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推拿镇痛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征宇
孙兮文
+4 位作者
张效初
嵇鸣
陈培青
沈雪勇
严隽陶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索推拿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应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按揉左侧委中穴前后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和抑制情况。结果按揉委中穴后,一方面可引起左杏仁核、左伏隔核和左、右下丘脑信号升高(P<0.05);另一...
目的探索推拿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应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按揉左侧委中穴前后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和抑制情况。结果按揉委中穴后,一方面可引起左杏仁核、左伏隔核和左、右下丘脑信号升高(P<0.05);另一方面引起左前扣带回信号降低(P<0.05)。结论在疼痛处(委中穴)按揉后,能同时影响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表明推拿与镇痛和愉悦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镇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核磁共振
脑功能区
原文传递
以痛为腧按揉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效应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征宇
陈培青
+3 位作者
龚利
顾非
沈国权
严隽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压痛点按揉法对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的镇痛作用,并与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选择2003-02/2004-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住院的60例单侧型发...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压痛点按揉法对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的镇痛作用,并与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选择2003-02/2004-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住院的60例单侧型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压痛点治疗组和斜扳法对照组(n=30)。压痛点治疗组施用拇指按揉法于患者腰部压痛点和委中(处进行治疗;斜扳法对照组施用腰椎斜扳法。治疗均为2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腰痛疗效的分级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腰痛越剧烈)评估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评估疼痛程度,并检测推拿前和推拿后1周两组血清β-内啡肽和P物质水平。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腰痛疗效积分:压痛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于治疗前(64.77±4.14,40.63±2.93,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也高于治疗前(60.70±5.78,42.83±3.63,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目测类比评分:压痛点治疗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4.71±0.52,8.99±0.26,P=0.0);斜扳法对照组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5.59±0.80,8.94±0.27,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高于治疗前[(55.83±5.53),(46.07±5.10)ng/L,P=0.0];斜扳法对照组患者低于治疗前[(46.50±3.72),(49.87±4.38)ng/L,P=0.1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④血清P物质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低于治疗前[(34.73±4.98),(37.95±4.66)ng/L,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高于治疗前[(42.04±4.06),(39.92±3.32)ng/L,P=0.19];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以痛为腧按揉法和斜扳法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减轻,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②以痛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移位
镇痛
推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拿镇痛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征宇
孙兮文
张效初
嵇鸣
陈培青
沈雪勇
严隽陶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针
推
学院
推拿
治疗
教研室
上
海
华东医院磁共振
室
中国科技
大学
生命科
学院
神经生物与生物物理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推拿
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针
推
学院
针
灸腧穴
教研室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第6期329-33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推拿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应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按揉左侧委中穴前后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和抑制情况。结果按揉委中穴后,一方面可引起左杏仁核、左伏隔核和左、右下丘脑信号升高(P<0.05);另一方面引起左前扣带回信号降低(P<0.05)。结论在疼痛处(委中穴)按揉后,能同时影响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表明推拿与镇痛和愉悦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推拿
镇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核磁共振
脑功能区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445.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以痛为腧按揉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效应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征宇
陈培青
龚利
顾非
沈国权
严隽陶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针
推
学院
推拿
治疗
教研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推拿
科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5-27,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压痛点按揉法对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的镇痛作用,并与传统斜扳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的方法,选择2003-02/2004-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住院的60例单侧型发作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压痛点治疗组和斜扳法对照组(n=30)。压痛点治疗组施用拇指按揉法于患者腰部压痛点和委中(处进行治疗;斜扳法对照组施用腰椎斜扳法。治疗均为2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腰痛疗效的分级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腰痛越剧烈)评估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评估疼痛程度,并检测推拿前和推拿后1周两组血清β-内啡肽和P物质水平。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腰痛疗效积分:压痛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于治疗前(64.77±4.14,40.63±2.93,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也高于治疗前(60.70±5.78,42.83±3.63,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目测类比评分:压痛点治疗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4.71±0.52,8.99±0.26,P=0.0);斜扳法对照组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5.59±0.80,8.94±0.27,P=0.0);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高于治疗前[(55.83±5.53),(46.07±5.10)ng/L,P=0.0];斜扳法对照组患者低于治疗前[(46.50±3.72),(49.87±4.38)ng/L,P=0.1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④血清P物质水平:治疗1周后压痛点治疗组患者低于治疗前[(34.73±4.98),(37.95±4.66)ng/L,P=0.01];斜扳法对照组患者高于治疗前[(42.04±4.06),(39.92±3.32)ng/L,P=0.19];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以痛为腧按揉法和斜扳法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减轻,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②以痛为
关键词
腰椎间盘移位
镇痛
推拿
分类号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推拿镇痛的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李征宇
孙兮文
张效初
嵇鸣
陈培青
沈雪勇
严隽陶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7
17
原文传递
2
以痛为腧按揉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效应
李征宇
陈培青
龚利
顾非
沈国权
严隽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