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超声造影应用指南(中国)(2012年修改版) 被引量:55
1
作者 陈敏华 严昆 +18 位作者 戴莹 吴薇 徐辉雄 杨薇 丁红 王文平 谢晓燕 武金玉 于晓玲 王金锐 经翔 吕珂 姜玉新 罗燕 郑荣琴 唐缨 李安华 周翔 董宝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6-722,共27页
第二代超声造影能够显示肝血供及微循环,借助专用成像技术及动态增强模式,实现对肝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定量化诊断。建立有效的方法及诊断流程,制定中国超声造影(CEUs)应用指南,将为提高我国肝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指导,而成为超... 第二代超声造影能够显示肝血供及微循环,借助专用成像技术及动态增强模式,实现对肝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定量化诊断。建立有效的方法及诊断流程,制定中国超声造影(CEUs)应用指南,将为提高我国肝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指导,而成为超声领域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血供 中国 指南 应用 动态增强模式 成像技术 量化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应用的指南建议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晶 关铮 +5 位作者 钱林学 盛林 张巍 李晓红 李春光 姜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5期353-356,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良性病变,发病率高达20%。随着女性婚育年龄的推迟,未婚育女性发病率也在增高,症状性子宫肌瘤传统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已不再能够较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1-4]。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保留子宫的基础...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良性病变,发病率高达20%。随着女性婚育年龄的推迟,未婚育女性发病率也在增高,症状性子宫肌瘤传统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已不再能够较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1-4]。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子宫肌瘤 临床应用 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 育龄期女性 指南 微波 婚育年龄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晶 冯蕾 +6 位作者 张冰松 任金涛 李振彩 胡冬梅 王芳 陆江阳 温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治疗(PMAUF)后肌瘤的转归.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4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40个肌瘤结节接受PMAUF.治疗后1 d用增强MRI检测肌瘤血供情况.1年内...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治疗(PMAUF)后肌瘤的转归.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4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40个肌瘤结节接受PMAUF.治疗后1 d用增强MRI检测肌瘤血供情况.1年内每隔3个月用超声检测肌瘤大小.每月随诊患者的月经情况,对有块状排出物者,收集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40个肌瘤结节中,22个肌壁间肌瘤,15个浆膜下肌瘤,3个黏膜下肌瘤.肌瘤均径3.7~9.0(6.4±1.5)cm.肌瘤体积14.6~341.1(140.1±87.4)cm^3.治疗后3个月肌瘤明显缩小,肌瘤内出现无回声区,6~7个月后无回声区逐渐消失,12个月时消融区回声仍较周围组织高.消融后1~8个月内,8例患者(黏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6例)月经期内有肉样组织排出,最大者长径约2.1 cm,排出物病理检查证实为坏死组织.浆膜下肌瘤患者均无坏死组织排出.有坏死组织排出者治疗后6~9个月肌瘤缩小率明显小于无坏死组织排出者(P<0.01).结论 PMAUF后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坏死组织可随月经排出,浆膜下肌瘤或无坏死物排出的肌壁间肌瘤可发生部分液化并逐渐被吸收,这可能是肌瘤明显缩小或消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微波 导管消融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移动消融技术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8
4
作者 孔月 程志刚 +3 位作者 韩治宇 刘方义 于晓玲 梁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60-662,691,共4页
目的研究移动消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1例共72个结节,结节平均直径3.0±1.4cm。按照消融方式分为固... 目的研究移动消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1例共72个结节,结节平均直径3.0±1.4cm。按照消融方式分为固定针消融组(n=39)和移动消融组(n=33),比较两组消融手术参数、消融范围及缩小率的差异。结果移动消融组消融单位体积用时较固定消融组短(P〈0.01),完全消融率高于固定消融组(P=0.044)。随访1~12个月移动消融组结节各阶段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固定消融组,其中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移动消融技术疗效确切,见效快,较固定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治疗的效率高,且消融范围更适形、更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消融 固定消融 甲状腺 微波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晓伟 于晓玲 +3 位作者 程志刚 韩治宇 刘方义 于明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10例(156个病灶)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0例(156个病灶)均穿刺置管成功,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10例(156个病灶)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0例(156个病灶)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其中86例在穿刺置管引流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超声检查肝内脓腔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痊愈率达到78.2%(86/110)。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5/11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引导 置管引流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陈超男 梁萍 +4 位作者 程志刚 韩治宇 于晓玲 刘方义 于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51-653,678,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特征,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12月75例患者的8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男14例,女61例,年龄17~80(46.23±12.47)岁。46枚甲状腺实性结节行...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特征,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12月75例患者的8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男14例,女61例,年龄17~80(46.23±12.47)岁。46枚甲状腺实性结节行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36枚仅行超声检查。分别观察各病灶的二维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特征,对其常规超声征象及超声造影表现与活检病理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甲状腺癌造影后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增强,而甲状腺良性结节造影则表现为弥漫均匀的等增强或高增强。以病理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结节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诊断甲状腺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在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微波消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洪雨 张晶 +6 位作者 王芳 韩治宇 程志刚 冯蕾 李振彩 陆兆龄 高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在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PMAT)子宫肌层病变后即刻评价消融范围及形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行PMAT的15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10例子宫肌瘤及8例子宫腺肌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行实时静态超声弹... 目的 探讨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在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PMAT)子宫肌层病变后即刻评价消融范围及形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行PMAT的15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10例子宫肌瘤及8例子宫腺肌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行实时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和静脉超声造影(CEUS)检查,并以术后1~2 d内增强MR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术后即刻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及CEUS评价消融范围的准确性.结果 PMAT后即刻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显示消融区呈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的蓝色(质硬),CEUS显示有效消融灶无造影剂增强.静态超声弹性成像、CEUS及增强MR测得的消融区均径分别为(4.90±1.12)cm,(4.64±0.93)cm,(4.89±1.02)cm.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测值略大于CEUS测值(P=0.02),与增强MR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结论 静态超声弹性成像可较准确地反映PMAT后即刻组织凝固坏死的范围,有望成为消融后即刻无创评价有效消融范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平滑肌瘤 腺肌瘤 微波/治疗应用 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8
作者 房立柱 董宝玮 +5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程志刚 韩治宇 张德智 战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浅表淋巴结组织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靶淋巴结大小0.6cm×0.4cm^6.1cm×3.6cm。选用18 G、16 G穿刺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浅表淋巴结组织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靶淋巴结大小0.6cm×0.4cm^6.1cm×3.6cm。选用18 G、16 G穿刺针活检。结果使用18 G穿刺针活检者108例,使用16 G穿刺针活检者36例。每次穿刺组织条数2~6条,组织条大小0.5cm×0.1 cm×0.1 cm^2.0cm×0.1cm×0.1 cm。138例患者所取组织量可以满足组织病理学诊断,取材满意率为95.8%(138/144)。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良性病变41例;淋巴结恶性病变97例;取材不佳6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零。结论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临床上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晶 韩治宇 +4 位作者 冯蕾 王芳 胡冬梅 温博 李振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9期2749-27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经MRI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平均年龄39.2岁),伴有严重痛经或贫血症状。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经MRI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平均年龄39.2岁),伴有严重痛经或贫血症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于病灶内植入微波天线进行消融,消融范围大于病灶范围1/2以上时完成治疗。治疗中及治疗后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子宫体最大纵切面消融面积71%(50%-80%),平均消融时间700s。消融中及消融后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治疗当月月经来潮,1例治疗后30d月经来潮,全部患者治疗后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7例治疗后当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明显减轻,1例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痛经评分由治疗前平均7分降至3分(采用1~10分评分系统)。全部患者治疗后未发现穿刺针道有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现象。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灶灭活效果确切,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望成为保留子宫基础上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导管消融术 子宫腺肌病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246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雪花 张潆化 梁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83-885,共3页
目的对24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进行分析,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8月于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患者246例,应用自行设计的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观察表进行记录、分析... 目的对24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进行分析,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8月于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患者246例,应用自行设计的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观察表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本组246例共实施微波消融治疗382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疼痛(78.46%)、发热(60.98%)、高血压(58.54%)、肝功能受损(36.18%)、高血糖(19.92%)、低钾血症(9.76%)。其中疼痛以轻-中度为主(96.89%);发热以中度热为主(62.67%),持续1~2 d(93.33%)。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0.81%)、肝脓肿1例(0.41%)。术后高血压、高血糖与伴随疾病密切相关(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多为一过性、可逆性,部分并发症与伴随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超声介入 热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693例原发性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肖辉 于杰 +4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程志刚 韩治宇 刘方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5-94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69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898个肿瘤病灶,共实施1111次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直径(2.5±1.2)cm(0.4~10.0)cm。3例(0.4%)患者在围消融期(消融术后30d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肝肾综合征。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27例(3.9%),包括需穿刺引流的胸腔积液12例(1.7%),种植性转移10例(1.4%),肝脓肿和脓胸3例(0.4%),需行动脉栓塞术止血的大出血1例(0.1%),胆管损伤1例(0.1%)。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和肿瘤类型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仅与肿瘤类型有关,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易发生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项风险发生率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微创治疗方法。正确指导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及减少一次住院期间肿瘤治疗的数目能够有助于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术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涵 陈保华 +3 位作者 韩治宇 张晶 于杰 梁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917-921,934,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16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肿瘤灭活情况、体积缩小程度、消融时间、术后...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16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肿瘤灭活情况、体积缩小程度、消融时间、术后即刻疼痛症状评分、美观满意程度和并发症。结果 164例患者经穿刺活检证实良性结节261个,其中116个病灶邻近皮肤、胸壁和乳晕。肿瘤直径为1.5±0.7(0.3~4.4)cm。核磁共振和超声评估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9.2%和100%。平均消融时间为2.9(0.5~18.3)min。平均随访14个月,肿块可触及率由微波消融前的90.2%降至随访末期的43.9%。消融后12个月所有结节的平均体积缩小率为80%±20%,其中直径≤1.0 cm、1.1~2.0 cm及>2.0 cm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80%±33%、76%±22%、53%±34%。术后即刻疼痛症状评分为0.57±0.50,消融后无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美观性方面,100%患者获得良好满意度。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是微创、安全、有效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美观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 超声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鑫 梁萍 +5 位作者 于晓玲 于杰 程志刚 韩志宇 刘方义 穆梦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实性占位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年龄22~87岁(平均61.3±15.5岁),共152个病灶,大小0.6~9.7 cm(平均3.1±1.9 cm)。采用经外周静脉团...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实性占位病变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年龄22~87岁(平均61.3±15.5岁),共152个病灶,大小0.6~9.7 cm(平均3.1±1.9 cm)。采用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脏实性占位病变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分析其灌注特点。结果经病理学证实,137个为恶性病变(127个肾透明细胞癌、8个肾乳头状癌及2个肾嫌色细胞癌);15个为良性病变(13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2个肾嗜酸性细胞瘤),均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征。137个恶性病变中98个(71.5%)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快速增强,104个(75.9%)表现为髓质晚期或延迟期快速廓清,即“快进快出”,并125个(91.2%)具有假包膜的恶性病灶周边环状高增强。病灶直径D≤2 cm,表现为均匀增强为主;2 cm〈D≤4 cm,表现为不均匀“蜂窝状”增强;D〉4 cm,表现为不均匀增强伴大片坏死。15个良性病变表现为造影剂皮质期缓慢或与肾实质同步增强,随后延迟期缓慢廓清,即“慢进慢出”。与病理诊断比较,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6.1%、73.7%,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72.3%、71.1%、19.1%),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及99.2%,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0%及9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及0.062,〉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脏 实性占位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肌瘤经皮微波消融后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郝艳丽 张晶 +6 位作者 韩治宇 徐瑞芳 马霞 杨宇 周洪雨 葛海龙 董雪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AT)治疗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123例超声引导PMAT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及4年肌瘤体积...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AT)治疗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123例超声引导PMAT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及4年肌瘤体积(FV),血红蛋白量(HGB),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1年,FV缩小74.5%;贫血患者HGB从(91&#177;11) g/L上升至(114&#177;20) g/L;UFS-QOL中子宫肌瘤症状评分(SSS)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HRQL)分别从43&#177;10、41&#177;21变化至18&#177;16、90&#177;16;治疗后2、3、4年4项参数均维持在治疗后1年时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声引导PMAT子宫肌壁间肌瘤可使肌瘤有效缩小甚至完全消失,有效改善患者中远期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波 平滑肌瘤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结节局部消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冯冰 梁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无危险因素儿童的患病率为0.05%~1.80%,超过60岁患病率则大于50%。据文献报道,北美洲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触诊检出率为4%~7%,超声检出率高达67%。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局部消融治疗 临床触诊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检出率 常见病 北美洲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建议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晶 关铮 +16 位作者 张冰松 刘慧 余晓玲 余松远 张巍 李勤英 李海泽 李炜 祁长生 钱林学 段小民 苏鸿辉 李晓红 盛林 李春光 车颖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2期96-100,共5页
一、子宫腺肌病概念及其治疗近况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至子宫肌层内,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以30-50岁经产妇多见,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10%-65%,近年随着女性生育年... 一、子宫腺肌病概念及其治疗近况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至子宫肌层内,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以30-50岁经产妇多见,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10%-65%,近年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推迟,未育女性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消融治疗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 微波 结缔组织增生 子宫内膜 生育年龄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于杰 梁萍 +4 位作者 于晓玲 程志刚 韩治宇 穆梦娟 刘艳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例患者共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卵巢转移癌2个,肺、胃、肝、直肠转移癌各1个,血管瘤1个,炎性假瘤1个,肿瘤最大直径1.3~6.2(3.1±1.9)cm。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例患者共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卵巢转移癌2个,肺、胃、肝、直肠转移癌各1个,血管瘤1个,炎性假瘤1个,肿瘤最大直径1.3~6.2(3.1±1.9)cm。水冷微波天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植入肿瘤内,消融中一根20 G热敏电偶测温针植入瘤周5 mm处实时监测热场温度。微波辐射功率设置50~60 W。治疗后1、3、6月以及之后每隔6个月行增强影像(超声造影、CT/MRI)检查评判疗效。结果所有肿瘤均经1次微波消融治疗达到完全坏死。在中位随访13(4~92)月内无肿瘤局部进展发生。影像检查消融区边界清晰且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1例卵巢癌脾转移患者消融后11月脾脏新生另一病灶,再次行微波消融后完全坏死。转移癌患者消融后中位生存期13.0(4.0~92.0)月。除发热和腹痛外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波消融治疗适合的脾脏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超声 肿瘤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手术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芳 张晶 +2 位作者 韩治宇 程志刚 周洪雨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波消融治疗仪对22例患者24个子宫肌层良性病灶(子宫肌壁间、黏膜下和浆膜下肌瘤16个、弥漫性和局限性腺肌病病灶8个)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波消融治疗仪对22例患者24个子宫肌层良性病灶(子宫肌壁间、黏膜下和浆膜下肌瘤16个、弥漫性和局限性腺肌病病灶8个)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2~24h均行超声造影,观察消融灶增强表现,并对无造影剂灌注区体积进行测量。结果 22例患者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微波治疗前,14例子宫肌瘤16个病灶呈周边强化方式,8例腺肌病8个病灶快速优先增强,峰值时病灶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晰。微波消融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24个消融灶呈边缘毛糙的类球形或不规则形无增强区,内可见线状、片状热场未消散所致的高增强。微波消融后12~24h内再次造影,19个消融灶显示为边界较锐利、均匀一致的无增强。微波消融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无造影剂灌注区体积为(83.41±72.83)cm3,小于微波消融后12~24h的(94.73±80.37)cm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8,P=0.267)。结论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超声造影显示微波消融区图像变化特点鲜明,消融治疗后12~24h内再次超声造影检查可较准确判断治疗后消融灶坏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子宫肿瘤 微波 消融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超雄 郝晓云 于晓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其做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其做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高达93.8%、100.0%、0.93,而超声诊断的相应指标仅分别为81.3%、97.4%、0.79。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乳腺占位性病变具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上确诊乳腺占位性病变极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引导近瘤颈部收缩期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溶液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志刚 韩治宇 +2 位作者 刘方义 于杰 陈洪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引导近瘤颈部收缩期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溶液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3年12月CDFI引导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PSA患者18例,共18个瘤腔,平均最大径(3.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引导近瘤颈部收缩期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溶液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3年12月CDFI引导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PSA患者18例,共18个瘤腔,平均最大径(3.2±1.0)cm(1.3~5.7 cm)。两位操作者配合,CDFI引导下将21G PTC针进针至近瘤颈部,收缩期分次注射凝血酶溶液(浓度250IU/m L),每次注射0.05或0.1m L。CDFI示瘤腔内无血流信号时结束治疗,必要时另行择点进针重复上述操作。术后评价疗效并密切观察并发症。结果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0%(18/18),平均注射凝血酶为(102.8±45.3)IU(25~200 IU)。术后即刻CDFI示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率为100.0%(18/18),1例(5.6%)仅瘤颈部仍可见血流信号的患者,经加压包扎后第2日复查时瘤腔内及瘤颈部均未显示血流信号。术中、术后即刻和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远端动脉栓塞征象和过敏反应,术后瘤腔局部无复发。结论 CDFI引导近瘤颈收缩期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溶液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凝血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