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电阻抗无创心功能(ICG)监测技术在危重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常规组,各30例。ICG组采用新型ICG技术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常规组行肺动脉漂浮SWAN-GANZ导管进行监测,未行ICG监测。结...目的探讨电阻抗无创心功能(ICG)监测技术在危重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常规组,各30例。ICG组采用新型ICG技术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常规组行肺动脉漂浮SWAN-GANZ导管进行监测,未行ICG监测。结果与常规组相比,ICG组治疗后72 h ICG监测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降低,肺水肿发生率、ICU停留时间以及辅助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但2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ICG监测技术诊治危重患者可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心功能监测指标,使医生和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而护理是ICG监测技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电阻抗无创心功能(ICG)监测技术在危重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常规组,各30例。ICG组采用新型ICG技术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常规组行肺动脉漂浮SWAN-GANZ导管进行监测,未行ICG监测。结果与常规组相比,ICG组治疗后72 h ICG监测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降低,肺水肿发生率、ICU停留时间以及辅助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但2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ICG监测技术诊治危重患者可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心功能监测指标,使医生和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而护理是ICG监测技术顺利进行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