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广岩体南部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文雄 王树忠 +3 位作者 黄国龙 李伟林 沈渭洲 凌洪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诸广岩体南部的晚白垩世辉绿玢岩位于西部九峰岩体中部,呈近SN向展布。它具有较高的Al2O3(15·76%~18·70%),K2O(1·97%~3·17%),Na2O(4·20%~4·98%)含量和较低的TiO2(2·76%~2·84%),SiO2(46·75... 诸广岩体南部的晚白垩世辉绿玢岩位于西部九峰岩体中部,呈近SN向展布。它具有较高的Al2O3(15·76%~18·70%),K2O(1·97%~3·17%),Na2O(4·20%~4·98%)含量和较低的TiO2(2·76%~2·84%),SiO2(46·75%~50·41%)含量。所有样品Na2O>K2O(Na2O/K2O=1·37~2·13)、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Th)富集明显、Cr和Ni的含量明显低于原始玄武岩浆的参考值;样品中稀土总量较高(158·4×10-6~191·6×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6·45~6·56),基本无Eu异常(δEu=0·93~0·96),且具有低的εNd(t)值(-0·9^-2·2)、较高的(87Sr/86Sr)i值(0·71276~0·71312)和典型的Dupal异常铅特征。在Nd-Sr和Nd-Pb图解上,辉绿玢岩具有DMM和EMⅡ端员混合特征。这种富集特征不是由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与地壳物质之间的同化混染作用造成,而是归因于俯冲带流体对上覆地幔楔的交代改造。因此,诸广岩体南部的辉绿玢岩是在晚白垩世时期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环境下,由具有DMM和EMⅡ地幔端员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富集地幔 辉绿玢岩 诸广岩体 白垩纪 基性岩脉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