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共性特征
1
作者
何子君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
2013年第1期62-75,共14页
本文通过对汉藏佛经翻译大家及其所提理论的历史梳理,归结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三个共同特性。汉藏佛经翻译理论所具有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当今经典翻译同样具有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汉译佛经
藏译佛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古典本生传文体特征研究
2
作者
才让加
卡毛吉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生传属于西藏古典传记文学四大传承传之一,其文体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以生命平等与利益众生为主题思想,流转不停的生死轮回为故事线索,罗列出诸多经世传奇,形成独一无二的叙事模式。本生传讲述伟大人物生生世世历经世间冷暖,帮...
本生传属于西藏古典传记文学四大传承传之一,其文体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以生命平等与利益众生为主题思想,流转不停的生死轮回为故事线索,罗列出诸多经世传奇,形成独一无二的叙事模式。本生传讲述伟大人物生生世世历经世间冷暖,帮助众生脱离苦海的事迹,是集神话、故事、传说、历史于一体,由连续性的传记作品汇集而成,体现了较高的艺术凝聚力。西藏古典本生传文体经历了萌芽雏形、学习模仿、本土创作、鼎盛发展等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主题思想宏伟、叙事结构完整、表现手法丰富、流传范围甚广,并极具生命力的特殊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本生传
文化根源
发展概况
文体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藏佛教文化交融的历史丰碑——以陇上千年古刹西蜂窝寺为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何子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101,共8页
西蜂窝寺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佛寺之一,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印度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诸教派均在该寺留下印迹,并交相融汇。寺内高僧辈出,其中不乏彪炳青史的爱国高僧。西蜂窝寺承载着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佛教文化的共同历史记忆,...
西蜂窝寺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佛寺之一,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印度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诸教派均在该寺留下印迹,并交相融汇。寺内高僧辈出,其中不乏彪炳青史的爱国高僧。西蜂窝寺承载着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佛教文化的共同历史记忆,树立了汉藏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蜂窝寺
汉藏佛教
历代高僧
原文传递
纠纷调解中的藏语法谚类型研究
4
作者
四郎秋达
才让扎西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在藏族传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会运用诸多藏语谚语。依据语的使用方法、功能和内容,可将纠纷调解中所用的谚语分为三类:第一是一般的民间语,其本身并不具备法的属性,然而传统的纠纷调解是通过使用谚语来实现其语言的传达效能的,因此,语成...
在藏族传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会运用诸多藏语谚语。依据语的使用方法、功能和内容,可将纠纷调解中所用的谚语分为三类:第一是一般的民间语,其本身并不具备法的属性,然而传统的纠纷调解是通过使用谚语来实现其语言的传达效能的,因此,语成为纠纷调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也是达成调解、产生律法效应的重要媒介。第二是表现纠纷调解人员的身份地位、能力和作用,以及反映法的重要性与案件调解的公平程度,纠纷调解时所用的此类谚语也是藏民族了解调解人员和对法的认知与理解的一面镜子。第三是表现法的原则与本质的语,这类谚语将法的精神、内容直接且精炼地进行总结,在纠纷调解过程中,突出其调解的作用与法的地位,甚至归纳、制定出一种原理,以明示纠纷调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总之,文章通过分析纠纷调解与法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纠纷调解中语表现其法的属性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探究了在传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藏族谚语具备的多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调解
法谚
法的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谐共存:六世赛仓大师的藏传佛教宗派观——以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建筑思想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子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六世赛仓大师是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和藏学家。米拉日巴佛阁是安多藏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其建筑的思想风格熔铸了六世赛仓大师藏传佛教诸派和谐共存的思想内涵,是大师宗派和谐观的最好体现,具有不同于藏传佛教其他宗派寺院建筑思想...
六世赛仓大师是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和藏学家。米拉日巴佛阁是安多藏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其建筑的思想风格熔铸了六世赛仓大师藏传佛教诸派和谐共存的思想内涵,是大师宗派和谐观的最好体现,具有不同于藏传佛教其他宗派寺院建筑思想的独特之处。大师的藏传佛教各宗派之间和谐共存的宗教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世赛仓大师
米拉日巴佛阁
藏传佛教
教派和谐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弥足珍贵的藏文书法古籍手抄本
6
作者
贡巴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年第1期143-149,191,共8页
《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是一部珍贵的古藏文书法理论文献,是由著名藏文书法家毛兰木嘉措先生(1928-1990)收藏,手抄本,毛兰木嘉措先生认为该文献约有距今九百年左右的历史。文章对《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的文本特征、主...
《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是一部珍贵的古藏文书法理论文献,是由著名藏文书法家毛兰木嘉措先生(1928-1990)收藏,手抄本,毛兰木嘉措先生认为该文献约有距今九百年左右的历史。文章对《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的文本特征、主要内容、文献价值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认为,《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属于早期的藏文书法艺术文献;是后期藏文书法家参考的主要文献之一;是阐释古藏文书法技艺最全的文献;也是研究藏文书法艺术研究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
《藏文概论》
琼波玉迟
毛兰木嘉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共性特征
1
作者
何子君
机构
《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
出处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
2013年第1期62-75,共1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汉藏佛经翻译大家及其所提理论的历史梳理,归结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三个共同特性。汉藏佛经翻译理论所具有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当今经典翻译同样具有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汉译佛经
藏译佛经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古典本生传文体特征研究
2
作者
才让加
卡毛吉
机构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编辑部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系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基金
2023年教育部青年项目“藏族传记文学理论雏形研究”(23XJC751001)。
文摘
本生传属于西藏古典传记文学四大传承传之一,其文体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以生命平等与利益众生为主题思想,流转不停的生死轮回为故事线索,罗列出诸多经世传奇,形成独一无二的叙事模式。本生传讲述伟大人物生生世世历经世间冷暖,帮助众生脱离苦海的事迹,是集神话、故事、传说、历史于一体,由连续性的传记作品汇集而成,体现了较高的艺术凝聚力。西藏古典本生传文体经历了萌芽雏形、学习模仿、本土创作、鼎盛发展等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主题思想宏伟、叙事结构完整、表现手法丰富、流传范围甚广,并极具生命力的特殊文体。
关键词
古典本生传
文化根源
发展概况
文体特征
Keywords
classical biography
cultural roots
development overview
stylistic features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藏佛教文化交融的历史丰碑——以陇上千年古刹西蜂窝寺为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何子君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编辑部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101,共8页
文摘
西蜂窝寺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佛寺之一,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印度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诸教派均在该寺留下印迹,并交相融汇。寺内高僧辈出,其中不乏彪炳青史的爱国高僧。西蜂窝寺承载着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佛教文化的共同历史记忆,树立了汉藏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丰碑。
关键词
西蜂窝寺
汉藏佛教
历代高僧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纠纷调解中的藏语法谚类型研究
4
作者
四郎秋达
才让扎西
机构
西南
民族
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学院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编辑部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治藏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154)
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层次项目培育专项(重大)“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新疆博物馆藏清代藏文典籍整理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2SPYZX01ZD)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藏族传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会运用诸多藏语谚语。依据语的使用方法、功能和内容,可将纠纷调解中所用的谚语分为三类:第一是一般的民间语,其本身并不具备法的属性,然而传统的纠纷调解是通过使用谚语来实现其语言的传达效能的,因此,语成为纠纷调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也是达成调解、产生律法效应的重要媒介。第二是表现纠纷调解人员的身份地位、能力和作用,以及反映法的重要性与案件调解的公平程度,纠纷调解时所用的此类谚语也是藏民族了解调解人员和对法的认知与理解的一面镜子。第三是表现法的原则与本质的语,这类谚语将法的精神、内容直接且精炼地进行总结,在纠纷调解过程中,突出其调解的作用与法的地位,甚至归纳、制定出一种原理,以明示纠纷调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总之,文章通过分析纠纷调解与法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纠纷调解中语表现其法的属性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探究了在传统的纠纷调解过程中藏族谚语具备的多种类型。
关键词
纠纷调解
法谚
法的属性
Keywords
Dispute mediation
proverb
properties of the law
分类号
I27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谐共存:六世赛仓大师的藏传佛教宗派观——以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建筑思想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子君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编辑部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文摘
六世赛仓大师是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和藏学家。米拉日巴佛阁是安多藏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其建筑的思想风格熔铸了六世赛仓大师藏传佛教诸派和谐共存的思想内涵,是大师宗派和谐观的最好体现,具有不同于藏传佛教其他宗派寺院建筑思想的独特之处。大师的藏传佛教各宗派之间和谐共存的宗教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六世赛仓大师
米拉日巴佛阁
藏传佛教
教派和谐观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弥足珍贵的藏文书法古籍手抄本
6
作者
贡巴扎西
机构
甘肃
民族
师范学院
学报
编辑部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年第1期143-149,191,共8页
文摘
《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是一部珍贵的古藏文书法理论文献,是由著名藏文书法家毛兰木嘉措先生(1928-1990)收藏,手抄本,毛兰木嘉措先生认为该文献约有距今九百年左右的历史。文章对《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的文本特征、主要内容、文献价值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认为,《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属于早期的藏文书法艺术文献;是后期藏文书法家参考的主要文献之一;是阐释古藏文书法技艺最全的文献;也是研究藏文书法艺术研究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文字论总义和竹笔论幻化之灯》
《藏文概论》
琼波玉迟
毛兰木嘉措
Keywords
Written Tibetan
art of Tibetan calligraphy
theory
classics and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共性特征
何子君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古典本生传文体特征研究
才让加
卡毛吉
《甘肃高师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藏佛教文化交融的历史丰碑——以陇上千年古刹西蜂窝寺为例
何子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原文传递
4
纠纷调解中的藏语法谚类型研究
四郎秋达
才让扎西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和谐共存:六世赛仓大师的藏传佛教宗派观——以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建筑思想为例
何子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部弥足珍贵的藏文书法古籍手抄本
贡巴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