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交融与民族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满珂 白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4,共6页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潭县的回、汉、藏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及其原因,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得出结论: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它也是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使得民族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认同,并为其进一步深入交往... 文章初步探讨了甘肃省民族杂居地区——临潭县的回、汉、藏文化越界与交融现象及其原因,并结合有关族群理论得出结论:文化的交融与共享(它也是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使得民族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认同,并为其进一步深入交往提供了前提,但文化的交融并不能确保良性民族关系的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潭 文化交融 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盘古与西王母释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9-170,107,共3页
本文对盘古、西王母这两个神话人物名称的含义作了考释,认为盘古是太古的意思,西王母是西方尊大之女的意思。
关键词 盘古 西王母 释义
原文传递
元代东迁西域人屯田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建春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8,共11页
本文对元代东迁西域屯田者的族属、组织及其屯田的种类、规模、范围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说明了东迁西域人在元代屯田中的重要地位和产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元代 西域诸族 农业史 屯田
下载PDF
中华文明凝聚力与传播力---从李福清之学审视“一带一路”语境中的东干口承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郝苏民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李福清的求学之道和田野经历,作为一个案例生动地阐释并证明:中国回族先民不仅为沿丝绸之路的人类文明互动与交往做出了历史贡献,而且在神州大地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继元而明至清,回族先贤秉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之融入中华文明的... 李福清的求学之道和田野经历,作为一个案例生动地阐释并证明:中国回族先民不仅为沿丝绸之路的人类文明互动与交往做出了历史贡献,而且在神州大地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继元而明至清,回族先贤秉持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之融入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仅从中亚"东干人"多元母语形成统一母语——"回族汉语"文化及其于百年承载的口头传统文献的史实,与之前土尔扈特百年东归,近现代以来各族群华侨救国图强等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践行交响。此类历史经验通过李福清的汉学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与传播力,对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带一路"建设重任,启示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福清 中亚故事 中华文明 一体多元 传播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论文新秀奖”征稿活动圆满结束
5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化 刘魁立 博士研究生 民俗研究 摩梭人 西北民族研究 民间文学研究 麒麟舞 妙峰山庙会
下载PDF
自然神神名考
6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2,共2页
自然物被神化后,仍用原来的名称称呼。《诗经·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诗经·瞻印》:“瞻印吴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诗句中的天用“苍”、“昊”形容,它是自然物的天;又能“歼良人”、“降大厉... 自然物被神化后,仍用原来的名称称呼。《诗经·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诗经·瞻印》:“瞻印吴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诗句中的天用“苍”、“昊”形容,它是自然物的天;又能“歼良人”、“降大厉”,它又是被神化、有意志的天。自然物的天被神化后仍称为“天”,鲜明地表现在诗句中。《晏子春秋》卷一:齐景公因久不降雨而让卜人占卜原因,卜人回话:“祟在高山广水。”话语中的山、水分别用“高”、“广”修饰,它们是自然物的山水;又能作祟,它们又是被神化、有意志的山水。自然物的山、水被神化后仍称为“山”、“水”,显豁地表现在话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神 《晏子春秋》 自然物 神化 “天” “山” “水” 诗经
原文传递
稿约
7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北民族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系改革开放40年优秀甘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甘... 《西北民族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系改革开放40年优秀甘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刊登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名牌期刊 相关学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 学者投稿
原文传递
政治社会化的时代挑战、机遇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岳天明 韩凤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在重建政治文化的过程中,政治社会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在政治社会化的路径选择上,应以政治文化认同为基础,努力使政治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塑造民众的政治信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国家在重建政治文化的过程中,政治社会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存在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在政治社会化的路径选择上,应以政治文化认同为基础,努力使政治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塑造民众的政治信仰;政治社会化的各主体和机构之间应相互协调与配合;充分依靠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构性,实现社会教化与自我内化的有机结合,重建政治社会化长效机制;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激活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机制,建立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政治社会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 时代挑战 机遇 路径
下载PDF
羌族起源神话考
9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5-136,94,共3页
本文通过史料的钩沉与考究表明,先秦文献中多所隐蕴着有关羌族祖先与起源的神话,为羌族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典籍的线索.
关键词 羌族 起源 神话 《诗经》
原文传递
《山海经》神话札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62-167,共6页
女娲之肠 《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化为神”这一句的主语,就是上一句的宾语——“女娲之肠”,被省略了。
关键词 《山海经》 札记 神话 《大荒西经》 女娲
原文传递
刑天神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本文考证指出,《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神话中的"至此"二字不是衍文,"争神"不是争夺神位之意,而是比拼神妙之意。
关键词 《山海经》 刑天神话 考证
原文传递
《山海经·海外南经》丛札(随笔)
12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82-187,共6页
《海外南经》开头的这段话,实为整个海经的前言。这段话分两部分:“地之所载”至“要之以太岁”为一部分,“神灵所生”至“唯圣人能通其道”为一部分。前一部分被《淮南子·墜形》引在开篇,“四海”“照之”被分别引作“四极”“昭... 《海外南经》开头的这段话,实为整个海经的前言。这段话分两部分:“地之所载”至“要之以太岁”为一部分,“神灵所生”至“唯圣人能通其道”为一部分。前一部分被《淮南子·墜形》引在开篇,“四海”“照之”被分别引作“四极”“昭之”。“照”“昭”相通①,“四海”“四极”是不同的词。海经不只载海内事,还载海外事,而“四极之内”能把海内海外都包括,比“四海之内”恰当,因此我们认为“四极”为是,“四海”是“四极”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极 山海经 淮南子 四海之内 海外
原文传递
文化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以临夏州中小学生农家书屋利用状况为例
13
作者 韩凤莹 《开发研究》 2020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可行路径之一,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增加对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关注,以进一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可行路径之一,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增加对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关注,以进一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依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临夏州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内部资源短缺、实际利用率较低、场所建设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在多元治理背景下,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多方主体参与,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农家书屋内部资源,满足不同阅读群体差异性需求,从而建立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农家书屋应有的文化作用,助力文化扶贫,提高深度贫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民族地区 文化扶贫 阅读文化 农家书屋 临夏州
下载PDF
《山海经》札记
14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7-169,共3页
山神 山经将山神分为帝、冢、神三个等级。 文山、勾、风雨、騩之山,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婴毛一吉玉。熊山,席("帝"之误)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婴毛一璧。(《中山经》)
关键词 太牢 牢具 熊山 少牢 騩山 巫祝 毛吉 吉玉 《管锥编》 海内经
原文传递
神话研究二题
15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6-218,共3页
女娲救灾神话考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煜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 女娲救灾神话考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煜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研究 淮南子 五色石 女娲 冀州
原文传递
俗信与神话二题
16
作者 杨建军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古时求雨杂考一在古代,统治者会求雨。天子、诸侯、官员的求雨,可统称为统治者求雨。统治者求雨,有时祭求的神灵众多,甚至可祭求天子的先祖和朝廷已故的贤臣。《诗经·云汉》是周天子诉说苦苦求雨而不得的诗,诗中介绍,参与求雨的官... 古时求雨杂考一在古代,统治者会求雨。天子、诸侯、官员的求雨,可统称为统治者求雨。统治者求雨,有时祭求的神灵众多,甚至可祭求天子的先祖和朝廷已故的贤臣。《诗经·云汉》是周天子诉说苦苦求雨而不得的诗,诗中介绍,参与求雨的官员有庶正、冢宰、马师氏、膳夫。诗句“靡神不举”、“靡神不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考 师氏 冢宰 俗信 人皇 时祭 礼含文嘉 景公 摄提 为之奈何
原文传递
我刊学术顾问、我校客座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逝世
17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9-219,共1页
我刊学术顾问,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因病于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郑先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社会运行学派开创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社会学理... 我刊学术顾问,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因病于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郑先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社会运行学派开创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著述等身,桃李芬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座教授 学术顾问 社会学家 郑杭生 逝世 社会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学
原文传递
唁电
18
作者 郝苏民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2,F0003,共2页
李亦园先生治丧委员会并转先生亲属: 惊闻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我刊《西北民族研究》学术顾问李亦园院士不幸于2017年4月18日在台辞世噩耗,我刊同仁不胜悲痛!我谨代表全体同仁与专业师生对李先生的谢世表示沉痛哀悼,并... 李亦园先生治丧委员会并转先生亲属: 惊闻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我刊《西北民族研究》学术顾问李亦园院士不幸于2017年4月18日在台辞世噩耗,我刊同仁不胜悲痛!我谨代表全体同仁与专业师生对李先生的谢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李先生家人表示最深切的诚挚慰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研究》 人类学家 民族学家 学术顾问 李亦园 委员会 教育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