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探讨与展望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玉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急诊医学已经步入新时代。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急救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危重症救...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急诊医学已经步入新时代。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急救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2017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发函,委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开展我国急诊急救大平台(以下简称"大平台")建设试点准备工作。本文拟对大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及框架做一介绍和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与急诊同道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救治体系 急危重症 多学科合作 中华医学会 急诊医学 人民群众 急救能力
原文传递
外伤性心肌梗死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建波 徐峰 陈玉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9-672,共4页
外伤性心肌梗死(TMI)是指在受到创伤或打击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和心肌血清酶学或肌钙蛋白升高,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动态演变的疾病。交通事故导致的心脏钝挫伤(BCI)发生TMI的风险较大。TMI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外伤导致冠状动... 外伤性心肌梗死(TMI)是指在受到创伤或打击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和心肌血清酶学或肌钙蛋白升高,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动态演变的疾病。交通事故导致的心脏钝挫伤(BCI)发生TMI的风险较大。TMI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外伤导致冠状动脉(冠脉)内膜破裂、夹层;已知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脉痉挛或破裂;外部血肿压迫冠脉;创伤后应激状态促进血栓形成等。TMI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可见动态变化。在治疗上,目前认为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有效挽救濒死心肌,并改善心功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仍是TMI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应充分考虑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TM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促进TMI临床诊治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外伤性 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造影剂肾病早期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桑文涛 杨可慧 +5 位作者 李笑 徐峰 张健 吴洪志 蒋堂兴 陈玉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74-1178,共5页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应用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伤,目前已成为医源性获得性肾损伤的第3位病因,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在高龄、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CIN的发生...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应用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伤,目前已成为医源性获得性肾损伤的第3位病因,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在高龄、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CIN的发生率更高。而且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和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CIN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CIN的预防措施包括:水化疗法、选择合适造影剂、停用肾毒性药物、缺血预处理、肾脏替代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等。本文围绕高危因素、发病机制、预防策略3个方面,就CIN早期预防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CIN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并探索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预防 水化疗法 他汀类药物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EMS-AHF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峰 边圆 +30 位作者 张国强 高璐瑶 刘玉法 刘同祥 李刚 宋瑞雪 苏立军 周衍菊 崔家玉 燕宪亮 郭方明 张焕轶 李庆辉 赵敏 马礼坤 由倍安 王革 孔立 马建亮 周新福 常泽龙 唐振宇 于丹玉 程凯 薛丽 李笑 庞佼佼 王甲莉 张海涛 于学忠 陈玉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1960)比1118(459,2417)ng/L;Z=-1.25,P=0.21],第5天NT-proBNP较基线变化率,左西孟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6%(33.8%,82.5%)比54.8%(7.3%,77.9%);Z=-2.14,P=0.03]。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第5天NT-proBNP较基线下降超过30%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5%(100/129)比69.0%(87/126);χ^(2)=2.34,P=0.1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129)比7.1%(9/126);χ^(2)=0.72,P=0.40;14.7%(19/129)比12.7%(16/126);χ^(2)=0.22,P=0.64]。住院期间对照组有4例发生全因死亡[0(0/129)比3.2%(4/126),P=0.06],但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18)。用药期间(第0~1天)两组均未发生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卫生经济学方面,住院总费用[34591.00(15527.46,59324.80)比37144.65(16066.90,63919.00)元;Z=-0.26,P=0.80]及总住院时长[9(8,12)比10(7,13)d;Z=0.72,P=0.72]左西孟旦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乙醛脱氢酶2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畅 徐峰 +3 位作者 袁秋环 张略韬 张运 陈玉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日益增加,已成为目前世界上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基因、环境、代谢等多个方面.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和重要的抗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日益增加,已成为目前世界上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基因、环境、代谢等多个方面.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是乙醇代谢通路的关键酶和重要的抗氧化应激分子,其位于rs671位点的重要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Glu504Lys多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重要关联[1-3].2012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证实了* 504Lys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一个遗传易感基因位点[4].ALDH2还参与心肌保护与神经保护,激活ALDH2能够降低心肌缺血性损伤[5]和脑缺血性损伤[6].因此,对ALDH2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易患人群的早期筛选、个体化预防,以及新的分子靶点药物研制.相关机制研究显示,ALDH2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与其对饮酒、醛类物质、炎症和氧化应激、血脂和血糖以及内皮功能等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将对ALDH2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乙醛脱氢酶2 ALDH2 单核苷酸多态 心肌缺血性损伤 抗氧化应激 易感基因位点 脑缺血性损伤
原文传递
动态学习赋能心电图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汝刚 孙庆华 +10 位作者 庞佼佼 姬冰 梁春苗 孙家欣 吴伟明 黄伟毅 徐峰 张海涛 于学忠 王聪 陈玉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2-929,共8页
目的快速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效果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分析方法。... 目的快速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效果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分析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明确且接受成功PCI术的ACS患者203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存在70%及以上狭窄,分为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n=72)和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组(n=131)。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计量资料。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2h ECG,利用动态学习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生成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以术前为心肌缺血,术后为非缺血,利用10次10折交叉验证训练支持向量机生成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及CDG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支持向量机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对心肌缺血的预测准确率73.61%、敏感度84.72%。患者CDG在PCI术后由散乱转变为规整,CDG指标显著降低(P<0.001):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90.28%(65例)患者,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患者组中79.39%(104例)患者的术后CDG指标较术前降低。结论本研究利用动态学习获取的CDG可直观、较为有效评估PCI术前后的心肌缺血变化,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动力学图 动态学习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颂 张晓 +9 位作者 吴硕 张涛 姬红梅 张琪 高洁 潘畅 庞佼佼 徐峰 王甲莉 陈玉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3-880,共8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分为MINOCA组和MI-CAD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住院期间心电图、心肌桥、住院天数、出院带药及院内结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INOCA的相关因素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结局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48例,年龄62(54,69)岁,女性741例(24.3%),其中MINOCA组165例(5.4%),MI-CAD组2883例(94.6%)。与MI-CAD患者相比,MINOCA患者较年轻,女性占比较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的比例较低,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MHR)较低,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I、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心肌桥、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钙离子拮抗剂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应用率较高(P均<0.05);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更易发生MINOCA(P均<0.05);MINOCA与发生院内死亡无关(P>0.05),冠心病史、慢性肾衰竭病史、空腹血糖、NLR、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死亡(P均<0.05)。结论与MI-CAD相比,MINOCA患者呈现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的特征,MINOCA常伴发心肌桥及心房颤动。MINCOA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率与MI-CAD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 炎性指标 心肌桥 院内死亡
原文传递
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谦 张璇 +5 位作者 桑文涛 刘文雯 边圆 王甲莉 潘畅 陈玉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7-781,共5页
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幸存者往往被困于地面、建筑物等坍塌形成的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受限、环境复杂且存在潜在或明确危害的狭小空间内,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规范合理、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 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幸存者往往被困于地面、建筑物等坍塌形成的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受限、环境复杂且存在潜在或明确危害的狭小空间内,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规范合理、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工作流程对于挽救创伤患者生命、改善结局至关重要。本文围绕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的创伤评估与急救,从现场伤情评估、稳定生命体征、止血和包扎、创伤后抗感染以及救出和转运等方面出发,形成适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的创伤急救工作流程,有助于实现灾害现场第一时间高效救治,提高伤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 狭小空间 创伤评估 创伤急救 工作流程
原文传递
重大自然灾害狭小空间现场生命体征监测与生命支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璇 桑文涛 +4 位作者 刘文雯 王文谦 王甲莉 潘畅 陈玉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7-1421,共5页
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幸存者往往受困于建筑物、地面等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间内。灾后狭小空间通常自然通风不良, 可能会形成缺氧或有毒气体弥漫的恶劣环境;建筑物的材料、结构以及倒塌形式的不... 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幸存者往往受困于建筑物、地面等坍塌形成的狭小空间内。灾后狭小空间通常自然通风不良, 可能会形成缺氧或有毒气体弥漫的恶劣环境;建筑物的材料、结构以及倒塌形式的不同, 导致狭小空间的特点复杂多样, 且伴有二次坍塌的风险;幸存者通常存在心肺损伤、失血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 这些均给狭小空间的现场高效救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导致狭小空间救援难度远远大于非狭小空间[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小空间 人民生命健康 生命体征监测 重大自然灾害 有毒气体 心脏骤停 失血性休克 幸存者
原文传递
细胞衰老与心脏重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若川 刘路路 +10 位作者 芮海英 于华祥 王锦鑫 邹丹 徐峰 秦丹丹 吴文晓 梁燕 刘凯 薛丽 陈玉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脏重构的调节机制众多,近年来发现多与心脏细胞衰老有关。该文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能量代谢、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综述了心脏细胞衰老对心脏... 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脏重构的调节机制众多,近年来发现多与心脏细胞衰老有关。该文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能量代谢、自噬、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综述了心脏细胞衰老对心脏重构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衰老 心脏重构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院内心脏骤停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桑文涛 程凯 +4 位作者 边圆 潘畅 杨可慧 徐峰 陈玉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0,189,共5页
与普通病房内患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显示,多数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可以预测并能够进行有效预防。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构建了预警模型指导院内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预测指标包括病史、生... 与普通病房内患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显示,多数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可以预测并能够进行有效预防。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构建了预警模型指导院内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预测指标包括病史、生命体征和检验检查等。文章对国际上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的预警模型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预防该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院内心脏骤停 早期识别 预警模型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醛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丽 秦丹丹 +2 位作者 梁燕 吴文晓 陈玉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内源性活性醛可影响细胞生长、存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病理学反应,引发“醛损伤”,进而参与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醛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对疾病发... 内源性活性醛可影响细胞生长、存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病理学反应,引发“醛损伤”,进而参与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醛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活性醛 疾病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田睿 徐峰 +1 位作者 陈玉国 李传保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3-1137,共5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发生急性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而导致,是目前世界范围...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发生急性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而导致,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比溶栓疗法能更快更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罪犯血管血流量并限制心肌梗死面积,保留左心室射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PPCI已成为目前STEMI患者恢复冠脉再灌注的首选血运重建策略[3-4],然而仍会有5%-50%的患者在PPCI后会出现无复流现象(norefl ow phenomenon,NRP)[5]。NRP是一种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风险并提高STEM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6-7]。近几年发现的心血管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是STEMI患者PPCI后冠脉发生NRP的独立危险因素[8],有关证明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增多,无不提示二者关系密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故本文围绕Hcy与NRP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NRP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溶栓疗法 心肌梗死面积 预后不良 同型半胱氨酸 无复流现象
原文传递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华祥 芮海英 +4 位作者 韩子琦 李若川 刘路路 薛丽 陈玉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1-667,共7页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为胞质中的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能够识别细胞质内的异常DNA,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该通路可通过促进Ⅰ型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本文就cGAS-STING通路在多个系统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的激活与调控及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其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胞质DNA cGAMP 炎症 非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心脏骤停与复苏调查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可慧 桑文涛 +2 位作者 潘畅 徐峰 陈玉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2-846,共5页
心脏骤停是常见的严重临床事件,因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仍是我国当下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们亟需开展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基于我国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数据,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可... 心脏骤停是常见的严重临床事件,因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仍是我国当下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们亟需开展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基于我国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数据,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可明显改善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结局。文章对心脏骤停的定义、院内外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现状、国内外差距及展望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004-2014年急诊患者病死率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凯 张略韬 +8 位作者 徐峰 赵伟 边圆 薛丽 王甲莉 郑雯 邢军辉 吕瑞娟 陈玉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7-931,共5页
目的研究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2004--2014年患者病死率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该院急诊科就诊人次及死亡患者人数,计算病死率,并收集上述3年全部死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x2... 目的研究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2004--2014年患者病死率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该院急诊科就诊人次及死亡患者人数,计算病死率,并收集上述3年全部死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4年,该院急诊患者数量显著增加(2014年较2004年增加了38.0%,抢救和留观人数增加71.6%),病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0.3%,2009年0.8%,2014年0.7%,P〈0.01),纳入上述3年共1091例死亡患者进行分析。基线临床特征:男:女比例为1.36:1,该比例2004-2014年间无显著变化;平均寿命61.9岁,过去10年亦无显著变化。救治条件: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数量和硬件设施配备均有明显提升。流行病学特点: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是急诊死亡三大主要原因,三者所占总比例以及外伤、肿瘤等各自所占比例2004-2014年均无显著变化。急救意识:发病至急诊就诊时间2004-2014年无显著变化,救护车应用比例未发生改变;患者家属配合抢救的比例显著下降(2004年61.1%,2009年60.2%,2014年42.8%,P〈0.01)。时间分布:急诊死亡患者就诊的节假日分布、昼夜班次分布均无显著变化,平均急诊滞留时间明显上升(2004年22.4h,2014年39.3h,P=0.02)。结论2004--2014年间,尽管急诊科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得到显著改善,急诊患者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这一状况可能与就诊患者数量(尤其是危重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病患自我急救意识无改善、对急诊救治的配合程度显著下降、急诊滞留时间显著增加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率 急诊 回顾性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急救意识 时间分布
原文传递
急性胸痛早期鉴别和危险分层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征 程凯 +2 位作者 于洁琼 陈玉国 徐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7-681,共5页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胸痛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所以在临床中,对急性胸痛的早期鉴别是急诊科的难点。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存在着高危患者救治不利、低危患者过度诊治的问题,因此,准确及时地进行危险分层...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胸痛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所以在临床中,对急性胸痛的早期鉴别是急诊科的难点。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存在着高危患者救治不利、低危患者过度诊治的问题,因此,准确及时地进行危险分层就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许多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显著促进了急性胸痛早期鉴别和危险分层领域的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性痛 早期诊断 诊断 鉴别 危险因素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齐鲁”转运中心远程转运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建波 张娟娟 +2 位作者 石蕾 陈玉国 徐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齐鲁"转运中心转运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院间转运新模式,为院间转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转入和转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成年患者258例。采集转运成功患者的性别、年龄、转运指标、改... 目的通过分析"齐鲁"转运中心转运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院间转运新模式,为院间转运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转入和转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成年患者258例。采集转运成功患者的性别、年龄、转运指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结局等临床指标。依据结局将转入患者分为好转组与非好转组,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数值变量分析应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应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60例转入ICU的患者临床指标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齐鲁"院间转运中心总体转运成功率为98.5%。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前三位转入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创伤、循环系统疾病,转出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在11.9%~22.2%;转出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率、深静脉置管比例分别是转入患者的3倍、5倍;81.0%的转入患者、45.5%的转出患者为好转出院;转入好转组与非好转组间年龄、心率、MEWS、住院天数、ICU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气管插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ICU的患者中,住院时间与好转结局存在相关性(OR=1.213,95%CI=1.085-1.357)。结论"齐鲁"转运中心转运患者成功率和好转率均较高,或可作为院间转运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模式 转运中心 新模式 院间转运 远程 临床特征 体系建设 理论依据
原文传递
Rho A/ROCK信号通路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慧箬 徐峰 +1 位作者 陈玉国 李传保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8-943,共6页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 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主动脉瓣置换术, 但围手术期和长期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主动脉瓣暴露于复杂的机械环境中, 异常血流动力学在主动脉瓣钙化的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ho A/ROCK作...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 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主动脉瓣置换术, 但围手术期和长期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主动脉瓣暴露于复杂的机械环境中, 异常血流动力学在主动脉瓣钙化的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ho A/ROCK作为一机械敏感通路, 与CAVD的起始及进展阶段均密切相关。该文对Rho A/ROCK信号通路在主动脉瓣钙化各阶段中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Rho A ROCK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中恢复自主循环的识别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蒋堂兴 徐凤阳 +3 位作者 蒋丽军 唐梦熊 李可 徐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2460-2464,共5页
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通过触摸动脉搏动来判断恢复自主循环(ROSC)难度较高,在检查时既需要中断胸外按压,判断结果也常不可靠。随着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针对骤停患者ROSC可能性的预测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已有许多更快捷、准确... 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通过触摸动脉搏动来判断恢复自主循环(ROSC)难度较高,在检查时既需要中断胸外按压,判断结果也常不可靠。随着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针对骤停患者ROSC可能性的预测模型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已有许多更快捷、准确的方法被运用到在CPR过程中对ROSC的识别与预测。本文将目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用于识别及预测ROSC的方法进行综述,以供相关领域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恢复自主循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