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伊磊 叶伟成 +1 位作者 周荣耀 钟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3-174,共2页
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化疗制剂,其抗癌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已被认为是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虽然该药较少出现类似顺铂的肾毒性。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病理形态 大鼠 模型组 正常组 坐骨神经 上海中医药大学 实验中心
原文传递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伊磊 周荣耀 +1 位作者 叶伟成 刘慧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21)、模型组(n=24)、治疗组(n=24)、预防组(n=27)、防治组(n=24),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21)、模型组(n=24)、治疗组(n=24)、预防组(n=27)、防治组(n=24),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5m l/kg)造模。按不同分组用药干预治疗10天,分别观察造模后24h、48h及72h大鼠的一般情况并利用神经电生理仪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24h,各组间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h,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72h,预防组及防治组的的传导速度明显变快、潜伏期变短,且有显著差异(P<0.05)。与预防组比较,造模后72h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潜伏期延长,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奥沙利铂治疗前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缩短病变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降脂宁血煎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宏钧 董耀荣 +1 位作者 叶伟成 杨红 《河北中医》 2003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目的 观察降脂宁血煎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影响。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 1 0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70例 ,对照组 30例 ,分别用降脂宁血煎和非诺贝特治疗 8周 ,检测治疗前后 2组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溶酶... 目的 观察降脂宁血煎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影响。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 1 0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70例 ,对照组 30例 ,分别用降脂宁血煎和非诺贝特治疗 8周 ,检测治疗前后 2组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 (高切和低切 )、血浆黏度、血浆纤溶酶原抑制物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显著升高 ,其中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纤溶酶原抑制物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降脂宁血煎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并可有效地降低血黏度和改善机体纤溶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降脂宁血煎 血液流变学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抑制物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HLA-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章晓鹰 陈建杰 陈兰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8-840,共3页
目的 :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HLA 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分析比较 6 1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 14 6例正常人HLA A、DR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HLA A位点中的HLA A0 2、11、2 4与HLA DRB1位点中的HLA DR... 目的 :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HLA 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基因芯片分型方法分析比较 6 1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 14 6例正常人HLA A、DR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HLA A位点中的HLA A0 2、11、2 4与HLA DRB1位点中的HLA DRB1 12、0 9、0 4为正常人群常见等位基因。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HLA A0 2 (43 4 %vs 2 9 1% ,OR :1 87,P =0 0 0 5 ,95 %CI:1 2 1 2 89)与HLA DRB1 0 7(13 9%vs5 1% ,OR :3 0 0 ,P =0 0 0 2 ,95 %CI:1 4 8 6 0 7)、HLA DRB1 0 8(16 4 %vs6 8% ,OR :2 6 7,P =0 0 0 3,95 %CI:1 4 0 5 0 8)、HLA DRB1 11(12 3%vs 5 8% ,OR :2 2 7,P =0 0 2 5 ,95 %CI:1 11 4 6 4 )的出现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HLA A位点中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的纯合子比例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 A0 2与HLA DRB1 0 7、0 8、11可能是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HLA-DRB1 乙肝后肝硬化 基因芯片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血浆胆汁酸谱特征及临床价值
5
作者 贾茹 张平平 +2 位作者 袁苑 王炎 冯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评估血浆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或无... 目的分析不同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评估血浆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或无转移患者163例,其中无转移组82例、肝转移组8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收集患者外周血样本,检测总胆汁酸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含量。分析两组患者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程度、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转移组患者总胆汁酸、CEA、CA125均较无转移组患者升高(均P<0.001),血浆胆汁酸谱中甘氨胆酸、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石胆酸和甘氨石胆酸含量均较无转移组患者升高(均P<0.05),血浆次级胆汁酸含量高于无转移组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高于无转移组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80.49%,AUC为0.820(95%CI 0.754~0.885,P<0.001)。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升高,胆汁酸谱异于无转移患者;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诊断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证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安梓铭 杨佳妮 +4 位作者 石磊 孙健 胡义扬 苟小军 冯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05-3809,共5页
目的:在血清胆汁酸谱层面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医证型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182例NAFLD患者辨证分为无证可辨(36例)、肝胆湿热(92例)和肝郁脾虚(54例)3组;收集受试者各项指标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 目的:在血清胆汁酸谱层面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医证型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182例NAFLD患者辨证分为无证可辨(36例)、肝胆湿热(92例)和肝郁脾虚(54例)3组;收集受试者各项指标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15种血清胆汁酸水平;比较NAFLD各证型间代谢相关指标及胆汁酸谱特征。结果:肝胆湿热组的TBA显著高于无证可辨组、牛磺石胆酸(TLCA)显著低于无证可辨组(P<0.05);肝郁脾虚组的TBA、石胆酸(LCA)、甘氨石胆酸(GLCA)均显著高于无证可辨组(P<0.05,P<0.01);肝郁脾虚组的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显著高于肝胆湿热组(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的NAFLD患者表现出相对更加紊乱的血清胆汁酸代谢异常,血清胆汁酸的代谢紊乱是NAFLD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证型 代谢组学 胆汁酸代谢
原文传递
NLRP3基因敲减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7
作者 黄倩 王卓媛 +5 位作者 安梓铭 辛鑫 孙沁梅 苟小军 胡义扬 冯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2-960,共9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基因敲减对高脂高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4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ON)20只,高脂高糖造模组(HFHC)24只。造模14周末,随机选取4只HFHC组小鼠进行腺...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基因敲减对高脂高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4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ON)20只,高脂高糖造模组(HFHC)24只。造模14周末,随机选取4只HFHC组小鼠进行腺相关病毒9(AAV9)尾静脉注射预实验,4周后验证NLRP3敲减模型是否成功。18周末确认敲减成功后,对剩余40只小鼠进行AAV9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分为CON+NLRP3敲减阴性对照组(CON+NLRP3-NC)、CON+NLRP3敲减组(CON+NLRP3-KD)、HFHC+NLRP3-NC及HHFHC+NLRP3-KD组,每组10只,继续造模6周。24周末取材观察炎症小体活化效应,检测小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及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指数)指标;检测小鼠肝脂质含量(肝组织TG及油红O染色)、肝脏炎症(血清ALT活性、HE染色及炎症相关基因)及肝纤维化(天狼星红染色及纤维化相关基因)指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CON+NLRP3-NC组相比,Western Blot结果提示,HFHC+NLRP3-NC组的NLRP3、pro-Caspase1、Caspase1、ASC及IL-1β蛋白水平均升高,HFHC+NLRP3-KD组均降低(P值均<0.05);HFHC+NLRP3-NC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及糖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FHC+NLRP3-KD组均显著改善(P值均<0.05);在肝脂肪沉积方面,与CON+NLRP3-NC组相比,HFHC+NLRP3-NC组肝脏TG明显增高,油红O染色显示大量红色脂滴,HFHC+NLRP3-KD组肝脏TG及肝脂滴数量显著减少(P值均<0.01);在肝脏炎症方面,HFHC+NLRP3-NC组血清ALT,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NAS)评分及炎症相关基因均较CON+NLRP3-NC组明显升高,HFHC+NLRP3-KD组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在肝纤维化方面,HFHC+NLRP3-NC组肝胶原纤维面积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均较CON+NLRP3-NC组明显升高,HFHC+NLRP3-KD组纤维化相关基因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胶原纤维面积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膳食 高脂 炎症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祛湿化瘀方抑制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保护肠道血管屏障治疗实验性NAFLD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吕胜 王欣 +3 位作者 辛鑫 胡义扬 孙沁梅 冯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85-249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回肠肠道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揭示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高糖(HFHC)饮食模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FHC饮食模型组,祛湿化瘀方低、高剂量组,12周...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回肠肠道血管屏障功能的影响,揭示祛湿化瘀方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高糖(HFHC)饮食模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FHC饮食模型组,祛湿化瘀方低、高剂量组,12周末开始给药,直至18周末;(2)检测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血清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回肠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免疫荧光观察回肠质膜相关蛋白1(PV-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LBP和回肠Wnt3a、p-β-catenin、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G,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NAS评分,血清TG、TC、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显著升高(P<0.01),祛湿化瘀方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轮廓肿胀、形态不规则,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多见;回肠HE染色显示回肠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可见绒毛顶部少量细胞脱落;肝组织油红O染色显示肝细胞轮廓变大变圆,细胞质中可见大量脂滴;回肠PV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V1表达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脏LBP、回肠Wnt3a、p-β-catenin/β-catenin、VEGF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祛湿化瘀方干预后肝组织、回肠病理均改善,肝细胞中脂滴明显变小,回肠PV1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脏LBP、回肠Wnt3a、p-β-catenin/β-catenin、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祛湿化瘀方可通过抑制回肠中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下调PV1的表达,保护肠道血管屏障的功能,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血管屏障 祛湿化瘀方 机制 Wnt3a/β-catenin/VEG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密骨胶囊调控ERK1和p38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李志强 吴玉云 +4 位作者 王翔 庞坚 陈元川 詹红生 郭海玲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3-549,共7页
目的过观察密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标志物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ER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表达,探讨密骨胶囊促骨形成的作用机制... 目的过观察密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标志物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ER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表达,探讨密骨胶囊促骨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采用切除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卵巢切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和密骨胶囊组,同时将假切大鼠作为对照组。显微CT(micro-CT)扫描分析大鼠胫骨体积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参数;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骨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Ⅰ型胶原a1(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ERK1和p38 mRNA表达。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大鼠卵巢切除后,模型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密骨胶囊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骨小梁数量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密骨胶囊可上调骨质疏松大鼠骨内骨形成标志物mRNA表达,包括BALP、BMP2、COL1α1,亦可上调股骨内ERK1和p38 mRNA的表达。结论密骨胶囊可以升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改善部分骨微结构,上调骨形成标志物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K1、p3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胶囊 骨质疏松 骨微结构 骨形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HLA-A和DRB1基因关联研究
10
作者 章晓鹰 陈建杰 陈兰羽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0-370,37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LA-A HLA-DRB1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