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自控镇痛对股骨骨折老年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和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苏喆 徐珂嘉 +1 位作者 张光明 晏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自控镇痛在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56例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6例)术后行舒芬太尼2μg/kg静脉自控镇痛(PCIA),实验1组(85例)术后行舒芬太尼2μ...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自控镇痛在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56例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6例)术后行舒芬太尼2μg/kg静脉自控镇痛(PCIA),实验1组(85例)术后行舒芬太尼2μg/kg联合右美托咪定2.5μg/kg PCIA,实验2组(85例)行舒芬太尼1.5μg/kg联合右美托咪定2.5μg/kg PCIA。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及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8h、12h,实验1组、实验2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1组t=10.03,7.74,4.84;实验2组t=11.98,8.44,5.47;P均<0.05),而该时点实验1组、实验2组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t=15.99,26.77;P均<0.05),有效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t=5.21,7.61,24.77,26.08;P均<0.05),而实验2组舒芬太尼用量较实验1组明显降低(t=10.75,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术后3d内谵妄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2,4.40;P<0.05);实验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24.4%、实验1组22.4%(χ2=5.65,4.27;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可增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减少药量与不良反应,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啶 镇痛 谵妄
下载PDF
气腹及病人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颖 钱洁敏 +4 位作者 陈晓薇 马海燕 许萍 刘琳娜 倪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CO_2气腹及病人体位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7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42+12.97)岁, ASA分级Ⅰ~Ⅱ。采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记录病人入室时... 目的:探讨CO_2气腹及病人体位变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7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42+12.97)岁, ASA分级Ⅰ~Ⅱ。采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记录病人入室时(T0)、气管插管后5 min(T1)、创建人工气腹时(T2)、左侧头高20°体位(r T位)(T3)、气腹建立15 min后(T4)时的心率、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脉压变异度(PPV)的变化。结果:T1 SAP较T0明显降低,T2和T3恢复到基础值水平,T3较T1和T2明显升高(P<0.05)。T2 DAP较T1明显升高,T3较T0、T1、T2和T4明显升高(P<0.05)。T3 MAP较其余各时点明显升高(P<0.05)。T2~T4 CO较T0和T1均明显降低(P<0.05)。T2 SV较T0明显降低,T3较T0和T1明显降低(P<0.05)。T2和T4 SVR较T0和T1明显升高, T3较T0~T2明显升高(P<0.05)。T2和T4 PPV较T0和T1明显升高,T3较T0、T1及T4均明显升高(P<0.05)。心率在5个时间点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_2气腹可降低CO和SV、升高SVR和PPV,但对血压影响小。CO_2气腹合并r T位使SVR进一步升高,从而使血压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CO2气腹 体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被引量:6
3
作者 倪强 张婕 陈武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和芬太尼0.8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和芬太尼0.8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氟比洛芬酯100mg和芬太尼0.4mg。观察24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Ⅱ、Ⅲ组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8、0.8和0.4mg。术后24h内,3组间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h内Ⅰ、Ⅱ、Ⅲ组的PCA按压次数分别为(13.2±1.5)、(9.1±1.2)和(5.6±1.4)次,Ⅲ组显著少于Ⅰ、Ⅱ组(P值均<0.05),Ⅱ组又显著少于Ⅰ组(P<0.05)。24h内,Ⅰ、Ⅱ、Ⅲ组分别有2例(2/10)、2例(2/10)和1例(1/10)出现恶心;Ⅰ、Ⅱ组分别有2例(2/10)和2例(2/10)出现呕吐,3例(3/10)和2例(2/10)出现头晕,2例(2/10)和2例(2/10)出现嗜睡;Ⅲ组未出现呕吐、头晕和嗜睡的不良反应。Ⅲ组24h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应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患者自控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和远期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凫卿 倪强 陈武荣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肝功能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地氟醚组。分别检测麻...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地氟醚麻醉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肝功能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地氟醚组。分别检测麻醉前及肝血管松弛后120 min时血浆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α⁃GST)及术后第2 d单乙基甘氨酰亚胺(monoethyl glycimide,MEGX)水平,并监测患者术后第1,2,5和10天血浆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因子V水平变化。结果在肝血管松弛后120 min时,丙泊酚组患者的血浆α⁃GST水平低于地氟醚组,术后第2天丙泊酚组患者MEGX水平高于地氟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因子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丙泊酚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P<0.05)和总体生存时间(P<0.05)均高于地氟醚组。结论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中,与地氟醚相比,丙泊酚麻醉可显著减轻肝损伤并改善肝功能,预后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地氟醚 肝切除术 肝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倪强 陈武荣 +2 位作者 李炜 张计训 张明芝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ERCP病人分为两组,T组...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ERCP病人分为两组,T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5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n=40),C组以咪达唑仑0.02 mg/kg单次静脉输注10 min后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作为对照(n=40)。根据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再增加1.5-1.7μg/m L,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记录两组术前(T0)、睫毛反射消失(T1)、进镜(T2)、Oddi括约肌切开(T3)、退镜(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T1-T4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苏醒时间。结果:与T0相比,T组HR呈降低趋势,C组HR呈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P和DBP较T0明显降低(P〈0.01),两组T3和T4时点SBP及DB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T1-T4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T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ERCP麻醉,在降低病人心血管反应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咪达唑仑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针刺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阔 秦丽娜 +1 位作者 蔡渊斌 王子未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2期2059-2062,208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31/3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30/36),2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2组5-HT、DA、N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5-HT、DA、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IGF-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B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卒中后抑郁,能调节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从而降低抑郁程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卒中 针刺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最佳剂量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凫卿 计超 +2 位作者 蔡渊斌 陈武荣 倪强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择期行ERCP的患者80例,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4组(0.1右美托咪定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择期行ERCP的患者80例,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4组(0.1右美托咪定组、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1、0.2、0.3、0.4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Ce)增加1.5~1.7 mg/L作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于40~60。记录4组麻醉前(T 0)、睫毛反射消失时(T 1)、进镜时(T 2)、奥迪(Oddi)括约肌切开时(T 3)、退镜时(T 4)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 pO 2),以及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的Ce、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与同组T 0时间点相比,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在T 1至T 4时间点心率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0.4右美托咪定组MAP在T 1至T 4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随术中右美托咪定维持用量的增加而递减,且呈线性关系(P<0.05),0.4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0.1右美托咪定组、0.2右美托咪定组、0.3右美托咪定组(P值均<0.05)。4组内各时间点S pO 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为降低血压,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作,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老年患者ERCP时维持麻醉的合适剂量为0.2~0.3μg/(kg·h),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能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老年患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损伤与急性肺损伤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武荣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34-638,共5页
背景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是休克后机体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ALI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休克后肠道黏... 背景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是休克后机体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ALI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休克后肠道黏膜损伤被认为是SIRS的始动因素。目的就失血性休克对肠道血供、肠黏膜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失血性休克期间肠源性炎性因子的产生及其在ALI发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内容讨论失血性休克后机体肠黏膜损伤对SIRS的影响及导致ALI的相关机制。趋向阐明失血性休克后ALI的发生机制,为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肠道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文 唐中祥 +2 位作者 陈武荣 于成涛 曹瑜琦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手汗症患者全身麻醉后在胸腔镜下行双侧胸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双手温度。手术前、后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手汗症患者全身麻醉后在胸腔镜下行双侧胸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双手温度。手术前、后24 h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症状缓解情况、代偿性出汗和满意程度,评估手术前、后焦虑水平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5.6±5.7)min,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手掌多汗症状均消失,双手掌皮肤温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1)。并发气胸及皮下气肿2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24 h平均心率及矫正的QT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复发。代偿性出汗18例(43.9%),其中轻度出汗16例(39.0%),中度出汗2例(4.9%)。手术后焦虑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手术前均明显改善(P值均<0.01)。31例(75.6%)患者对手术非常满意,10例(24.4%)比较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能显著减少双手出汗,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但应对患者强调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代偿性出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腔镜手术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强 周新华 +4 位作者 陈武荣 李炜 张计训 曹亦军 张明芝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min后,改为右美托咪定...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抑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静脉麻醉下行ERCP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min后,改为右美托咪定0.5μg/(kg·h)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照组以咪达唑仑0.02mg/kg单次静脉注射10min后,联合丙泊酚TCI。两组丙泊酚TCI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0μ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定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将其效应室质量浓度再增加1.5~1.7μg/mL作为进镜和术中维持时的丙泊酚靶浓度,两组均根据术中体动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检查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进镜(T2)、切开Oddi括约肌(T3)、退镜(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糖水平。记录患者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下降趋势,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HR有上升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4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O.05),试验组T3和T4时间点的MAP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内和两组间各时间点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T1至T3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T1至T4时间点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TCI应用于ERCP检查的静脉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靶控输注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消化道手术患者中低位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於挺 陈武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术后镇痛 消化道手术后 肠蠕动功能 中低位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吗啡 促进术后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健隆 王红薇 +2 位作者 童雷 倪强 陈武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在硬膜外腔注入布比卡因20mg(组Ⅰ)、布比卡因20mg+新斯的明1μg/kg(组Ⅱ)、布比卡因20mg+新斯的明2μg/kg(组Ⅲ)和布比卡因20mg+新...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在硬膜外腔注入布比卡因20mg(组Ⅰ)、布比卡因20mg+新斯的明1μg/kg(组Ⅱ)、布比卡因20mg+新斯的明2μg/kg(组Ⅲ)和布比卡因20mg+新斯的明4μg/kg(组Ⅳ)。比较自注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布比卡因的总用量、镇痛效果以及下肢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间的一般资料、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Ⅰ的布比卡因总用量为(74.2±10.9)mg,明显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1);组Ⅰ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组Ⅱ(8%)、组Ⅲ(4%)和组Ⅳ(4%,P值均<0.05)。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硬膜外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1μg/kg)可提高分娩镇痛的疗效,可安全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运动阻滞 硬膜外用药
下载PDF
曲马多对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雷 王红薇 +1 位作者 陈武荣 倪强 《淮海医药》 2005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哌替啶对剖宫产患者术中抗寒战的效果及副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组和曲马多三组,分别在发生寒战后注射生理盐水、哌替啶0.5mg/kg和曲马多1mg/kg,...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哌替啶对剖宫产患者术中抗寒战的效果及副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组和曲马多三组,分别在发生寒战后注射生理盐水、哌替啶0.5mg/kg和曲马多1mg/kg,比较注射后产妇寒战的改善程度、患者的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曲马多和哌替啶后患者对寒战的明显改善率为96.6%和80.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生理盐水组明显改善率为10.0%,与曲马多和哌替啶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哌替啶组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明显高于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哌替啶组为8.3±1.2,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的9.6±0.5和生理盐水组的9.5±0.5。结论曲马多比哌替啶更适用于治疗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曲马多 麻醉 硬膜外 寒战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围术期皮质醇和IL-6的影响
14
作者 童雷 王红薇 +1 位作者 倪强 陈武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清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Ⅱ),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60min(T2)、术毕(T3)、术后1天(T4)经颈内静脉采血5ml,测定...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清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Ⅱ),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60min(T2)、术毕(T3)、术后1天(T4)经颈内静脉采血5ml,测定其血清皮质醇、IL-6水平。结果Ⅰ组皮质醇浓度在T2、T3、T4明显高于T(1P<0.05),IL-6浓度仅在T4高于T(1P<0.05)。Ⅱ组在T2、T3、T4皮质醇及IL-6浓度与T1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血清皮质醇和IL-6影响较小,更适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外 可的松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强 周洋 陈武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使用颈动脉失血-回输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维持MAP40mmHg,30min后复苏。A组依次按10ml/kg颈动脉回输生脉... 目的探讨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使用颈动脉失血-回输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维持MAP40mmHg,30min后复苏。A组依次按10ml/kg颈动脉回输生脉注射液和20ml/kg颈动脉回输4%琥珀酰明胶,B组按30ml/kg颈动脉回输4%琥珀酰明胶;C组不给药作为对照。记录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A组和B组复苏后各时间点MAP和HR均恢复到接近休克前水平,复苏后30min,血粘度指标均低于C组(P<0.05)。A组复苏后30min血粘度指标低于B组(P<0.05)。结论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障碍,降低血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 4%琥珀酰明胶 失血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16
作者 于文 刘宗军 +3 位作者 陈武荣 金惠根 秦永文 王洪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4-565,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2%氯化琥珀胆碱静滴。B组行气管导管接人工回路,保留自主呼吸,芬太尼5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静滴。C组呼吸管理同B组,术中仅用1%戊巴比妥钠静滴。穿刺股动脉,选择冠状动脉合适的血管段放入支架,术中观察呼吸、心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结果:C组1头小型猪死亡,其余38头猪存活。A、B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C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A、B两组高(P<0.05)。B、C两组呼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戊巴比妥钠复合芬太尼麻醉气管内插管可使气道保持通畅,麻醉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冠状动脉再狭窄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高渗氯化钠溶液复合生脉注射液复苏后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张婕 周洋 +3 位作者 童雷 倪强 曹珏 陈武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复合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小肠组织结构形态、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组Ⅰ(失血性休克组),除经颈静脉滴...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复合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小肠组织结构形态、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组Ⅰ(失血性休克组),除经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mL·kg-1·h-1以补充生理性体液丢失外,不补充其他任何液体;组Ⅱ(高渗氯化钠溶液组),静脉滴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6mL/kg);组Ⅲ(生脉注射液加高渗氯化钠溶液组),将生脉注射液(2.84g生药/kg)溶入7.5%高渗氯化钠溶液(6mL/kg)中静脉滴注。应用多参数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复苏结束后每隔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测定复苏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Chiu氏分级法半定量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的形态变化,比较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的损伤程度。结果各组大鼠的基础和休克后的MAP和H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治疗后的各时间点,组Ⅱ、Ⅲ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组Ⅰ(P值均<0.01),而组Ⅱ与组Ⅲ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Ⅰ大鼠的小肠黏膜绒毛水肿、大片状缺损,固有膜水肿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组Ⅱ、Ⅲ大鼠小肠黏膜绒毛结构完整,有轻度水肿,固有膜无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组Ⅰ3级以上损伤的构成比为10/10,显著高于组Ⅱ、Ⅲ的3/10和1/10(P值均<0.05)。复苏后,组Ⅰ的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基础值(P值均<0.05),而组Ⅱ、Ⅲ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Ⅱ、Ⅲ的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组Ⅰ(P值均<0.05)。复苏后,组Ⅰ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而组Ⅱ、组Ⅲ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Ⅱ、Ⅲ的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组Ⅰ(P值均<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复合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和小肠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氧化应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meta分析
18
作者 计超 倪强 陈武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纳入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文献,结局指标为困难气道预测的真阳性数(TP)、假阳性数(FP)、真阴性数(TN)和假阴性...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纳入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文献,结局指标为困难气道预测的真阳性数(TP)、假阳性数(FP)、真阴性数(TN)和假阴性数(FN).采用Meta-DiSc1.4软件行异质性分析及合并效应量.根据提取的TP、FP、TN、FN,计算各纳入文献的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通过Sen和Spe生成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合并效应量后Sen、Spe、PLR、NLR、DOR及其95%CI和AUC及其95%CI评估超声检查预测困难气道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3 525例患者,合并效应量后,Sen、Spe、PLR、NLR、DOR及其95%CI分别为0.69(95%CI 0.63 ~ 0.74)、0.84(95%CI 0.82~0.85)、5.79(95%CI 3.67~9.14)、0.36(95%CI 0.27~0.46)、22.04(95%CI 10.68~ 45.45),AUC为0.89(95%CI 0.84~0.94).结论 超声检查可准确预测困难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插管法 气管内 预测
原文传递
失血性休克高张盐复苏对急性肺损伤与肠淋巴液致炎作用影响
19
作者 张婕 童雷 +2 位作者 曹珏 计超 陈武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高张盐和乳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和肠淋巴液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成4组(n=10),分别为假休克组(组Ⅰ)、休克组(组Ⅱ)、乳酸林格氏液组(组Ⅲ)和高张盐溶液组(组Ⅳ)。复苏后比较肺干湿重比和肺... 目的观察并比较高张盐和乳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和肠淋巴液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成4组(n=10),分别为假休克组(组Ⅰ)、休克组(组Ⅱ)、乳酸林格氏液组(组Ⅲ)和高张盐溶液组(组Ⅳ)。复苏后比较肺干湿重比和肺组织学变化,收集并测定肠淋巴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观察肠淋巴液对肺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组Ⅱ和组Ⅲ肺干湿重比和组织中白细胞浸润程度显著高于组Ⅰ和组Ⅳ,组Ⅱ和组Ⅲ大鼠在休克期及复苏后的肠淋巴液TNF-α、IL-1β、IL-6含量及对肺巨噬细胞刺激作用均显著高于组Ⅰ、组Ⅳ。结论高张盐溶液复苏可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淋巴液促炎作用,减轻失血性休克后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高张盐 复苏 细胞因子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三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武荣 王红薇 +3 位作者 童雷 於挺 徐富梅 任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单纯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Ⅲ组)。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1h、术毕、术后1... 目的探讨三种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单纯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Ⅲ组)。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1h、术毕、术后1d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血管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的皮质醇、ACTH和ET在术毕及术后1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Ⅲ组患者变化不明显。三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IL-6、IL-8在手术1h、术毕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Ⅲ组升高较早,在手术开始时即已升高;而Ⅰ组、Ⅱ组持续时间长至术后1d。三组患者的CRP于术后1d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单纯硬膜外阻滞或单纯全麻不足以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加全麻则可明显减轻这些患者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应激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