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5重力仪零漂改正及格值系数检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郝洪涛 李辉 +3 位作者 孙和平 周江存 王青华 魏东平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5-1271,共7页
利用分测线零漂改正方法和格值系数变化检测方法,对云南重力测区2014年两期CG-5重力仪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获得了该地区重力场变化,并用绝对重力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CG-5重力仪零漂率存在明显的随时间变化,C1169和C117... 利用分测线零漂改正方法和格值系数变化检测方法,对云南重力测区2014年两期CG-5重力仪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获得了该地区重力场变化,并用绝对重力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CG-5重力仪零漂率存在明显的随时间变化,C1169和C1170两台重力仪在第一期观测时间内呈近似线性的增大趋势,变化量达20×10^(-8) m·s^(-2)·h^(-1),第二期观测时间内则趋于稳定,经零漂改正后,观测数据联测精度明显提高;(2)C1170重力仪格值系数变化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量约为-0.000 100;(3)经格值系数改正后,获得的重力变化结果与绝对重力观测结果更为一致,重力场变化图像更为清楚地反映了昭通-鲁甸断裂两侧的差异变化和鲁甸6.5级地震的发震背景,验证了大地震一般发生在与主要活动断裂一致的重力场变化正负转换带上这一结论,说明本文所用方法能有效消除观测数据中的系统误差,有利于真实重力场变化信息的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5重力仪 零漂 格值系数 重力变化
原文传递
Topological-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rk Energy of the Cosmos as a “Halo” Energy of the Schrödinger Quantum Wave 被引量:23
2
作者 Mohamed S. El Naschie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3年第5期591-596,共6页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energy given by Einstein’s famous formula E = mc2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ositive energy of the quantum particle model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zero set. The second ...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energy given by Einstein’s famous formula E = mc2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ositive energy of the quantum particle model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zero se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negative energy of the quantum Schr?dinger wave model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empty set. We reason that the latter is nothing else but the so called missing dark energy of the universe which accounts for 94.45% of the total energy, in full agreement with the WMAP and Supernova cosmic measurement which was awarded the 2011 Nobel Prize in Physics. The dark energy of the quantum wave cannot be detected in the normal way because measurement collapses the quantum w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ENERGY NEGATIVE gravity NEGATIVE ENERGY of the QUANTUM WAVE Positive Ordinary ENERGY of the QUANTUM Particle ENERGY of the zero SET ENERGY of the Empty SET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ovel force control strategies to enhance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quality of aero-engine blades 被引量:19
3
作者 Xiaohu XU Dahu ZHU +2 位作者 Haiyang ZHANG Sijie YAN Han DI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368-2382,共15页
Robotic belt grinding has emerged as a finishing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for machining components with high surface finish and flexibility.The surface machining consistency,however,is difficult to be guaranteed in suc... Robotic belt grinding has emerged as a finishing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for machining components with high surface finish and flexibility.The surface machining consistency,however,is difficult to be guaranteed in such a process.To overcome this problem,a method of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combined with PI/PD control is proposed to be appli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geometries.Voltage signals are firstly obtained and transformed to force information with signal conditioning methods.Secondly,zero drift and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 to calibrate the F/T transducer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robot end-effector.Next,a force control strategy combining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with PI/PD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be employed in robotic abrasive belt grinding operations where the force control law is applied to the Z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 and the positon control law is used in the X direction of the tool frame.Then,the accuracy of the F/T transducer and the robotic force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force control in the robotic grinding process.Finally,two typical cases on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a test workpiece and an aero-engine blade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COMPENSATION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PI/PD CONTROL ROBOTIC BELT GRINDING zero DRIFT COMPENSATION
原文传递
零重力模拟气动悬挂系统的开发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路波 陶国良 刘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0-896,共7页
为了模拟低频空间结构动力学测试时的零重力环境,研制出一种高精度的气动悬挂系统,解决了系统设计中的气动关键技术问题.从系统设计角度分析了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参数对垂直悬挂频率的影响,以指导系统的低频设计.基于空气静压润... 为了模拟低频空间结构动力学测试时的零重力环境,研制出一种高精度的气动悬挂系统,解决了系统设计中的气动关键技术问题.从系统设计角度分析了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参数对垂直悬挂频率的影响,以指导系统的低频设计.基于空气静压润滑的原理,设计了内部供压节流孔支撑的无摩擦气缸以消除系统的摩擦力,建立了活塞和缸筒间隙内气体泄漏流动和径向承载能力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指出影响气缸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活塞间隙和节流孔尺寸.利用比例阀构建了压力控制系统以实现高精度的重力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气动悬挂系统可以满足低频、高精度和无摩擦的设计要求,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气动悬挂系统 无摩擦气缸 压力控制 泄漏
下载PDF
乘用车零重力座椅布置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程 《汽车文摘》 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零重力座椅人机布置要求,校核零重力座椅布置优化设计参数,总结了座椅设计开发优化方法。通过改善零重力座椅的人机参数,增添更多座椅使用模式,确保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并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座椅 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
下载PDF
视频空间相机Φ330mm口径主镜组件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宗轩 邢利娜 解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7,共6页
为满足视频空间相机中反射镜组件的轻量化、高刚度、高稳定性和短加工周期的要求,采用基于ZERODUR微晶玻璃的背部单拱形镜体轻量化方案,设计了一种外圆芯轴粘接的柔性支撑结构.通过有限元工程分析与基于响应面优化设计,确定了支撑结构... 为满足视频空间相机中反射镜组件的轻量化、高刚度、高稳定性和短加工周期的要求,采用基于ZERODUR微晶玻璃的背部单拱形镜体轻量化方案,设计了一种外圆芯轴粘接的柔性支撑结构.通过有限元工程分析与基于响应面优化设计,确定了支撑结构的最优尺寸.对反射镜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并完成了镜面的非球面光学加工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主镜组件的一阶自然频率为332.5 Hz,与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5%;主镜组件在绕光轴分别旋转0°、120°与240°方向进行光学检测时,面形精度均方根值均优于λ/40,实现了地面重力对反射镜面形检测零影响,组件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主镜组件 柔性支撑 有限元 光学检测 零重力
下载PDF
航天器交会对接中液体燃料晃动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天舒 苗楠 李俊峰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以航天器交会对接过程中的平移靠拢段作为背景,研究适用于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下液体运动的等效力学模型.以欧空局无人货运飞船(ATV,automatic transfer vehicle)中建立的等效模型为参考,提出一种适用于零/微重力球形贮箱中液体晃动的弹... 以航天器交会对接过程中的平移靠拢段作为背景,研究适用于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下液体运动的等效力学模型.以欧空局无人货运飞船(ATV,automatic transfer vehicle)中建立的等效模型为参考,提出一种适用于零/微重力球形贮箱中液体晃动的弹簧-质量等效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各个参数通过将基于CFD计算的参数辨识方法和用于常重力液体晃动的传统建模方法结合运用来获取.对该模型进行介绍,然后描述等效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并利用虚功率原理推导了晃动力和力矩的求解方程.通过与CFD软件Flow-3d的结果进行对比,对这种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动 等效力学模型 微重力 零重力 交会对接
下载PDF
碰撞工况下零重力姿态女性假人损伤对比分析
8
作者 张浩铭 王凯 +1 位作者 刘东春 陈勇旭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6期189-191,共3页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车辆内部相关结构部件被赋予了新的概念,比如“零重力座椅”,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座椅使自身处于平躺的姿态,使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肌肉以及腰椎的疲劳,但目前针对这种姿态的碰撞工...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车辆内部相关结构部件被赋予了新的概念,比如“零重力座椅”,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座椅使自身处于平躺的姿态,使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肌肉以及腰椎的疲劳,但目前针对这种姿态的碰撞工况研究和测试较少。本文依托模拟碰撞系统,搭建两种试验工况复现正面碰撞,对比分析了在正常坐姿以及零重力坐姿两种不同工况下5th女性假人损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滑车试验 假人损伤 零重力
下载PDF
零重力条件下低温射流抑制大尺寸液氢储罐热分层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斌 赵建福 +1 位作者 李凯 胡文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0-1182,共13页
液氢是一种常用的沸点低、易蒸发的空间低温推进剂.空间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对流被极大减弱,当推进剂储罐壁面存在局部漏热时,储罐内部气液两相流体系会出现环绕漏热源的热分层现象,引起局部过热沸腾,导致储罐内部压力急剧增大,危害系统结... 液氢是一种常用的沸点低、易蒸发的空间低温推进剂.空间微重力环境中浮力对流被极大减弱,当推进剂储罐壁面存在局部漏热时,储罐内部气液两相流体系会出现环绕漏热源的热分层现象,引起局部过热沸腾,导致储罐内部压力急剧增大,危害系统结构安全.利用低温射流抑制储罐热分层现象是一种有效手段.低温流体通过设置在储罐内部的射流喷嘴与储罐内部的流体混合,消减局部高温,实现温度的均匀化.采用全充满的二维大尺寸储罐模型,对零重力条件下液氢储罐内局部漏热引起的热分层现象开展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位于靠近储罐底部的漏热带以及出口衔接段漏热带漏热形成的局部热分层现象的抑制和消除,并研究了不同低温射流条件对于消除零重力条件下液氢储罐内部热分层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寸储罐,当采用圆形射流喷嘴且低温射流条件相同时,射流喷嘴的位置对罐体内部热分层消除效果影响不是很明显.当射流喷嘴位于储罐内部同一相对位置且入射流量相同时,圆形射流喷嘴因出流方向更集中,罐内流场演变更快,消除热分层比半球形射流喷嘴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低温推进剂 热分层 低温射流
下载PDF
基于Fuuzy控制的零重力操作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岚 张立勋 赵红菊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12期48-50,共3页
智能辅助设备(IAD)是一种被动式、可与操作者在一个作业空间实现人机合作作业的特种机器人,零重力操作是它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所研究的零重力操作系统,通过力传感器测得人对负载施加的力,根据所测力大小对电机进行控制,电机的输出经... 智能辅助设备(IAD)是一种被动式、可与操作者在一个作业空间实现人机合作作业的特种机器人,零重力操作是它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所研究的零重力操作系统,通过力传感器测得人对负载施加的力,根据所测力大小对电机进行控制,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器,驱动负载实现升降运动。在分析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零重力操作系统(包括电机、摩擦力在内)的数学模型。由于系统的非线性使系统的低速特性变差,因而本文研究了零重力操作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模糊控制 MATLAB 仿真
下载PDF
2009年阿合奇M_S5.5、阿图什M_S5.0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代芹 王晓强 +1 位作者 李杰 布艾杰尔.库尔班 《内陆地震》 201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计算分析了近2期流动重力资料,对2009年4月19日阿合奇发生的MS5.5地震和2009年4月22日阿图什发生的MS5.0地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的孕育与发生,都伴随着重力异常的出现,且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变化的零线附近和重力场反向... 计算分析了近2期流动重力资料,对2009年4月19日阿合奇发生的MS5.5地震和2009年4月22日阿图什发生的MS5.0地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的孕育与发生,都伴随着重力异常的出现,且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变化的零线附近和重力场反向回跳的转折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零线 流动重力
下载PDF
Gravity compensation method via magnetic quasi-zero stiffness combined with a quasi-zero deformation control strategy
12
作者 ZHOU Rui ZHOU YiFan +4 位作者 CHEN XueDong HOU WeiJie WANG Chang WANG Hao JIANG 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738-1748,共11页
Gravity compensation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a constant supporting force to fully or partly counteract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for ground verification to simulate the spacecraft dynamics in outer space with zero-or ... Gravity compensation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a constant supporting force to fully or partly counteract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for ground verification to simulate the spacecraft dynamics in outer space with zero-or micro-gravity. Gravity compensation is usually implemented via a very low stiffness suspension/supporting unit, and a servo system in series is adopted to extend the simulation range to hundreds of millimeters. The error of suspension force can be up to tens of Newton due to the contact/friction in the suspension/supporting unit and the error of the force/pressure sensor. It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for the ground verification of spacecraft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with extreme requirements, such as tons of payload and fine thrust in sub-Newtons. In this article, a novel gravity compensation method characterized by quasi-zero stiffness plus quasi-zero deformation(QZS-QZD) is proposed. A magnetic negative stiffness spring in parallel with positive springs and aerostatic bearing is adopted to form a QZS supporting unit, and disturbance forces, such as contact or friction, can be eliminat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QZS supporting unit is measured via a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the QZD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guarantee the force error of gravity compensation to be less than sub-newtons and irrelevant to the payload. The principle of gravity compensation with QZS-QZD is analyzed, and performance tests on a prototype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acecraft moves smoothly, the absolute force error is less than 0.5 N, the relative error of gravity compensation is less than 0.1%, and when collisions with other objects occur, the relative errors are 0.32% and 0.65%.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ravity compensation accuracy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compensation zero-gravity ground verification quasi-zero stiffness quasi-zero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液体推进剂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少英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1,共4页
根据大气层飞行环境与机动飞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环境与液体推进剂特点,分析了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保证重力场和失重状态下均无夹气液体输送、控制液体推进剂质心位移、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和重复使用等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要求。... 根据大气层飞行环境与机动飞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环境与液体推进剂特点,分析了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保证重力场和失重状态下均无夹气液体输送、控制液体推进剂质心位移、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和重复使用等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要求。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如包括无夹气输送、液体质心位移控制、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动力、参数确定和结构设计等管理模式确定,以及包括模型参数确定、模型、状态模拟和验证等的管理模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 重力场 失重 跨区域 液体推进剂管理
下载PDF
一种新型零重力铅衣辐射防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巧生 王松涛 +2 位作者 樊水平 王耀彬 李晖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0期19-21,25,共4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放射介入手术缺少防护手段以及铅防护衣的负重问题,研制一种新型零重力铅衣辐射防护系统。方法:该系统由万向底座、空心立柱、主副摇臂、悬坠体、铅衣挂架、缆线等装置组成。铅衣挂架及摇臂采用铝质轻体合金材料制作,底... 目的:为解决现有放射介入手术缺少防护手段以及铅防护衣的负重问题,研制一种新型零重力铅衣辐射防护系统。方法:该系统由万向底座、空心立柱、主副摇臂、悬坠体、铅衣挂架、缆线等装置组成。铅衣挂架及摇臂采用铝质轻体合金材料制作,底座采用铸造铁碳合金制作,以便增加稳定性。防护面罩选用1.25 mm Pb铅防护玻璃制成,整体框架以不锈钢材料制作。铅防护衣选择0.75 mm Pb新型超轻、超薄、超柔软铅防护材料制作。缆线选用直径为3.5 mm的钢丝绳制作。结果:该防护系统轻便实用,在保证辐射防护效果的同时,解决了放射介入工作者穿着铅衣的负重问题。结论:该系统操作、移动方便,性能可靠,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各类放射介入和植入类手术防护,对保护放射工作者的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铅衣 辐射防护
下载PDF
机器人交互作业中六维力传感器重力补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浩文 李坚 +2 位作者 王兵 张涛 管贻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1,共5页
为使用六维力传感器精确地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接触力,需对安装于机器人腕部的六维力传感器进行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通过对不同机器人姿态下末端执行器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力的等效原理,建立了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的计算模型,计... 为使用六维力传感器精确地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接触力,需对安装于机器人腕部的六维力传感器进行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通过对不同机器人姿态下末端执行器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力的等效原理,建立了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的计算模型,计算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参数,提出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方法。在此方法下,仅需最少3个不同的机器人姿态信息及相应的六维力信息,即可得任意机器人姿态下对力传感器及末端执行器进行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所需的参数。在静态实验中力和力矩平均相对误差均分别仅为2.07%和1.35%,在动态实验中分别仅为1.50%和0.75%。在实际恒力控制实验中,与采用未经重力补偿相比,经过补偿后能使机器人系统获得更好的力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零点校正 重力补偿 机器人力感知 力控制
下载PDF
失重状态下光盘机工作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水秀 吴兰 《光学仪器》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针对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星载光盘机的应用需求,着重分析了失重状态下光盘机的工作性能。分析指出失重影响的关键部件是小车运动部件;文章详细分析了失重状态下,光头运动部件寻道和聚焦的工作情形;并从这些分析得出结论,指出失重状态下... 针对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星载光盘机的应用需求,着重分析了失重状态下光盘机的工作性能。分析指出失重影响的关键部件是小车运动部件;文章详细分析了失重状态下,光头运动部件寻道和聚焦的工作情形;并从这些分析得出结论,指出失重状态下,光盘机仍能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小车运动 寻道 聚焦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零重力按摩椅椅架结构设计
17
作者 郑清 潘宏杰 +2 位作者 平忠源 陈国华 罗正义 《日用电器》 2022年第9期45-51,共7页
零重力按摩椅具有极佳的按摩体验,基于有限元的工程结构分析能极大地提高按摩椅椅架结构设计的效率并能辅助工程师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根据零重力按摩椅的特点,对其椅架进行了结构设计,结合按摩人体动力学,研究了按摩椅工作过程中的受力... 零重力按摩椅具有极佳的按摩体验,基于有限元的工程结构分析能极大地提高按摩椅椅架结构设计的效率并能辅助工程师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根据零重力按摩椅的特点,对其椅架进行了结构设计,结合按摩人体动力学,研究了按摩椅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且为保证按摩椅在特殊工况下不因外界冲击造成损坏,研究了按摩椅等效冲击条件。基于工作过程及特殊工况下的等效作用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椅架的强度和刚度,研究按摩椅结构强度薄弱处,并进行试验验证,为按摩椅椅架结构优化再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重力 按摩椅椅架 有限元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卫星天线展开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
18
作者 曲璠 张斌 +3 位作者 李思晗 范嘉辉 刘泽楠 贾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针对卫星天线展开提出的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需求,基于公理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根据设计对象的使用背景,将设计需求分解为基本功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三个方面;并根据功能映射得到了设计模型。同时对关键... 针对卫星天线展开提出的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需求,基于公理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根据设计对象的使用背景,将设计需求分解为基本功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三个方面;并根据功能映射得到了设计模型。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功能校核及经济性分析。采用公理化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模拟装置的设计需求,还可以提高模拟装置的开发效率、减小开发和维护成本,使装置在结构和性能方面上更加合理化。该模拟装置不仅实现了对卫星天线提供重力补偿和展开过程的监测,还可消除模拟装置对卫星天线展开系统的影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天线 零重力 公理设计 气浮导轨
下载PDF
按摩椅机架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冬冬 秦宝荣 +3 位作者 王郑兴 项秉乐 周辉 戴泽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3-746,共4页
针对人们对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按摩椅机架,基于三维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Adams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其功能性并为电动推杆的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Ansys Workbench环境对结构的关键部件进行有限... 针对人们对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按摩椅机架,基于三维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Adams对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其功能性并为电动推杆的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Ansys Workbench环境对结构的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制作实物样机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机架能够满足零重力和零靠墙的功能要求,结构强度和刚度符合测试标准,实验研究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相符合,从客观上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也为后续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架 数值分析 零重力 零靠墙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失重环境下圆柱形容器内稳态旋转液体的液面形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叮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A198-A201,共4页
1.引言 在航天高技术中,由于星体充液量的增大以及飞行器姿态指向精度的严格要求,从而液体晃动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重视。飞行器在外层空间正常飞行时,液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不能忽视表而张力的作用,静止自由液面呈特殊曲面,... 1.引言 在航天高技术中,由于星体充液量的增大以及飞行器姿态指向精度的严格要求,从而液体晃动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重视。飞行器在外层空间正常飞行时,液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不能忽视表而张力的作用,静止自由液面呈特殊曲面,其形状直接影响着液体的动力学特性由于卫星在入轨后处于稳定的自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失重 旋转液面体 液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