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理护理程序的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杜娟 张盼 +1 位作者 党莹 易静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3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护理程序的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28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护理程序的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28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心理护理程序进行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效能量表(GSES)、依从性问卷(DAI)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两者比值(FEV1/FVC),比较两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8.74±3.21)、(7.94±2.1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80、9.920;P〈0.01);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总分(102.43±26.42)分、治疗依从性评分(17.72±4.5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62、5.969;P〈0.01);观察组FEV1/FVC为(69.73±6.78)%,对照组为(57.7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4,P〈0.01).结论 基于心理护理程序的护理干预能缓解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理护理程序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声泓 杨岚 +1 位作者 徐灵彬 任亚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舒利迭 美国胸科协会 糖皮质激素 老年 复合制剂 防治指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攀宇 张银玲 +2 位作者 冯娜 刘海涛 惠凡琼 《护理学报》 201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探索影响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进行测评,并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64例患者中,...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探索影响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进行测评,并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64例患者中,存在抑郁76例,占46.3%,患者的抑郁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病程、文化程度、自评经济压力和自评健康状况5个变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情况比较严重,且病情、病程、文化程度、自评经济压力和自评健康状况5个因素均是影响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宁 原静民 +5 位作者 常虹 胡婷华 沈沛 陆淑敏 樊晓燕 陈明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想什么,特别是疫情后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现状如何,为全面、客观地掌握新时代医学生的这些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本次调查,为新时代医学生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根据新时代现状,针对性的设计网络问卷调查表,对陕西省内... 目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想什么,特别是疫情后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现状如何,为全面、客观地掌握新时代医学生的这些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本次调查,为新时代医学生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根据新时代现状,针对性的设计网络问卷调查表,对陕西省内4所医学高校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术自主选答后提交,系统自动进行统计,之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设计电子调查问卷7000份,有6556名学生参与,实际完成答卷6487份。结果经分析6487个样本问卷,显示医学生理论和知识基础牢固,但政治立场不坚定,对职业发展前景,根据年龄不同得到的差异显著(P<0.001),值得重视。生源地区差别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学生干部的和不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对比差异也是值得注意的。医学生的年级越高对未来职业前景越消极悲观,职业认识浅淡、社会主义集体观念不强、情感道德有待完善,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职业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结论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教育管理者要重视加强高年级医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教育,提高医学生的认识高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人类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生 职业使命感 爱国教育 西迁精神 抗战迁陕
下载PDF
P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贺雅毅 赵艳茹 +2 位作者 薛静 谭晖 钟秋玲 《中国病案》 2019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7月2日期间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见习的5个班170名学生进行检体诊断实习带教。每班学生班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由2位老师给予不同带教方法... 目的探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特点。方法对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7月2日期间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见习的5个班170名学生进行检体诊断实习带教。每班学生班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由2位老师给予不同带教方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课前重点回顾理论课知识,示范查体后分组练习,课后进行总结;研究组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告知学生上课内容并提出本章节需要讨论的问题,上课时由两名学生演示查体内容,其他同学指出该同学查体中的问题,教师针对查体中的问题进行示范纠正后学生练习查体,结束后教师通过提前准备的多媒体幻灯对本节课需要注意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所有学生在学期末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技能及理论课考试。结果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的学生认为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更具吸引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P=0.025);可提高学习主动性(P<0.001)以及协作、组织与沟通能力(P=0.008)。研究组期末理论成绩(P=0.048)及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数(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 ,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检体诊断学理论及实践技能的掌握,对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具有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联合多媒体教学 检体诊断学 见习教学
原文传递
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薛华 魏胜全 +3 位作者 翟梅 王智杰 李满祥 张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分析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后合并医院获得... 目的分析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脾多肽注射液,连续用药7 d。对两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对治疗前及治疗7 d时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中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免疫指标中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咳嗽与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均下降,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上升,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下降(均P<0.05);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应用脾多肽辅助治疗晚期NSCLC化疗合并HAP患者,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PAI-1、VEGF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邵景韫 刘安 +2 位作者 杜旭升 白洁 陈明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953-954,共2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PAI-1、VEGF。结果: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P...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PAI-1、VEGF。结果: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PAI-1水平为3.736±0.485μg/L,比健康人的1.245±0.126μg/L明显增高(P<0.05);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VEGF水平为3.236±0.133μg/L,比健康人的1.545±0.231μg/L明显增高(P<0.05);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PAI-1水平为58.486±0.148μg/L,较健康对照组的45.383±0.119μg/L明显增高(P<0.01);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为0.530±0.048μg/L,较健康对照组的0.423±0.069μg/L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纤维化组PAI-1、VEGF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其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血液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代谢 血管生成因子/代谢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春琦 陈明伟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A组)和氨茶碱组(B组),每组各54例。A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B组采用氨茶碱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 目的: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A组)和氨茶碱组(B组),每组各54例。A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B组采用氨茶碱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6.30%,B组的治愈率为42.59%,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氨茶碱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何刚 陈明伟 +1 位作者 唐爱霞 徐建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9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乙组在给予常规化疗基础上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乙组在给予常规化疗基础上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临床疗效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及皮疹、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晚期NSCLC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 化疗方案 抗肿瘤 非小细胞
下载PDF
上调miR-21-5p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0
作者 耿洁 刘洁婕 +1 位作者 刘亚 贺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2-727,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miR-21-5p表达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常规培养的对照细胞)、DOX组(用含1μmol/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NC agomir处理组(DOX+NC ago组)、miR-21-5... 目的:探讨上调miR-21-5p表达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常规培养的对照细胞)、DOX组(用含1μmol/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NC agomir处理组(DOX+NC ago组)、miR-21-5p 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go组)、NC antagomir处理组(DOX+NC anta组)、miR-21-5p antagomir处理组(DOX+miR-21-5p ant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21-5p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C-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中miR-21-5p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DOX+NC ago组比较,DOX+miR-21-5p ago组中miR-21-5p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活性上升,细胞凋亡和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上调miR-21-5p可促进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DOX诱导的心肌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miR-21-5p WNT/Β-CATENIN 凋亡 阿霉素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诊断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景韫 杜旭升 +1 位作者 刘安 陈明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1期4682-46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12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根据1天、3天、7天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12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根据1天、3天、7天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分两组:VAP组58例,非VAP组63例,分析血清PCT、CRP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机械通气前、1天两组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3天、7天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VAP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前及1天、3天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7天CRP水平明显高于非VAP组(P<0.05)。结论血清PCT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舒利迭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声泓 杨岚 +1 位作者 任亚娟 徐灵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59-3260,共2页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确诊为COPD的6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一组吸入舒利迭,一组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一组吸入安慰剂。根据圣·乔治(St.Geor...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确诊为COPD的6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一组吸入舒利迭,一组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一组吸入安慰剂。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在6个月的治疗后,均使患者的SGRQ分值显著下降(P=0.00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较单用氟替卡松下降更为明显(P=0.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明显降低了每位患者每年的急性发作次数(P=0.001)。氟替卡松组未见类似的作用。结论:舒利迭可辅助治疗COPD,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健康状况 沙美特罗 急发次数
下载PDF
“西迁精神”指引下医务人员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分析
13
作者 屈阿敏 杨敏 +1 位作者 吴楠 杨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4-979,共6页
在分析西迁精神内涵、精髓及在医疗领域独特表现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关怀等具体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 在分析西迁精神内涵、精髓及在医疗领域独特表现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关怀等具体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获得感,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西迁精神 获得感 医患关系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免疫及胸肺顺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梦 徐银凤 +1 位作者 罗丽华 党晓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8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免疫及胸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地...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免疫及胸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地奈德组(n=132)和对照组(n=132)。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布地奈德组患者同时接受布地奈德吸入治疗,1次2 mg,1日3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比较治疗前后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患者炎症、免疫及胸肺顺应性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布地奈德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119/132)vs.65.9%(87/132),χ^(2)=22.626,P<0.001]。治疗后,布地奈德组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t=18.128,P<0.001)、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t=13.903,P<0.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组患者胸部顺应性(t=19.386,P<0.001)、肺部顺应性(t=10.664,P<0.00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水平(t=8.445,P<0.001)、免疫球蛋白G水平(t=8.713,P<0.00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t=12.408,P<0.001)、FEV_(1)/用力肺活量(t=13.196,P<0.00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E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提高胸肺顺应性,改善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华 翟梅 +3 位作者 王小卫 亢锴 施大为 李满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化痰平喘、规律吸氧治疗...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化痰平喘、规律吸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转归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OD、GSH-Px及CAT水平均显著升高,LPO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的右心室压及平均肺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急性肾衰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氧化功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氧化 疗效 转归
原文传递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飞 陈天君 阮骊韬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5期3092-3096,3101,共6页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常规超声检查对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效能较低。而新型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实时、定量检测组织弹性指数模量,且与常规超声、既往超声弹性技术相比,其灵敏度、特异...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常规超声检查对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效能较低。而新型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实时、定量检测组织弹性指数模量,且与常规超声、既往超声弹性技术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及重复性明显提高。在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中,弹性指数值有一定差异,其中乳头状癌最多见且容易鉴别。虽然剪切波弹性成像能提高甲状腺癌超声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但其诊断参考值种类选择及阈值区间范围仍无统一标准,未来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宁 易静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930-930,932,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与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并研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与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机械通气 以及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宁 杨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81例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41例,对照组有患者40例,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81例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41例,对照组有患者40例,为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局部治疗,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患者的恢复,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扩张咯血 整体性护理
下载PDF
荧光支气管镜对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睿荣 徐曼 +6 位作者 杨岚 王娟 魏亚芝 王周勋 王媛 巨永利 李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荧光支气管镜在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下对纤维或电子喉镜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10例患者应用荧光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处理.结果 在10例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患者中,鱼刺滞留的部位:扁桃... 目的 探讨荧光支气管镜在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下对纤维或电子喉镜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10例患者应用荧光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并处理.结果 在10例难发现的咽喉部鱼刺患者中,鱼刺滞留的部位:扁桃体及周围2例,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处2例,咽侧壁3例,会厌谷2例,梨状窝l例.鱼刺特点:鱼刺细小、透明,以鲫鱼刺、黑鱼刺和草鱼刺为主.在荧光支气管镜下呈荧绿色,与喉部黏膜表现的品红色对比鲜明,极易发现,全部一次取出.但取出的鱼刺在体外荧光照射下并不发出荧光,其机制不清.无一例出现明显出血、喉水肿、窒息及咽喉深部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对喉部正常组织无损伤.结论 荧光支气管镜在纤维或电子喉镜很难发现的喉部鱼刺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荧光 支气管镜 鱼刺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华 韩锋 +2 位作者 张岩 翟梅 李满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91-93,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基础治疗方案,在呼吸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用药,控制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促进促炎/抗炎平衡的恢复,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基础治疗方案,在呼吸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用药,控制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促进促炎/抗炎平衡的恢复,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至关重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药物包括NO吸入、钙离子增敏剂、前列腺素、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综合考虑多种病理机制,联合多种药物,或药物与非药物干预联合应用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