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复黄片的临床研究谈谈中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金根 潘一滨 +2 位作者 曹永清 杨巍 张鑫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复黄片治疗内痔出血的效果,并讨论其研究设计与质控。方法:144 例内痔出血病例按双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对照试验设计分成2组。复黄片治疗组72例,口服复黄片4粒/次,3次/d;痔宁片对照组72例,口服痔宁片4 粒/次,3 ...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复黄片治疗内痔出血的效果,并讨论其研究设计与质控。方法:144 例内痔出血病例按双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对照试验设计分成2组。复黄片治疗组72例,口服复黄片4粒/次,3次/d;痔宁片对照组72例,口服痔宁片4 粒/次,3 次/d。治疗第3 和第7 天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第3天时,复黄片组总有效率58.57%,痔宁片组总有效率27.7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7天时,复黄片组总有效率91.43%,痔宁片组总有效率81.9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生命体征都在正常范围。结论:复黄片是一种治疗内痔便血安全、有效的口服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黄片 临床研究 研究设计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肛瘘患者临床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嘉钦 杨巍 +4 位作者 黄志坚 梅祖兵 杨达成 吴海燕 汪庆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 探讨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的流行病学特征、内口分布特点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 783例肛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瘘管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者定义为高... 目的 探讨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的流行病学特征、内口分布特点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1 783例肛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瘘管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者定义为高位肛瘘(125例)。内口位置分为后方(5 ~ 7点)、前方(11 ~ 1点)、左侧(2 ~ 4点)和右侧(8 ~ 10点)。结果 1 783例肛瘘患者中男性1 526例,中位年龄36岁;女性257例,中位年龄35岁;男女比例为5.9∶1.0,其中高位肛瘘男女比例为7.3∶1.0。瘘管内口位于后方者占51.4%(884/1 720),其中在高位肛瘘中占66.4%(83/125),明显高于其在低位肛瘘中50.2%(801/1 595)的占比(P = 0.002)。术后复发率为2.6%(45/1 720),其中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的复发率分别为13.6%(17/125)和1.8%(28/1 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肛瘘位置(OR = 5.475,95%CI:2.230 ~ 13.445,P = 0.000)、肛瘘手术史(OR = 2.671,95%CI:1.315 ~ 5.424,P = 0.007)、肛瘘挂线史(OR = 4.707,95%CI:1.675 ~ 13.232,P = 0.003)及合并肠炎(OR = 10.300,95%CI:1.187 ~ 89.412,P = 0.034)是肛瘘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肛瘘挂线史则是高位肛瘘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37,OR=6.476,95%CI:1.116 ~ 37.589)。结论 肛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内口多见于后方位。高位肛瘘术后复发率较高,既往行挂线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内口 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穴位经皮电刺激对全麻肛肠手术患者镇痛麻醉效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林玉芳 杨巍 +5 位作者 李亚娟 李寅 童秋瑜 马文 李一婧 沈卫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752,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全麻肛肠手术患者机体镇痛物质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相关调节作用。方法:将拟肛瘘、痔疮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3组,最终146例纳入分析。Ⅰ组48例,施以常规静脉全麻;Ⅱ组50例,常规静脉全麻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穴...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全麻肛肠手术患者机体镇痛物质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相关调节作用。方法:将拟肛瘘、痔疮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3组,最终146例纳入分析。Ⅰ组48例,施以常规静脉全麻;Ⅱ组50例,常规静脉全麻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穴取内关、神门、上髎、次髎;Ⅲ组48例,常规静脉全麻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穴取上髎、次髎,电刺激一直持续到手术结束。手术前0.5 h及手术后1 h内分别采集患者唾液,检测反映机体疼痛调节及神经免疫内分泌指标opiophin蛋白(OPI)、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唾液淀粉酶(sAA)、皮质醇(Co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术后1h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Ⅱ组OPI手术后高于手术前(P<0.05),Ⅱ组OPI组内差值明显高于Ⅰ组、Ⅲ组(均P<0.05)。Ⅰ组SIgA手术后高于手术前(P<0.05),Ⅱ组SIgA、sAA、Cor组内差值明显低于Ⅰ组(P<0.05,P<0.01),而TNF-α手术前后及其组内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Ⅲ组术后1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I组(P<0.05,P<0.01)。结论:在全麻肛肠手术中,穴位经皮电刺激可有效促进体内镇痛物质的释放,缓解术中应激水平,达到麻醉镇痛效应。局部取穴辅以内关、神门整体取穴疗效优于单纯局部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镇痛 穴位经皮电刺激 应激 免疫 肛肠手术
原文传递
T_1WI SPIR增强MRI在肛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烁慧 杨巍 +4 位作者 朱琼 龚志刚 赵喜 谭文莉 詹松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钆增强MR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比较,评估增强T1WI SPIR MRI在使用肛肠水囊肛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频谱选择性... 目的通过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钆增强MR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比较,评估增强T1WI SPIR MRI在使用肛肠水囊肛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频谱选择性衰减反转恢复序列(SPAIR)和钆增强T1WI SPIR。检查前,均向患者肛管直肠内置入肛肠水囊以撑开肛管和直肠。评估和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瘘管分支及脓腔。结果MRI显示复杂性肛瘘11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单纯性5例。对比增强T1WI SPIR MRI发现瘘管(100.0%)、内口(81.3%)、分支(81.3%)和脓腔(100.0%)的准确率较T1WI及T2WI SPAIR MRI为高。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上述各序列对内口显示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9,P=0.003)。对比增强T1WISPIR MRI显示内口最多。结论横断位钆增强T1WI SPIR序列在使用肛肠水囊后能提供患者瘘管更丰富的细节,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增强 磁共振成像 肛肠水囊
原文传递
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陆宏 汪庆明 +2 位作者 郑德 韩晔 杨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41-43,46,共4页
目的:观察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皮筋外肛缘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治疗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治愈时间,具有微创化治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松挂线术 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 微创疗法
原文传递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仁燕 郑德 +3 位作者 徐菲 吴凡 高志玲 何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8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40例。介入治疗组患者接受经直肠超声引... 目的观察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8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40例。介入治疗组患者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的疼痛、发热、渗出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脓腔最大截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80%(32/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5,P=0.709)。术后第3天、第7天,介入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渗出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脓腔最大截面面积方面均低于手术治疗组(P均<0.01)。介入治疗组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括约肌间脓肿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手术治疗组(P均<0.01)。结论与传统切开引流术相比,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渗出,有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检查 穿刺术 引流术 高位肛周脓肿
下载PDF
促愈熏洗方不同浓度和熏洗时间对痔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郑德 沈德海 +10 位作者 应光耀 罗剑锋 汪庆明 鲁娜 张少军 张巍 陆宏 张倩妮 芦亚峰 熊国华 杨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促愈熏洗方及不同熏洗时间对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再根据不同浓度与熏洗时间各分为4个亚组。共8组,各30例。A组:给予6%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10 min;...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促愈熏洗方及不同熏洗时间对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再根据不同浓度与熏洗时间各分为4个亚组。共8组,各30例。A组:给予6%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10 min;B组:6%痔疾洗液,熏洗时间10 min;C组:3%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20 min;D组:3%痔疾洗液,熏洗时间20 min;E组:6%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20 min;F组:6%痔疾洗液,熏洗时间20 min;G组:3%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10 min;H组:3%痔疾洗液,熏洗时间10 min。疗程14 d。观察治疗后各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渗液、瘙痒及发热等并发症疗效。结果:G组的综合疗效最好(P<0.05),且其术后并发症的缓解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促愈熏洗方低浓度(3%)短时间(10 min)对痔术后并发症的缓解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促愈熏洗方 熏洗疗法 药物浓度 作用时间
原文传递
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邢云丽 杨巍 郑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结果治疗组的术后症状(疼痛、渗液、发热... 目的观察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结果治疗组的术后症状(疼痛、渗液、发热等)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前后肛管压力改变以及术后肛门功能改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时间平均为16.36d,对照组为24.18d;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患者。结论对口切除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切除旷置法 垫棉法 切开挂线法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下载PDF
“肛痈方”内服外用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5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志君 郑德 +4 位作者 汪庆明 陆宏 芦亚峰 瞿胤 杨巍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肛痈方内服外用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静滴海替舒,术后第1日开始予痔疾洗液熏洗创口;治疗组术后当天开始口服肛痈方,... 目的:观察肛痈方内服外用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静滴海替舒,术后第1日开始予痔疾洗液熏洗创口;治疗组术后当天开始口服肛痈方,术后第1日开始予肛痈方药液熏洗创口。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IL-1β、IL-8蛋白含量变化,创面p H值变化,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炎症及水肿,纤维细胞、血管增生情况)。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降低IL-6、IL-1β、IL-8三种炎症因子含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p H值显示酸性,对照组p H值仍显示碱性,治疗组创面p H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经组织病理学观察,治疗后治疗组纤维增生、血管增生、炎症、水肿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痈方内服外用可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痈方 高位肛周脓肿 术后创面 炎症因子 创面pH值 熏洗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杜培欣 芦亚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01-903,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肛缘水肿和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SDS、S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混合痔 围手术期 康复
下载PDF
案例教学结合模拟操作在肛肠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3
11
作者 彭云花 杨巍 仇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CBL)+模拟操作教学模式在肛肠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实习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CBL)+模拟操作教学模式在肛肠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实习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0名)和传统组(30名)。试验组采用CBL+模拟操作教学模式,传统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教学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总成绩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教学评价方面,试验组在带教方法、带教效果、总分方面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BL+模拟操作运用于肛肠科临床实习带教中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模拟操作 临床带教 肛肠病
下载PDF
中药组方灌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颂铭 杨巍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19-222,共4页
利用免疫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及中药组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的免疫指标观察。结果表明该方能有效地抑制异常增高的体液免疫(IgG)而提高功能低下的细胞免疫(Ea—RFC、Et—RFC、LTR)纠正比例失调的CD_4/CD_8水平,疗效明显高于柳氮... 利用免疫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及中药组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的免疫指标观察。结果表明该方能有效地抑制异常增高的体液免疫(IgG)而提高功能低下的细胞免疫(Ea—RFC、Et—RFC、LTR)纠正比例失调的CD_4/CD_8水平,疗效明显高于柳氮磷胺嘧啶(SASP)(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中药灌肠 免疫学 病理
下载PDF
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韩晔 陆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 目的:观察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采用Wexner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好地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挂线 分次紧线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顾菁华 杜培欣 梅祖兵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82-198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行切开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d其常规换药后创面涂抹红油膏,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行切开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d其常规换药后创面涂抹红油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光子治疗仪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临床疗效、术后VAS评分、创面面积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术后14d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d、术后14d观察组患者创面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均较术后1d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IL-4、IL-7以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油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可有效缓解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油膏 光子治疗仪 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抗炎作用
下载PDF
生肌长肉膏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附85例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巍 柏连松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年第5期3-5,共3页
为观察生肌长肉膏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对85例肛瘘患者术报创面分4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生肌长肉膏组较之对照组,在减少创口渗液、增加愈合率、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提示在肛... 为观察生肌长肉膏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对85例肛瘘患者术报创面分4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生肌长肉膏组较之对照组,在减少创口渗液、增加愈合率、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提示在肛瘘术后中后期,对创面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生肌长肉膏 创面愈合 手术后
原文传递
改良LIFT术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附3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杜培欣 汪庆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1年第5期324-325,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改良LIFT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治疗时间为13.7d,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LIFT术治疗肛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肛瘘 改良LIFT术 手术疗法
下载PDF
肛瘘磁共振成像:探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陆方 杨烁慧 +3 位作者 朱琼 龚志刚 詹松华 杨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中使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BRDCC)在肛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于术前行MRI,其中18例使用BRDCC,另18例未使用。对36例患者瘘管、内口、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所获结果被用于评估肛瘘MR诊断分型,... 目的探讨MRI中使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BRDCC)在肛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于术前行MRI,其中18例使用BRDCC,另18例未使用。对36例患者瘘管、内口、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所获结果被用于评估肛瘘MR诊断分型,并同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处理软件分析数据,根据MRI图像对36例瘘管末端位置、内口、分支及脓腔分别进行计数和分型,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准确率及运用Chi-square检验观察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8例使用BRDCC的肛瘘患者MRI上共发现瘘管20支、内口21个、分支10支以及脓腔9个。Park’s分型中8例为括约肌间型,9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比较,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瘘管(20/21)、内口(21/22)、分支(10/10)和脓腔(9/9)的准确性分别为95.24%、95.45%、100%和100%;没有1例高低位误诊。18例未使用球囊导管的患者,MRI共发现瘘管26支、内口21个、分支15支以及脓腔6个,Park’s分型中6例为括约肌间型,10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1例为括约肌上型。与手术结果比较,瘘管(26/28)、内口(21/27)、分支(15/16)和脓腔(6/6)的准确性分别为92.86%、77.78%、93.75%和100%,有4例高低位误诊。使用BRDCC对肛瘘患者高低位的显示要显著优于未使用BRDCC者(χ2=15.9,P=0.033)。结论通过使用BRDCC,MRI能够获得更多有关瘘管及其走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磁共振成像 直肠球囊双腔导管
原文传递
肛痈方简方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志君 郑德 +4 位作者 汪庆明 陆宏 芦亚峰 杜培欣 杨巍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肛痈方简方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35例在术后给予肛痈方简方口服,疗程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水肿和渗... 目的观察肛痈方简方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35例在术后给予肛痈方简方口服,疗程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水肿和渗出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检测创面p H值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91.43%;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伤口水肿和渗液等并发症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术后第7天创面p H值低于第3天(P<0.01)。结论肛痈方简方可明显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脓肿 肛痈方 手术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肛瘘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锐 张平生 +7 位作者 沈霖 刘建国 谢纪文 杨巍 韩晔 陆虹 张巍 胡婕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年第3期156-161,166,共7页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慢性化阶段,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在整个外科历史上,肛瘘对于患者和医师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烦的疾病。国外有学者报道,每十...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慢性化阶段,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在整个外科历史上,肛瘘对于患者和医师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烦的疾病。国外有学者报道,每十万人口有8.6人罹患肛瘘(非特异性肛瘘占90.4%,结核性肛瘘占0.2%,医源性肛瘘占3.3%,肛裂发展成的肛瘘占3.3%,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的肛瘘占1.5%,克罗恩氏病并发的肛瘘占1.3%),平均年龄38.3岁,男女比例为1.8∶1.0,年龄小于15岁的患者多为男性。我国尚无权威的肛瘘流行病学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诊治 临床表现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 平均年龄 克罗恩氏病 肛周皮肤 肛管直肠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现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少军 杨巍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FT)术是近年来治疗肛瘘的新术式,具有伤口小、肛门功能损伤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LIFT术的临床疗效差异较大,手术适应证较宽泛,手术失败原因不明,有必要对LIFT术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优缺...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FT)术是近年来治疗肛瘘的新术式,具有伤口小、肛门功能损伤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LIFT术的临床疗效差异较大,手术适应证较宽泛,手术失败原因不明,有必要对LIFT术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优缺点、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作全面的了解。现对LIFT术的临床现状及争议等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