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威烨 王辉昊 +1 位作者 梁飞凡 詹红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9-601,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高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负担。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1],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高和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负担。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5%[1],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传统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病机[2],牵引能够拉开椎体间距离,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脊髓、血管的受压,调整颈椎与周围神经、血管、肌肉间的关系[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错缝 椎间盘突出 牵引时间 神经根 生理弧度 牵引角度 颈椎牵引 牵引重量 前屈位牵引 力学结构
下载PDF
詹红生教授治疗慢性下腰痛经验介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元川 詹红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
下腰痛通常定义为肋缘以下和臀下皱襞以上的疼痛、肌肉紧张或僵硬,伴有或不伴有腿痛(坐骨神经痛)。急性期通常定义为6周以内,6周到3个月为亚急性期,大于3个月为慢性期。大部分的下腰痛为非特异性,有研究表明其比例甚至高达90%[1-2]。中... 下腰痛通常定义为肋缘以下和臀下皱襞以上的疼痛、肌肉紧张或僵硬,伴有或不伴有腿痛(坐骨神经痛)。急性期通常定义为6周以内,6周到3个月为亚急性期,大于3个月为慢性期。大部分的下腰痛为非特异性,有研究表明其比例甚至高达90%[1-2]。中医认为非特异性下腰痛属于腰痹、腰痛、筋痹等范畴。詹红生教授辨证施治下腰痛强调审证求因,治疗之理法方药密切结合病因病机分析,同时重视引经药及药对的使用,且重视扶正,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中药 石氏伤科
原文传递
膝骨关节炎的多角度临床评估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经典的骨关节炎定义为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的关节疾病,多发于膝、髋等负重关节。临床上,该病的病理损害除了关节软骨之外,还涉及到关节周围的其他组织,表现为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经典的骨关节炎定义为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的关节疾病,多发于膝、髋等负重关节。临床上,该病的病理损害除了关节软骨之外,还涉及到关节周围的其他组织,表现为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临床评估 防治 关节软骨 骨纤维化 关节疾病 病理损害 关节周围
下载PDF
续断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詹红生 石印玉 +15 位作者 赵咏芳 胡献跃 何震宇 楼晓峰 王和鸣 葛继荣 刘金文 万小明 刘峰 王文健 许得盛 冯伟 刘志民 邹俊杰 贺佳 陆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确证续断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和阳性药物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将合格受试者以3: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两个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和观察。结果续断壮... 目的确证续断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和阳性药物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将合格受试者以3: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两个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和观察。结果续断壮骨胶囊对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等部位的骨矿密度有明显改善,与安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续断壮骨胶囊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安慰剂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续断壮骨胶囊能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腰背疼痛等症状,疗效好,副作用小,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壮骨胶囊 骨质疏松症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黄帝内经》所载术语“筋”的英译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恺文 陈博 林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05,共5页
探讨《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所载“筋”的内涵意义及英译策略。《内经》中可见大量关于“筋”的描述,其中,“筋”的出现可分为单字和多字两种情况,在考究多个《内经》英译本的基础上,探讨《内经》中“筋”的内涵和英译策略。研... 探讨《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所载“筋”的内涵意义及英译策略。《内经》中可见大量关于“筋”的描述,其中,“筋”的出现可分为单字和多字两种情况,在考究多个《内经》英译本的基础上,探讨《内经》中“筋”的内涵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筋”字含义深厚、内涵广博,可根据上下文语境译为sinew、tendon、Jin、vein等,通过探讨“筋”的英译策略,总结在翻译中医术语时可采取音译、音译加括号夹注两种形式较为完整地实现医学信息的传递,以期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英译 术语翻译
下载PDF
中医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命质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勋 郑梦捷 +4 位作者 陈博 张旻 庞坚 张明才 詹红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旋转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松解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 目的:观察中医旋转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松解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疗程为4周。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分析手法治疗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所有8个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5个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和情感职能(RE)7个维度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生命质量 手法治疗 旋转手法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石氏强筋功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辉昊 俞仲翔 +6 位作者 冯俊涛 石金玉 邓真 王楠 王玉鹏 史萌 詹红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石氏强筋功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及腰椎最大等长肌力(MIS)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筋功法组各38例。强筋功法组采用PTED联合石氏强筋功...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石氏强筋功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及腰椎最大等长肌力(MIS)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筋功法组各38例。强筋功法组采用PTED联合石氏强筋功法,即在PTED术后1周开始石氏强筋功法锻炼,每天早晚各做5次,共3周;对照组采用PTED治疗,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评价指标为腰痛和腿痛程度(VAS评分)、ODI评分与MIS,随访时间节点为术前、术后及术后4周、8周、12周。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两组的腰痛和腿痛程度(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4周、8周和12周能保持疗效。术后第4周时,强筋功法组的腰椎前屈MI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和第8周时,强筋功法组的腰椎右侧屈MI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后伸和左侧屈时,两组的MIS几乎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联合石氏强筋功法治疗LSS临床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强筋功法在增加腰椎前屈肌肉群力量方面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石氏伤科 强筋功法 经皮椎间孔镜 最大等长肌力
原文传递
中药提取物诱导骨肉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江苏闽 詹红生 +1 位作者 陈东煜 张继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经特定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的细胞死亡,PCD的失序紊乱会引起肿瘤等疾病,这些信号转导途径依赖或不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中药在治疗骨肉瘤方面有一定疗效,其有效成分及干预机制的研究...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经特定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的细胞死亡,PCD的失序紊乱会引起肿瘤等疾病,这些信号转导途径依赖或不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中药在治疗骨肉瘤方面有一定疗效,其有效成分及干预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提取物诱导骨肉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凋亡 骨肉瘤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医观的再认识 被引量:59
9
作者 庞坚 石印玉 +2 位作者 曹月龙 石瑛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研究中有关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认为膝骨关节炎属"本痿标痹,痹痿并存",宜从筋论治,内外兼顾。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10
作者 王翔 刘顺怡 +5 位作者 石瑛 张明才 陈元川 张继伟 詹红生 陈东煜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上海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230例患者,分针刀组和针灸组。针刀组115例,男43例,女72例,年龄43-70岁,平均...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上海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230例患者,分针刀组和针灸组。针刀组115例,男43例,女72例,年龄43-70岁,平均(51.4±1.7)岁,病程0.25-12年,平均(1.2±0.3)年,治疗前WOMAC总评分43.75±11.35,针刀松解术治疗1次;针灸组115例,男40例,女75例,年龄41-78岁,平均(52.4±2.0)岁,病程0.25-15年,平均(1.1±0.3)年,治疗前WOMAC总评分41.51±13.07,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每日治疗1-2次,共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WOMAC总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采用通用的WOMAC评分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25),针刀组总体疗效优于针灸组。两组治疗前后WOMAC各项评分,针刀组:疼痛5.98±2.27及2.80±1.57,行走痛7.19±1.41及3.34±1.34,久坐站立痛5.54±1.91及2.31±1.40,僵硬6.57±1.40及3.11±1.44,上下楼梯7.24±1.12及3.70±1.22,下蹲屈膝5.44±1.81及2.45±1.63,日常活动5.79±1.44及2.76±1.32;针灸组:疼痛6.07±2.00及4.09±1.46,行走痛6.50±1.75及3.20±1.64,久坐站立痛5.23±2.88及3.65±1.84,僵硬6.06±1.38及2.97±1.01,上下楼梯6.74±1.16及3.41±0.62,下蹲屈膝5.79±1.97及3.65±1.62,日常活动5.12±1.93及3.30±0.00。两组组间比较,在疼痛、久坐站立痛、下蹲屈膝及日常活动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行走痛、僵硬及上下楼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比较,在疼痛、久坐站立痛、下蹲屈膝及日常活动改善方面,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针刀及针灸对改善膝关节功能均有效;针刀松解术对于缓解整体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的疗效优于针灸,但对于僵硬和行走痛方面,针刀与针灸疗效相差不大,两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针灸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手法治疗颈椎病意外事件分析与预防策略思考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辉昊 詹红生 +2 位作者 张明才 陈博 郭凯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9期730-736,共7页
目的:回顾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事件的病例,分析手法治疗的风险和收益。方法:检索1979年至2011年3月期间中文期刊数据库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统计意外事件资料,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目的:回顾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事件的病例,分析手法治疗的风险和收益。方法:检索1979年至2011年3月期间中文期刊数据库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统计意外事件资料,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共40篇文献,150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意外事件共156例(如果1例患者同时存在骨折和脱位,则计为2例意外事件),最常见的是晕厥占28.85%(45例);颈髓轻度损伤或压迫占21.79%(34例);神经根损伤占15.38%(24例);无效或症状加重占7.05%(11例);颈椎骨折占7.05%(11例);脱位或半脱位占3.85%(6例);软组织损伤1.92%(3例);严重意外事件包括瘫痪、死亡和脑血管意外病例占14.70%(22例),其中54.55%(12例)存在其他原发疾病。意外损伤手法类型包括:旋转复位法占42.00%(63例);强刺激按揉穴位引起的占28.00%(42例)。最终结局:66.67%(100例)恢复或基本恢复,14.00%(21例)好转或改善;2.67%(4例)恶化或加重;3.33%(5例)死亡。结论:医师使用手法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和明确诊断,并对治疗术式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排除禁忌和潜在风险、规范评价标准和准入资格,提高安全认识与风险评估、加强手法意外事件的监测,可将意外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手法 骨科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骨关节炎的“筋”“骨”之辨 被引量:42
12
作者 庞坚 曹月龙 +2 位作者 詹红生 赵咏芳 石印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
论述中西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并阐明骨关节炎的诊治要点,提出石氏伤科治疗骨关节炎之"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观点。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石氏伤科”颈椎“骨错缝筋出槽”矫正手法技术规范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明才 石印玉 +6 位作者 陈东煜 黄仕荣 王翔 元唯安 陈博 王辉昊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4-7,共4页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错缝筋出槽 石氏伤科 矫正手法 技术规范
下载PDF
八段锦导引功法防治骨伤科常见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辉昊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8-82,共5页
中国导引功法是我国传统的祛病健身方法,具备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套路。导引(又作道引),主要指一类主动的柔软肢体运动或气功动功,首见于《庄子·刻意》。至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记载,导引方法已经较为完备,包括伸屈俯仰的引... 中国导引功法是我国传统的祛病健身方法,具备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套路。导引(又作道引),主要指一类主动的柔软肢体运动或气功动功,首见于《庄子·刻意》。至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记载,导引方法已经较为完备,包括伸屈俯仰的引体,或吟或息的导气、行气,以及肢体的按摩。晋朝李颐注导引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由此将肢体导引视为外导引,内气运行视为内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 功法 八段锦 康复训练 骨伤科常见病 综述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楠 杜国庆 +1 位作者 蔡雨卫 石瑛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131-1136,共6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主要以AO(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分型为主,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共识。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桡骨远端骨折分型主要以AO(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分型为主,已成为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共识。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小夹板固定、石膏托外固定及支具固定;手术治疗包括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骨与骨替代物的移植辅助固定、髓内钉固定术以及人工腕关节置换。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桡骨远端骨折可选择的固定方法不一,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固定方法已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固定方法
下载PDF
冷敷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燕 吴玉云 +4 位作者 赵文琼 张薇 陈博 张旻 庞坚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 :探讨传统的休息、冷敷、加压与抬高患肢(RICE)干预与仅做休息、加压与抬高患肢(RCE)干预,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以明确冷敷治疗的临床中期效益。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集急性踝关节... 目的 :探讨传统的休息、冷敷、加压与抬高患肢(RICE)干预与仅做休息、加压与抬高患肢(RCE)干预,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以明确冷敷治疗的临床中期效益。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9例,男30例,女59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24 h,平均9 h。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RICE干预组44例,RCE干预组45例,RICE组接受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与抬高患肢的干预,RCE组不接受冰敷但其他干预相同。主要疗效指标采用Karlsson评分,次要疗效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量表。安全性观测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的观察。结果:在损伤2周后,RICE组的Karlsson评分44.66±11.58,与RICE组46.67±8.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ICE组与RCE组的Karlsson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疗效满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冷敷治疗并未能获得更大的终点效益,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冷敷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踝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林勋 王建平 +5 位作者 陈博 庞坚 张旻 王辉昊 张明才 詹红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和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手法+红桂酊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对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从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和总分4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WOAMC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治疗4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疼痛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僵硬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表现出与治疗4周后较为一致的治疗效果。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则对僵硬和关节活动度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 红桂酊 WOMAC 治疗
下载PDF
颈椎曲度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玉婷 王翔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62-1064,共3页
颈椎曲度的测量是临床上评价颈椎功能的基本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针对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间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充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可直接影响颈椎异常曲度的判... 颈椎曲度的测量是临床上评价颈椎功能的基本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针对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间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充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可直接影响颈椎异常曲度的判断。因此,通过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对不同颈椎曲度条件下颈椎病变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研究设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明才 石印玉 +5 位作者 陈东煜 王翔 黄仕荣 陈博 张开勇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将关节突关节"骨错缝"致椎间孔狭窄的5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37例)和牵引组(22例),其中手法组采用关节突关节"骨错缝&qu... 目的观察矫正关节突关节"骨错缝"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将关节突关节"骨错缝"致椎间孔狭窄的5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37例)和牵引组(22例),其中手法组采用关节突关节"骨错缝"矫正手法治疗,牵引组采用传统的枕颌布托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颈椎间孔矢状径变化情况。结果手法组、牵引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椎间孔矢状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矫正关节突关节错缝矫正程度与疗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关节突关节"骨错缝"矫正手法可有效治疗关节突关节"骨错缝"致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寰枢关节 骨错缝 矫正手法
下载PDF
手法矫正寰枢关节骨错缝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明才 石印玉 +3 位作者 王翔 黄仕荣 程英武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8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矫正颈椎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有效性。方法对发生寰枢关节骨错缝的31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矫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法矫正寰枢关节骨错缝的愈显率为96.8%(30/31),总有效率为100%。手法... 目的观察手法矫正颈椎病寰枢关节骨错缝的有效性。方法对发生寰枢关节骨错缝的31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矫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法矫正寰枢关节骨错缝的愈显率为96.8%(30/31),总有效率为100%。手法矫正前齿状突偏歪100%(31/31),经过手法矫正后降低至61.3%(19/31),其中完全矫正率为38.7%(12/31);治疗前后寰齿侧间隙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法矫正前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者占70.9%(22/31),手法矫正后降低至51.6%(16/31)(P<0.01),其中完全矫正率为19.3%(6/31);治疗前后寰枢关节间隙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寰枢关节矫正手法可有效矫正颈椎病寰枢关节骨错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寰枢关节 骨错缝 影像测量 矫正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