P=0.003)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68例胃癌平均淋巴管密度(LVD)为(18.19±7.44)个/HP。LVD升高与LVI-HE阳性(P=0.040)、LVI-IM阳性(P=0.001)、静脉浸润(P=0.037)、TNM分期较晚(P=0.020)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系。LVD值≥15个/HP者近期生存率较LVD值≤14个/HP者明显降低(P=0.032)。51例胃癌HE染色和CK(CK20或CKpan)染色检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4.5%(38/51)和88.2%(45/51),791枚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由HE染色的32.0%(253/791)提高到CK染色的41.5%(328/791),P<0.001。CKpan的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CK20(P=0.003)。微转移淋巴结数量与肿瘤大小(P=0.001)、LVI-HE(P=0.040)、肿瘤浸润深度(P=0.018)及TNM分期(P=0.012)有关。微转移淋巴结的检出使淋巴结转移站别及TNM分期迁移:7例N0→N1,6例N1→N2,1例N2→N3;4例Ⅰb→Ⅱ,4例Ⅱ→Ⅲa,3例Ⅲa→Ⅲb,1例Ⅲb→Ⅳ。结论D2-40及CK检测在诊断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微转移上优于HE检查。CK20和CKpan的联合检查有利于发现微转移淋巴结。肿瘤TNM分期越晚,越易发生淋巴结微转移。LVI-IM、LVD及淋巴结微转移三者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LVD值较高者近期生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新生物
下载PDF
胃癌组织Wnt5a和MMP1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州华 俞继卫 +3 位作者 吴生华 李小强 吴巨钢 姜波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940-945,共6页
目的:研究Wnt5a和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两者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Real-time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原发灶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Wnt5a和MMP14的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 目的:研究Wnt5a和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两者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Real-time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癌原发灶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Wnt5a和MMP14的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原发灶中Wnt5a和MMP14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P<0.05),并且两者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此外,Wnt5a阳性表达组的肿瘤直径更大、位置更高、浸润深度更深、区域淋巴结转移数更多、TNM分期更晚及淋巴结转移率更高,存在淋巴管和血管浸润,P<0.05。MMP14阳性表达组与淋巴管浸润有关,但与血管浸润无关,且与浸润深度更深、区域淋巴结转移数更多、TNM分期更晚及淋巴结转移率更高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Wnt5a阳性表达组的预后更差,MMP14表达与预后无关。但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仅发现浸润深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数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Wnt5a和MMP14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可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此外,Wnt5a阳性表达还提示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侵袭 转移 WNT5A MMP14/MT1-MMP
原文传递
胃癌VEGF-C、VEGFR-3及CNTN-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生华 俞继卫 +5 位作者 郑林海 吴巨钢 倪晓春 李晓强 杜光烨 姜波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5-10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也称Flt-4)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ontactin-1,CNTN-1)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转移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胃癌病例的原发灶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也称Flt-4)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ontactin-1,CNTN-1)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转移和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胃癌病例的原发灶和癌旁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VEGFR-3及CNTN-1的表达,测定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分析上述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及CNT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5%、72.97%及62.16%。CNTN-1的表达与VEGF-C(P<0.05)及VEGFR-3表达(P<0.05)存在明显的相关性。VEGF-C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肿瘤较大、TNM分期、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者,CNTN-1表达的阳性率也越高(均P<0.05)。VEGFR-3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LVD计数与TNM分期晚、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VD计数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C、VEGFR-3和CNTN-1在胃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VEGF-C的表达与LVD计数相关,且两者都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可能是通过CNTN-1通路介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物/癌 接触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D2-40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柴红娟 施薇 +3 位作者 杜光烨 张建平 范琴 李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19-2020,共2页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官颈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与预后相关性高于原发灶的直接浸润,已成为宫颈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标记分子的发...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官颈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与预后相关性高于原发灶的直接浸润,已成为宫颈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标记分子的发现,使我们加深了对肿瘤微淋巴管的了解^[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管生成 淋巴管浸润 临床意义 淋巴管内皮细胞 预后相关性 恶性肿瘤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Wnt5a、MMP2和MMP1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州华 吴生华 +2 位作者 李小强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研究Wnt5a、MMP2及MMP14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其中的39例正常胃组织中Wnt5a、MMP2和MMP14的表达,2χ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Wnt5a、MMP2及MMP14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其中的39例正常胃组织中Wnt5a、MMP2和MMP14的表达,2χ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Wnt5a、MMP2及MMP14在胃癌原发灶中广泛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P<0.05)。Wnt5a阳性表达者的肿瘤直径更大、浸润深度更深、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更高、TNM分期更晚、淋巴结转移率更高、存在淋巴管和血管浸润(P<0.05)。MMP2和MMP14阳性表达者的浸润深度更深、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更高、TNM分期更晚及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且均存在淋巴管浸润(P<0.05),但均与血管浸润与否无关。此外,MMP2阳性表达者的肿瘤直径更大(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Wnt5a和MMP2(rs=0.240,P=0.014)、Wnt5a和MMP14(rs=0.251,P=0.010)、MMP2和MMP14(rs=0.444,P=0.000)两两之间表达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Wnt5a、MMP2及MMP14的表达或能促进胃癌侵袭和转移,且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 转移 上皮间质转型 WNT5A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14/MT1-MMP
原文传递
联合评估survivin和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2 位作者 倪晓春 吴巨钢 李小强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6-160,F0003,共6页
目的 研究胃癌原发灶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恶性潜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25例行根治切除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survivin和p53表达及其共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 目的 研究胃癌原发灶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恶性潜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25例行根治切除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survivin和p53表达及其共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结果 survivin和p53表达阳性率各自为57.6%(72例/125例)和59.2%(74例/125例)。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弥漫型和组织分化差(均P〈0.01)、肿瘤浸润更深、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及进展期(P〈0.05)胃癌组织中显著增高。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浸润(P〈0.037)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和p53表达阳性分别与5年生存率有关(P=0.0050和P=0.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和p53共同表达患者预后更差(P=0.001)。结论 survivin和p53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survivin阳性表达和p53阳性表达分别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和p53共同表达为胃癌根治术后独立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物/癌 SURVIVIN P53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鹏 吴巨钢 +4 位作者 俞继卫 倪晓春 伍宏彪 李小强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研究胃腺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9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9例(29.29%)患者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 目的研究胃腺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9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9例(29.29%)患者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为阴性(P=0.000)。肿瘤直径>5 cm者CD13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5 cm者(P=0.041);CD13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44);有淋巴结转移(P=0.017)、淋巴管浸润(P=0.000)和血管浸润(P=0.000)者,CD13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P=0.011)、淋巴结转移(P=0.043)和TNM分期(P=0.049)分别是CD133蛋白表达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CD13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表达阴性患者(P=0.04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有淋巴结转移(P=0.042)、TNM分期(P=0.046)及CD133蛋白表达阳性(P=0.046)分别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33蛋白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腺癌中PLAC1/C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宜娟 杜光烨 +1 位作者 杨滢瑜 陈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胎盘抗原1(PLAC1/CP1)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09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CP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4例胃癌组织及... 目的:探讨肿瘤/胎盘抗原1(PLAC1/CP1)在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09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CP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LAC1/CP1的mRNA水平,同时观察胃正常黏膜细胞与胃癌细胞株中PLAC1/C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LAC1/CP1在109例原发性胃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9.5%(54/109),PLAC1/CP1表达率升高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无论是在胃癌组织中还是在胃癌细胞株中都可检测到较高的PLAC1/CP1 mRNA水平。胃癌细胞中PLAC1/CP1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结论:PLAC1/CP1在原发性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其高表达可能与其有较高的转录水平有关,提示PLAC1/CP1可能成为原发性胃癌新的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腺癌 PLAC1/CP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肋骨去分化软骨肉瘤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光烨 李小强 +3 位作者 范宜娟 刘立伟 陆玲娟 董君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6-857,共2页
患者男,75岁。15年前发现右前胸壁肿块,近1年余迅速增大,伴疼痛,于2008年3月10日入院。影像学检查:右侧胸壁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其内见钙化灶,与其后肋软骨分界欠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两肺纹理清晰,肺门无肿大淋巴结... 患者男,75岁。15年前发现右前胸壁肿块,近1年余迅速增大,伴疼痛,于2008年3月10日入院。影像学检查:右侧胸壁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其内见钙化灶,与其后肋软骨分界欠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两肺纹理清晰,肺门无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肿块及部分肋骨,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报告:右胸壁肋骨肉瘤,倾向软骨来源。切除周围组织,再送常规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肋骨 去分化 术中冷冻切片 常规病理检查 胸壁肿块 影像学检查 肿大淋巴结
原文传递
T_(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震东 苏光启 +5 位作者 李小强 姜波健 庄惠政 杨广林 王和贤 卞邦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发中心增生 窦组织增生 淋巴结转移 p5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