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中国龙卷活动及灾情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植江玲 黄先香 +11 位作者 白兰强 蔡康龙 李彩玲 李兆明 张晶晶 关良 盛杰 周康辉 徐纵横 何秋蕊 麦文强 彭斯琪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1期26-36,共11页
2021年中国经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39次,总计58个龙卷,其中EF2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16个,EF3级龙卷6个,EF2级和EF3级龙卷数量明显多于2004—2013年的龙卷记录年平均值。龙卷发生在4—10月,其中7月最多。龙卷共导致23人死亡、470多人受... 2021年中国经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39次,总计58个龙卷,其中EF2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16个,EF3级龙卷6个,EF2级和EF3级龙卷数量明显多于2004—2013年的龙卷记录年平均值。龙卷发生在4—10月,其中7月最多。龙卷共导致23人死亡、470多人受伤。龙卷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征。有55个龙卷为西风带龙卷,另外有2个台风外围龙卷和1个东风波系统龙卷,冷涡和高空槽为龙卷出现的主要天气形势。其中,7月11—13日在黄淮气旋的影响下,一共生成了9个龙卷(其中1个为水龙卷),这是近十年来西风带系统生成龙卷数量最多的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中国 2021年 灾情特征
下载PDF
大洋D^3-Weather在气象影视节目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莹 刘超 何珊 《广东气象》 2016年第4期78-80,共3页
从佛山市气象局利用大洋D^3-Weather制作《午间气象站》出发,探讨了D^3-CG三维字幕机、天气预报插件Weather Forecast在节目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在节目开发过程中将天气预报插件的页签和D^3-CG中的模板... 从佛山市气象局利用大洋D^3-Weather制作《午间气象站》出发,探讨了D^3-CG三维字幕机、天气预报插件Weather Forecast在节目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在节目开发过程中将天气预报插件的页签和D^3-CG中的模板编辑正确,使得今后的日常节目制作能实现天气预报数据批量导入、修改,免去了手工修改的麻烦和易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影视 大洋D^3-Weather 大洋D^3-CG字幕机
下载PDF
一键式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莹 何珊 彭斯琪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4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发送预报预警信息工作效率低、时效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建设一套适合本地的一键式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本文主要针对三水区气象局自身发布渠道和业务值班模式设计,探讨一套气象预报预警发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存在问... 为了解决发送预报预警信息工作效率低、时效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建设一套适合本地的一键式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本文主要针对三水区气象局自身发布渠道和业务值班模式设计,探讨一套气象预报预警发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存在问题,以期为提高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报预警 信息发布 一键式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一次锋前暖区暴雨成因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4
作者 张兰 陈炳洪 +3 位作者 张东 魏蕾 杨慧燕 余锐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10,共14页
2020年3月27日华南地区发生一次典型的锋前暖区暴雨过程,过程持续超过15 h,出现中尺度对流系统MCS-A、MCS-B与MCS-C并产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利用地面自动站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ECMWF-ERA5地面和高空再分析场资料,结合中尺度CMA-G... 2020年3月27日华南地区发生一次典型的锋前暖区暴雨过程,过程持续超过15 h,出现中尺度对流系统MCS-A、MCS-B与MCS-C并产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利用地面自动站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ECMWF-ERA5地面和高空再分析场资料,结合中尺度CMA-GD模式对此次暖区暴雨过程环流形势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特征和触发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低空环流包括500 hPa高空槽、200 hPa西风急流与锋前低槽等系统的有利配置且稳定少动是暖区暴雨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持续维持的低空急流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性不稳定和对流有效位能。(2)伴随自由对流高度降低与CIN抑制能量减小,贺州至怀集一带的关键区域1处对流在地面得以触发,而距离1处南向约80 km的关键区域2中1500 m高度处风速辐合与冷池作用使得对流发生。(3)MCS-A与MCS-B在关键区域1处触发,呈现前向与后向传播,MCS-C在关键区域2处触发后以后向传播为主。此外,MCS-B与MCS-C表现为多条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短雨带并产生向东移动的“列车带效应”,而MCS-A与MCS-B则表现为多次分裂与重组后形成向东南移动的“列车带效应”。(4)中β尺度次级环流的上升支抬升西南暖湿气流,使其倾斜上升凝结潜热释放,造成后向传播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同时由于强降水拖曳作用,850 hPa以下转下沉气流造成一定厚度的冷池后与暖湿入流叠加,触发新对流单体,也影响后向传播。(5)上游MCSs发生后在地面形成冷池出流,与暖湿气流辐合抬升,造成前端对流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前向传播 列车效应 冷池
下载PDF
一次罕见台风前侧偏北气流中的系列龙卷天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晶晶 黄先香 +4 位作者 蔡康龙 顾伯辉 植江玲 张弘豪 白兰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1-791,共11页
2008年8月6日下午,第9号台风“北冕”外围螺旋雨带中产生系列龙卷,先后袭击了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北坡镇和港门镇。通过灾情及新一代雷达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这次龙卷强度为EF1级。利用观测资料对龙卷发生的环境场特征和... 2008年8月6日下午,第9号台风“北冕”外围螺旋雨带中产生系列龙卷,先后袭击了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北坡镇和港门镇。通过灾情及新一代雷达观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这次龙卷强度为EF1级。利用观测资料对龙卷发生的环境场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龙卷的对流单体出现在台风移动路径前侧和台风中心西侧的强偏北急流中,龙卷发生在急流轴左前侧,其低层强的水汽辐合和对流不稳定、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深厚的正涡度柱及整层强上升运动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强的低空0~1km垂直风切变和较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发展。雷达观测表明,界炮镇龙卷和北坡镇龙卷为同一个低质心对流风暴产生,风暴具有热带对流回波特征;港门镇龙卷为另一个高质心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产生,风暴具有大陆性超级单体特征。龙卷均出现在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低层后侧入流缺口处、中等强度中气旋中心和TVS附近,TVS与龙卷几乎同时出现,对龙卷预警没有提前量,但中等强度中气旋较龙卷触地有约3个体扫的提前量,可以作为龙卷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前龙卷 环境条件 偏北急流 雷达回波特征 台风“北冕”
下载PDF
一次暴雪过程的锋生函数和急流—锋面次级环流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兆慧 王东海 +1 位作者 王建捷 刘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5-1515,共11页
2008年1月25~28日一次远离地面准静止锋的锋后暴雪突破了武汉百年气象史的多项纪录。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TBB资料诊断分析了这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与华南准静止锋关系密切,锋生、锋消变化与降雪... 2008年1月25~28日一次远离地面准静止锋的锋后暴雪突破了武汉百年气象史的多项纪录。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TBB资料诊断分析了这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与华南准静止锋关系密切,锋生、锋消变化与降雪天气的出现和停止一致;锋生函数各项在不同时段对锋生、锋消的贡献不同;水平变形项表现在总变形向量E上,水平辐散项表现在水平辐散场上,在锋生显著时期,伸长变形场与散度场大值带都与锋区重合。高低空急流的加速和有效配置诱发了急流—锋面次级环流产生,其对锋生、锋消变化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同时也与暴雪的出现和停止相关:反环流上升支不仅为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而且"逗点状"水汽输送也起了重要作用;正环流的出现使武汉上空出现下沉运动,水汽大幅度减少,暴雪天气相应停止。武汉的持续上升运动是在高低空急流有效配置、锋面的强迫抬升、急流—锋面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以及局地斜压大气力管环流上升支的支持、对称不稳定和位势不稳定层结综合作用下维持和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锋生函数 急流—锋面次级环流
下载PDF
三水近50a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任翔 许伟彬 李会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利用佛山市三水区1957~2006年50a的雷暴资料,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水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出现雷暴初期平均是3月6日,雷暴终期平均是10月14日;近50a来三水每年初雷发生,其时间有越来越早的趋势变化,... 利用佛山市三水区1957~2006年50a的雷暴资料,用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水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出现雷暴初期平均是3月6日,雷暴终期平均是10月14日;近50a来三水每年初雷发生,其时间有越来越早的趋势变化,而每年终雷结束时间却越来越晚;期间三水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有着较好的6~11a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统计分析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国业 伍淑瑜 李耀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76-13878,共3页
用1952~2002年共51年约86个站点的广东暴雨资料对广东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来看,广东年暴雨有2个明显的中心,位于阳江、海丰附近;暴雨雨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前汛期暴雨有3个明显的中心,分别位于阳江、清远... 用1952~2002年共51年约86个站点的广东暴雨资料对广东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来看,广东年暴雨有2个明显的中心,位于阳江、海丰附近;暴雨雨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前汛期暴雨有3个明显的中心,分别位于阳江、清远、海丰附近,后汛期暴雨明显集中在沿海地区。在内陆地区,前汛期暴雨年均雨量明显多于后汛期;在沿海地区,后汛期暴雨年均雨量明显多于前汛期。从时间来看,前汛期暴雨雨量略大于后汛期,前汛期暴雨雨量占全年的47%,后汛期占39%,其他时间占14%。暴雨雨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小波分析表明,粤东和粤西地区有11~13年和3~5年的周期振荡;粤北地区有10~13年和5~6年的周期振荡;珠三角地区有20年左右和7年左右的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暴雨 气候特征 周期振荡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梁华玲 刘健 +1 位作者 余锐 王泽宇 《广东气象》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是基于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设置报警标准,网格化管理应急责任人数据库,设计建立警报分析引擎,根据制定的警报标准,对自动站数据进行定时轮询,最后生成警报,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布... 佛山市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是基于自动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设置报警标准,网格化管理应急责任人数据库,设计建立警报分析引擎,根据制定的警报标准,对自动站数据进行定时轮询,最后生成警报,并自动将警报信息发布到对应区域应急责任人手上,同步推送到微博、微信等公众渠道。三水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靶向报警系统不仅为三水区气象应急责任人提供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服务,实现了针对强降水、大风、高温、低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自动靶向预警功能,该系统还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同时实现了城市空气污染自动警报以及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故障警报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自动警报 靶向服务 灾害性天气 佛山市三水区
下载PDF
广东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的识别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锐 孙丽颖 +2 位作者 张菁 陈晓旸 陶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9,38,共10页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全面考察广东干旱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以及世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得到帕默尔干...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全面考察广东干旱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以及世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得到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通过构建多参数干旱指标,对1979-2021年广东发生的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典型干旱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定义区域干旱过程的面积指数、历时指数和烈度指数并设定相应阈值,可以动态识别空间上一致、时间上连续的大范围持续性干旱过程。1979-2021年广东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分别为1980年11月-1981年2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2002年2月-5月、2004年3月-2005年1月和2020年11月-2021年9月。广东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的平均干旱历时为7.4个月,平均干旱面积指数为78.87%,平均烈度为-6.00。2020年11月-2021年9月的干旱过程是1979年以来广东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干旱程度最严重的过程。不同过程中造成广东干旱的环流背景场及其季节演变有所不同,然而所有的环流异常最终都是通过影响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或是削弱降水所需的动力条件或水汽条件,从而导致大范围干旱的长时间维持。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地区干旱演变机制及防旱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PDSI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广东 水文气象
下载PDF
2020年中国龙卷过程及灾情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康龙 黄先香 +5 位作者 李彩玲 炎利军 李兆明 顾伯辉 何秋蕊 张晶晶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1期40-45,53,共7页
2020年我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13次、共20个龙卷,发生在5—9月。其中,强龙卷有8个,分别是EF2级龙卷7个和EF3级龙卷1个。7月22日安徽宿州EF3级龙卷的路径长达62 km,是我国近10年来,使用无人机进行详细灾情调查获得的最长的龙卷路径。... 2020年我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13次、共20个龙卷,发生在5—9月。其中,强龙卷有8个,分别是EF2级龙卷7个和EF3级龙卷1个。7月22日安徽宿州EF3级龙卷的路径长达62 km,是我国近10年来,使用无人机进行详细灾情调查获得的最长的龙卷路径。EF1级或以上级别龙卷有13个,略低于2004—2013年全国记录到的14.3个/年,EF2级龙卷数量是2004—2013年的年平均数2.0个的3.5倍。2020年的龙卷过程都是西风带龙卷,没有台风龙卷记录。2020年现场调查的9个龙卷,路径的主要下垫面都是开阔平地,具有明显的树木倒向呈辐合状、破坏范围纵横比大、浅色破坏条迹等地面灾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龙卷过程 灾情调查 地面灾情特征 2020年
下载PDF
2015—2021年广州地区近地面O_(3)浓度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杰英 余锐 +3 位作者 范绍佳 孙丽颖 吴健达 王春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1,共10页
利用2015—2021年广州地区近地面逐时臭氧(O_(3))观测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分析了广州地区近地面O_(3)浓度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广州地区O_(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1.9μg·m^(-3)... 利用2015—2021年广州地区近地面逐时臭氧(O_(3))观测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分析了广州地区近地面O_(3)浓度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广州地区O_(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1.9μg·m^(-3)·a^(-1),2015和2019年O_(3)浓度超标天数最多;O_(3)平均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秋季>冬季>夏季>春季;O_(3)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城郊地区高于中心城区;峰值中心位于城郊地区白云区,低值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荔湾区.O_(3)浓度高峰期是7—10月,9月浓度最高,3月浓度最低;四季O_(3)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结构,最低值出现在7:00—8:00,14:00—16:00达到峰值.近地面O_(3)平均浓度和O_(3)超标率均与气温呈正比,当气温>15℃开始出现臭氧超标现象.相对湿度<50%时,O_(3)超标率与相对湿度呈正比;相对湿度为40%~50%时,O_(3)超标率达峰值为16.3%.当风速<2 m·s^(-1)时,O_(3)超标率与风速呈正比;当风速>2 m·s^(-1)时,O_(3)超标率与风速呈反比.高温、低湿、风小是广州地区产生高浓度O_(3)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臭氧浓度 分布特征 气象条件
原文传递
基于百分位数法的广东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13
作者 余锐 侯灵 +2 位作者 云翔 邓若钊 孙丽颖 《广东气象》 2023年第5期17-21,28,共6页
为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百分位数法计算得到广东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百分位数序列,并采用Sen斜率估计、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和贝叶斯突变检测等方法,在季节尺度上分析了1973—2021年... 为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百分位数法计算得到广东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百分位数序列,并采用Sen斜率估计、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和贝叶斯突变检测等方法,在季节尺度上分析了1973—2021年广东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整体的气候在变暖,其中春季最高气温、秋季和冬季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较大。最高气温不同百分位数趋势的差异小于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变率的站点间差异大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研究时段内气温发生的突变都是正向的,突变时间点多数在2000年以前。从空间分布上看,珠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增温速率最大,气温日较差在高百分位的变化趋势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 百分位数 广东
下载PDF
近10年广州增城各历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陆杰英 余锐 +2 位作者 孙丽颖 邓丽洁 王伙明 《广东气象》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增城区内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的分钟和小时雨量资料,分析了增城区各镇(街)多种历时的强降水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增城区共发生短时强降水事件6126次,站均149.4次;派潭镇最多185.8次,朱村街最少81.3次。全区短时强降水极值... 利用增城区内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的分钟和小时雨量资料,分析了增城区各镇(街)多种历时的强降水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增城区共发生短时强降水事件6126次,站均149.4次;派潭镇最多185.8次,朱村街最少81.3次。全区短时强降水极值均超过80 mm,永宁街高尔夫球场站184.4 mm为近10年最大值。短时强降水50%和75%分位数阈值仙村镇最高为28.5和37.6 mm;99%和99.5%分位数阈值新塘镇和永宁街最高为91.7和136.3 mm。历时5 min降水最大值分布较为分散,历时10与30 min最大降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呈南多北少态势,与年平均总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历时为5 min、30 min、1 h的雨量大,强度强,且持续时间长是造成极端强降水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短时强降水 分级 增城
下载PDF
MERRA-2再分析PM_(2.5)资料在广东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锐 陈辰 +2 位作者 谭浩波 孙丽颖 刘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9-350,共12页
利用2015—2021年环境监测站点的PM_(2.5)小时实测数据详细评估了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的现代气溶胶再分析资料第2版(MERRA-2)PM_(2.5)资料在广东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MERRA-2与实测PM_(2.5)在低浓度范围(小于50μg·m^(-3))较... 利用2015—2021年环境监测站点的PM_(2.5)小时实测数据详细评估了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的现代气溶胶再分析资料第2版(MERRA-2)PM_(2.5)资料在广东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MERRA-2与实测PM_(2.5)在低浓度范围(小于50μg·m^(-3))较为接近,在污染严重时存在明显低估现象;其模拟性能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区域依赖性,在湿季和实测浓度较低地区表现能力较好.通过对PM_(2.5)浓度分级比较发现,MERRA-2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这主要是由于MERRA-2缺乏硝酸盐气溶胶的模拟以及排放清单的误差所造成.综合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年广州番禺气溶胶化学组分数据提出硝酸盐和铵盐参数化方法,对不利大气输送扩散条件下PM_(2.5)的组分构成进行校正,校正结果能够有效减小MERRA-2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改善MERRA-2对高浓度PM_(2.5)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RA-2再分析资料 PM_(2.5) 气象条件 广东 评估
原文传递
复杂土壤深井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任翔 许伟彬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移动通信基站在复杂土壤环境下的深井接地进行了设计计算尝试,并通过对三水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接地工程前期设计与施工实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该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复杂土壤 深井接地 接地电阻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SPI的1979—2020年广东气象干旱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锐 孙丽颖 +2 位作者 焦玚 陆杰英 刘振邦 《广东气象》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基于1979—2020年的月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广东省近42年不同尺度的干旱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发现:(1)1979—2020年广东省有略湿润趋势;SPI10年干旱倾向为“三明治”状分布,珠三角和粤北地区逐渐湿润化,粤东和粤西呈... 基于1979—2020年的月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广东省近42年不同尺度的干旱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发现:(1)1979—2020年广东省有略湿润趋势;SPI10年干旱倾向为“三明治”状分布,珠三角和粤北地区逐渐湿润化,粤东和粤西呈略干旱化。(2)广东省年际SPI分布主要有6种表现类型:模态1反映南涝北旱或北涝南旱2种类型;模态2反映东旱西涝或西旱东涝2种类型;模态3反映沿海涝内陆旱或沿海旱内陆涝2种类型。(3)基于季节尺度:春季的干旱化趋势最为明显,夏季非干旱化趋势明显;秋季是广东地区干旱的高发时期,干旱分布最广;春季发生轻旱以上等级的地区主要位于雷州半岛一带;秋冬连旱在广东普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干旱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两次超级单体导致不同类型强风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植江玲 黄先香 +4 位作者 顾伯辉 蔡康龙 李彩玲 张晶晶 李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5,共13页
2019年4月11日珠江三角洲、4月13日湛江徐闻分别发生了由超级单体引起的强雷暴大风、强龙卷灾害天气过程。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风暴结构、对流触发以及强风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强雷暴大风发生在低... 2019年4月11日珠江三角洲、4月13日湛江徐闻分别发生了由超级单体引起的强雷暴大风、强龙卷灾害天气过程。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风暴结构、对流触发以及强风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强雷暴大风发生在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南压的斜压锋生类天气形势下,而强龙卷发生在偏南暖湿气流强迫天气背景下。两者均发生在高能、强0~6 km深层垂直风切变、低抬升凝结高度及上干下湿的大气环境中,但11日0~1 km低空垂直风切变较小,中层干层更为显著(700~400 hPa平均温度露点差为29.2℃),更有利于产生强下沉气流从而导致强雷暴大风,而13日强的0~1 km低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龙卷发生。11日强雷暴大风出现在超级单体强回波核心,低层中气旋强度较弱且水平尺度较大(6~7 km),中气旋较浅薄(伸展≤2 km),而13日强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顶端,低层中气旋强度更强且尺度小(约2 km),中气旋更深厚(伸展至6 km),并伴有龙卷涡旋特征;11日强雷暴大风发生期间,中气旋垂直涡度维持在10^(-2) s^(-1)量级,而13日强龙卷触地前后,低层中气旋垂直涡度突增至10^(-1) s^(-1)量级,比强雷暴大风大一个量级;11日风暴内强下沉气流在地面形成大面积强冷池,是强雷暴大风产生的重要原因,而13日地面几乎饱和的大气湿度及不太强的下沉气流,有利于强龙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体 雷暴大风 龙卷 风暴结构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MFDFA的广东日降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
19
作者 余锐 孙丽颖 +2 位作者 王敏 张兰 侯灵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5,共11页
【目的】降水时间序列是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波动特征。通过全面考察广东日降水序列的分形特征,为有效应对区域水旱灾害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引入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目的】降水时间序列是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波动特征。通过全面考察广东日降水序列的分形特征,为有效应对区域水旱灾害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引入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方法改善传统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FDFA)方法在去趋势过程中的不足,利用ICEEMDAN-MFDFA方法得到1973—2021年广东日降水序列的多重分形结果。【结果】结果显示:广东日降水序列具有复杂的多重分形特征,多重分形谱表现为右偏、左勾状,Hurst指数小于0.5;各项多重分形谱参数呈现阶段性上下波动特征,谱宽、不对称指数、谱端高差和Holder指数的极值分别达到1.00、-0.72、1.01和0.12;降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宽与谱端高差、不对称指数与Holder指数两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结果表明:降水序列内部演变的波动行为具有长程相关性,表现为反持续性;日降水对小幅度的局部气候波动较敏感,且有增大的趋势;当降水复杂性越强时对应着日降水增大的态势越明显,当多重分形谱的右偏程度越弱时其精细结构越丰富;与传统方法相比,ICEEMDAN-MFDFA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降水序列多重分形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 日降水序列 气候波动 ICEEMDAN MFDFA 降水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内地夏季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20
作者 余锐 孙丽颖 周晓晔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3期15-20,共6页
利用中国内地格点降水资料和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提取热带气旋降水,在线性去除ENSO信号后,研究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内地夏季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19年,中国内地6—8月热带气旋降水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利用中国内地格点降水资料和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提取热带气旋降水,在线性去除ENSO信号后,研究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内地夏季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19年,中国内地6—8月热带气旋降水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53。东亚夏季风的减弱,使得西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对流层低层的正涡度和气旋环流增强、中层的湿度正异常和垂直上升运动增强、垂直风切变减弱,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同时,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主要生成区对流层中层呈现气旋环流异常,因此中国内地沿海地区存在东风异常,有利于引导热带气旋移向中国内地,使得中国内地夏季热带气旋降水增加。研究结果说明东亚夏季风可通过调制影响热带气旋生成和路径的大尺度环境场,进而与中国内地夏季热带气旋降水的年际变化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