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0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被引量:
34
1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4,共11页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三个标记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而细密地表达一个动作行为的完整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
在
着
体标记
进行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
被引量:
15
2
作者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甲骨文“在”字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已很难将“在”字和动词点断而各自独立,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应该承认这些“在”字已是介词,“在”字动词和介词的分化,在商代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甲骨文
“
在
”
介词
古代语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句末助词“在”
被引量:
10
3
作者
黄晓雪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7,共6页
位于句末的助词"在"有四种语法意义:A、对事态出现某种变化加以确认;B、表静态持续;C、表动作进行;D、表确信或申明语气。本文认为A类和B类"在"由位于句末的"在这里/那里"语法化而来,C类"在"则...
位于句末的助词"在"有四种语法意义:A、对事态出现某种变化加以确认;B、表静态持续;C、表动作进行;D、表确信或申明语气。本文认为A类和B类"在"由位于句末的"在这里/那里"语法化而来,C类"在"则是B类"在"类化作用下的产物,D类"在"由位于句末的存在义动词"在"语法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助词
在
语法化
原文传递
谓词性结构的事件性和现代汉语进行体标记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王媛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45,329,共12页
对"在"和"着"的语义分析,长期的讨论只限于"动态/静态"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讨论新的语言事实以及一些争论较多的问题,提出(1)"动态/静态"的语义对立只适用于"在";(2)"着"...
对"在"和"着"的语义分析,长期的讨论只限于"动态/静态"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讨论新的语言事实以及一些争论较多的问题,提出(1)"动态/静态"的语义对立只适用于"在";(2)"着"的分析要引入一个新的事件性特征"均质性","着"只能用于均质的事件类型。均质性特征是汉语进行体表达的一个重要语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体
事件性
均质性
原文传递
温州方言存在动词“是”的来源
被引量:
9
5
作者
马贝加
蔡嵘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7,共6页
温州方言“是”是存在动词又是处所介词,“在”也是存在动词和介词。“是”和“在”是两个来源不同的词。“是”在中古时期由判断动词发展为存在动词,然后变为介词,并非中古介词“著”的遗留。温州方言形容词、系词“是”和存在动词、...
温州方言“是”是存在动词又是处所介词,“在”也是存在动词和介词。“是”和“在”是两个来源不同的词。“是”在中古时期由判断动词发展为存在动词,然后变为介词,并非中古介词“著”的遗留。温州方言形容词、系词“是”和存在动词、介词“是”为同源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方言
是
在
著
存
在
动词
介词
原文传递
时间副词“在”的定位功能
被引量:
8
6
作者
付义琴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5,95,共7页
时间副词"在"的实质可看作是给予主语以时间上的定位,这种时间定位功能是由其空间定位功能发展而来的。"在"的本质特征是定位性,而"着"具有伴随性,这种特点可以解释一系列"在"与"着"...
时间副词"在"的实质可看作是给予主语以时间上的定位,这种时间定位功能是由其空间定位功能发展而来的。"在"的本质特征是定位性,而"着"具有伴随性,这种特点可以解释一系列"在"与"着"在使用上的区别。从时间副词"在"的来源上考察,也能看出"在"从空间定位功能向时间定位功能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
定位
区别
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汨罗湘语中的“使然”与“非使然”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山青
施其生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1-458,共8页
湖南汨罗湘语里表所在、所从由的介词及表动作持续、状态持续的体貌形式依是否含有"使然"的语法意义而分为"在"和"到""跍到"两套,两套形式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对汨罗相关语言事实进行梳理...
湖南汨罗湘语里表所在、所从由的介词及表动作持续、状态持续的体貌形式依是否含有"使然"的语法意义而分为"在"和"到""跍到"两套,两套形式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对汨罗相关语言事实进行梳理可以看到:这两套形式有"使然"与"非使然"之别,其根源在于表所在的介词来源于两套不同的动词,语法化过程中动词"到""跍到"的语义滞留促成了"使然"语法意义的产生,并最终形成了"使然"的语法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汨罗湘语
处所介词
持续体貌
在
使然
非使然
语法化
原文传递
谈《厚父》中的两个“在”及其他
8
作者
尉侯凯
《出土文献》
2024年第3期49-59,170,共12页
清华简《厚父》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在”字,分别见于“在夏之哲王”“其在时后王之飨国”。前者为时间名词,义同“往昔”之“昔”,后者是时间介词,相当于表“至于”的“于”。表时间名词的“在”有异体作“”■“甾”“兹”,同义词有...
清华简《厚父》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在”字,分别见于“在夏之哲王”“其在时后王之飨国”。前者为时间名词,义同“往昔”之“昔”,后者是时间介词,相当于表“至于”的“于”。表时间名词的“在”有异体作“”■“甾”“兹”,同义词有“徂”“■”“者”。小臣簋“■东夷”、录■卣“■淮夷”之“■”,以及子犯钟“者楚荆”之“者”,均应理解为时间名词。师■簋“淮夷”之“”,从屮、■声,可径释为“栽”,是“”■的另一异体。卌二年逑鼎“■玁狁”、应侯簋“■淮南夷”中的“■”“■”,亦应释“(栽)”,为往昔、从前之义。相应地,甲骨文中的“■”“■”“■”,可改释为“才”,用作时间名词或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父》
在
才
昔
徂
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和“在”:情态与体貌之分
9
作者
方绪军
李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活动变化处于持续进行或持续发生的状态。而“正在”既表情态又表体貌,但其句法功能并不只是“正”和“在”的功能交集,而是相对于“正”和“在”既有所收窄,又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
“
在
”
情态
体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的肯定语气词“在”
10
作者
丁爱玲
《汉语史学报》
2023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位于句末的“在”,性质上可视为肯定语气词,功能上主要表达确认或肯定语气,兼带有一些状态持续义。本文发现,语气词“在”在唐初期书信中就可用于疑问句,且“在”的语法化程度很高,别于唐代正式公文,而与同时期及...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位于句末的“在”,性质上可视为肯定语气词,功能上主要表达确认或肯定语气,兼带有一些状态持续义。本文发现,语气词“在”在唐初期书信中就可用于疑问句,且“在”的语法化程度很高,别于唐代正式公文,而与同时期及之后口语性强的文献一致。结合“在”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功能和句法表现,本文主张汉语方言的语气词“在”沿袭自近代汉语并有一定的功能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
肯定语气词
“
在
”
功能
原文传递
“正”“在”“着”的功能再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欧阳晓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8,共10页
根据功能透明原则,"正""在""着"能够高频共现是因为它们分属不同功能域。通过考察三者与动词和时间表述的共现约束,发现"正"属于时域,是对事件进行精准时间定位的相对时标记;"在"属...
根据功能透明原则,"正""在""着"能够高频共现是因为它们分属不同功能域。通过考察三者与动词和时间表述的共现约束,发现"正"属于时域,是对事件进行精准时间定位的相对时标记;"在"属于体域,是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的进行体标记;"着"与时间表达无关,是状态化标记,可以跨功能域承担不同的功能。将"正""在""着"分别与同属时域、体域、存在域的其他形式进行对比,并依托行为动词谓语句、祈使句、否定结构等对"正"、"在"、"着"进行功能对比,也进一步验证了它们的功能差异。这不仅是三者能够共现的根本原因,还可以解释"着"的隐现、"V着"存在句宾语的施受不限、"V着"的叠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
在
着
功能透明原则
功能域
共现约束
功能对比
原文传递
“NP+在NL+VP”与“在NL+NP+VP”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齐倩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文根据“在NL”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别对“在NL”置于主语前和置于主语后这两类句式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跨出单句的形式和范围,尝试将包含“在NL”的句式放在语篇中进行考察,全面揭示制约“在NL”在这两种不同位置的句法、语义...
本文根据“在NL”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别对“在NL”置于主语前和置于主语后这两类句式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跨出单句的形式和范围,尝试将包含“在NL”的句式放在语篇中进行考察,全面揭示制约“在NL”在这两种不同位置的句法、语义、语用、语篇等因素以及这两种句式的对应变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
句法
语义
语用
语篇
“NP+
在
NL+VP”
“
在
NL+NP+VP”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林话“在”字的意义及其用法
被引量:
2
13
作者
梁忠东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林话
“
在
”
意义
用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西昌话中“在”的特殊用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郑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西昌话中的"在"跟普通话中的"在"的区别有三:1、"在"可以用为助词放在句末表示状态的持续或者动作的进行;2、"在"可跟"这儿/那儿"组成介词短语"在这儿/那儿"放在动词前作...
西昌话中的"在"跟普通话中的"在"的区别有三:1、"在"可以用为助词放在句末表示状态的持续或者动作的进行;2、"在"可跟"这儿/那儿"组成介词短语"在这儿/那儿"放在动词前作副词用,表示动作的进行;3、"在"还可以跟"还"组成固定搭配"还在"做副词,直接修饰形容词,表示事物正处于某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话
在
特殊用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尼汉语学习者介词“在”的深度习得和发展特征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婷婷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
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和汉语本族语语料库,全面考察了初、中、高不同汉语水平的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介词"在"的发展过程。"在"字介词短语各句法功能的习得经历了从使用过度、不足到逐渐均衡的过程,但作状语的主要句...
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和汉语本族语语料库,全面考察了初、中、高不同汉语水平的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介词"在"的发展过程。"在"字介词短语各句法功能的习得经历了从使用过度、不足到逐渐均衡的过程,但作状语的主要句法功能仍出现使用过度的倾向,作补语和定语的次要句法功能则使用不足。"在"所介引的语义类型习得遵循由简单具体类到复杂抽象类的习得顺序,处所、时间等具体义的习得要好于范围、方面、条件等语义较抽象类别的习得。印尼学习者习得介词"在"的偏误率不高,大部分能正确使用,但各阶段的偏误类型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初级学习者喜欢在存现句句首处加"在",中高级学习者偏误主要集中在"在"与其他近似介词的相互错用以及介词框架的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
在
”
深度习得
发展过程
印尼学习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林话“在”的助词用法
16
作者
梁忠东
《钦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4-77,共4页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关键词
玉林话
“
在
”
助词
用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方言进行体形式类型考察及跨语言比较
17
作者
丁崇明
荣晶
《中国方言学报》
2022年第1期223-239,共17页
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930个调查点的材料,对方言进行体加以描写,其形式可分3类16种,每种包括一到四种不同的手段。文章排出16种进行体形式,统计分析在各个方言中的比率;分析了汉语方言进行体带宾主谓句的不同构成形式...
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930个调查点的材料,对方言进行体加以描写,其形式可分3类16种,每种包括一到四种不同的手段。文章排出16种进行体形式,统计分析在各个方言中的比率;分析了汉语方言进行体带宾主谓句的不同构成形式;对5种语系30种语言进行体形式加以分类比较,通过跨语言分析,表明由处所词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是某些语言进行体发展的共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体
着
在
呢
跨语言比较
语法化路径
原文传递
汉语方言中的无条件连词“在”及其来源
被引量:
1
18
作者
韩启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1,共7页
汉语方言可用"在"表示无条件关系,这一功能源于表任凭义的"在"。具体语义演变过程为:"在"的"空间存在"义和"居于"义演变出表因果关系的"取决于"义,继而发展出"任凭&q...
汉语方言可用"在"表示无条件关系,这一功能源于表任凭义的"在"。具体语义演变过程为:"在"的"空间存在"义和"居于"义演变出表因果关系的"取决于"义,继而发展出"任凭"义;"任凭"义的"在"进一步语法化为纵予连词,纵予句蕴涵无条件句,"在"于是成为无条件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在
”
无条件
方言
原文传递
论安徽金寨方言的“倒”“在”及其对立共存
19
作者
吕可
彭泽润
《萍乡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安徽金寨方言中的“在”和“倒”既可以充当介词也可以充当体貌助词。体貌助词“倒”“在”表示动作或动作事件在时间层面的延续,两者在语法范畴、句型和句类分布等方面呈现对立的状态,但可以在句子和语义层面共存。句子层面的共存分成...
安徽金寨方言中的“在”和“倒”既可以充当介词也可以充当体貌助词。体貌助词“倒”“在”表示动作或动作事件在时间层面的延续,两者在语法范畴、句型和句类分布等方面呈现对立的状态,但可以在句子和语义层面共存。句子层面的共存分成弱联系性和强联系性两种共存态,并且都带有强调的语气色彩。语义层面的共存表现在两者都可以充当介词,用来介引人或物所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方言
“倒”
“
在
”
对立共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虚化引起的动词增元现象探讨——以“我住在北京”为例
20
作者
段文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现代汉语实词的虚化是语言历时发展的体现,同时也为共时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文章在前人有关"在"虚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句式"NP+VP+在+NL处所"因"在"的虚化,动词(VP)"价"的改变以及整个句...
现代汉语实词的虚化是语言历时发展的体现,同时也为共时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文章在前人有关"在"虚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句式"NP+VP+在+NL处所"因"在"的虚化,动词(VP)"价"的改变以及整个句式的变化,并探询其具体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
NP+VP+
在
+NL处所
动词
增元
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被引量:
34
1
作者
石毓智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4,共11页
文摘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三个标记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而细密地表达一个动作行为的完整进行过程。
关键词
正
在
着
体标记
进行体
Keywords
zkeng(正)
zai
(
在
)
zhe(着)
aspectual
marker
progressive
marker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
被引量:
15
2
作者
喻遂生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甲骨文“在”字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已很难将“在”字和动词点断而各自独立,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应该承认这些“在”字已是介词,“在”字动词和介词的分化,在商代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甲骨文
“
在
”
介词
古代语法
Keywords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preposition
'
zai
'(
在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句末助词“在”
被引量:
10
3
作者
黄晓雪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7,共6页
文摘
位于句末的助词"在"有四种语法意义:A、对事态出现某种变化加以确认;B、表静态持续;C、表动作进行;D、表确信或申明语气。本文认为A类和B类"在"由位于句末的"在这里/那里"语法化而来,C类"在"则是B类"在"类化作用下的产物,D类"在"由位于句末的存在义动词"在"语法化而来。
关键词
句末助词
在
语法化
Keywords
clause
final
particle,
zai
(
在
),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谓词性结构的事件性和现代汉语进行体标记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王媛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45,329,共12页
文摘
对"在"和"着"的语义分析,长期的讨论只限于"动态/静态"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讨论新的语言事实以及一些争论较多的问题,提出(1)"动态/静态"的语义对立只适用于"在";(2)"着"的分析要引入一个新的事件性特征"均质性","着"只能用于均质的事件类型。均质性特征是汉语进行体表达的一个重要语义参数。
关键词
进行体
事件性
均质性
Keywords
zai
(
在
),zhe(着)
progressive,eventuality,homogeneity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温州方言存在动词“是”的来源
被引量:
9
5
作者
马贝加
蔡嵘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7,共6页
文摘
温州方言“是”是存在动词又是处所介词,“在”也是存在动词和介词。“是”和“在”是两个来源不同的词。“是”在中古时期由判断动词发展为存在动词,然后变为介词,并非中古介词“著”的遗留。温州方言形容词、系词“是”和存在动词、介词“是”为同源词。
关键词
温州方言
是
在
著
存
在
动词
介词
Keywords
Wenzhou
dialect
in
Zhejiang
province,
shi
是,
zai
在
,
zhe
著,
existential
verb,
preposition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时间副词“在”的定位功能
被引量:
8
6
作者
付义琴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5,95,共7页
文摘
时间副词"在"的实质可看作是给予主语以时间上的定位,这种时间定位功能是由其空间定位功能发展而来的。"在"的本质特征是定位性,而"着"具有伴随性,这种特点可以解释一系列"在"与"着"在使用上的区别。从时间副词"在"的来源上考察,也能看出"在"从空间定位功能向时间定位功能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
在
定位
区别
来源
Keywords
zai
(
在
)
locating
differences
sourc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汨罗湘语中的“使然”与“非使然”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山青
施其生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
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0BYY017)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5ZDB100)阶段性成果
汪涵资助项目"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
文摘
湖南汨罗湘语里表所在、所从由的介词及表动作持续、状态持续的体貌形式依是否含有"使然"的语法意义而分为"在"和"到""跍到"两套,两套形式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对汨罗相关语言事实进行梳理可以看到:这两套形式有"使然"与"非使然"之别,其根源在于表所在的介词来源于两套不同的动词,语法化过程中动词"到""跍到"的语义滞留促成了"使然"语法意义的产生,并最终形成了"使然"的语法范畴。
关键词
汨罗湘语
处所介词
持续体貌
在
使然
非使然
语法化
Keywords
Xiang
dialect
in
Miluo
city
in
Hu'nan
province
locative
preposition
durative
aspect
zai
在
causedness
non-causedness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7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谈《厚父》中的两个“在”及其他
8
作者
尉侯凯
机构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创新中心
出处
《出土文献》
2024年第3期49-59,170,共12页
基金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河南古文字资源调查研究”(G1426)、“甲骨文合集三编释文与阐释”(G1008)、“清华简《书》类文献疑难字词及相关历史问题研究”(G3952)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华简《厚父》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在”字,分别见于“在夏之哲王”“其在时后王之飨国”。前者为时间名词,义同“往昔”之“昔”,后者是时间介词,相当于表“至于”的“于”。表时间名词的“在”有异体作“”■“甾”“兹”,同义词有“徂”“■”“者”。小臣簋“■东夷”、录■卣“■淮夷”之“■”,以及子犯钟“者楚荆”之“者”,均应理解为时间名词。师■簋“淮夷”之“”,从屮、■声,可径释为“栽”,是“”■的另一异体。卌二年逑鼎“■玁狁”、应侯簋“■淮南夷”中的“■”“■”,亦应释“(栽)”,为往昔、从前之义。相应地,甲骨文中的“■”“■”“■”,可改释为“才”,用作时间名词或动词。
关键词
《厚父》
在
才
昔
徂
兹
Keywords
Houfu
zai
在
cai才
xi昔
cu徂
zi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和“在”:情态与体貌之分
9
作者
方绪军
李旋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文摘
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副词“正”和“在”的根本区别在于表达情态和体貌之分。“正”表契合情态,强调人或事物恰好契合某种身份、性质、状态等,或强调两个相关的事物、事件或情形在某方面(包括在时间上)恰好契合。“在”则表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活动变化处于持续进行或持续发生的状态。而“正在”既表情态又表体貌,但其句法功能并不只是“正”和“在”的功能交集,而是相对于“正”和“在”既有所收窄,又有所突破。
关键词
“正”
“
在
”
情态
体貌
Keywords
zheng(正)
zai
(
在
)
modality
aspec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的肯定语气词“在”
10
作者
丁爱玲
机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23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基金
重庆第二师范第三批校级科研重点平台“融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1XJPT01)、校级重点学科“新闻与传播”(项目编号:23XJXK06)建设经费资助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西中南部方言语法词的语义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3CYY023)资助
文摘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位于句末的“在”,性质上可视为肯定语气词,功能上主要表达确认或肯定语气,兼带有一些状态持续义。本文发现,语气词“在”在唐初期书信中就可用于疑问句,且“在”的语法化程度很高,别于唐代正式公文,而与同时期及之后口语性强的文献一致。结合“在”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功能和句法表现,本文主张汉语方言的语气词“在”沿袭自近代汉语并有一定的功能扩展。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
肯定语气词
“
在
”
功能
Keywords
Letters
of
Tang
Dynasty
unearthed
in
Turpan
Affirmative
particle
zai
(
在
)
func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正”“在”“着”的功能再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欧阳晓芳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8,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趋向类动词语义网络的认知研究”(15YJC740056)。
文摘
根据功能透明原则,"正""在""着"能够高频共现是因为它们分属不同功能域。通过考察三者与动词和时间表述的共现约束,发现"正"属于时域,是对事件进行精准时间定位的相对时标记;"在"属于体域,是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的进行体标记;"着"与时间表达无关,是状态化标记,可以跨功能域承担不同的功能。将"正""在""着"分别与同属时域、体域、存在域的其他形式进行对比,并依托行为动词谓语句、祈使句、否定结构等对"正"、"在"、"着"进行功能对比,也进一步验证了它们的功能差异。这不仅是三者能够共现的根本原因,还可以解释"着"的隐现、"V着"存在句宾语的施受不限、"V着"的叠用等问题。
关键词
正
在
着
功能透明原则
功能域
共现约束
功能对比
Keywords
Zheng(正)
zai
(
在
)
Zhe(着)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transparency
Functional
domain
Co-occurrence
constraint
Contrast
of
func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NP+在NL+VP”与“在NL+NP+VP”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齐倩
机构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江苏
出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9,共9页
文摘
本文根据“在NL”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别对“在NL”置于主语前和置于主语后这两类句式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跨出单句的形式和范围,尝试将包含“在NL”的句式放在语篇中进行考察,全面揭示制约“在NL”在这两种不同位置的句法、语义、语用、语篇等因素以及这两种句式的对应变换关系。
关键词
处所
句法
语义
语用
语篇
“NP+
在
NL+VP”
“
在
NL+NP+VP”
Keywords
zai
(
在
)
location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discourse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林话“在”字的意义及其用法
被引量:
2
13
作者
梁忠东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文摘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玉林话
“
在
”
意义
用法
Keywords
Yulin
dialect
zai
"
在
"
Significance
usage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西昌话中“在”的特殊用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郑琳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文摘
西昌话中的"在"跟普通话中的"在"的区别有三:1、"在"可以用为助词放在句末表示状态的持续或者动作的进行;2、"在"可跟"这儿/那儿"组成介词短语"在这儿/那儿"放在动词前作副词用,表示动作的进行;3、"在"还可以跟"还"组成固定搭配"还在"做副词,直接修饰形容词,表示事物正处于某种状态。
关键词
西昌话
在
特殊用法
Keywords
Xichang
Dialect
zai
(
在
)
Special
Function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尼汉语学习者介词“在”的深度习得和发展特征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婷婷
机构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出处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项目批准号:16PT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
文摘
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和汉语本族语语料库,全面考察了初、中、高不同汉语水平的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介词"在"的发展过程。"在"字介词短语各句法功能的习得经历了从使用过度、不足到逐渐均衡的过程,但作状语的主要句法功能仍出现使用过度的倾向,作补语和定语的次要句法功能则使用不足。"在"所介引的语义类型习得遵循由简单具体类到复杂抽象类的习得顺序,处所、时间等具体义的习得要好于范围、方面、条件等语义较抽象类别的习得。印尼学习者习得介词"在"的偏误率不高,大部分能正确使用,但各阶段的偏误类型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初级学习者喜欢在存现句句首处加"在",中高级学习者偏误主要集中在"在"与其他近似介词的相互错用以及介词框架的错用。
关键词
介词
“
在
”
深度习得
发展过程
印尼学习者
Keywords
preposition
"
zai
"(
在
)
depth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Indonesian
students
分类号
H19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林话“在”的助词用法
16
作者
梁忠东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钦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4-77,共4页
文摘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关键词
玉林话
“
在
”
助词
用法
Keywords
Yulin
dialect
"
zai
(
在
)
"
Auxiliary
Usage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方言进行体形式类型考察及跨语言比较
17
作者
丁崇明
荣晶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方言学报》
2022年第1期223-239,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角下的云南方言语法研究”(16BYY05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930个调查点的材料,对方言进行体加以描写,其形式可分3类16种,每种包括一到四种不同的手段。文章排出16种进行体形式,统计分析在各个方言中的比率;分析了汉语方言进行体带宾主谓句的不同构成形式;对5种语系30种语言进行体形式加以分类比较,通过跨语言分析,表明由处所词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是某些语言进行体发展的共同路径。
关键词
进行体
着
在
呢
跨语言比较
语法化路径
Keywords
progressive
aspect
zhe
着
zai
在
ne
呢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方言中的无条件连词“在”及其来源
被引量:
1
18
作者
韩启振
机构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1,共7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汉语方言让步标记的类型与来源研究"(2015-GH-515)
文摘
汉语方言可用"在"表示无条件关系,这一功能源于表任凭义的"在"。具体语义演变过程为:"在"的"空间存在"义和"居于"义演变出表因果关系的"取决于"义,继而发展出"任凭"义;"任凭"义的"在"进一步语法化为纵予连词,纵予句蕴涵无条件句,"在"于是成为无条件连词。
关键词
“
在
”
无条件
方言
Keywords
zai
(
在
)
Unconditional
Dialec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安徽金寨方言的“倒”“在”及其对立共存
19
作者
吕可
彭泽润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萍乡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STA03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QL20220119)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B005)。
文摘
安徽金寨方言中的“在”和“倒”既可以充当介词也可以充当体貌助词。体貌助词“倒”“在”表示动作或动作事件在时间层面的延续,两者在语法范畴、句型和句类分布等方面呈现对立的状态,但可以在句子和语义层面共存。句子层面的共存分成弱联系性和强联系性两种共存态,并且都带有强调的语气色彩。语义层面的共存表现在两者都可以充当介词,用来介引人或物所在位置。
关键词
金寨方言
“倒”
“
在
”
对立共存
Keywords
Jinzhai
Dialect
Dao(倒)
zai
(
在
)
coexistence
and
confrontation
分类号
H17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虚化引起的动词增元现象探讨——以“我住在北京”为例
20
作者
段文华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摘
现代汉语实词的虚化是语言历时发展的体现,同时也为共时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文章在前人有关"在"虚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句式"NP+VP+在+NL处所"因"在"的虚化,动词(VP)"价"的改变以及整个句式的变化,并探询其具体生成过程。
关键词
在
NP+VP+
在
+NL处所
动词
增元
价
Keywords
"
zai
(
在
)"
NP+VP+
在
+NL
localizer
(处所)
verb
valency
increase
valency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石毓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说句末助词“在”
黄晓雪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0
原文传递
4
谓词性结构的事件性和现代汉语进行体标记的语义分析
王媛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2
原文传递
5
温州方言存在动词“是”的来源
马贝加
蔡嵘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9
原文传递
6
时间副词“在”的定位功能
付义琴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汨罗湘语中的“使然”与“非使然”
陈山青
施其生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
原文传递
8
谈《厚父》中的两个“在”及其他
尉侯凯
《出土文献》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正”和“在”:情态与体貌之分
方绪军
李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吐鲁番出土唐代书信中的肯定语气词“在”
丁爱玲
《汉语史学报》
2023
0
原文传递
11
“正”“在”“着”的功能再分析
欧阳晓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12
“NP+在NL+VP”与“在NL+NP+VP”
林齐倩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玉林话“在”字的意义及其用法
梁忠东
《泰山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四川西昌话中“在”的特殊用法
郑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印尼汉语学习者介词“在”的深度习得和发展特征
徐婷婷
《海外华文教育》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玉林话“在”的助词用法
梁忠东
《钦州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汉语方言进行体形式类型考察及跨语言比较
丁崇明
荣晶
《中国方言学报》
2022
0
原文传递
18
汉语方言中的无条件连词“在”及其来源
韩启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19
论安徽金寨方言的“倒”“在”及其对立共存
吕可
彭泽润
《萍乡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在”虚化引起的动词增元现象探讨——以“我住在北京”为例
段文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