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9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网压裂控制条件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胡永全 贾锁刚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烨 米强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控制条件,低渗一致密储层是采用缝网压裂的前提。阐述了形成缝网的工艺条件:低黏流体是诱发复杂裂缝网络的前提,较高净压力(系数)是提高缝网波及区域的工艺手段;对比了常规压裂与缝网压裂改造理念的的差异,为正确判别和使用缝网压裂提供了思路。明确提出了缝网压裂的控制条件,对于指导缝网压裂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人工裂缝 网络裂缝 改造体积 页岩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及向量自回归机器学习模型的水驱油藏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瑞 贾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MTS)及向量自回归(VAR)机器学习模型的水驱油藏产量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该方法在井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TS分析对注采井组数据进行优选,并将井组内不同采出井产油量及注入井注水量作为彼此相关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MTS)及向量自回归(VAR)机器学习模型的水驱油藏产量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该方法在井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TS分析对注采井组数据进行优选,并将井组内不同采出井产油量及注入井注水量作为彼此相关的时间序列,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多个时间序列中提取出相互作用规律,挖掘注采井间流量的依赖关系从而进行产量预测。水驱油藏历史生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结果相比,机器学习模型产量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精度,同时不确定性分析提升了预测结果的安全性。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对注入井的采油贡献量进行评价,可为注水开发方案调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产量预测 机器学习 多变量时间序列 向量自回归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川江 舒政 +2 位作者 叶仲斌 陈洪 刘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32-336,340,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溶剂萃取处理技术、生物修复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处理技术等,并就含油污泥有效处理的发展作了探讨。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机械分离 热处理 溶剂萃取 生物修复
下载PDF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吕军 钟水清 +2 位作者 刘若冰 熊继有 杨令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5,81,共3页
在实际的钻井过程中,如果出现井壁失稳现象,单纯提高钻井液的密度使井眼重新达到稳定状态,会造成其它方面的一些钻井工程问题,如压差卡钻、降低钻进速度等,更严重的是如果已经揭开了油气层,会对油气层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是否可以通过调... 在实际的钻井过程中,如果出现井壁失稳现象,单纯提高钻井液的密度使井眼重新达到稳定状态,会造成其它方面的一些钻井工程问题,如压差卡钻、降低钻进速度等,更严重的是如果已经揭开了油气层,会对油气层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是否可以通过调节钻井液的其它性能来达到井壁稳定的目的,为此收集了大港油田北大港断裂带、唐家河断鼻、南大港断块、板北断块、舍女寺断鼻等五个区块的现场钻井液性能参数及相应井段的井径数据,通过统计回归的方法研究了钻井液密度、粘度、API滤失量、滤饼厚度、排量与井眼扩大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这些钻井液性能对井壁稳定的敏感性,得出钻井液的密度、API滤失量是影响井壁稳定性的敏感性因素,钻井液的粘度是次敏感性因素,滤饼厚度和排量是非敏感性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钻井液 性能 井壁稳定 大港油田
下载PDF
射孔完井方式下大位移井压裂裂缝起裂压力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建春 邓燕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压裂改造技术是实现大位移井经济高效开采的重要技术手段。大位移井压裂裂缝的起裂位置、裂缝初始方位和起裂压力是影响压裂施工成败和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斜井和水平井的裂缝起裂机理研究较多,但对大位移井在射孔完井方... 压裂改造技术是实现大位移井经济高效开采的重要技术手段。大位移井压裂裂缝的起裂位置、裂缝初始方位和起裂压力是影响压裂施工成败和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斜井和水平井的裂缝起裂机理研究较多,但对大位移井在射孔完井方式下的裂缝起裂研究未见报道。大位移井筒周围岩石实际受力状态非常复杂,裂缝起裂方向与最终扩展方向不尽相同,目前使用斜井或水平井甚至直井的破裂压力计算公式来设计计算偏差很大。文章利用广义平面应变理论和多孔弹性理论,综合考虑了孔隙度、孔隙压力和岩石抗张强度对压裂裂缝起裂的影响,基于两孔相交应力集中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射孔完井方式下大位移井井壁处的应力场及起裂判断依据,获得了大位移井压裂缝起裂压力。将垂直井和水平井作为特例,所提供的大位移井压裂缝起裂压力通过数学简化,与文献公布的垂直井和水平井起裂压力计算公式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定向井 射孔 破裂压力 应力 分布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稠油石油酸盐及其对稠油乳化降粘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盈贤 唐晓东 +3 位作者 孟科全 陈广明 胡星琪 刘冬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09-1412,共4页
以辽河稠油为原料,采用脱酸剂法,对稠油中的石油酸进行抽提,然后分离出石油酸盐回注到稠油中,进行乳化降粘。考察了复合萃取剂用量、抽提相分离温度、相分离时间、脱酸剂油比、碱酸摩尔比及萃取次数等因素对抽提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抽... 以辽河稠油为原料,采用脱酸剂法,对稠油中的石油酸进行抽提,然后分离出石油酸盐回注到稠油中,进行乳化降粘。考察了复合萃取剂用量、抽提相分离温度、相分离时间、脱酸剂油比、碱酸摩尔比及萃取次数等因素对抽提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抽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萃取剂用量60%,碱酸摩尔比1.0,剂油比2.0,80℃保温分相2 h,在该条件下,分三级萃取,环烷酸抽提效率达到92.20%,脱酸剂收率可达96.18%;并测试了石油酸盐对稠油的乳化降粘性能,结果表明,稠油石油酸盐与其它表面活性剂进行简单复配,对辽河稠油和渤海稠油等环烷基或中间基稠油有明显的乳化降粘效果,降粘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石油酸盐 抽提 乳化降粘
下载PDF
裂缝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广东 刘建仪 +4 位作者 李祖友 岳建伟 荣宁 廖建华 汪佐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6,共2页
在均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假设之一是气藏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是均匀分布的,对于基质和裂缝具有相似的储集能力的裂缝气藏,这个假设不再成立,由于裂缝的压缩性比基质要高,裂缝和基质的孔隙度值随压力的变化不相同,裂缝和基... 在均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假设之一是气藏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是均匀分布的,对于基质和裂缝具有相似的储集能力的裂缝气藏,这个假设不再成立,由于裂缝的压缩性比基质要高,裂缝和基质的孔隙度值随压力的变化不相同,裂缝和基质中的束缚水饱和度也不相同,所以在裂缝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考虑双孔隙系统,分别考虑裂缝和基质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据此推导了一种新的裂缝性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实例计算表明,采用该方程可有效计算气田储量,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方程 气藏 裂缝(岩石) 封闭油气藏 储量计算
下载PDF
高压气井多封隔器完井管柱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智 王波 +2 位作者 李中 李炎军 张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178,共7页
带多封隔器的完井管柱是Norsok D010规范推荐的高温高压气井完井管柱中的重要类型,但是多封隔器完井管柱结构在井下工况中的受力和变形较单一结构管柱更为复杂,并且多封隔器之间局部的圈闭压力可能导致管柱损坏。为此,针对多封隔器管柱... 带多封隔器的完井管柱是Norsok D010规范推荐的高温高压气井完井管柱中的重要类型,但是多封隔器完井管柱结构在井下工况中的受力和变形较单一结构管柱更为复杂,并且多封隔器之间局部的圈闭压力可能导致管柱损坏。为此,针对多封隔器管柱结构特点,建立了考虑端面效应、热胀冷缩效应、形变效应、螺旋和正弦屈曲效应影响的管柱变形和受力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开展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封隔器在井筒中的位置以及井筒温度压力对整个管柱的受力和变形影响较大,在多封隔器复合管柱设计和安全评价时需要考虑多封隔器对管柱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力学研究 完井管柱 轴向变形 高温高压气井
下载PDF
CO2吞吐井套管腐蚀规律及极限吞吐轮次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智 宋闯 +2 位作者 窦雪锋 杨昆 丁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43,共9页
部分老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为提高采收率,在注水开发中陆续配套实施了二氧化碳吞吐工艺,使得采出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井筒管柱造成严重腐蚀,引起管柱强度降低,腐蚀穿孔甚至管柱断裂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热、动... 部分老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为提高采收率,在注水开发中陆续配套实施了二氧化碳吞吐工艺,使得采出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井筒管柱造成严重腐蚀,引起管柱强度降低,腐蚀穿孔甚至管柱断裂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基于电化学腐蚀的热、动力学原理和管柱力学相关理论,结合现场实际工况,考虑温度、压力、含水率、CO2分压、流速、井斜角、pH值等因素的影响,采用腐蚀预测模型计算得到了二氧化碳吞吐井不同阶段的腐蚀速度。建立了腐蚀后剩余强度计算方法及极限吞吐轮次计算方法,开展了大量模拟计算,得到了在该吞吐井腐蚀条件下注气、焖井、放压和生产4个阶段的套管腐蚀规律、剩余壁厚及该井的极限吞吐轮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CO2吞吐 二氧化碳腐蚀 剩余强度 极限吞吐轮次
下载PDF
大庆某低渗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勇 孙雷 +1 位作者 孙良田 潘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99-901,912,共4页
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之一是在油藏中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低温氧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将对油藏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RUSKA2370-601PVT筒中进行的大庆某低渗油田原油与空气恒温恒压氧化反应实验数据,获得轻质... 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之一是在油藏中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低温氧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将对油藏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RUSKA2370-601PVT筒中进行的大庆某低渗油田原油与空气恒温恒压氧化反应实验数据,获得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原油氧化反应为零级反应;21 MPa,87℃时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KO2为1.2255×10-4mol/(mL.h),21 MPa,127℃时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KO2为7.0101×10-4mol/(mL.h),原油样品的阿仑尼乌斯活化能Ea为52.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氧化反应 提高采收率 注空气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酸处理降低储层破裂压力机理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曾凡辉 刘林 +2 位作者 郭建春 林立世 王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压裂改造是提高低渗透油气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而地层破裂是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在低渗透储层的改造过程中,由于储层段埋藏深、构造应力异常、泥质含量高、钻完井过程中地层伤害严重等原因,某些井层破裂压力异常高,导致了施工失败。以... 压裂改造是提高低渗透油气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而地层破裂是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在低渗透储层的改造过程中,由于储层段埋藏深、构造应力异常、泥质含量高、钻完井过程中地层伤害严重等原因,某些井层破裂压力异常高,导致了施工失败。以砂岩岩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标准、泥浆污染及酸处理前后岩样的微观、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测试实验,分析了酸处理降低储层破裂压力的机理。该项技术在川西须家河致密气藏的改造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保证了储层改造的顺利实施,充分证明了酸处理降低储层破裂压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压裂改造 异常高破裂压力 酸处理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中国致密油储层改造理念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立强 牟媚 +2 位作者 罗志锋 刘平礼 邹东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中国致密油分布广泛,地质资源总量可观,对于中国能源安全和供给至关重要。但与国外致密油区相比,中国致密油陆相多期沉积,互层明显、物性更差、单个油区资源量相对偏小,给储层改造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针对中国致密油储层由于受到改造技... 中国致密油分布广泛,地质资源总量可观,对于中国能源安全和供给至关重要。但与国外致密油区相比,中国致密油陆相多期沉积,互层明显、物性更差、单个油区资源量相对偏小,给储层改造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针对中国致密油储层由于受到改造技术与理念的制约,尚未实现规模化开发这一问题,在充分分析国外成功先进改造技术及理念基础上,结合中国致密油储层特征和改造技术现状,全面剖析了中国致密油储层改造技术难点,探讨了大规模效益开发中国致密油储层改造技术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国外致密油成功开发的关键因素在于利于改造的储层条件、长水平段快速钻井技术及长水平井多簇多段多级压裂技术全面应用。指出中国应持续进行地质力学、裂缝起裂及缝网扩展延伸机理及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惯性思维,探索新的致密油储层改造模式,强化攻关试验,并不断地借鉴消化、集成国际先进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国致密油储层改造的主体技术系列,力争实现中国致密油高效、经济规模开发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改造理念 改造技术展望 水平井 储层改造
下载PDF
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蒋海 杨兆中 +2 位作者 胡月华 李小刚 孙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参数是影响循环注气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为深入了解不同的注入参数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针对大涝坝凝析气藏的特征开展了注气可行性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入介质、注入方式、注入时机、注采比等... 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参数是影响循环注气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为深入了解不同的注入参数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针对大涝坝凝析气藏的特征开展了注气可行性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入介质、注入方式、注入时机、注采比等参数对凝析气藏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优选了注入参数.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参数后的注气开发方式可明显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同时可提高天然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循环注气 注气参数优化 采收率
下载PDF
多功能防窜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滕学清 刘洋 +2 位作者 杨成新 郭小阳 李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4,214,共4页
为解决固井后初次气窜问题,从阻止气体发生界面窜流和基体内窜流入手,提出了短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高气侵阻力、低体积收缩率防窜水泥浆体系设计思想。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室内实验,通过添加防窜剂A1和A2优化水泥浆性能,对比2#成熟防... 为解决固井后初次气窜问题,从阻止气体发生界面窜流和基体内窜流入手,提出了短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高气侵阻力、低体积收缩率防窜水泥浆体系设计思想。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室内实验,通过添加防窜剂A1和A2优化水泥浆性能,对比2#成熟防窜水泥浆体系和3#普通水泥浆体系的3个防窜关键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设计出的1#多功能防窜水泥浆体系防窜性能更为优良。1#水泥浆在高压气井D2–7获得成功应用,固井合格率达到了88%,后期生产作业也未发现环空带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窜 水泥浆 静胶凝强度 气侵阻力 体积收缩率
下载PDF
高温深井环境下水泥环完整性模拟评价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宁 杜建波 +3 位作者 艾正青 郭小阳 刘健 张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研究水泥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建立评价水泥环完整性的实验装置和方法。通过应力等效方式将实际井筒水泥环承受的工况载荷等效到模拟井筒水泥环上,以通气验窜方式检验水泥环失效情况,利用CT扫描技术探测水泥环内部结构,揭示其失效机理,... 研究水泥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建立评价水泥环完整性的实验装置和方法。通过应力等效方式将实际井筒水泥环承受的工况载荷等效到模拟井筒水泥环上,以通气验窜方式检验水泥环失效情况,利用CT扫描技术探测水泥环内部结构,揭示其失效机理,建立一套水泥环完整性的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对西部某油田深井高温高应力环境下水泥环受载进行模拟实验,当地层压力一定时,套管内压力从12 MPa升至57 MPa后再下降过程中,未见气泡;保持套管内压不变,降低地层压力,当压力降低到一定值时,检测有气泡冒出,观察发现水泥环上、下端面及侧表面未见明显裂纹,但与水泥环胶结紧密的套管能自由脱出,揭示了水泥环失效机理为水泥石韧性不足导致套管水泥环胶结面失效,产生了微环隙。根据CT扫描分析可得,水泥环试样界面孔隙体积减少67.97%,同时水泥环界面出现的环隙体积约为3 061 mm3,占界面总体积的9.51%,水泥环界面体积减少2.21%,证实出现了微环隙。从材料改性角度入手提高水泥石韧性,最终优选出加量为0.2%碳纤维水泥浆配方。该方法可为油田水泥环的评价及水泥环材料改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环 完整性 评价装置 材料改性
下载PDF
聚合物类油井水泥缓凝剂的研究现状概述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娅 李明 +2 位作者 郭子涵 刘萌 郭小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6,3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类聚合物、非AMPS类聚合物和复配聚合物三类油井水泥缓凝剂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现今油井水泥聚合物缓凝剂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了聚合物缓凝剂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温度敏...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类聚合物、非AMPS类聚合物和复配聚合物三类油井水泥缓凝剂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现今油井水泥聚合物缓凝剂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了聚合物缓凝剂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温度敏感性大,温度适用范围小,稠化曲线线形异常,对高温沉降稳定性和水泥石强度发展影响大等问题。提出油井水泥缓凝剂的发展方向主要侧重于开发智能缓凝剂、可降解缓凝剂,以适应油田固井需求,保证固井质量稳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外加剂 缓凝剂 聚合物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预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翔宇 王俊瑞 +2 位作者 夏宏泉 龚明 张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104,共7页
由于钻井液污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单一的函数关系对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加以预测。灰色理论认为一切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区域内变化的灰色过程,众多离散的信息总可以发掘出其潜在规律。研究表明,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与地层孔... 由于钻井液污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单一的函数关系对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加以预测。灰色理论认为一切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区域内变化的灰色过程,众多离散的信息总可以发掘出其潜在规律。研究表明,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与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电性、井筒压差、泥浆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把与影响钻井液污染深度的诸多参数看成观测值,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钻井液污染深度的灰色静态和动态预测模型,并编写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钻井液污染储层深度预测程序。同时通过对塔中某井钻井液污染深度的定量预测,给出了基于灰色理论预测钻井液污染深度可信度的判断标准,为实现钻井液污染深度的随钻实时化、快速化、智能化预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污染深度 灰色系统理论 可信度 判断标准 实例分析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分布特征及有利勘探区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路 付立 +2 位作者 瞿建华 谢安 陆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8,216,共9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井下钻遇白垩系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各套砂层物性良好,且都具有不同程度油气显示。通过多井精细砂层联井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三维地震...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井下钻遇白垩系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各套砂层物性良好,且都具有不同程度油气显示。通过多井精细砂层联井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井下钻遇各砂层厚度与岩性特征,对各砂层组进行地震识别、对比与精细解释,识别出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在车排子地区的地层超覆尖灭线,该尖灭线围绕车排子凸起呈环带状分布。利用地震分频和地震反演方法验证了清水河组砂层由东向西沿车排子凸起超覆尖灭特征。综合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和地震属性特征,对该地区清水河组油气勘探有利区进行预测,认为北西向断裂与白垩系清水河组地层超覆尖灭线匹配良好,且三角洲比较发育区应是该地区清水河组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清水河组 超覆尖灭带 地层分布特征
下载PDF
库车山前井防漏固井方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早元 支亚靓 +1 位作者 邓智中 郭小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106-107,共4页
由于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地区目的层深、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该地区的井在固井过程中时常发生漏失事故,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基于此问题,对整个固井期间产生激动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钻井液性能、环空间隙、钻具和套管下放速度、排... 由于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地区目的层深、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该地区的井在固井过程中时常发生漏失事故,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基于此问题,对整个固井期间产生激动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钻井液性能、环空间隙、钻具和套管下放速度、排量以及井浆流变性能对激动压力的影响,得出环空间隙越小激动压力越大,建议不得小于20mm;降低钻井液屈服值能减小破坏胶凝结构产生的激动压力;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套管下放速度计算模型以及提升循环排量频率的概念和控制方法 ;调整井浆的流变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中产生的摩阻,并依此提出了注替排量的计算模型。现场应用表明,该套防漏固井方法对库车山前地区井的防漏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固井 激动压力 防漏 中完期间
下载PDF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分段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春明 胡峰 刘哲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5期5-9,75,共5页
从压裂裂缝与储层匹配性角度提出将酸压改造纳入油井的钻井、完井设计考虑中,根据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殊性提出了以缝洞体识别为主的分段优化依据和原则以及以地震资料识别为主的缝洞体识别技术,并介绍了水平井分段改造主要使用的工具... 从压裂裂缝与储层匹配性角度提出将酸压改造纳入油井的钻井、完井设计考虑中,根据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殊性提出了以缝洞体识别为主的分段优化依据和原则以及以地震资料识别为主的缝洞体识别技术,并介绍了水平井分段改造主要使用的工具,通过分段酸压技术的系统研究在塔中号气田62-11H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改造后初期日产油量接近200 tPd,而产水量却下降到40 m3Pd,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 水平井 分段酸压 缝洞体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