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络病论治慢性难愈性创面 被引量:36
1
作者 阙华发 王云飞 +2 位作者 邢捷 张臻 徐杰男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正气虚损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的根本,络脉瘀滞是主要病理环节,邪毒损络为主要病理改变,补虚、通络、解毒为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主要治则。络病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经络学 创伤学 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桔梗皂苷D配伍不同中药有效成分对乳腺癌4T1和MDA-MB-231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韩向晖 叶依依 +1 位作者 郭保凤 刘胜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探讨肺经引经药桔梗的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分别配伍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莪术醇、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确定各成分抑制乳腺癌细胞... 目的:探讨肺经引经药桔梗的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分别配伍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莪术醇、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确定各成分抑制乳腺癌细胞4T1和MDA-MB-231增殖的有效剂量;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优化;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比较和验证各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结果: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最佳配伍剂量。验证实验显示,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4T1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4T1细胞,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优于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MDA-MB-231细胞,则以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和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P<0.01)。结论: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中药有效成分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效果明确,不同的桔梗皂苷D配伍对效应指标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D 中草药 中药配伍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均匀设计
下载PDF
IL-6/STAT3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机制及香连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董艳 曹永清 陆金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通过STAT3抑制剂及香连丸的干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变化,探讨UC发病中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 目的通过STAT3抑制剂及香连丸的干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变化,探讨UC发病中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TNBS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予抑制剂AG-490腹腔注射及香连丸灌胃干预。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结肠黏膜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STAT3蛋白变化。结果 UC模型大鼠结肠部位溃疡形成,肉眼及镜下观察可见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比较,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及中药+抑制剂组结肠组织中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对降低(P<0.001)。结论 IL-6/STAT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香连丸可通过调节IL-6/STAT3通路抑制UC肠黏膜STAT3的活化,促进炎症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香连丸 IL-6/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拖线疗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的优势 被引量:23
4
作者 陆金根 阙华发 +4 位作者 陈红风 曹永清 王云飞 王琛 姚一博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91-994,共4页
拖线疗法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它能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调整局部气血的运行功能,促使毒随脓泄,邪去而正复,从而促进组织缺损修复,临床对各种难愈性窦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本文介绍了拖线疗法的形成与发... 拖线疗法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中医外科治疗方法。它能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调整局部气血的运行功能,促使毒随脓泄,邪去而正复,从而促进组织缺损修复,临床对各种难愈性窦瘘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本文介绍了拖线疗法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在难愈性窦瘘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 活血 拖线疗法 中医疗法
下载PDF
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臻 阙华发 +3 位作者 朱元颖 王云飞 刘晓鸫 郑培永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济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济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给予不同中药煎剂口服及贝复济外用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后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溃疡模型组TGF-β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糖尿病溃疡模型组(P<0.01);益气化瘀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拆方组和贝复济组(P<0.05)。结论:TGF-β1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之一,益气化瘀中药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TGF-β1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溃疡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下载PDF
益气化瘀生肌法中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臻 阙华发 +3 位作者 朱元颖 王云飞 刘晓鸫 郑培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的疗效。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以贝复剂为对照,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法、益气生肌法、化瘀生肌法等不同治法中药对创面面积、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各糖尿病组创面的面...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的疗效。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以贝复剂为对照,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法、益气生肌法、化瘀生肌法等不同治法中药对创面面积、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各糖尿病组创面的面积变化及愈合时间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创面愈合的面积变化及愈合时间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在造模后的7、10、14d,益气化瘀生肌方组与益气生肌方组、化瘀生肌方组相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益气化瘀生肌方组与贝复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体情况、活动能力、毛发再生及疤痕形成情况要好于贝复剂组,益气生肌法、化瘀生肌法拆方组创面愈合的面积变化及愈合时间与贝复剂组相比较慢。结论:益气化瘀生肌法中药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创面愈合 益气化瘀生肌法
下载PDF
术后肠麻痹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余奎 梁晓强 张静喆 《医学综述》 2011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术后肠麻痹"是肠道对手术应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医中药治疗也参与其中,对于术后肠道功... "术后肠麻痹"是肠道对手术应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医中药治疗也参与其中,对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快速康复外科 腹横平面阻滞麻醉 假饲 中医药
下载PDF
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血管新生的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杰男 阙华发 +3 位作者 唐汉钧 黄高敏 诸炳骅 李星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158,I0002,共6页
目的:从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灌胃8周后在大鼠背部制... 目的:从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灌胃8周后在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于创面造模后第7天取各组大鼠背部创面肉芽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AGEs、VEGF、CD34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RAGE、e NOS蛋白水平和NF-κB活性。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面肉芽组织AGEs含量、RAGE蛋白水平、NF-κB活性均明显上升(P<0.01),e NOS蛋白水平、VEGF及CD34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肉芽组织AGEs含量、RAGE蛋白水平、NF-κB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P<0.05),e NOS蛋白水平、VEGF及CD34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P<0.05);益气化瘀方组创面肉芽组织AGEs含量的下降较氨基胍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可以减少糖尿病大鼠创面肉芽组织AGEs的蓄积及组织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阻断两者结合所导致的组织细胞内NF-κB被激活,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使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VEGF、NO增加。益气化瘀方可以通过调节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糖尿病性难愈创面血管新生,加速创面修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创面 益气化瘀方 血管新生 糖基化终末产物 核因子-k B 大鼠
下载PDF
温肾壮骨方对乳腺癌骨转移Tac1/NK1R通路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小慧 韩向晖 +3 位作者 刘胜 郭保凤 王春丽 韩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探讨温肾壮骨方(补骨脂,蛇床子,制附子)对乳腺癌骨转移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左心室注射肿瘤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n=50),随机分为温肾壮骨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n=10),连续给药... 目的探讨温肾壮骨方(补骨脂,蛇床子,制附子)对乳腺癌骨转移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左心室注射肿瘤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n=50),随机分为温肾壮骨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n=10),连续给药6周。组织病理学观察骨转移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转移灶中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温肾壮骨方组骨组织损伤明显缓解,骨转移灶中的Tac-1、NK1R、SDF-1α、CXCR4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温肾壮骨方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壮骨方 乳腺癌 骨转移 Tac1/NK1R通路
下载PDF
香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凋亡及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艳 陆金根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Bcl-2、Bax m RNA的变化,探讨香连丸对UC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7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UC模型)、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三硝基苯... 目的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Bcl-2、Bax m RNA的变化,探讨香连丸对UC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7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UC模型)、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Bax m RNA表达变化,原位末端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UC模型大鼠肉眼及镜下可见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cl-2 m RNA表达降低,Bax m RNA表达增高;香连丸干预后可改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降低Bax m RNA表达,Bcl-2 m RNA表达增加。结论 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与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的变化有关;香连丸可提高Bcl-2 m RNA、减少Bax m RNA的表达,改善结肠黏膜损伤,减少上皮细胞凋亡,改善细胞凋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凋亡 BCL-2MRNA BAXMRNA 大鼠
原文传递
扶正托毒清热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疽62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阙华发 唐汉钧 +6 位作者 邢捷 王云飞 向寰宇 刘晓鸫 徐杰男 沈亮 单玮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有头疽 扶正 托毒 清热 活血法
下载PDF
益气开秘方调控肠道Cajal细胞NO-cGMP-PKG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董艳 何春梅 陆金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影响及其调控肠道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吗啡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酶解法分离及体外培养Cajal细胞,C-Kit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ajal细胞,Fluo-4AM标记Caja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 目的:探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影响及其调控肠道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吗啡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酶解法分离及体外培养Cajal细胞,C-Kit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ajal细胞,Fluo-4AM标记Caja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拍摄模式测定基础钙流,并记录相对荧光强度;加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及蛋白激酶G(PKG)抑制剂,观察其对Cajal细胞胞内[Ca2+]i影响。结果:吗啡诱导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制模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酶解法成功分离小鼠小肠Cajal细胞,Fluo-4AM成功标记Cajal细胞;体外培养各组Cajal细胞均存在钙离子振荡,其中模型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明显减弱,益气开秘方中药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接近正常组;加入外源性NO供体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在数秒内迅速上升,再经PKG抑制剂干预后,细胞内荧光强度迅速下降至接近药物干预前的基础水平。结论:益气开秘方对吗啡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具有一定肠动力恢复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表达,促进NO的释放,发挥NO对Cajal细胞的保护作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NO-cGMP-PKG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细胞 信号通路 益气开秘方 慢传输型便秘 小鼠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配伍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高骨转移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叶依依 刘胜 +1 位作者 郭宝凤 韩向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36-40,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配伍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高骨转移细胞株MDA-MB-231BO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蛇床子素、补骨脂素对细胞的毒性大小。根据L_9(3~4)正交设计表,Transwell侵袭实...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配伍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高骨转移细胞株MDA-MB-231BO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蛇床子素、补骨脂素对细胞的毒性大小。根据L_9(3~4)正交设计表,Transwell侵袭实验筛选最佳配伍浓度。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蛇床子素配伍补骨脂素对Smad2、Smad3、Smad4、Smad7表达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和补骨脂素都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存在剂量依赖性。150μM的蛇床子素配伍100μM的补骨脂素时细胞侵袭率最低。Western b1ot和real-timePCR结果显示最佳配伍组Smad2、Smad3、Smand4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Smad7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蛇床子素和补骨脂素配伍使用对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优于两个单体单用效果。配伍组通过干预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各个环节从而抑制MDA-MB-231BO的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补骨脂素 MDA-MB-231BO TGF-Β SMADS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中不同黄芪剂量对促进大鼠难愈性创面愈合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杰男 阙华发 唐汉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探讨作用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含黄芪15g、30g、60g、120g的补阳还五汤组...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探讨作用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含黄芪15g、30g、60g、120g的补阳还五汤组,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计数(MVC)。结果:模型组与开放性创面模型(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率低,愈合时间延长(P<0.01,P<0.05);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黄芪剂量在方剂中增至30g时,疗效好。模型组VEGF表达和M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表达、MVC均较显著升高(P<0.01,P<0.05),且与黄芪剂量呈正相关。结论: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均可明显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诱导新生血管有关,方中黄芪宜增至30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黄芪 剂量 难愈性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中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姜玥 韩向晖 +1 位作者 王春丽 王见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1-436,共6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肝脏受到损伤时产生的病理变化。其实质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并在肝脏中过度堆积形成瘢痕组织,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重要环节。中药...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肝脏受到损伤时产生的病理变化。其实质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并在肝脏中过度堆积形成瘢痕组织,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重要环节。中药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HSCs,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堆积,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本综述通过总结HSCs活化机制、中药活性成分、中药有效部位、中药复方抑制HSCs活化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中药治疗HF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活化 中药
下载PDF
大黄及大黄素对大鼠胰腺细胞外基质降解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章学林 王玉凤 +2 位作者 梁晓强 马国珍 张静喆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从胰腺细胞外基质降解环节探讨大黄及大黄素对模型大鼠血清MMP-2、MMP-9及TIMP-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4组,每组10只。结扎胰胆管并腹腔注射雨蛙素50 ng/g建立大鼠胰腺细胞... 目的从胰腺细胞外基质降解环节探讨大黄及大黄素对模型大鼠血清MMP-2、MMP-9及TIMP-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4组,每组10只。结扎胰胆管并腹腔注射雨蛙素50 ng/g建立大鼠胰腺细胞外基质沉积动物模型,造模前后各3天给予相应药物3 ml灌胃干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2、MMP-9及TIMP-1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MMP-2、MMP-9、TIMP-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治疗组及大黄素治疗组大鼠血清MMP-2、MMP-9升高,TIMP-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及大黄素可通过促进胰腺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防止胰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纤维化 大黄 大黄素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乳移平调控前转移微环境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依依 刘胜 +1 位作者 孙霃平 吴春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观察抗乳腺癌复发转移方剂乳移平对乳腺癌前转移肺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乳腺癌前转移时间的确定,第二部分是乳移平对前转移微环境的影响。第一部分实验24只BALB/c小鼠,取对数生长期4T1细... 目的观察抗乳腺癌复发转移方剂乳移平对乳腺癌前转移肺微环境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乳腺癌前转移时间的确定,第二部分是乳移平对前转移微环境的影响。第一部分实验24只BALB/c小鼠,取对数生长期4T1细胞配成细胞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浓度调至1×106细胞/m L,无菌条件下接种于24只BALB/c小鼠胸壁右侧第四乳头的脂肪垫上,每只0.1 m L。第二部分动物实验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乳移平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方法同上,各组于接种次日开始给药。乳移平低、中、高剂量组给予5.13、10.26及20.52 g/(kg·d)生药量灌饲,每天给药1次,连续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饲。动物实验第一部分于10、14、18、22天,每次脱颈处死6只,观察肺转移情况。动物实验第二部分观察各组肺组织的镜下形态(光镜)和肺血管超微结构(电镜),测定各组血管的通透性(依文思蓝法),研究乳移平对前转移微环境形成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法测定乳移平对前转移因子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肺转移还未发生的乳腺癌前转移时期的建模时间定为14天。与模型组比较,乳移平中、高剂量组对瘤重、瘤体积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乳移平对肿瘤的重量和体积的抑制作用随着乳移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P<0.01)。模型组与乳移平低剂量组都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发生,而乳移平中、高剂量组光镜结果发现肺组织形态与空白组无区别。肺部的血管网是由连续的、密集的毛细血管组成。空白组肺脏毛细血管结构正常。模型组血管壁不像空白组平整、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移平 乳腺癌 肺转移 前转移微环境
原文传递
肛周深部间隙脓肿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青军 秦钦 +2 位作者 王琛 曹永清 陆金根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546-551,共6页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肛周深部间隙,手术切开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入路选择很多,经典方式包括外括约肌外、括约肌间和直肠腔内入路,不规范的入路增加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发生,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本文阐述...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肛周深部间隙,手术切开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入路选择很多,经典方式包括外括约肌外、括约肌间和直肠腔内入路,不规范的入路增加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发生,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本文阐述了不同间隙脓肿的手术入路方式,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形成概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肛周脓肿 深部间隙 手术入路 成瘘率
原文传递
益气化瘀中药对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TGF-β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臻 阙华发 +3 位作者 朱元颖 王云飞 刘晓鸫 郑培永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剂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剂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贝复剂为西药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GF-βRI)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TGF-βRI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益气化瘀方组创面TGF-βRI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与TGF-βRI的表达量可能无直接关系,益气化瘀中药可能通过增加TGF-β1与其受体的结合量,间接促进TGF-β1发挥其生物学活性,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益气化瘀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升清胶囊对胆固醇结石小鼠胆固醇及肝脏B类清道夫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炯 陆巍 +2 位作者 梁晓强 林天碧 蒋海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观察升清胶囊对胆固醇结石小鼠血清TC、LDL-C、HDL-C含量及肝脏B类清道夫受体—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BⅠ,SRBⅠ)和CD36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0只。正常... 目的观察升清胶囊对胆固醇结石小鼠血清TC、LDL-C、HDL-C含量及肝脏B类清道夫受体—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BⅠ,SRBⅠ)和CD36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0只。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他3组喂饲致石饲料,各给药组同时灌胃相应药物[升清胶囊0.35 g/(kg·d)或熊去氧胆酸片39.55 mg/(kg·d)]7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和成石率,检测小鼠血清TC、LDL-C、HDL-C含量(氧化酶法)及肝脏SRBⅠ和CD36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结果正常组未形成结石,模型组15只形成结石,成石率为7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与LDL-C含量及SRBⅠ、CD36蛋白表达升高,HDL-C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成石率[西药组:7只(35%);中药组:6只(30%)]降低(P<0.05),TC与LDL-C含量及SRBⅠ、CD36蛋白表达降低(P<0.01),HDL-C含量升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TC含量及SRBⅠ、CD36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升清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肝脏SRBⅠ和CD36防治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胶囊 胆固醇结石 胆囊结石 B类清道夫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