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4 位作者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丁毅 李海连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20例,依据个人意愿,分别行安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及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20例,依据个人意愿,分别行安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及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数量,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9.09%vs 90.9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同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符合乳腺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微创 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0
3
作者 骆成玉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1)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conventionally axillarylymph node dissection, CALND)可能引起诸如上肢功能障碍、水肿等难以纠正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缺少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病人... 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1)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conventionally axillarylymph node dissection, CALND)可能引起诸如上肢功能障碍、水肿等难以纠正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缺少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乳腺癌手术 临床实践 乳腔镜 上肢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勇智 骆成玉 +1 位作者 杨齐 张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78-679,共2页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1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四孔法。结果 159例成功完成LC,9例因胆囊粘连致密易出血中转开腹,其中1...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1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四孔法。结果 159例成功完成LC,9例因胆囊粘连致密易出血中转开腹,其中1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28例温氏孔放置引流管。168例随访3~60个月,平均36.5月,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指征,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可行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1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267例早期乳腺癌病人,对随机选取的134例行乳腔镜腋窝清扫术(MALND组),另133例行传统腋窝清扫术(CALN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 目的评价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267例早期乳腺癌病人,对随机选取的134例行乳腔镜腋窝清扫术(MALND组),另133例行传统腋窝清扫术(CALN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6~40个月,中位随访30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腋窝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腋窝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ND组腋窝引流总量少、上肢感觉障碍、疼痛及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腔镜腋窝清扫术较传统腋窝清扫术在美观、术后并发症、保留患肢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2 位作者 李鑫 刘宝胤 丁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实验组,23例)及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合并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术后外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观察到术后合并症、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5.65%vs 6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 改良根治术 Ⅰ期成形 假体植入
下载PDF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标准化手术技术 被引量:23
7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手术技术 乳腔镜 标准化 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 血管神经 关节活动 全身情况 淋巴清扫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TT)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5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TT组与ST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显露方面...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TT)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5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TT组与ST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显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手术切口及手术时间均长于ST组(P<0.01),TT组甲状旁腺显露高于ST组(P<0.01)。2组患者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T组患者未发现复发,ST组患者复发率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方式中,TT与ST在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明显不同,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TT组优于ST组,TT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喉返神经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段煜飞 李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行阑尾切除,4例由脐孔行拖出式阑尾切除,12例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结果 1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4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专用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需要有一个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单孔
下载PDF
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10 位作者 林华 薛镭 杨齐 黄璇 邹日成 张泽斌 周永桥 丁毅 潘邦杰 张士淮 李晶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99-80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亚甲蓝染色法检测 6 2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 (SLN)。在乳腔镜下切除SLN ,随后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SLN、腋窝淋巴结同时行HE染色 ,评价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 目的 探讨经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亚甲蓝染色法检测 6 2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 (SLN)。在乳腔镜下切除SLN ,随后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SLN、腋窝淋巴结同时行HE染色 ,评价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结果  6 2例患者 6 1例检出前哨淋巴结 ,成功率 98 4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 35例 ,转移 2 7例 ,假阴性率 0。结论 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高 ,美容效果好 ,并发症低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可行性 亚甲蓝染色法 诊断
原文传递
促进与阻碍护士参与医护查房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白洁 刘宇 +1 位作者 李馨 倪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现状,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今后护士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医生查房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个病区中的12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对质性资料... 目的:观察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现状,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为今后护士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医生查房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个病区中的12名护士进行观察和访谈,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责任护士的查房现状与护士参与查房的感受,分析促进和阻碍护士参与医生查房的因素。结果:100%的责任护士认同医护共同查房的模式,认为能较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医护对患者宣教的一致性,提升医护合作意识;但同时也存在护士对查房重视不足,主动参与性差,医护查房时间以及病床管理匹配方面有冲突,医生合作意识不足等阻碍因素。结论:目前查房形式仍是以医生为主,护士跟随倾听。为了促进医护共同查房的效果,建议管理者调整相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模式,促进医护间合作与交流,加强护士在职培训,提升护士知识水平,使护士真正参与到共同查房中,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医疗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护士 查房 医护合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骆成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缺陷。①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可能引起如上肢功能障碍、水肿等难以纠正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则缺少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手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操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士淮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赵建功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18-820,共3页
目的评价康复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每组30例,康复组进行康复操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 目的评价康复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每组30例,康复组进行康复操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乳腺癌术后康复组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爬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水肿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操训练可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康复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微创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疼痛 ,缩短恢复时间 ,而且切口位于隐蔽部位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微创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疼痛 ,缩短恢复时间 ,而且切口位于隐蔽部位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通过乳腺腔镜可以进行细微的止血和解剖 ,并安全地完成乳房切除术和乳房即时重建、哨兵淋巴结活检以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还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以及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的手术治疗 ;纤维乳管镜可用于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通过腔镜手术既可使乳腺疾病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又保持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与功能 ,而不遗留明显的瘢痕 ,从而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技术 乳腺疾病 诊断 治疗 乳腺切除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实的诊断手段及外科处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骆成玉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26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段煜飞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可行性。方法按TME原则,在腹腔镜下对1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95-180min,平均(117士21)ra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90.4-27)ml;术后2-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可行性。方法按TME原则,在腹腔镜下对1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95-180min,平均(117士21)ra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90.4-27)ml;术后2-3d恢复胃肠功能;住院时间6-14d,平均(8±2)d。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手术率3.2%。保肛率95.24%(120/126)。全组术中、术后未发生输尿管即时损伤或延迟性损伤以及骶前大出血等严重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4 位作者 李海连 崔智淼 刘宝胤 段煜飞 丁毅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直径≤30 mm)患者4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女性。根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直径≤30 mm)患者4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女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组(微创组,21例)及常规局部切除手术组(对照组,2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为偏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局部复发例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8.57±5.04)min比(37.62±10.44)min,(20.00±9.49)ml比(31.90±14.70)ml,(4.00±0.89)mm比(20.00±4.47)mm,Z=-2.896,-2.739,-5.650,P均<0.050]。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及局部复发例数分别为1、1、2、4例,对照组为4、3、4、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0.276、0.194、0.194,P均>0.050)。微创组患者均对乳房术后外观表示满意(100%,21/21),对照组15例满意(71.4%,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直径≤30 mm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优于传统局部扩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4例报告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国庆 骆成玉 +1 位作者 丁毅 吴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96-597,611,共3页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做-2em弧形切口,置入R—Port单孔多通道套管(康基公司生产),建立CO:气...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14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做-2em弧形切口,置入R—Port单孔多通道套管(康基公司生产),建立CO:气腹,使用5mm腹腔镜及硬质弯曲组织分离钳及电钩,完成胆囊切除。结果6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第1例手术时间为90rain,第2、3例手术时间均为65min,余61例38~62min,(46.5±2.4)min。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未发生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术后3~5天出院,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随访2周~17个月,平均6.5月,无切口感染、脐疝、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手术 单孔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鑫 骆成玉 +1 位作者 李海连 崔智淼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DG)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同一手术团队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6例,采取非随机(患者自愿)的方式分为LDG(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DG)的安全性及根治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同一手术团队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6例,采取非随机(患者自愿)的方式分为LDG(观察组)54例及胃癌开腹根治术(open distal gastrectomy,ODG)(对照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数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0±10.9)ml vs(145.4±27.0)ml]、术后下床时间[(1.3±0.5)d vs(4.8±0.7)d]、术后住院时间[(5.9±1.2)d vs(11.6±0.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82.0±8.4)min vs(183.3±8.5)min]、淋巴结清扫数[(15.9±2.4)枚vs(15.8±2.4)枚]、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及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G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与ODG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开腹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