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49
1
作者 王升旭 李树成 +1 位作者 老锦雄 赖新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采用深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1例 ,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单胺类物质的影响。结果电针夹脊穴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总分、及现有疼痛强度等指标与... 采用深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1例 ,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单胺类物质的影响。结果电针夹脊穴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总分、及现有疼痛强度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血浆 5 HT、5 HIAA、NA均非常显著下降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电针疗法 夹脊穴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82
2
作者 董珍英 张保球 郭锡全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规针...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规针刺,均每天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分级、Portmann、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H-B分级、Portmann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29/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 隔药饼灸 下关穴 牵正穴
原文传递
阿是穴形成及其镇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79
3
作者 许云祥 郭菡 陈贵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0-82,共3页
阿是穴是最原始的针灸取穴法则,在砭刺时代曾居主导地位。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价值。阿是穴既具有"以痛为输"的特点,又强调"体表投射"的特异性,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是局部炎症作用和整体神经体表投射的综合... 阿是穴是最原始的针灸取穴法则,在砭刺时代曾居主导地位。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价值。阿是穴既具有"以痛为输"的特点,又强调"体表投射"的特异性,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是局部炎症作用和整体神经体表投射的综合结果。针刺阿是穴实现镇痛的生物学机理也是多因素、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效应。其中,神经-体液调节是目前研究较多也是承认较广的方面,而诸如基因、心理等因素的作用虽然研究尚少,但显然已成为了今后研究的一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是穴 形成 镇痛 机制
下载PDF
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4
作者 赖新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1-202,共2页
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设口服西药阿尼西坦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设口服西药阿尼西坦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疾呆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 被引量:72
5
作者 黄健婷 罗晓舟 +2 位作者 崔韶阳 许明珠 唐纯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0-833,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及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将69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及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将69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总有效率及血清BDNF水平。结果:洼田饮水试验,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患者的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其康复的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赖新生通元针法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王继红 李月梅 +1 位作者 黎崖冰 陈震益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元气乃一身之本,通元调治人体元阴元阳是治疗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一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核心所在。通元针法的临床运用法则主要有引气归元、通督养神、阳气引领阴气、扶正以祛邪,具有突出任督两脉、统领阴阳而调节脏... 元气乃一身之本,通元调治人体元阴元阳是治疗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一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核心所在。通元针法的临床运用法则主要有引气归元、通督养神、阳气引领阴气、扶正以祛邪,具有突出任督两脉、统领阴阳而调节脏腑、充分发挥经络治疗效应的特点,极大地扩大了针灸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元针法 引气归元 名医经验 赖新生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70
7
作者 王妍 许能贵 曹月红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80-788,共9页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的中英文文献,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的中英文文献,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2 001例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疗效方面对比单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常规治疗有优势,疗效合并效应量[RR=1.23,95%CI(1.17,1.29),P<0.000 01];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优于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合并效应量[MD=-3.09,95%CI(-3.68,-2.50),P<0.000 01];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比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及依达拉奉对照组有效,合并效应量[MD=15.15,95%CI(12.69,17.62),P<0.000 01];而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合并效应量[RR=1.88,95%CI(0.76,4.63),P=0.17]。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单用一种注射剂及常规治疗显著,能减轻近期致残率,且较安全,但仍需后续大样本、高质量文献关注致死率及远期致残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脑梗死 急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论“靳三针”学术内涵 被引量:63
8
作者 袁青 刘龙琳 +2 位作者 沈秀进 陈飞 吴运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1-704,共4页
"靳三针"以靳瑞教授的姓氏命名,其学术内涵是靳门弟子多年从事"靳三针"教学、临床工作的总结归纳,包括了具有中医针灸辨证特色的组穴原则、配穴方法、独特的针刺手法,强调及"治神调神"在"靳三针&qu... "靳三针"以靳瑞教授的姓氏命名,其学术内涵是靳门弟子多年从事"靳三针"教学、临床工作的总结归纳,包括了具有中医针灸辨证特色的组穴原则、配穴方法、独特的针刺手法,强调及"治神调神"在"靳三针"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学术内涵 针灸
原文传递
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9
作者 杨原芳 林良才 +4 位作者 蔡海荣 刘志良 尤梦奇 张思斌 聂小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观察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电温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 [目的]观察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电温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法(即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House and Brackmann Facial Grading System,H-B FGS)评分分值、面部残疾指数(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Portmann's Simple Scale,RPA)。[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电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口僻 急性期 风寒型 电针 温针灸 针刺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电针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洪来 靳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7-639,共3页
目的 :对比电针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提供较为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方法 :电针组应用电针疗法 ,以天柱、颈百劳、大杼为主穴 ,与牵引治疗作对照 ;每组各 60例 ;应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 ,对颈椎病患者疼痛进行客观量化。结... 目的 :对比电针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提供较为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方法 :电针组应用电针疗法 ,以天柱、颈百劳、大杼为主穴 ,与牵引治疗作对照 ;每组各 60例 ;应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 ,对颈椎病患者疼痛进行客观量化。结果 :经治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痊愈 2 2例 ,显效 2 1例 ,有效 1 3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3 33 % ,疗效优于牵引对照组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牵引 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耳穴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被引量:57
11
作者 刘继洪 许艺燕 +1 位作者 徐光镇 陈珏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0-752,共3页
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 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 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 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色疗法;国内外的耳穴应用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科众多疾病,也包括心身医学、养生保健领域等;耳穴基础研究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全息学说、近脑学说、神经学说、超微结构变化学说等;2013年5月,《耳穴名称与定位》成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行业国际标准。依据中西方较有代表性的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神经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耳穴医疗"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耳穴医疗"将在未来中西方医学研究中不断丰富,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医疗 中西医结合 桥梁
原文传递
CNKI中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步平 孙锋 +2 位作者 林亮 何渊 梁沛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43-948,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的计量特征。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3年的前列腺炎文献,参照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用Excel 2007统计分析被引、年份、期刊、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结果:检出高... 目的:分析我国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的计量特征。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3年的前列腺炎文献,参照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用Excel 2007统计分析被引、年份、期刊、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结果:检出高被引文献435篇,分别被引13~265次,累计被引11 769次,篇均被引27.06次;文献数自1979年开始上升至2001年达峰值55篇,之后迅速下降;文献分布在129种期刊,《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稳居文献数、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前3位;文献作者共1 142人、署名1 465次,总合作率75.17%,作者李宏军、梁朝朝、张亚强的署名数依次居前3位;作者机构290个,其中医院占61.38%,29个核心发文机构中院校占82.76%,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单位依次居署名文献数、折合文献数前3位;涉及关键词903个、2 006次,“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治疗”、“针灸疗法”、“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使用频次居前5位;50篇文献获基金56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基金占94.65%。结论:CNKI数据库前列腺炎高被引文献呈现以《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和《中国男科学杂志》为权威期刊、以院校为核心发文机构、以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省部级以上项目为主要资助基金的特征,形成了李宏军、梁朝朝等为代表的核心团队,但关键词使用不够规范、资助资金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CNKI 高被引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许能贵 易玮 +1 位作者 赖新生 靳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Ca2 +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缺血区活体脑片中脑细胞内Ca2 +的变化。结果 :缺血 1h ,皮质部细胞内Ca2 +含量还未出现明显变化 ,而纹状体部细胞内Ca2 +的含量明显升... 目的 :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Ca2 +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缺血区活体脑片中脑细胞内Ca2 +的变化。结果 :缺血 1h ,皮质部细胞内Ca2 +含量还未出现明显变化 ,而纹状体部细胞内Ca2 +的含量明显升高 ;缺血 3h ,皮质部和纹状体细胞内Ca2 +含量均出现显著的升高 ,且纹状体细胞内Ca2 +含量明显高于皮质部 ;缺血 3h并给予电针治疗 30min后 ,则皮质部和纹状体细胞内Ca2 +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结论 :电针可迅速调节缺血区脑细胞内的Ca2 +含量 ,抑制胞内Ca2 +超载 ,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钙离子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脑细胞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靶点预测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47
14
作者 陈国铭 钟晓莹 +7 位作者 赵金龙 黄雁 林洪荣 梁妙珍 刘韵韵 於菁雯 黄瑞麟 刘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4-222,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靶点进行预测与机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靶点进行预测与机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5.1构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效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DPN上的作用机制及原理。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O-甲基异丙醇胺(7-O-methylisomucronulat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核心靶标有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2),热休克蛋白HSP90(heat shock protein HSP90),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2)等;PPI网络图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效成分中关键蛋白主要有CJun氨基端激酶(JUN),肿瘤蛋白p53(TP53),F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8(IL-8)等;KEGG结果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其药物功效,利用网络药理学通过多种数据库与统计分析软件可以有效预测与分析药物的潜在作用与起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通路 机制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4
15
作者 于隽 熊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1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RCT有15篇,共1 228例,多数纳入试验质量不高。Meta分析显示:(1)热敏灸与传统灸比较,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加权均数差(WMD)为-1.76,95%CI[-2.33,-1.18](P<0.001);膝骨性关节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GPCRND-KOA)评分的WMD为-2.36,95%CI[-3.42,-1.30](P<0.001);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的WMD为13.61,95%CI[7.60,-19.61](P<0.001)。(2)热敏灸与针刺比较,Lysholm评分的WMD为6.19,95%CI[0.01,11.37](P<0.05)。(3)热敏灸与温针灸比较,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MD为-10.14,95%CI[-17.47,-2.81](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骨性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45
16
作者 张林子 吴立群 +5 位作者 陈睿哲 易玮 周武 谷林 商洪才 张洪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7月15日至2019年7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 ed)、Pub...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7月15日至2019年7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 ed)、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收录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对高频腧穴、经脉和腧穴组合进行频数、总有效率统计,并运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87篇文献,涉及腧穴104个,总频次为921次。其中,累计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颈夹脊(87次)、风池(70次)、后溪(54次)等;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配伍以风池-颈夹脊最为常见,且多为近端取穴及远近配穴相结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了15组腧穴关联规则和15组经脉关联规则。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探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知行 张海华 +2 位作者 王丹萍 陈小砖 李素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为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总结近2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并加以归纳分析。发现针灸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通路、调节胃肠激素、增加胃部血流量、调控相关细胞因子... 为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总结近2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并加以归纳分析。发现针灸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通路、调节胃肠激素、增加胃部血流量、调控相关细胞因子、提高胃动力、调节胃酸分泌、改善炎性反应、调控细胞增殖凋亡从而强化胃黏膜屏障功能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并指出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临床实验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灸 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廉泉、风府穴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立志 许能贵 +1 位作者 李如良 王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低频(2 Hz)组与高频(100 Hz)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穴取风府、廉泉,电针采用... 目的: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低频(2 Hz)组与高频(100 Hz)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穴取风府、廉泉,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分别为2、10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14 d。主要评定指标为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次要评定指标为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电针后,两组患者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低频组均少于高频组(均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本组电针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低频组优于高频组(P<0.05),两组治疗后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低频组治疗后SS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高频组(P<0.05),电针治疗后,低频组与高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针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的疗效优于高频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吞咽障碍 电针 不同频率 风府 廉泉
原文传递
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43
19
作者 廖源 孙光华 +7 位作者 封蔚彬 彭婷 罗敷 宁鹏云 王娟 李康 曾国锋 蹇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良肢位摆放,给予传统康复治疗(针刺、红外线照射、手指点穴、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悬吊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给予康复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er量表、Brunnstrom量表、Ashworth量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上肢Fugl-Meyerer评分及Ashworth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经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肌张力Ashworth及上肢、手、下肢的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呼吸训练 综合康复
下载PDF
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41
20
作者 徐世芬 庄礼兴 +1 位作者 唐纯志 杨君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与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埋线组开始治... 目的:探讨针刺与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埋线组开始治疗,周期21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的NE、5-HT和DA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针刺与埋线均可使脑内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埋线组在提高下丘脑的5-HT和DA以及海马的DA方面更具优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刺与埋线对抑郁模型大鼠均有效,其作用机制具有相似性,均可通过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 抑郁症/针灸疗法 单胺氧化酶/代谢 神经递质类/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