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6PD缺陷症基因型分析:一种新的错义突变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也飞 夏文权 +2 位作者 倪培华 胡翊群 姜叙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8-702,共5页
目的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患者进行G6PD基因型分析,分析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选取经G6PD活性测定确诊为G6PD缺陷症的49例患者和100名G6PD活性正常的体检者的全血标本,PCR和DNA测序法对G6PD基因外显子2~13进行序列分析。结... 目的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患者进行G6PD基因型分析,分析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选取经G6PD活性测定确诊为G6PD缺陷症的49例患者和100名G6PD活性正常的体检者的全血标本,PCR和DNA测序法对G6PD基因外显子2~13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49例G6PD缺陷症患者中,共发现12种错义突变,其中常见的三种为G6PD G1388A(26.5%)、G1376T(28.6%)和A95G(14.3%),此三类基因型患者G6PD活性仅为正常人群的5%~18%。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黄疸、进食蚕豆后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等。其余突变类型包括C1024T(4.1%)、C1225T(2.0%)、C1159T(2.0%)、G487A(4.1%)、G392T(4.1%)、G1160A(6.1%)、G871A/C1311T(4.1%)和C406T/C1311T(2.0%);在外显子7上发现了一种新的错义突变即G691C,该突变造成G6PD第231位丙氨酸(A la)被脯氨酸(Pro)替代。正常对照标本未发现相同的基因改变。结论 G6PD基因G1388A、G1376T和A95G是G6PD缺陷症患者最常见的三种突变类型。新发现的G691C突变导致A la231Pro,是引起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患者临床出现溶血症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错义突变 G691C Ala231Pro
下载PDF
汉族人群β-纤维蛋白原基因五个位点的单倍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傅毅 倪培华 +3 位作者 刘建荣 应雅韵 陆国强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纤维蛋白原β-148C/T、-249C/T、-455G/A、448G/A、1689T/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正常老年组(171人)和脑梗死组(13...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纤维蛋白原β-148C/T、-249C/T、-455G/A、448G/A、1689T/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正常老年组(171人)和脑梗死组(132例)进行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正常老年组和脑梗死组之间5种突变基因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48C/T与-249C/T、-455G/A、448G/A、1689T/G之间均存在较松散连锁不平衡;-249C/T与-455G/A、448G/A、1689T/G之间,-455G/A与448G/A、1689T/G之间,以及448G/A与1689T/G之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结论汉族人群β-纤维蛋白原基因5个SNP位点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关系,并且单倍型CA、CA以及CG可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高血糖状态对缺血后血管新生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陶蕊 徐蓉 +4 位作者 段俊丽 倪培华 潘志红 刘蓓菁 郑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高血糖状态对大鼠单侧下肢缺血后血管新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组(n=18)采用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STZ,7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n=18)给予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一次性腹腔...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高血糖状态对大鼠单侧下肢缺血后血管新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组(n=18)采用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STZ,7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n=18)给予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一次性腹腔注射。均手术结扎切除左侧股动、静脉造成单侧下肢缺血。分别于手术当天和第7天检测尾静脉血糖;第15天两组各处死9只大鼠检测血清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抗氧化能力(TAOC)、黄嘌呤氧化酶(XOD)、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测定缺血区域肌肉毛细血管密度;两组剩余各9只大鼠血管造影法观察双下肢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术后15 d,毛细血管缺血区域毛细血管评分记数和毛细血管密度均表明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血清中血糖、HDL及组织中的SOD、XOD、NO和cGMP含量变化相关。结论STZ诱导的高血糖状态对缺血后血管新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状态及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 血管新生
下载PDF
PCR检测沙门菌hilA基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敬平 凌霞 +3 位作者 陈悦 倪培华 吴家林 肖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608-2609,2708,共3页
目的:利用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引物PCR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方法。方法:设计沙门菌h il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对沙门菌和非沙门菌进行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鉴定沙门菌。结果:所检测沙门菌株和模拟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结... 目的:利用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引物PCR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方法。方法:设计沙门菌h il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对沙门菌和非沙门菌进行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鉴定沙门菌。结果:所检测沙门菌株和模拟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迅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特异性 引物 沙门菌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宁 傅毅 +1 位作者 应雅韵 倪培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7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76例脑梗死患者和131名健康老年人的C242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浓度和血压与老年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老年健康对照组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05%、7.95%、0与93.89%、5.34%、0.76%;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02%、3.98%与96.56%、3.44%,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2phox亚基C242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氧化酶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薛惠平 倪培华 +2 位作者 吴洁敏 孙建华 童菊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yclin E2与临床肿瘤病理的关系,探讨Cyclin E2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用于RNA提取。按Laure...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yclin E2与临床肿瘤病理的关系,探讨Cyclin E2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用于RNA提取。按Lauren方案分为肠型胃癌11例,弥漫型胃癌29例;按有无胃周围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8例,非转移组12例。临床分期采用UICC的TNM方案,Ⅰ、Ⅱ期13例,Ⅲ、Ⅳ期27例。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Cyclin E2基因mRNA表达。结果肿瘤组织表达Cyclin E2 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在肿瘤组织中可见Cyclin E2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P<0.01),TNM分期中Ⅲ、Ⅳ期者Cyclin E2 mRNA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肿瘤组织中Cyclin E2 mRNA表达与性别及Lauren分型无关(P>0.05)。结论Cyclin E2基因可能促使胃癌转移,其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E2 基因 胃癌 转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IL-1β基因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惠平 倪培华 +6 位作者 吴洁敏 吴叔明 戈之铮 胡运彪 王震华 童菊芳 曾民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2-915,共4页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IL-1β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48)和正常对照组(N=137)IL—1β启动子区-31、-51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IL-1β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48)和正常对照组(N=137)IL—1β启动子区-31、-51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其单倍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IL—1β—31CC、CT、TT基因型分别为22.63%、56.93%、20.44%,IBD组为33.33%、39.58%、27.0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IL—1β—511TT、TC、CC基因型分别为21.17%、52.55%、26.28%,IBD组为29.17%、43.75%、27.0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β-31C/T与-511T/C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15,r=0.735)。IL—1β-31C/-511T单倍体型发生IBD的风险增加(OR=1.216.95%C10.763~1.937)。结论 IL—1β—31、-511均以杂合子C/T、T/C基因型所占的百分比高,提示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种族有关。IL—1β—31C/T与-511T/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1C/-51lT单倍体型发生IBD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1Β 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 连锁不平衡 单倍体型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CD14基因启动子159多态性及其意义
8
作者 薛惠平 倪培华 +1 位作者 吴洁敏 童菊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159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与IB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84)[溃疡性结肠炎(UC)组(n=43)、克罗恩病(CD)组(n=41)]和健康对照组(n=135)CD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159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多态性与IB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IBD组(n=84)[溃疡性结肠炎(UC)组(n=43)、克罗恩病(CD)组(n=41)]和健康对照组(n=135)CD14基因启动子15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测定PCR产物核苷酸序列。结果IBD组CD14-159CC、CT、TT基因型分别为14.29%、50.00%、35.71%,对照组分别为14.07%、53.33%、32.59%,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D、UC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男性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女性(64.67%vs52.50%,P=0.043)。结论CD14基因启动子C-159T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IBD无明显相关性;CD14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D1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
下载PDF
虚拟实验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中的尝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也飞 倪麟 +2 位作者 丁磊 胡厚佳 胡翊群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38-640,共3页
医学虚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21世纪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1]。本文主要对医学仪... 医学虚拟实验是基于虚拟现实基础之上的21世纪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仪器虚拟实验室通过将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医学仪器设备性能相结合,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及实验结果,从而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1]。本文主要对医学仪器虚拟实验教学的开发及其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中的初步应用作一介绍,分析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 检验课程 虚拟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佳琳 蔡刚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4期59-61,79,共4页
BK病毒(BK V )是人类多瘤病毒的一个亚群,有很高的隐性感染率,研究显示全球超过80%的人口BK V血清学阳性。随着移植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BK V感染正成为移植肾失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1%~10%的肾移植受者在免疫抑制状态... BK病毒(BK V )是人类多瘤病毒的一个亚群,有很高的隐性感染率,研究显示全球超过80%的人口BK V血清学阳性。随着移植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BK V感染正成为移植肾失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1%~10%的肾移植受者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可因BKV激活而引起BKV肾病(BKVN),而BKVN可引起约45%的远期移植肾失活。由于目前缺乏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监测病毒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对控制BKVN、保留移植肾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就肾移植相关的BKV感染概况及BKVN的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BK病毒 BK病毒肾病
下载PDF
基因分型在假丝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项明洁 刘锦燕 +2 位作者 张华 陈华 倪语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近年来临床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技术因便捷、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强被广泛应用,成为假丝酵母菌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工具。目前基因分型方法主要包括多位点酶电泳、DNA指纹图谱技术(如限制性片... 近年来临床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技术因便捷、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强被广泛应用,成为假丝酵母菌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工具。目前基因分型方法主要包括多位点酶电泳、DNA指纹图谱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脉冲电场凝胶电泳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析等新兴技术。文章就目前主要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在假丝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假丝酵母菌属 应用
下载PDF
HC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曹文俊 吴华成 +3 位作者 徐锋 叶挺军 许海敏 樊绮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宿主肝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和体内肝癌生长特性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C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HepG2-HCV)和对照细胞(HepG2-vector),以MTT比色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速度。19只裸鼠分为三组:MEM培养液组... 目的研究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宿主肝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和体内肝癌生长特性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CV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HepG2-HCV)和对照细胞(HepG2-vector),以MTT比色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速度。19只裸鼠分为三组:MEM培养液组(n=6)、HepG2-HCV组(n=7)和HepG2-vector组(n=6),分别于皮下注射无血清MEM培养液、HepG2-HCV、HepG2-vector细胞各0.2 mL,细胞密度为5×107/mL,观察皮下肿瘤的形成情况,并对小鼠肿瘤和肝、脾、肾、肺、心等脏器作病理学分析。结果HepG2-HCV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明显加快,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其生长优势更显著。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HepG2-HCV和HepG2-vector两种细胞使实验鼠形成皮下肿瘤的比例分别为71.43%和8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析表明,HepG2-HCV组形成的5例实验肿瘤生长良好,片状坏死的发生率为0;HepG2-vector组5例肿瘤组织中均存在片状坏死,发生率为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脾、肾、肺、心等脏器的病理学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HCV促进肝癌细胞加速生长,并使组织中肿瘤细胞处于良好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肝癌 细胞生长
下载PDF
病毒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国君 孙佳彬 季育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477,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种含有约22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它可以介导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可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和免疫反应等。已逐步发现多种病毒miRNA,该文就近年来病毒miRN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病毒 MICRORNA 基因表达 调控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14
作者 吴永杰 吴卓群 顾文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5-1336,1340,共3页
目的观察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后,其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硒、锰含量的变化。方法将20只8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两组,用药组(n=10):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对照组(n=10):常规饲养;另设同龄WKY大鼠... 目的观察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后,其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硒、锰含量的变化。方法将20只8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两组,用药组(n=10):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对照组(n=10):常规饲养;另设同龄WKY大鼠为空白组(n=10)。实验周期3个月,观察指标为: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硒、锰含量。结果空白组锌、锰、硒含量明显高于用药组(P<0.01),用药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空白组铜含量低于用药组(P<0.05),用药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铁含量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锌、铜、铁、硒、锰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SP 加味补阳还五汤 微量元素 血清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文俊 樊绮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3-1186,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不仅是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部分国家和地区肝细胞肝癌(HCC)的主要病因。HCV的结构特点和生命周期的规律使感染易转为慢性化,病毒通过其基因组编码的若干蛋白使肝细胞发生转化。在此过程中,肝脏反复发...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不仅是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部分国家和地区肝细胞肝癌(HCC)的主要病因。HCV的结构特点和生命周期的规律使感染易转为慢性化,病毒通过其基因组编码的若干蛋白使肝细胞发生转化。在此过程中,肝脏反复发生的损伤和修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HCC发生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反应性氧分子家族的作用和HCV感染造成肝细胞基因的遗传损伤可能是导致肝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运用体外细胞转染方法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HCV-HCC发病机制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肝癌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耐药相关蛋白PUL97局部结构模拟和突变分析
16
作者 方风琴 谢琼 +6 位作者 张玥 毛客自 章莉 陆怡德 华丽 曹国君 季育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巨细胞病毒耐药相关蛋白PUL97局部序列(329~572aa)的三维模拟结构并进行突变的耐药分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UL97基因776 bp片段并测序,以此发现非同义突变;然后利用SWISS-MODEL结构模拟综合服务器和其他相关软件... 目的初步探索人巨细胞病毒耐药相关蛋白PUL97局部序列(329~572aa)的三维模拟结构并进行突变的耐药分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UL97基因776 bp片段并测序,以此发现非同义突变;然后利用SWISS-MODEL结构模拟综合服务器和其他相关软件比对模式对野生型PUL97蛋白片段进行同源模建并优化,通过各种指标或服务器来评估模拟结构的优劣并作筛选。将筛选所得的最佳模拟结构用于非同义新突变型的初步耐药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的模拟结构是以1YDTE为模板,以L1.FASTA为比对文件所得的Model A。整个分子的能量最低,ProQ的预测分数最高。分子对接分析也发现了潜在的ATP和GCV结合口袋。利用已知的阴阳性耐药点突变验证了该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根据突变前后结构信息的改变,提示C518Y单点突变以及联合突变(E517G和C518Y)呈现高度可疑的耐药特性。结论 PUL97野生型蛋白计算机结构模拟和突变分析法是初步评估新突变型耐药特性的又一方便快捷的方法 ,可用于实验验证前的筛选;但模拟结构本身的准确性是成功运用该方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PUL97蛋白 三维结构模拟 突变分析
下载PDF
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6
17
作者 黄燕萍 王伟铭 +8 位作者 裴道灵 沈平雁 俞海瑾 史浩 章倩莹 徐静 吕轶伦 樊绮诗 陈楠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72-877,共6页
目的获取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其高危人群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中259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 目的获取上海城市社区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及其高危人群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有助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中259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沉渣镜检、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Scr、BUN、血尿酸、血糖、血胆固醇(Cho)、血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及肾脏B超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及接受技术指导,同时培训社区居委会有关人员,以便与居民的沟通与联络。3个月后对ACR试纸半定量检查阳性者进行复查。结果在2554例资料完整的居民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3%;肾功能下降为5.8%;镜下血尿为1.2%。该人群中CKD患病率11.8%,知晓率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CKD的最强烈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其余依次为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结论在上海城市社区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1.8%,知晓率仅为8.2%。CKD的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贫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8
作者 陈长强 顾志冬 樊绮诗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76-779,共4页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类多基因编码的多形态蛋白家族,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炎症或感染急性期其在48~72 h内即迅速升高,并且在疾病的恢复期迅速下降。目前,细菌、病毒感染、动脉粥...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类多基因编码的多形态蛋白家族,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炎症或感染急性期其在48~72 h内即迅速升高,并且在疾病的恢复期迅速下降。目前,细菌、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 感染 冠心病 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9
作者 濮珏彪 王学锋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病59例、消化系统肿瘤50例、继发性肝癌50例、其他肝脏病变56例和正常对照50例)。采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和PIVKA-Ⅱ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63.00%,特异性为84.91%;血清PIVKA-Ⅱ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74.00%,特异性为89.8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和PIVKA-Ⅱ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73。采用PIVKA-Ⅱ和AFP不同的联合诊断方案,可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1.0%和98.49%。结论血清PIVKA-Ⅱ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与AFP的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hs-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9
20
作者 原永明 王慧 +1 位作者 尹良平 璩斌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价值。方法将194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38例、Ⅱ级56例、Ⅲ级59例、Ⅳ级41例,以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价值。方法将194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38例、Ⅱ级56例、Ⅲ级59例、Ⅳ级41例,以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BNP及hs-CRP水平。结果 CHF组hs-CRP及BN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HF组NYHAⅠ-Ⅳ级BNP水平逐渐升高,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s-CRP各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HF患者血清BNP和hs-CRP对了解CHF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高敏C反应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