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嘉红 王文生 +1 位作者 周敬华 闫东辉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物敏感性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6统计... 目的了解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物敏感性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3.9%(172/205),其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2%(25/205)、17.6%(36/205)、28.3%(58/205)、32.2%(66/205),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肟、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在90.0%以上。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其为严重的多重耐药,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药性 细菌 抗生素类
下载PDF
18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嘉红 王文生 +1 位作者 周敬华 闫东辉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布与耐药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物敏感性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8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茵临...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临床的分布与耐药特征,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药物敏感性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8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茵临床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0.2%。其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米诺环素、氯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14.4%、19.8%、26.2%、34.6%、27.3%,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黏菌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在95.0%以上。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抗菌药 纸片扩散抗菌试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人脯氨酸肽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人脯氨酸肽酶(PL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被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58例作为观察组,以颈脑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观...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人脯氨酸肽酶(PL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被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58例作为观察组,以颈脑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观察A组(n=29,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斑块)和观察B组(n=29,单纯2型糖尿病),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29例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血压和血脂、血糖、PLD等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结果 经过组间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年龄、BMI、SBP、DBP和TC、TG、HDL-C、LDL-C、FPG、HbAlc与PLD差异显著。进一步的分析可知,A组与B组年龄、hs-CRP和HbAlc、PLD比较,差异较小,P<0.05。年龄、BMI和SBP、DBP、TC、TG等与PLD无明显相关性,P<0.05。TG与hs-CRP、PLD与2型糖尿病是否伴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PLD是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时,可通过检测其体内的PLD水平以评估大血管病变情况,水平升高可延缓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人脯氨酸肽酶 影响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HPLC检测老年痴呆患者血清淀粉样变成分的方法
4
作者 刘晓丹 吕玉洋 +4 位作者 郭梦洋 张丹 吕殊星 郑丽丽 孙续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老年痴呆(AD)患者血清淀粉样变成分的方法。方法 将乙腈与血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1∶1)后,5 000 r/min离心5 min沉淀高丰度蛋白,然后用HPLC法分离血清中淀粉样变相关蛋白,在pH3.0酸性条件37℃孵育... 目的 探讨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老年痴呆(AD)患者血清淀粉样变成分的方法。方法 将乙腈与血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1∶1)后,5 000 r/min离心5 min沉淀高丰度蛋白,然后用HPLC法分离血清中淀粉样变相关蛋白,在pH3.0酸性条件37℃孵育5 d,制备淀粉样变纤维,同时用硫黄素T测定淀粉样变聚合物荧光强度。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的血清与乙腈1∶1混合时,血清上清中保留了低分子量蛋白。HPLC发现,AD患者血清在保留时间11.3 min处分离蛋白色谱峰高于健康志愿者,并且在pH3.0,37℃下孵育5 d形成淀粉样变纤维后,其硫黄素T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孵育前(P<0.001)。结论 采用乙腈沉淀血清球蛋白结合HPLC技术,可直接检测AD患者血清中病理性淀粉样变纤维成分的临床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AD) 淀粉样变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血浆吸附技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白岩 史华山 +2 位作者 郭瑞敏 李向红 石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技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高血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代谢指标、凝血功能、总...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技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高血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代谢指标、凝血功能、总蛋白和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吸附技术有利于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状况、凝血功能及总蛋白水平,且降低了肝功能损伤的程度,不良反应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浆吸附 辛伐他汀 血脂代谢 凝血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书婷 肖春月 郭瑞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4期66-69,共4页
目的 研究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三河市医院心内科160例STEMI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三河市医院心内科160例STEMI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利尿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升高,LVEDV、LVESV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LVEF、LVEDV、LVESV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STEMIPCI术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曲美他嗪 血脂 心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红艳 张少华 +5 位作者 赵莲英 牛文辉 张磊 徐会志 李洪健 芮冬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2782-278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6例因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均行腰麻、鞍麻、单纯骶麻等...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6例因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均行腰麻、鞍麻、单纯骶麻等非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均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麻醉,监测并记录2组阻滞前10 min、阻滞后10、20、30 min各时段无创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主诉对2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综合评定,采用VAS评分法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2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前后SpO2、HR、MAP稳定性更佳,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牵拉反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轻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传统的腰麻、鞍麻、单纯骶麻等麻醉方式,临床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能为临床肛肠手术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其不仅起效平稳,术后患者恢复快,而且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骶管麻醉 两点扇形麻醉 肛肠手术
下载PDF
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嘉红 王文生 +1 位作者 周敬华 闫东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比较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物... 目的比较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液型PA对黏菌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100.0%敏感,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78.3%;非黏液型PA对复方新诺明100.0%耐药,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96.6%。除黏菌素、阿米卡星外,黏液型PA耐药率均显著低于非黏液型PA(P〈0.05或〈0.01)。结论黏液型PA的体外耐药性明显弱于非黏液型PA,但由于其能产生大量藻酸盐,而在菌体外形成生物膜,因此要加强非黏液型PA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类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斌 蔡艳霞 +4 位作者 张素贞 佟长青 房胜春 周素涛 赵海军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例少见G-ALL患者的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G-ALL在形态学上多数具有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但过氧化... 目的分析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例少见G-ALL患者的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G-ALL在形态学上多数具有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但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且此类细胞均高表达CD34。结论在诊断G-ALL方面,形态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需明确确诊必须依靠免疫学分型。该类原始淋巴细胞既有典型B淋巴细胞的免疫标志又有髓系原始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因此单纯依靠细胞形态学无法或者难以明确诊断,这也是形态学容易误诊的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流式散点图
下载PDF
血浆分离器与血浆成分分离器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岩 郭瑞敏 +2 位作者 陈静 李向红 石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血浆分离器(OP-08W)组合血浆成分分离器(EC)系列用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35例HLAP患者,按照DFPP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给予OP-08W+EC-40 W治疗的患者纳... 目的:比较研究血浆分离器(OP-08W)组合血浆成分分离器(EC)系列用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35例HLAP患者,按照DFPP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给予OP-08W+EC-40 W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A组(43例),给予OP-08W+EC-50 W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B组(45例),将给予传统内科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7例)。比较3组患者禁食、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抑素或类似物使用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和纤维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禁食、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抑素或类似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96,F=27.840,F=17.937,F=30.748;P<0.05),且观察A组、观察B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观察A组)=7.636,t=6.285,t=5.004,t=6.194;t_(观察B组)=7.871,t=6.139,t=4.848,t=6.215;P<0.05)。治疗1周后3组TC、TG和LDL-C均降低,HDL-C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A组)=14.338,t=14.478,t=11.810,t=11.392;t_(观察B组)=16.996,t=22.022,t=20.205,t=11.626;t对照组=9.707,t=8.173,t=3.001,t=6.402;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49,F=17.304,F=34.423,F=17.253;P<0.05)。治疗1周后3组APACHEⅡ评分、CRP均降低,且观察A组、观察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96,F=18.478;P<0.05)。结论:采用血浆分离器OP-08W和血浆成分分离器EC-40W、EC-50W进行DFPP治疗HLAP,均可有效清除血脂,降低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分离器 血浆成分分离器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丹 高念顺 孙续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66-2569,共4页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人肺上皮Beas-2B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eas-2B细胞感染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人肺上皮Beas-2B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eas-2B细胞感染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前后Beas-2B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Beas-2B细胞感染前后TGF-β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细胞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细胞凋亡坏死率和S期比例均增加(P<0.05);TGF-β1和Smad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升高,Smad7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激发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炎症反应,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抑制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人肺上皮细胞Beas-2B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爱茹 张淑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三河市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4例患者MP-IgM抗体阳性... 目的探讨三河市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4例患者MP-IgM抗体阳性率为15.8%,男性患者阳性率(15.1%)与女性患者阳性率(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29.3%)为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以婴儿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7.1%)为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者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秋季和春季的阳性率(23.4%和18.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的阳性率(11.3%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MP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秋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法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
13
作者 牛爱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按照不同临床类型将其分为肝硬化组(代偿期组与失代偿期组各90例)与非肝硬化组各180例,另选取同期进...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按照不同临床类型将其分为肝硬化组(代偿期组与失代偿期组各90例)与非肝硬化组各18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①肝硬化组患者与非肝硬化组患者相比,表现出低水平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和高水平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酐、尿素氮;乙型肝炎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与健康志愿者存在明显差异。②肝硬化组的IgA、IgG、IgM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的IgA、IgG、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0.05)。③失代偿期组患者的IgA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失代偿期组患者的IgG、IgM水平略高于高于代偿期组,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原文传递
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凤英 李立新 +5 位作者 赵淑静 张丹 王培 李瑞可 时培英 刘双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对600例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检测,了解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正常体检的6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0例,女300例。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 目的通过对600例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检测,了解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正常体检的6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0例,女300例。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组;按照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4组。比较各组儿童血清25-(OH)D和维生素D总体营养状况。结果600例儿童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17例,维生素D缺乏53例,维生素D不足119例,维生素D充足411例,分别占总数的2.8%、8.8%、19.8%、68.5%,其中男性和女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和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4~<5岁、5~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0~<1岁、1~<2岁、2~<3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春季、冬季儿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5-(OH)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方法,用于评价儿童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以及诊断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的营养性佝偻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市 0~6岁儿童 维生素D 25-(OH)D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及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淑蓉 孙铭君 +5 位作者 杨丽 何磊 苏希来 贺青 刘冬戈 彭伟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3例,另选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与淋...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3例,另选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与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淋巴样细胞核的形态、有无凋亡小体与核分裂象进行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对肿瘤组进行了标记,其中1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肿瘤组中14例为复发病例,9例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浆膜腔积液中,肿瘤组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少,23例中有20例(87.0%)小于10%,而对照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高,30例中有20例(66.7%)大于10%;肿瘤组中,幼稚的淋巴样细胞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69.6%(16/23)病例超过了80%,而对照组63.3%(19/30)的病例其淋巴样细胞的比例小于50.0%;91.3%(21/23)的肿瘤病例出现了特征性的淋巴样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而26.7%(8/30)对照组病例仅可在高倍镜下偶见此形态;肿瘤组凋亡小体和淋巴样细胞出现核分裂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O%(20/23)和82.6%(19/23),前者在某些肿瘤病例中可极为突出,而对照组这两种形态占比皆为6.7%(2/30)。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相对应的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同,其中1例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为套细胞淋巴瘤。23例肿瘤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类型相符。结论在浆膜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见大量的幼稚淋巴样细胞,并可见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凋亡小体及多量核分裂象是细胞学诊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重要形态学特点;免疫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淋巴造血 胸腔积液 恶性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浅析不同的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莉 赵立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6期104-105,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测的700例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采血部位的不同将这700例患者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每组各有350例患者。为末... 目的 :探讨不同的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测的700例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采血部位的不同将这700例患者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每组各有350例患者。为末梢血组患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为静脉血组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两组患者均采集3次血液样本。然后,比较两组患者3次采血样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对末梢血组患者的3次采血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的结果存在不稳定性。对静脉血组患者的3次采血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的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与使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相比,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更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结果 影响
下载PDF
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立民 郭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某院胸外科进行肺楔形切除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 目的 :探讨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某院胸外科进行肺楔形切除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外侧切口开胸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切口疼痛的程度、住院的时间及住院的费用,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进行手术后,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其VAS评分、住院的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应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局限性小切口开胸术 外侧切口开胸术
下载PDF
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
18
作者 牛爱茹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期246-246,共1页
目的:探究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及同期20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所... 目的:探究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及同期20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研究分析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儿童、成人患者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83%、22.50%,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4.24%)和成人(2.44%),P<0.05,但实验组儿童患者的IgM抗体阳性率和成人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取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抗体 儿童 成人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