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
作者 马园园 王静 +2 位作者 罗琼 刘成海 陶艳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53-157,共5页
黄芪为临床最常用中药,古有"补药之长"之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总皂苷属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器官保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以期为黄芪总皂苷的临... 黄芪为临床最常用中药,古有"补药之长"之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总皂苷属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器官保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以期为黄芪总皂苷的临床应用与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
作者 马洪第 卢芳汀 +2 位作者 陶艳艳 M.Eric Gershwin 廉哲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中药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器官发育的促进作用及其抗肿瘤的功效,到中药在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 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中药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器官发育的促进作用及其抗肿瘤的功效,到中药在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中所起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中药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佐剂 免疫
下载PDF
温病学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刍议 被引量:53
3
作者 刘成海 王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基于温病学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诊治思路。温病学说源于明清之前的历代中医理论积累,经过长期的温热病防治实践而形成,其对于外感热病(包括烈性传染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有着较为系统的论述,近年来在我国的新... 基于温病学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诊治思路。温病学说源于明清之前的历代中医理论积累,经过长期的温热病防治实践而形成,其对于外感热病(包括烈性传染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有着较为系统的论述,近年来在我国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温瘟相通,瘟疫病因多为热毒疫邪,表现为热证阳证,可按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分期论治,或治以吴又可、庞安时等的经方验方,这些因、机、证、治理论可试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疗。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胃肠道也是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或繁殖的部位,采用中医清热通下之法,使邪从肠道而出,可能是减轻体内病毒感染与肺脏炎症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温病学 热毒疫邪 辛寒透表 清热通下 给邪出路 达原饮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肖定洪 顾杰 +4 位作者 蔡虹 张琴 薛冬英 赵长青 徐列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评价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18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无出血史分为3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 目的评价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18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无出血史分为3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大组、预防再出血大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扶正化瘀胶囊和安慰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扶正化瘀胶囊、普萘洛尔联用安慰剂、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治疗;预防再出血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普萘洛尔联用安慰剂、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治疗。治疗观察2年后,随访患者至发生终点事件或至2009年2月。主要终点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次要终点为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大组内各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经中位时间为50个月的随访,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组累积出血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4%对比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9,P=0.028)。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组(联用组)累积出血率显著低于普萘洛尔组(15.2%对比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6,尸:0.013);扶正化瘀胶囊组与普萘洛尔组、联用组与扶正化瘀胶囊组之间的累积出血率比较,尸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再出血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的再出血中位时间分别为(40.00±17.92)个月和(7.00±2.3)个月,两组间累积再出血率比较(44.4%对比24.2%),x^2=4.433,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患者累积出血概率;不论是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普萘洛尔 扶正化瘀胶囊
原文传递
中医对肝纤维化逆转的认识与治疗 被引量:42
5
作者 刘成海 赵志敏 吕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8-733,共6页
肝纤维化见于多种慢性肝病。历史上,中医药基于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诊治肝纤维化的独特经验;近年来,通过实验探索与循证医学研究,产生了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与有效经验方,并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案。随着中药质量... 肝纤维化见于多种慢性肝病。历史上,中医药基于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诊治肝纤维化的独特经验;近年来,通过实验探索与循证医学研究,产生了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与有效经验方,并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案。随着中药质量提高与临床研究发展,质量稳定、疗效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中药新药必将进一步问世,以满足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并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草药 中医疗法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42
6
作者 汪美凤 平键 成扬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66-469,共4页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炎症刺激损伤修复反应的结果,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之间失衡,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ECM的主要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控制HSC的激活...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急慢性炎症刺激损伤修复反应的结果,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之间失衡,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ECM的主要细胞,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控制HSC的激活和增殖以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了解影响HSC活化增殖的有关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治疗肝纤维化,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信号途径有TGF-β/Smad通路、MAPK通路、PPARγ通路、Leptin通路I、ntegrin通路、NF-κB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信号转导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被引量:41
7
作者 刘成海 邢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表现,反复大量的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常需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本文首先介绍了肝硬化腹水的病因、利尿与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继之介绍了抗感染、利水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在难治性腹水中的应用...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表现,反复大量的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常需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本文首先介绍了肝硬化腹水的病因、利尿与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继之介绍了抗感染、利水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在难治性腹水中的应用,中医药辨证分型与特色治疗,中药巴布剂敷脐与腹水浓缩回输等的外治法。临床实践中需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总结应用与评述 被引量:31
8
作者 林玲 韩涛 +2 位作者 陆璐 孙倩倩 孙明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胃癌是目前在全球范围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在全球医学界作为重点关注的疾病。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重阶段、多重因素的过程。大量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证据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的... 胃癌是目前在全球范围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在全球医学界作为重点关注的疾病。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重阶段、多重因素的过程。大量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证据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的胃癌罹患风险增高,CAG的患病率与胃癌死亡率高度相关。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特别是不完全型结肠化生)及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主要阶段。对CAG患者尤其是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者进行病情监测,对于早期胃癌的发现意义重大。CAG与PLGC作为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理阶段意义非凡,近年来与此相关的深入临床及实验研究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动物实验是CAG与PLGC疾病实验方向的主要研究途径,所以造模方法的探索显得尤为关键,选择一个稳定可靠的模型是研究动物实验的首要因素。鉴于两种疾病的关联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AG与PLG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大致分为化学药物诱变法、物理方式刺激法、免疫造模法、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制法以及手术造模法,对各种方法在之前实验中的应用分别举例,并加以笔者后续探索而且已经成功的实验造模方法,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做简要评述,为今后CAG与PLGC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胃癌
原文传递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证型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闫秀川 刘成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中医药疗法 证型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特点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马园园 刘成海 陶艳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8-403,共6页
肾纤维化为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所必经的共同病理路径,病理改变包括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肾纤维化的理想动物模型对慢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等存在现实意义。目前,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包括药物或毒物诱导、手... 肾纤维化为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所必经的共同病理路径,病理改变包括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肾纤维化的理想动物模型对慢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等存在现实意义。目前,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包括药物或毒物诱导、手术模型以及基因敲除等多种模型,不同动物模型肾功能、肾组织病理等方面各具特点,尚无法完全模拟人类慢性肾疾病,这提示慢性肾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对于其病理机制认识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球硬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的尿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孜 王文玉 +7 位作者 戴建业 范自全 曹慧娟 孙淑军 张永煜 徐列明 胡义扬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证候间尿代谢物的差异及其代谢模式。方法:采用GC/MS的尿液衍生化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并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对...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证候间尿代谢物的差异及其代谢模式。方法:采用GC/MS的尿液衍生化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并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对照确认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在健康者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的患者间,均获得了差异性尿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密切相关。其中在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之间存在支链氨基酸的差异。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间存在着尿代谢物的差异,证候间可能具有不同的代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证候 尿代谢组学 GC/MS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崔红燕 姜哲浩 +1 位作者 刘成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 4w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 ;治疗组成模后以扶正化瘀方灌胃 4w ,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 ;检测血清肝功... 为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 4w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 ;治疗组成模后以扶正化瘀方灌胃 4w ,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 ;检测血清肝功能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蛋白印迹法分析肝组织α 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13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蛋白表达 ,同位素标记底物凝胶法检测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 :扶正化瘀方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肝功能与肝组织胶原沉积 ;明显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抑制肝组织α SMA、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13蛋白表达无影响 ,但明显降低PAI 1蛋白表达 ,促进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提示扶正化瘀方可促进肝纤维化大鼠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酶原的激活与活性水平 ,该作用是扶正化瘀方逆转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肝纤维化 大鼠 间质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 抗肝纤维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肝病毒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成扬 平键 +2 位作者 许怀栋 付海军 周朝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对细胞向培养上清液中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125~1 g.L-1浓度范围内,对HepG 2.2.2.15细胞毒性较小,而2 g.L-1和4 g.L-1的剂量对细胞毒性较大;氧化苦参碱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1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黄芩苷在0.625~2 g.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逐渐增加;黄芩苷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6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但是抑制效果明显弱于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A^F组)对HepG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其中C组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乙肝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HBsAg:P=0.043;HBeAg:P=0.026)。结论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 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 2.2.2.15细胞株 氧化苦参碱 黄芩苷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谢红东 杨珂 +3 位作者 穆焕德 魏世道 张永煜 刘成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40-242,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提取物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肾组织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以10mg/kg氯化汞灌胃8周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分别以20mg/kg(高剂... 目的:观察黄芩提取物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肾组织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以10mg/kg氯化汞灌胃8周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分别以20mg/kg(高剂量组)、10mg/kg(低剂量组)的黄芩提取物灌胃模型大鼠,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共8周。生化法测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浓度,以盐酸水解法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以HE、六铵银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炎症与纤维化病理。试剂盒生化法检测肾组织谷胱甘肽(glutathion,GSH)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坏死;部分肾小管明显萎缩、部分肾小管扩张;可见广泛胶原组织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尿蛋白浓度明显升高,模型组血尿素氮和肌酐及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纤维化程度减轻,尿蛋白浓度及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下降,羟脯氨酸含量减少。模型组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下降,黄芩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均可以提高肾组织GSH含量和SOD活性。结论:黄芩提取物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抗肾组织氧化损伤是黄芩提取物抗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肾间质纤维化 过氧化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科学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段金廒 吴勉华 +5 位作者 范欣生 张艳军 刘成海 唐于平 尚尔鑫 王中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中医方药存在着与功效相关的量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组方配伍中,各个药物有不同的用量范围,共同发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与证候相关是中医方药别于化学药的特征表现,也是形成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的基础条件。方药临床疗效是方药... 中医方药存在着与功效相关的量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组方配伍中,各个药物有不同的用量范围,共同发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与证候相关是中医方药别于化学药的特征表现,也是形成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的基础条件。方药临床疗效是方药效应成分群与机体相互作用表现出的整合效应。经典方剂存在量效关系,具有双相二时段基本特征(双相是指证候转归取效和疾病指证取效的双相性特征;二时段是指用药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双相性效应相对应的两阶段时效性特征)和病证-结构-剂量-物质-功效五要素关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方药 量效关系 研究模式 基本特征 双相二时段
下载PDF
虫草菌丝提取物干预与治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宪波 刘平 +4 位作者 唐志鹏 李风华 刘成海 胡义杨 徐列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7-622,共6页
目的明确虫草菌丝提取物(Cordyceps mycelia extract,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MN10μg/kg剂量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每周前3日、持续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CME干... 目的明确虫草菌丝提取物(Cordyceps mycelia extract,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MN10μg/kg剂量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每周前3日、持续4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CME干预实验于造模即日起开始灌胃给药至造模4周末;治疗实验于造模4周、终止造模因素后开始给药至8周末;均以0.74g/(kg.d)剂量给予CME,每日1次。分别于造模后3天、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动态效应观察。观测肝组织学、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肝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同期模型组比较,CME预防给药后2、4周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增加(P<0.05);干预用药4周后的肝Hyp含量显著下降(P<0.05),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减轻(P<0.05),肝组织内α-SMA、ColⅠ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治疗给药2周后的血清ALT、AST活性和血清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Alb含量有所升高(P>0.05);治疗给药2、4周的肝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肝组织α-SMA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给药4周时肝组织ColⅠ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CME既能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也可有效促进已成型的DMN大鼠肝硬化的逆转,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肝硬化治疗 二甲基亚硝胺
下载PDF
健脾活血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汪海慧 成扬 +4 位作者 胡义扬 陈高峰 彭景华 冯琴 平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每日白酒灌胃连续5天,复制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药干预组予健脾活血方灌胃...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每日白酒灌胃连续5天,复制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药干预组予健脾活血方灌胃。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和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健脾活血方显著降低大鼠肝脏/体重比,降低血清ALT、AST和肝组织γ-GT活性,减少肝组织TG含量,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内脂肪沉积,改善肝细胞的脂肪性病理改变。结论:健脾活血方干预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体内吸收与代谢的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清兰 陶艳艳 刘成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5-418,共4页
黄曲霉毒素广泛分布在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中,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可引起人和啮齿类、鱼类、鸟类等多种动物的肝癌发生。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约有50%在十二指肠被吸收,需经体... 黄曲霉毒素广泛分布在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中,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可引起人和啮齿类、鱼类、鸟类等多种动物的肝癌发生。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约有50%在十二指肠被吸收,需经体内Ⅰ相药物代谢酶活化而发挥其毒性作用;部分Ⅰ相酶代谢产物经过机体Ⅱ相酶解毒,最终以AFB1-硫醇尿酸形式经尿液排出体外而不对机体造成损害。因此干预黄曲霉毒素在肠道的吸收以及干预Ⅰ相或Ⅱ相药物代谢酶,从而调节其在体内的代谢活化与解毒过程,是预防黄曲霉毒素毒性及致癌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干预黄曲霉毒素吸收与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肿瘤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健脾活血方对Lieber-DeCarli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成扬 汪海慧 +3 位作者 胡义扬 彭景华 平键 陈高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Lieber-DeCarli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酒精液体饲料组、酒精液体饲料组和健脾活血方干预组,每组10只。干预组按照1.0mL/100g每天1次灌胃给予健脾活血方,其他组灌服等...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Lieber-DeCarli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酒精液体饲料组、酒精液体饲料组和健脾活血方干预组,每组10只。干预组按照1.0mL/100g每天1次灌胃给予健脾活血方,其他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实验结束处死大鼠,采集血标本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门静脉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收集大鼠粪便,Bead-beating法从大鼠粪便中抽提肠道菌群总DNA,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检测,对图谱作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与正常组(U/L,ALT:31.15±7.04,AST:53.23±10.28)及无酒精饲料组(ALT:26.96±8.12,AST:52.09±8.62)比较,酒精饲料组ALT(92.72±25.83),AST(72.60±23.31)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ALT(65.28±20.36)和AST(59.11±10.32)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P<0.05)。病毒学检查显示酒精饲料组大鼠肝组织内脂肪沉积明显,干预组显著减轻。正常组和无酒精饲料组大鼠门静脉LPS水平(EU/mL,0.033±0.010,0.043±0.018)极低,而酒精液体饲料组(0.541±0.085)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显著降低LPS水平(0.349±0.098,P<0.01)。ERIC-PCR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发现酒精液体饲料组大鼠肠道细菌群落发生了明显改变,而健脾活血方能够部分恢复肠道细菌群落的正常构成。结论健脾活血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菌群的正常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雷扬 周爱民 +3 位作者 郭涛 谭烨 陶艳艳 刘成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复制CCl4单次染毒模型,100%CCl45 mL.kg-1皮下注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染毒3,6 h后大鼠肝损伤变化;继而复制CCl4多次染毒肝损伤模型,首次100%CCl45 mL...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复制CCl4单次染毒模型,100%CCl45 mL.kg-1皮下注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染毒3,6 h后大鼠肝损伤变化;继而复制CCl4多次染毒肝损伤模型,首次100%CCl45 mL.kg-1,第2次5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第3次2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1皮下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首次CCl4染毒6 h后分为模型组、甘草酸二铵治疗组、痰热清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尾静脉给药7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体重、肝体比;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γ-氨基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结果:单次染毒模型:CCl4单次皮下注射6 h后,大鼠血清AST活性与T.Bil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肿胀明显,呈现明显肝损伤。多次染毒药效实验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ALT,AST与γ-GT活性明显升高(P<0.05),TBA,T.Bil含量明显增加(P<0.05),CHE含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肝细胞气球样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痰热清高、中剂量组与甘草酸二铵组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炎症病理明显改善,其中痰热清高、中剂量组优于甘草酸二铵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显著抗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痰热清注射液 四氯化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