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慕然 刘艳迪 +1 位作者 唐涛 李文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胃炎患者共250例,全部患者行胃镜、病理和14C呼气试验检查,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5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胃炎患者共250例,全部患者行胃镜、病理和14C呼气试验检查,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53例,非CAG组97例,比较2组的H.pylori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部位(胃窦、胃窦胃体)CAG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下慢性胃炎活动性、炎症程度、萎缩程度、肠化分级的H.pylori阳性率。结果 CAG组的H.pylori阳性率高于非CAG组(70.6%vs 35%,χ2=30.552),CAG组中胃窦胃体均萎缩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高于仅胃窦萎缩患者(82.6%vs 65.4%,χ2=4.578),随着慢性胃炎活动性、炎症程度、萎缩程度、肠化分级的加重,其H.pylori阳性率增高(χ2分别为200.643、206.715、73.286、218.432)。结论 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尤其与胃窦胃体均萎缩的萎缩性胃炎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螺杆菌 幽门 感染 胃黏膜
下载PDF
不损伤黏膜层的腹腔镜内镜联合剥除胃小间质瘤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磊 王宏磊 +4 位作者 郑昆明 王玉 杨正多 赵永捷 李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在不损伤黏膜层的情况下,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在腹腔镜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定位和黏膜下注射后,在腹腔镜下行不损伤黏膜层的肿瘤剥除术,回顾性总结分... 目的初步探讨在不损伤黏膜层的情况下,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在腹腔镜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定位和黏膜下注射后,在腹腔镜下行不损伤黏膜层的肿瘤剥除术,回顾性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3.4±15.8)rain,术中出血(15.2~3.5)mL。患者均未放置胃管,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1.6±0.5)d,术后住院时间(3.3±0.6)d;术后所有标本假包膜完整,病理均为胃间质瘤,其中12例极低危险度,2例低危险度,1例中危险度。结论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短期治疗效果满意,并且术后康复快,符合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理念,是胃小间质瘤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胃小间质瘤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突触可塑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书仪 孙洁 +3 位作者 郭爱 陈沿霖 宋奇骏 邓艳秋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07-611,共5页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神经元持续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特异性数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它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基础,在神经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传递和结构可塑性,二者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有密...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神经元持续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特异性数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它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基础,在神经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传递和结构可塑性,二者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突触相关蛋白、神经递质以及神经受体和离子在AD脑内的改变,探讨突触可塑性在A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为研究AD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可塑性 LTP 突触相关蛋白 神经递质 NMDAR CA^2+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中的BRAF基因突变 被引量:13
4
作者 关剑 唐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约15%结直肠癌患者有BRAF基因突变。BRAF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抑制促凋亡因子BIM,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结直肠癌的"锯齿状"成瘤途径,即"畸形隐窝灶-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途径。BRAF基因突变参与这条途径并与... 约15%结直肠癌患者有BRAF基因突变。BRAF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抑制促凋亡因子BIM,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结直肠癌的"锯齿状"成瘤途径,即"畸形隐窝灶-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途径。BRAF基因突变参与这条途径并与CpG岛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均有密切关系。KRAS基因状态为预测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临床疗效的分子标记物,有研究发现一部分KRAS未发现突变而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患者对爱必妥等药物也无效,故野生型BRAF基因对爱必妥等药物的有效性也是必需的。近年来也出现针对突变型KRAS和BRAF的分子靶向抑制剂,除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使有BRAF/KRAS突变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RAF KRAS 锯齿状腺瘤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唐涛 王莉 +1 位作者 王刚 范嫏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2-94,i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15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81%,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15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81%,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的子宫肌壁间,内膜下少见;2例呈弥漫性生长,13例呈结节状,结节直径0.5~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增生,分为丛状型、腺管型、脉管型及囊肿型。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表型:AE1/AE3、vimentin和calretinin(+),CEA、ER、PR和CD31(-)。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支持间皮起源,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瘤样瘤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不同时间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疗效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瑞鹏 李健 +4 位作者 王凤玮 张志华 尉皓 唐涛 张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联合治疗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NHT)的理想方案。方法诊断明确的局部晚期(T3~T4N0M0)前列腺癌患者60例,均采用NHT联合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联合治疗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NHT)的理想方案。方法诊断明确的局部晚期(T3~T4N0M0)前列腺癌患者60例,均采用NHT联合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根据放疗前NHT时间不同,分为2周NHT(A组)、3个月NHT(B组)和6个月NHT组(C组)。内分泌治疗持续时间为NHT开始至IMRT结束后12个月。NHT结束后检测血清PSA、经直肠超声下前列腺体积和Qmax。放疗结束后每3个月检查上述指标。结果3组患者NHT后PSA中位数分别下降至24.88、0.20和0.07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0.05),其中B组缩小20.8%,C组缩小39.5%;B组、C组Qmax分别为(11.70±2.81)和(14.45±2.61)ml/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内分泌联合放疗后12个月,3组间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B组〈A组;B、C组前列腺体积缩小较A组明显(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Qmax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B组〉A组。结论NHT联合IMRT是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放疗前NHT治疗时间至少应达到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局部晚期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调强放疗 前列腺特异抗原
原文传递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涛 关剑 +2 位作者 王刚 肖兰 王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3例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本组男4例,女9...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3例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本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口脱出肿物、肛门坠胀和肛周疼痛。临床误诊率为100%。肿物距肛缘1-4cm,肉眼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溃疡型及平坦型,镜下形态多样,以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为主,11例检见黑色素颗粒。结论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临床误诊率高,病理活检难以准确分型,S-100、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且特异性高,特别是对于无色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误诊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远程病理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华 曹雅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远程医学(tele medicine)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技术,对医学资料和信息进行传输的一门新兴学科。远程病理是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远程会诊、远程教学以及异地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远程会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突... 远程医学(tele medicine)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技术,对医学资料和信息进行传输的一门新兴学科。远程病理是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远程会诊、远程教学以及异地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远程会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突破地域障碍,显著提高会诊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病情的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学 病理学诊断 计算机图像处理 远程会诊 通讯技术 新兴学科 医学资料 远程病理
原文传递
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范嫏娣 唐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69-372,I095I096,共5页
按WHO(1999)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组织分型 ,系统介绍各种类型肿瘤具有代表性的免疫组化抗体的表达性及其应用价值 ,特别着重介绍近年新涌现抗体的应用。
关键词 瘤样病变 卵巢肿瘤 应用价值 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分型 WH0 表达 种类
下载PDF
T2NOM0期结直肠癌339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彬 俞林 +2 位作者 赵丽中 张丽 马东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T2NOM0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2NO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 目的探讨影响T2NOM0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2NO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行生存率比较,用Cox模型做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0%、68.9%,与预后相关的单因素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分化不良和含有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成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分化不良和微小浸润乳头状癌成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分化不良和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成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肿瘤转移 分化 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与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伴发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5,共3页
大多数散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具有c-kit基因或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的突变,最常发生于胃,其次是小肠、肛门直肠等。通常单发,偶见多发。部分多发性GIST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有关。NF... 大多数散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具有c-kit基因或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的突变,最常发生于胃,其次是小肠、肛门直肠等。通常单发,偶见多发。部分多发性GIST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有关。NF1可伴发多种病变,GIST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与NF1相关的胃肠道肿瘤,NF1患者发生GIST的危险性明显提高,多项研究证实:NF1伴发的GIST与散发性GIST在临床病理、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状态等方面均有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表现为多中心发生、好发于小肠,瘤细胞呈梭形,缺乏KIT及PDGFRA突变,不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产生应答,大多数临床经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小肠间质瘤 预后 c-kit基因突变 PDGFRA基因突变
下载PDF
矽肺肺泡巨噬细胞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表达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小惠 王献华 +1 位作者 张丽 杨方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AM)是否通过影响肺成纤维细胞(FB)胶原的表达,参与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矽肺患者AM,经SiO2体外刺激18h收集培养上清,与人胚肺FB共同孵育6、12、18、24、36、48、72h,用^3H-脯氨酸掺...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AM)是否通过影响肺成纤维细胞(FB)胶原的表达,参与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矽肺患者AM,经SiO2体外刺激18h收集培养上清,与人胚肺FB共同孵育6、12、18、24、36、48、72h,用^3H-脯氨酸掺入检测48h胶原的合成与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时间点Ⅰ型胶原表达。结果经SiO2刺激矽肺患者AM培养上清,可使FB中Ⅰ型胶原的表达增高,实验组48h细胞内、外3H-脯氨酸掺入值分别为1259.500±73.879、790.500±70.31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积分光密度值为0.341±0.011,Western blot条带扫描灰度值为14.218±0.342,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A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SiO2可通过AM介导影响FB中Ⅰ型胶原表达,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Ⅰ型胶原
原文传递
50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胜水 范嫏娣 +1 位作者 唐涛 郭东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3,8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多成分分化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50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6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0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11例、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3例)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其多成分分化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50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6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0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11例、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3例)的临床、病理、合并症、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不同类型肿瘤均有部分病例伴多成分分化,(12例伴平滑肌分化、10例伴性索样分化、1例伴纤维分化、1例伴纤维粘液样分化、1例伴上皮样分化,其中10例同时伴两种分化成分)。50例中有9例伴发子宫平滑肌瘤(其中1例同时伴发腺瘤样瘤,1例伴发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论:不同类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均可伴发多成分分化及其他类型肿瘤,具备多样性病理形态特征,肿瘤有无浸润及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数量是确定本瘤性质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混合瘤
下载PDF
26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宇永军 张诗武 +3 位作者 李玉玮 许晨 张培达 张锡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8月天津市人民医院265例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临床症状、原发部位、病理诊断、治疗情况和预后随访情况...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8月天津市人民医院265例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临床症状、原发部位、病理诊断、治疗情况和预后随访情况。结果 265例NETs患者中男160例,女105例,平均发病年龄(55.8±2.7)岁,发病高峰55~65岁。发病部位主要位于结直肠127例(47.9%),肺部59例(22.3%),胃21例(7.8%),阑尾15例(5.7%),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及胰腺)10例(3.8%),乳腺11例(4.2%),颈部10例(3.8%),其他部位12例(4.5%)。各个不同部位患者的就诊症状各不相同。结直肠患者主要是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便血等。肺原发患者多表现为咳嗽或痰中带血。胃、阑尾或小肠原发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胀等不适。病理诊断G1期186例(70.2%),G2期54例(20.4%),G3期25例(9.4%)。免疫组化显示突触素(Syn)阳性228例(86.4%),嗜铬粒蛋白A(Cg A)阳性102例(38.5%),CD56阳性74例(27.9%)。23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87.5%),28例患者接受了放疗或化疗治疗(10.6%),5例患者未行治疗。198例患者完成至少1次随访,随访率74.7%,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G1期随访患者中无肿瘤相关性死亡;G2期有6例肿瘤相关性死亡;G3期中有19例肿瘤相关性死亡。所有肿瘤相关性死亡患者中23例发生了转移。神经内分泌瘤(G1+G2)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神经内分泌癌(G3)(Log rankχ2=13.774,P<0.01)。结论 NETs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不同部位的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消化道特别是结直肠是高发部位;病理分期越晚的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临床表现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分级: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龙春 李一鸣 +5 位作者 孙超 包翠萍 杨筠 张明庆 杨正多 钟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94,10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regression grade,mrTRG)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129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regression grade,mrTRG)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129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长程同步放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分别于同步放化疗前1周及结束后4周进行MRI扫描。以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athologic tumor regression grade,pTRG)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TRG的诊断效能。采用分层分析,评估不同MR因素[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T分期、T2WI高信号、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侵犯阳性(MRF+)、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阳性(EMVI+)]对mrTRG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单独采用T2WI进行评估,mrTRG 1~2级57例,3~5级72例。采用T2WI联合DWI进行评估,mrTRG 1~2级70例,3~5级59例。病理结果显示,pTRG 0~1级66例,2~3级63例。mrTRG与pTRG间一致性中等(单纯T2WI:Kappa=0.602,P<0.001;T2WI+DWI:Kappa=0.693,P<0.001)。与单纯T2WI相比,T2WI联合DWI提高了mrTRG的敏感度(86.4%vs.82.9%)、特异度(83.9%vs.77.1%)、阴性预测值(89.7%vs.79.4%)、约登指数(70.3%vs.60.0%)、总符合率(84.9%vs.80.2%)。T分期高、T2WI高信号、MRF+、EMVI+使mrTRG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总符合率不同程度减低(T2WI高信号对mrTRG的敏感度影响除外)。结论T2WI联合DWI能够提高mrTRG的诊断效能,新辅助放化疗前T分期高、T2WI高信号、MRF+、EMVI+会降低mrTRG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退缩分级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多形性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涛 范嫏娣 林建韶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57-459,I0021,共4页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是脂肪肉瘤中一种罕见类型,具有生长迅速、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因其肿瘤背景差别较大,日常工作中容易误诊。本文根据WHO(2002)软组织肿瘤病理学分类对多形性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较...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是脂肪肉瘤中一种罕见类型,具有生长迅速、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因其肿瘤背景差别较大,日常工作中容易误诊。本文根据WHO(2002)软组织肿瘤病理学分类对多形性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并对其鉴别诊断及预后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 病理
下载PDF
初诊漏诊肛门、直肠梅毒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涛 张乃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讨其具有诊断提示性意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避免漏诊或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表现,与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相结合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全部病例初诊...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讨其具有诊断提示性意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避免漏诊或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表现,与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相结合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全部病例初诊时临床、病理均误诊。组织学表现为皮肤、黏膜糜烂或溃疡,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上皮内微脓肿及隐窝微脓肿。溃疡周围或鳞状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或直肠黏膜固有腺体减少,溃疡底部及周围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7例出现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组织并初期纤维化,淋巴滤泡旺炽性反应性增生,小血管增生并大量浆细胞围管性浸润5,例出现明显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其中6例散在朗罕巨细胞及上皮样细胞肉芽肿,5例呈现浆细胞围神经浸润。实验室检查均呈现TP-Ab阳性,RPR效价均>1∶32,提示为梅毒感染活动期,最终诊断Ⅰ期梅毒硬下疳10例,Ⅱ期梅毒扁平湿疣2例。结论肛门、直肠梅毒临床极易误诊,病理学表现具有诊断提示性意义,临床及病理医师提高对梅毒病变的认识,将其列入常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同时借助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可减少或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肛门直肠疾病 病理学
下载PDF
Linc0015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文君 张雪松 +3 位作者 孙娟 夏英鹏 朱如森 张诗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linc0015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26骨肉瘤患者癌组织、远癌的正常骨组织及SaoS2、U2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linc0015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26骨肉瘤患者癌组织、远癌的正常骨组织及SaoS2、U2OS、HOS、MG63骨肉瘤细胞株及正常骨细胞株hFOB1.19中linc00152的差达水平,分析linc00152在不同的组织及细胞株中的差异表达.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骨肉瘤细胞株中linc00152表达,比较下调前后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情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人骨肉瘤细胞(SaoS2、U2OS、HOS及MG63)中linc0015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23 ±2.11,5.02±1.89,4.21 ±1.51和3.75±1.52,显著高于正常骨细胞株hFOB1.19(1.21±0.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58,P<0.01).26例骨肉瘤患者中,肿瘤组织与正常骨组织中linc0015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2±1.81和1.97±1.03,肿瘤组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0,P<0.01).在人骨肉瘤细胞SaoS2细胞内转染针对linc00152的小干扰RNA (si_00152)及无关序列(si_nc),发现SaoS2细胞下调linc00152表达后,其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穿膜能力显著降低.结论lncRNA linc00152在入骨肉瘤组织及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增高,并参与了细胞增殖及迁移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linc00152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雅静 曹海光 范嫏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305-1307,共3页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卵巢妊娠黄体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嫏娣 王展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0-133,i0015,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从临床症状、生化测定、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观察1例卵巢妊娠黄体瘤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妊娠终期剖宫产术中,发现双侧卵巢呈结节性增大,由肥硕黄体细胞组成,行双侧卵...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从临床症状、生化测定、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观察1例卵巢妊娠黄体瘤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妊娠终期剖宫产术中,发现双侧卵巢呈结节性增大,由肥硕黄体细胞组成,行双侧卵巢肿物剥离术,经冷冻切片确诊。术后当日测定血清睾酮值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免疫组化:hPL、-αinhibin(+),hCG(-)。术后1个月血清睾酮值下降5.23 nmol/L。男性化症状逐渐消退,分娩男性婴儿,未见异常。结论卵巢妊娠黄体瘤罕见,属卵巢瘤样病变,容易漏诊,须与卵巢妊娠黄体、高反应黄体、类固醇细胞瘤、黄素化粒层细胞瘤及克根堡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瘤样病变 妊娠黄体瘤 卵巢妊娠黄体瘤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