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被引量:133
1
作者 赵宪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84,223-224,共15页
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在中外文艺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其互仿效果而言,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模仿语言是二者互仿的"顺势",语言模仿图像则表现为"逆势"。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 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在中外文艺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其互仿效果而言,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模仿语言是二者互仿的"顺势",语言模仿图像则表现为"逆势"。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将其纳入"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语境中重新探讨,就会有新的发现:二者互仿的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符号属性;语言是"实指"符号,图像是"虚指"符号;实指的所以是"强势"的,虚指的所以是"弱势"的。因此,当二者共享同一个文本,就有可能导致语言对图像的解构和驱逐,或者延宕和遗忘。由是观之,在所谓"文学图像化"的境况中,语言作为强势符号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会有损自身,图像仅仅充任了工具和载体,"图以载文",使文学藉此得以自我放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图像 符号 模仿
原文传递
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被引量:116
2
作者 赵宪章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8,共11页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 语言和图像有着不同的意指功能:前者是实指符号,后者是虚指符号,从而导致文学崇实、绘画尚虚的艺术风格及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证明,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任意性"造就了语言的实指本性,"相似性"原则决定了图像的隐喻本质和虚指体性。人为的制作工艺及其对于视觉机制的迎合,使图像符号作为"假相"具有了合法性;但是语言作为实指符号本身并不会"说谎","谎言"来自使用语言说话的人。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隐喻"作为语言修辞意味着语言的图像化、虚指化,即语言脱离实指功能、变身为图像(语象)隐喻,从而滑向虚拟的文学空间。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并行而不悖,语言实指和语象虚指的交互变体而成就了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符号 文学空间 实指 虚指 语言修辞 评价标准 艺术风格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 被引量:115
3
作者 赵宪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6-165,207-208,共20页
"在场"与"不在场"不仅关涉语言显露真理的可靠性,也关涉文学叙事的真切性,即"不隔"或"隔"的问题。相对语言符号而言,图像叙事是一种在场的"图说",因为视觉器官的观看之道是"陷... "在场"与"不在场"不仅关涉语言显露真理的可靠性,也关涉文学叙事的真切性,即"不隔"或"隔"的问题。相对语言符号而言,图像叙事是一种在场的"图说",因为视觉器官的观看之道是"陷入"世界并栖居其中,在"看"与"被看"的紧密相拥中自恋自乐,沉醉其中而物我两忘。但图像符号不过是"存在的薄皮",图说之所说不过是一种"皮相之见",而所谓"画外意"及其"比德"并非画之本有,因为我们已经将"在场"赋予图说。言说的不在场不仅表现为符号表意的间接性,文字文本充任言说的"代用品"也是其重要表征。因此,口说的词能否在书写文本中被重新唤起,就成为后者的在场理想。"音响"作为语言的"第一能指"决定了它的永远在场,也决定了语言艺术的音乐性本质,"形象性"并不能区隔文学与非文学的根本不同。在语言和图像"叙事共享"的场域,前者有可能穿越后者,使不透明的"薄皮"变得透明,"图说"由此被赋予了"言说"的深长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图像 文学 叙事 在场
原文传递
“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 被引量:51
4
作者 赵宪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0-28,1,共9页
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并且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 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并且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士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学"作为跨学科之原创,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并非所有的构想都可能转化为现实,即使它是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图像 理论
下载PDF
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被引量:49
5
作者 赵宪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34,共11页
名实关系是语言学史的源头,也是延续至今的基本话题,说明为世界命名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功能。语言也有不可名状之对象,这就是无形和虚指的世界。图像的虚指性决定了它的诱惑力和愉悦本质,并可在语言止步处为世界重新命名。于是,"可名... 名实关系是语言学史的源头,也是延续至今的基本话题,说明为世界命名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功能。语言也有不可名状之对象,这就是无形和虚指的世界。图像的虚指性决定了它的诱惑力和愉悦本质,并可在语言止步处为世界重新命名。于是,"可名"与"可悦"作为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各自之优长,使"图以载文"的传播方式成为可能。图像作为愉悦符号助推了文学的大众传播,前提是虚化和卸载自身所承载的事理,以"轻装"换取游走速度是"文学图像化"的必然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方式 图像化 文学 语言学史 语言符号 名实关系 重新命名 大众传播
原文传递
小说插图与图像叙事 被引量:45
6
作者 赵宪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0,共15页
小说插图起源于唐代以降的"立铺讲唱",变文变相、话本插图等是目前可见的早期案头化存留,以明清白话小说为典范的插图艺术则是它的超越和复现。从现场讲唱到案头读本是小说叙事的折叠,"插图"就插在叙事册页的褶皱中... 小说插图起源于唐代以降的"立铺讲唱",变文变相、话本插图等是目前可见的早期案头化存留,以明清白话小说为典范的插图艺术则是它的超越和复现。从现场讲唱到案头读本是小说叙事的折叠,"插图"就插在叙事册页的褶皱中,以其明见性召唤默存的事迹在读者心目中苏醒。故事图与人物图是小说插图的两大主要类型,它们逃逸册页而独立叙事之所以可能,在于唤起记忆中"象晕"的重新认同。就小说文体的纯粹性而言,图像的插入是符号异类的强制入侵,"图说"是"言说"的抵抗话语,是对沉浸式阅读的解构,"装饰"而非"再现"是小说插图的显在符号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插图 叙事 图像
下载PDF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 被引量:44
7
作者 丁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3,共9页
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在《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的七年(1912—1919)》里所要表达的观点尚有一些意犹未尽之处,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若干问题做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 补充意见 民国文学 新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断代 分水岭 旧文学
原文传递
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 被引量:41
8
作者 赵宪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9,共14页
文学成像的前提是图像的生成。首先,图像源于"一画",意为自我意识萌生之后人与自然的"吻别"和认同;天人揖别和天人际会之二律背反是其内在张力,从而结构了图像表意的动因和势能。其次,"画"即"话&quo... 文学成像的前提是图像的生成。首先,图像源于"一画",意为自我意识萌生之后人与自然的"吻别"和认同;天人揖别和天人际会之二律背反是其内在张力,从而结构了图像表意的动因和势能。其次,"画"即"话",意味着语言与图像同源共生、彼此相间,语象肉身与外物的相似决定了言说的图像性,文字的出现则陡增了"以图言说"的在场诱惑,诱使文学变体为"图说"而在记忆深处扎根以保持它的久香。再次,文学成像的实践过程首先基于文心取意,不同取意所形成的"语图漩涡"增添了文艺史的无限风景;践行文意的制图技艺有赖于心手相应,这一肢体动作过程表征为"言"在"行"中、"智"在"肢"中、"心"在"手"中,这是肉身的灵化和心灵的肉身化之浑然天成。于此,文学的图像之旅最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语言 文学 起源
原文传递
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 被引量:40
9
作者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8,共8页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分期一直存有多种不同的切分法,"1919说"是历时最长,至今仍然在教科书中使用的断代说。在这些切分法当中,恰恰被遗忘的是"1912说"这个不该被忘却的历史节点!无论是从推翻封建王朝和孙中山倡...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分期一直存有多种不同的切分法,"1919说"是历时最长,至今仍然在教科书中使用的断代说。在这些切分法当中,恰恰被遗忘的是"1912说"这个不该被忘却的历史节点!无论是从推翻封建王朝和孙中山倡导的民国核心人文理念与价值内涵看,还是从"白话文运动"、通俗文学和"文明戏"的发生与发展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都应该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1912 遗忘和遮蔽
下载PDF
诗歌的图像修辞及其符号表征 被引量:36
10
作者 赵宪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3-181,207,共19页
诗意图是对诗意的模仿和再现,也可名之为诗歌的图像修辞。从其诸种图式可知,这一另类修辞格主要表征为诗语空白的填补和诗歌意象的具体化。由此,文本所编织的诗意在图像中直接绽开而变得"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诗意图所绽开的... 诗意图是对诗意的模仿和再现,也可名之为诗歌的图像修辞。从其诸种图式可知,这一另类修辞格主要表征为诗语空白的填补和诗歌意象的具体化。由此,文本所编织的诗意在图像中直接绽开而变得"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诗意图所绽开的只是"诗眼"而非诗意的全部,因此,它的模仿不过是一种"例证"而非诗意的完整再现。于是,诗意图就像矗立在深邃语义中的屏风,在使诗眼绽开的同时也屏蔽了图像背后的世界。这就是诗意图的双重性相及其符号表征:"绽开"与"屏蔽"的二元组合形塑了它的格式塔特质,开阖有序的律动驱使语图符号之互文游戏,诗意在图像中的若隐若现撩拨着视觉诱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诗意图 符号 图像 修辞
原文传递
“民国文学风范”的再思考 被引量:25
11
作者 丁帆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9,共5页
众所周知,以往大陆的现代文学史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名头只撰写大陆部分,而其台湾部分却是一部分专攻台湾文学的人撰写"台湾文学史",反之,台湾的学者也是以此来争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正统地位。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台湾文学 学风 国文 大陆 撰写
原文传递
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兼谈文学批评的现实困难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3,共9页
"文学史的终结"是指传统的以经典作品为核心构建的文学逻辑的断裂或终止。这种"文学史的终结"归因于当下的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即数字化媒体所形成或主导的文化场域。新媒体形成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场域... "文学史的终结"是指传统的以经典作品为核心构建的文学逻辑的断裂或终止。这种"文学史的终结"归因于当下的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即数字化媒体所形成或主导的文化场域。新媒体形成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场域,它标志着文化权力构成及其所属的结构性重组或重建。正是在此意义上,文学史在不同层面上终结了。首先是传统的经典作品的价值地位发生了"位移"。其次,"文学史的终结"体现在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形态上。其三,新媒体语境的文学(美学的)评价和社会(市场的)评价更多体现传统文学史终结的趋势。新媒体文学将主导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重建。当前就是两种文学的博弈时代。如果说"文学史的终结"在理论实践上体现的是文学批评的终结,那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新媒体语境中的浴火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现实困难 文学批评 结构性重组 文化场域 文学形态 价值地位 文学写作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动荡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文化休克”——从新文学史重构的视角重读《废都》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丁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废都》发表已20年,但是重读这部作品,本文认为它更具备了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其理由有三:一是大凡能够流传下来的著名长篇巨制应该是截取动荡时代社会生活图景的历史大架构之作;二是必须折射出那个时代人性骤变的思想特征,而其性描写... 《废都》发表已20年,但是重读这部作品,本文认为它更具备了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其理由有三:一是大凡能够流传下来的著名长篇巨制应该是截取动荡时代社会生活图景的历史大架构之作;二是必须折射出那个时代人性骤变的思想特征,而其性描写恰恰为《废都》展现转型期剧烈的思想动荡穿上了刺眼的商业化外衣;三是其一切的形式的运用与技巧的雕琢均应服从于思想内容之需求,而《废都》虽然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技巧,但是其方法都归结于此。所以本文认为:《废都》正是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之下,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不能完成,中国的改革将会面临思想的迷途。缘此,《废都》才成为了20世纪能够在新文学史上立得住的描摹灵魂救赎风俗长卷的一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都》 文学史重构 知识分子 文化休克 重读 形式技巧 社会生活 思想特征
原文传递
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宪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88,209,共17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了它可能被视为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实用—艺术"二分法并不能有效回应"书写何以成为艺术"。其次,语象延异为字像,字像存储在了记忆中,书写使语言成为了可见的;被书写的字像就是书像,被欣赏的书像就是艺术——这就是语象、字像和书像的异质同构,前者依次孕育后者并隐匿在了后者的肉身中,由此奠定了"文学书像论"的学理基础。再次,语象作为书像的母体,决定了后者表现前者之可能,具体显现为书像"图说"文意而生成书意,于是出现了书意和文意的唱和;在这一意义上,书艺堪称中国美术之冠,因为它所表征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而同为图像艺术的绘画只是"存在的薄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书法 书像 艺术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光芒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曾几何时,文学被捆绑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战车上,在权力话语的全面操控之下,文学话语依附于他者而存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独立性,成为政治的奴仆,甚至沦落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主流意识形态 权力话语 文学话语 阶级斗争 独立性 沦落
原文传递
关于萧红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彬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共11页
从鲁迅、胡风到茅盾、王瑶、唐弢,对萧红的文学创作,都是既有肯定也有明确的批评的。过早逝世的萧红,在文学创作上并未真正成熟,其作品虽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但其总体的成就也是有限的。然而,在孟悦、戴锦华、刘禾等人以女性主义理论重新... 从鲁迅、胡风到茅盾、王瑶、唐弢,对萧红的文学创作,都是既有肯定也有明确的批评的。过早逝世的萧红,在文学创作上并未真正成熟,其作品虽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但其总体的成就也是有限的。然而,在孟悦、戴锦华、刘禾等人以女性主义理论重新阐释萧红后,萧红便成了大师、巨匠般的作家,甚至其创作中的缺陷都成了特别宝贵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值得反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女性经验 女性身体
原文传递
关于百年文学史入史标准的思考 被引量:18
17
作者 丁帆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1,共8页
中国新文学已有百年历史,文学史的重写工作也到了一个深度考量的关键时刻,而中国新文学史的撰写,核心是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现象与思潮的入史标准问题。本文认为,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取得一致的前提下,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 中国新文学已有百年历史,文学史的重写工作也到了一个深度考量的关键时刻,而中国新文学史的撰写,核心是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现象与思潮的入史标准问题。本文认为,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取得一致的前提下,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三种因素是关键。这就是说,考量每一部作品能否入史或者说是否具备经典品质,要看其是否关注了深切独特的人性状貌,是否有语言形式、趣味、风格的独到之处,是否从富有意味的角度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历史、现实和未来相交织的中国经验。基于此,治中国新文学史者就应该拿出魄力,再做一番去芜存菁的工作,使中国新文学史真正具备史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史 标准问题 中国新文学 百年历史 作家作品 文学社团 文学现象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华语语系文学”的生成、发展与批判——以史书美、王德威为中心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60,共10页
"华语语系文学"是英文"sinophone literature"的汉译,其内涵、外延在史书美和王德威的论述中不尽相同。本文对"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理论的生成动因和发展历程进行阐释,并对史书美和王德威讨论"... "华语语系文学"是英文"sinophone literature"的汉译,其内涵、外延在史书美和王德威的论述中不尽相同。本文对"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理论的生成动因和发展历程进行阐释,并对史书美和王德威讨论"华语语系文学"时的基本观点予以分析,指出:史书美强调"华语语系文学"的"去中国大陆主流文学"化和反"中国中心"论;王德威则在既包容中国大陆文学、又取消"万流归宗"的前提下,重视"华语语系文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提出自己的"三民(移民、夷民、遗民)主义"论、"后遗民"理论视野和"势"的诗学。此外,史书美和王德威在建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理论时暴露出他们的学术缺陷和意识形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学 王德威 语系 华语 史书 中国大陆文学 生成动因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重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大纛——重读《弗·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被引量:17
19
作者 丁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贡献,它是指导叙事文体创作,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原理,但是,它在中国百年来的小说创作历程,尤其是后70年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如今,在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纷... 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贡献,它是指导叙事文体创作,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原理,但是,它在中国百年来的小说创作历程,尤其是后70年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如今,在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纷乱无序的“典型环境”之中后,尤其需要我们的作家抓住时代契机,塑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物”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哈克奈斯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下载PDF
赵树理语言追求之得失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彬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赵树理在语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能用很省俭的语言把很复杂的事情说清楚。在对现代汉语之可能性的探索上,赵树理自有一份贡献。但是,老妪能解的追求,也使赵树理的语言蕴藉不足。同... 赵树理在语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能用很省俭的语言把很复杂的事情说清楚。在对现代汉语之可能性的探索上,赵树理自有一份贡献。但是,老妪能解的追求,也使赵树理的语言蕴藉不足。同时,在赵树理用语言构建的乡土世界里,缺少一些本不应缺少的东西。赵树理作品的真正欣赏者,其实始终是文化程度较高、审美经验较丰富的人。赵树理的拟想读者与真实读者,始终是并不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语言 得失 现代汉语 文化程度 审美经验 可能性 欣赏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