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松3年生幼林配方施肥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作贵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1-22,共2页
3年生湿地松幼林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过磷酸钙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理想的施肥处理是氮、磷、钾全肥处理或者是单施磷肥,在缺钾地区配合钾肥使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 施肥 肥效指数
下载PDF
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2 位作者 黄小勤 肖齐绪 李祖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4-628,共5页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幼林对N、P、K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幼林对N、P、K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磷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蓄积比不施肥增加34%~74%;P肥不同用量水平的肥效差异不显著;作基肥优于追肥,同等P量分次追施优于一次性施肥。K肥效果不明显。单施N肥在施后前三年有显著负效应,至第五年负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幼林 施肥 生长效应 低丘红壤
下载PDF
湿地松幼林施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1 位作者 肖齐绪 李祖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0-387,共8页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95%、29%~49%。湿地松连年生长的比较反映出,施P或配合N、K,造林施肥的当年肥效极为显著,H、GBA较对照分别增长26%~55%、119%~195%;其后效在第2年也极显著;第3年结合追肥,其当年H、GBA、BA生长仍较对照有极显著的增长。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NPK完全肥料的效果最佳,但除与单施P的GBA有显著差异外,NPK与NP、PK、P无明显区别,不同剂量P之间也无明显差异。将P用作基肥和追肥及其联合施用的效果是,基施远较追施为优;同等剂量时,一次基肥比基、追或追、追各半要优。单追施N(尿素)在一次施用量较大(100kg/hm2N)时,则有显著的负效应,以第2年追施尿素的负效应最大。试验表明在该土壤立地条件下,基施P2O525~50kg/hm2时,对目前的湿地松幼林生长即有足够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 施肥试验 幼林生长
下载PDF
湿地松幼林营养的DRIS诊断 被引量:18
4
作者 洪顺山 庄珍珍 +2 位作者 胡炳堂 李锦清 余建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用DRIS和临界浓度值法对湿地松幼林的营养状态比较研究发现,在诊断针叶磷素营养状态时,用DRIS法比临界浓度值法更准确。施用磷肥能显著地提高湿地松幼林生长量,并与DRIS措数密切相关;但与叶片中磷的浓度相关不显著。植... 用DRIS和临界浓度值法对湿地松幼林的营养状态比较研究发现,在诊断针叶磷素营养状态时,用DRIS法比临界浓度值法更准确。施用磷肥能显著地提高湿地松幼林生长量,并与DRIS措数密切相关;但与叶片中磷的浓度相关不显著。植株从磷肥吸收的磷量被林分生长的“稀释效应”所抵消,使施磷植株叶片中磷的浓度没有明显提高。同临界浓度值法一样,DRIS法也受林龄和立地环境因素的影响,故用于计算诊断参数的高产群体应当从当地的同龄林选择。根据DRIS的诊断结果,江西永丰低丘红壤湿地松造林施肥的效应机理为:氮肥增加针叶N素的过量积累,加剧了养分的不平衡状态,对生长无益。单施钙镁磷肥,每公顷施纯磷21.82kg,就可全面改善幼林的营养状态,使主要养分元素N、P、Ca、Mg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显著促进幼林生长。钾肥提高幼林钾的吸收量,但可能属奢侈吸收状态,对生长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 营养诊断 肥效机理 磷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