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语言模型在中学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测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申丽萍 何朝帆 +2 位作者 曹东旭 朱云彬 吴永和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大语言模型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关注,但其在实际应用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存在诸多局限与挑战,因此需要对大语言模型在中文语境下的能力与风险进行测评。基于此,文章首先收集整理了一个包括10万条客观选择题与10套中学主观题测试卷的... 大语言模型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关注,但其在实际应用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存在诸多局限与挑战,因此需要对大语言模型在中文语境下的能力与风险进行测评。基于此,文章首先收集整理了一个包括10万条客观选择题与10套中学主观题测试卷的中学历史数据集,并在以ChatGPT、GPT-4和讯飞星火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上测试了该数据集中题目的回答表现。然后,文章详细分析了测试结果,发现虽然当前大语言模型的突出能力在于能够产生完整且流畅的表达,但其在中学历史知识测试中仍远低于适龄学生的平均水平,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教育领域仍存在可靠性较差、可信度较低、具有偏见与歧视、推理能力不足、无法自动更新知识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大语言模型在中文语境下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出建议,以期助力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教师带来更好的学习和教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ChatGPT 讯飞星火 教育应用 测评
下载PDF
放大镜汇聚太阳光刻字探索
2
作者 耿文博 刘娜 《广西物理》 2018年第4期17-22,共6页
基于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用放大镜对太阳光聚焦使焦点温度达到纸的燃点,缓慢移动放大镜,沿着毛笔字的笔画运动,实现太阳光在纸上刻字。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合,分析了凸透镜的焦距,并以此作为透镜到刻字目标面的距离;另一方面,... 基于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用放大镜对太阳光聚焦使焦点温度达到纸的燃点,缓慢移动放大镜,沿着毛笔字的笔画运动,实现太阳光在纸上刻字。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合,分析了凸透镜的焦距,并以此作为透镜到刻字目标面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聚焦光斑的温度上升速度与光斑半径的关系,以及纸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透镜到刻字目标面的合适距离29.6cm,合理的光斑半径2mm,刻字时的合理的光斑移动速度2mm/s。并通过实际刻字验证了所选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镜汇聚 太阳光刻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